學習方法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不斷學習,保持進步,同時,學習方法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有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為了幫助大家正確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方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方法1
1、課前讀書
課前讀書時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是課前讀書絕不是僅僅將課文從頭到尾朗誦一遍就完事了。我們通過課前讀書,要大致了解課文中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初步把握課文的知識結構和重點、難點。要達到上述效果,我們在讀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利用框題、目題把握知識結構。
(2)利用名言、警句、漫畫、圖片和小欄目等來理解重點、難點。
(3)利用相關鏈接等補充材料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4)注意課文中的問題。
2、課堂學習
(1)注意聯系重大時政熱點
(2)注意聯系自身的思想和行為
學習思想品德課重在導行。因此,我們在學習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識同自身的思想與行為聯系起來,學會運用教材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做。例如,在保護資源和環境方面自己應該做哪些事情;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自己應怎樣做等等。
(3)注意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學習思想品德課注重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因此,我們在學習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識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學會運用教材知識對其進行利與弊的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或建議,從而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堂筆記
(1)記不易理解的知識。學習中對比較抽象的問題。如觀點、概念及概念間的關系等。理解起來往往有一定的難度,我們聽課時最好將老師講解這方面的具體事例記下來。
(2)記還未掌握的知識。有時我們對某個問題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時就要記下自己還不懂得環節。
(3)記憶理解不透的知識。相對而言,每個人的思維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對某個問題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夠全面。因此,我們在聽老師進行全面講解時,要記下自己還沒認識到的方面。
(4)記方法與技巧。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記下老師教我們如何審題、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識聯系等的方法與技巧。
4、課后小結
考試過后自我小結,有助于我們今后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考后小結和作業小結應弄清楚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得失清,就是弄清每個類型考題得失的分數。如選擇題得失分數,辨析題得失分數,分析說明題得失分數等。
(2)原因清,就是重點弄清失分的原因。這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知識和能力方面,如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的理解、記憶是否正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當,還存在哪些不理解的問題等。二是心理狀態方面,如答卷前的心理狀況如何,是由于過度緊張將復習過的內容忘記了造成失分,還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失分等。三是學習方法方面,如復習是否抓住了重點,老師講解時是否做了筆記等。
(3)措施清,就是根據答卷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如若是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好,就應加強這方面的復習,夯實基礎知識;若是解題思路和方法上還有欠缺,就應由針對性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等。
(4)方向清,就是在明確上述存在不足的基礎上,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制定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等。
學習方法2
數學,歷來是所有學生覺得難和繁──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學料之一。如何學好數學,可以說是所有家長、學生、數學教師共同關心問題,加上數學在所有科目中特殊地位,如何學好數學,更是大家所關心。在這里我們一起分享一些較為實用的學習方法。
1、自問自答的驗效法
即在基本內容大體掌握,重點難點皆明確的基礎上,自己出題目,或按書中已出的測試題目,轉抄單列在紙上,自己做答,然后核對檢驗理解、記憶掌握的程度。不會的再下功夫理解記憶,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2、相互問答法
即同事或親朋好友在一起學習時,在基本內容已經掌握的基礎上,可以采取甲乙相互提問的方式,答的不對、不會的問題記下來,再學習。
3、重點學習法
就是對所要學功課,從第一章開始,直到最后一章,每一章的重點予以明確,并進行深入理解、反復記憶,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4、系統比較學習法
就是依次對每章的內容分章、節、目、條、具體對應性內容知識進行整理,做到心中有全局,同類(比如特點、原則、性質、分類等)各章節之間相比較,本質區別搞清楚,以加深理解,牢固記憶。
5、順序溫習法
學習時間充裕、學習內容已基本掌握的自學者,可以離開書本,逐章節從頭到尾的溫習記憶?蓪热莅垂潯⒛空,整理不下來的部分,再下大功夫去學。由于有順序概念,大腦識別系統容易形成邏輯,加強記憶理解,可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6、理論聯系實際法
就是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解決或解釋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人生經歷和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的現實問題,或將理論方法應用于實踐,檢驗其效果的學習方法。如學知識產權保護法時,分析現實企業中跳槽者帶走技術或管理方法,算不算盜竊商業秘密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學習會計知識時,看現在企事業單位的賬目與此是否相符,會計知識是否適用于企業等等。
7、案例學習法
即用學到的知識,結合案例,減少學習的枯燥感,增加對知識的效用性認識。
8、討論式學習法
即多人在一起時,在對某一章節內容基本熟悉的基礎上,對其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應用方法進行充分討論,集思廣益,不僅可加深理解,而且開闊思路,增加實用知識,培養知識的系統能力和演講能力。
9、研討式學習法
即組織自學者或自學者自發地結合起來進行討論,例如討論在當前市場競爭國際化的時代,還有哪些國際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比如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失業率走高、生存環境不斷惡劣、戰爭和沖突不斷、南北差距拉大等問題的嚴重性產生的根源及對象,用哪些相關理論來解釋、解決等等。這樣,自學者就可以掌握世界范圍內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理論知識最前沿的創新東西,從而大大開拓視野,提高自學者的素質。
10、自我挑戰法
即根據自己學習基礎等特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學習、學習提高計劃及素質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等涉及領域的深度計劃,從而增加需求渴望感和緊迫感。
學習方法3
有效學習方法
目標學習法——圍繞自己所瞄準的問題讀書
明確讀書的具體目的。往往直接關系到讀書的成效。
蘇東坡曾經說過:“書富如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边@里的“一意求之”,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圍繞著自己所瞄準的問題讀書。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善于瞄準教育領域人們所普遍關心的問題,追蹤它的來龍去脈,潛心研究探索其中的規律。他每天都圍繞這些問題讀書,孜孜不倦地讀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史以及各種教育方法專著,寫了大量有創見的論文。他的著述被譽為“學校的百科全書”。
當然,為了達到目標,必須有內在力量去實現。這種力量就是追求。追求的目標有大有小。大目標是在沒有明顯外在壓力的情況下,由于自己的內心要求,如理想、求知欲、審美情操等而產生的讀書動機,屬“內在的力量”。當你從內心里意識到讀書學習是自己本身的需求時,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內動力”,就會毫無顧忌地全身心地投入。
小目標是在外部壓力下形成的閱讀愿望,如為考試、為競賽、為逃避人們的責罰等而讀書。具體的、切近的目標是最能激勵我們奮力前進的直接動力。一個具體的小目標的實現,也最能堅定實現自我大目標的信心。列寧說過:“要向大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目標開始!
當你通過努力,實現了很多小目標以后,你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我們也可以把大目標分成許多小目標,靠日積月累,不可操之過急。小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激發自己的興趣與熱情。比如說,你要在一個月內記熟300個英語單詞,可以安排每天記熟10個。這樣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以后,每天小目標就不難實現了。只要天天努力堅持下去,一個月以后,你的大目標自然就實現了。
每次讀書后,還要反復思考,把前面的讀懂、記住、掌握,然后再往下讀。這樣才能擊中目標,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打下堅實的基礎。應繞過與目標無關的內容和章節,直接瞄準與目標有關的實際內容的書來讀,這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要經常檢查自己的讀書明白的進度與方向,需要勤需要勤奮不懈的努力,以及持久耐心和頑強的毅力。
不論是為了大目標還是小目標的實現,都要有勤奮和吃苦的精神,還要有毅力,克服各種困難,才能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勤奮是講究讀書方法的前提。
興趣是勤奮的一種內在力量,而勤奮是興趣的結果。
目標、勤奮與興趣相互結合,讀書才能收獲顯著。
學習方法4
一、先計劃后學習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二、先預習后聽講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老師要講,課前預習是多余的;有些則認為,反正有些內容看不懂,預習等于“瞎子點燈白費蠟”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關教授說,首先,預習是課前“偵察”,可打有準備之仗;其次,預習可使新舊知識聯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識;再次,預習可以克服聽課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最后,預習可使聽課更專心,與老師配合更默契,從而提高自學能力。此外,預習的科目以自己學習上有困難的基礎學科為主,每天預習所花的時間,要服從整體計劃。
三、先復習后做作業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消化和深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回家后應把當天學的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的記下來,該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第一不要看書,第二不要問別人,第三要有時間限制,只有這樣,作業才有實際價值。假如每次作業都是先復習,然后像考試一樣對待,那就等于一天一次考試,就不會出現作業100分、考試答不上來的情況了。
四、先調整心態后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斗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五、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
沒有獨立思考是學不好知識的。思考可以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學的東西更扎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所謂學問,就是要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鉆的體現。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求得別人幫助,但最好不要只問答案,而要共同探討,以求開拓思路。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說,那些經常問問題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要優于他人。平時,他們看起來似乎領悟得較慢,但在測驗或考試的時候,他們卻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時似乎什么都懂了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往往發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績。
六、先打好基礎后靈活思維
學習必須先打好基礎,就是把書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牢牢掌握,尤其是基本概念。如果概念不清楚,即使死記硬背了一些知識,那怕是很用功也是不中用的。所以每當出現一個新概念時,必須搞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還要注意它同其他概念的區別,切不可概念還沒掌握就急于去做題,以至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那等于拿鈍刀砍柴,既費時又費力,事倍功半。
當然,光打好基礎還不行,還要靈活思維。要把書本上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變成有血有肉的知識,能發揮,能運用,能創造。
語文的學習方法
成語是在語言中經過長期實踐,錘煉而成的固定短語,它具有簡潔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畫龍點睛的特點,是漢語詞匯中的精華。因而正確地辨析和運用成語也一直是歷年高考試卷上的必考內容。
重視成語學習,加強成語積累,本應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許多中學生在這方面卻不懂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在成語學習上盲目隨意,而且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顯得模糊混亂。本文就此談談成語學習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給中學生一把鑰匙,以打開高考成語試題的這道小門。
一為解字。
即對成語逐字解釋。尤要突破難點。這是理解整個成語意義的基礎。有不少成語往往一詞當關,萬夫莫開,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論的刊(刪改)、文不加點的點(點除)、吊民伐罪的吊(慰問)等,這些往往成為理解全詞的攔路虎,必須學武松打虎,整體意義才能迎刃而解。當然,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對待,勤。否則,就要望文生義,貽笑大方了。不信猜猜不名一錢、不足為訓的意思,再查查詞典,是不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了呢?
二是本記。
即識記原意或本意。成語的語意是比較豐富的,但它的所有意義都由原意或本意經由引申、轉移、比喻等途徑演變而來。理解并記取成語的本意,對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幫助。如對牛彈琴,原意是用來諷刺牛(喻指談話對象)愚蠢的,今意也用來譏笑說話做事不看對象,這是對原意換位思考的結果,這樣一想,不僅幾個意義都理解記住了,說不定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華的都市,后來指表面繁榮的社會,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環境,細一想,這兩個后起意不是對原意的否定和擴大而產生的嗎?
三為溫故。
溫故而知新,多了解一些成語的典故,尋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語都是有來歷的。它們的來源和出處主要有歷史故事、寓言傳說、民諺俗語、詩文典籍。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并借助這些背景知識,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獨占鰲頭、東施效顰、汗牛充棟等,這些成語字面上的解釋并無困難,可是整合起來還是不得其解,這時就必須要了解其來源和出處了。三人言虎語出《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說,三個人謊傳城市里有虎,聽者就會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而元代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里有: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之句。成語獨占鰲頭就語出于此,可見,其意為中狀元,居首位。一般較大的成語辭典都會盡可能的列出成語的可靠出處。余例不再贅述。
萬人空巷首當其沖炙手可熱莘莘學子差強人意等成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對成語的使用,由于很多時候人們已習非成是,這就給正確判斷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用錯的成語40例,供大家復習。同時,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這類成語的用法,以不斷強化積累。
高效的學習方法
1、預測學習法——思不廢學,學不廢思
預測讀書法是指人們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實踐中,提出一個預測、假設或設想,然后為了解釋、說明、驗證它而找來有關的書籍資料進行閱讀。
生活中人們見到一本好書或是一好文章后,總是習慣于迫不及待地閱讀,尤其對盼望已久的書,更是如此。殊不知,此種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你的思維已經不知不覺地跟著作者的思維移動,你的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被書中的理論所左右了。這樣做固然可較快地掌握書中的內容,獲得信息,然而對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卻收效不大。這也是大多數人在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一種偏頗。
因此,為避免這一偏頗弊病,對于拿到手中的書或文章,先不要急于去看其內容,不妨先悉心研究一下題目,然后靜思設想一下,如果這個題目由自己來寫,將分幾章幾節?會組織怎樣的結構體系?對其中的重要觀點又將從哪方面入手?組織哪些材料來加以論述?然后將自己的設想寫下來,再與原文進行對比,看哪些地方不謀而合,哪些地方意見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最后據此確定自己的讀書重點。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鍛煉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經常運用預測讀書法進行讀書。每當一本書拿到手中后,華羅庚并不是迫不及待地把書打開,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燈躺在床上,開始閉目沉靜地“思書”。他首先回顧過去所讀的同類書籍的一般寫法和通常觀點,然后再預想:要是這個題目到了自己的手里,自己應該怎樣來“做文章”。待這一切全部想好以后,再打開燈,起身翻閱。這一來,凡是其他書上已說過而且自己也熟知的內容,華羅庚就不再看了,而專門去讀書中那些新穎獨到的觀點。如此以來,自然舉重若輕,使書讀得既快又好了。
預測讀書法不僅在讀書之前可運用,即使在閱讀過程中也可進行。比如當你讀到某一章節處時,不妨停頓下來,掩卷而思,預測一下,下文如何,內容怎樣,然后在讀書中加以驗證。如果后邊作者的論述和安排,果然不出你之所料,就說明在這一點上你已接近作者的思路和水平。如果后面的作者的寫法出乎所料,就要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要這樣寫。想通了,自己也就提高了一步。這樣,不僅可以對書中獨到的觀點留下明晰的印象,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自己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預測讀書作為一種研究性閱讀,被大量運用在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等活動中。因此,在運用此種方法時要注意掌握以下幾點。
1.預測讀書要有明確的目的,要善于尋找那些和預測有密切關系的書籍資料來閱讀和分析。
2.要對所閱讀的資料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從中找出規律,描繪出事物發展的軌跡。
3.要把書本上讀到的信息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信息結合起來,加以對比、檢驗,把理論預測和實際預測結合起來。
預測性讀書的意義是很大的。理智的預測可以使人看到光明,憧憬未來;可以愉快地學到知識;能夠激發我們的求知欲望,在學習上保持一股進取精神,進而達到科學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目的。
敢于對生活進行理智的大膽預測,并辛勤地去探索,將能得到新發現和新的收獲。
學習方法5
1.閱讀
古人云:寫盡八缸水,池塘染墨黑。博采眾家長,使得龍鳳飛。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基本功的方法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
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中小學學生語文水平的主要手段。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于機械的寫作訓練。
(1)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特別喜歡課外書
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方法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構思、出新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他們真的是見多識廣,一點也不比大人遜色。
(2)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
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唐宋八大家文集》《諾貝爾獎獲得者文集》《讀者》《人民文學》《詩刊》雜志等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讀名著,讀經典作品,培養孩子閱讀經典與名著的習慣,閱讀習慣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
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2.背誦
背誦經典文章、名篇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的基本功之一,小學畢業的孩子如果能背誦10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5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1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語文基本功就有些本錢了。
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3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么,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基。
如果不能在孩子們擅長閱讀背誦的時期引導他們走向閱讀,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3.寫日記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教育者的想象。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內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寫,想象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只要老師與家長引導得當,一定能夠穩步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與語文水平。
4.開拓眼界
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去逛書店、旅游、看展覽、做采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下崗分流、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5.寫作
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們提供建議如下:
(1)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
我手寫我口,我口表我心,引導孩子拿起筆,鼓勵她寫,就能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說的時候就是“話”,把它寫在紙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說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說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也許是寫作的秘訣吧。
(2)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要給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準,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最需要的是寬容。忠實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3)從模仿中來
人類能借助模仿飛快地學習。特別是孩子,他們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學習,如果不許模仿,他們一定舉步維艱。剛開始的所謂臨摹,可以以記結構為主,猶如偷學了幾招花拳繡腿,當然,臨摹“結構”學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級功法。臨摹“構思”和“角度”,學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級功法。臨摹人家的“思維方式”,學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級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創新,還應教會孩子像大師一樣思考。像大師一樣,并不困難,只要對生活的態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去表現、體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的生活,就可以了。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整理整理寫下來?础⑾、寫,往復運動,盤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帶動對生活的構思和表達。
(4)多寫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濒斞刚f:“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毙薷氖菍懽魑淖詈笠粋步驟,并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一部《復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5)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
宏湖是北京某報社的一位編輯,他向鄰居高二學生吳菲約稿,沒想到吳菲“作文在班里較差”,但是因為稿源奇缺,他還是說服吳菲花了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稿子。后經他的“潤色”,文章登出來了,稿費也同時算出來,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費。
他想不管吳菲文章寫得好賴,畢竟耗時三天啊,25元稿費確實太少了,就自己又貼上15元,湊了個40元的整數給吳菲送去。誰知從那以后,吳菲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拼命寫稿,不但是一個優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教育者缺少一顆寬容的心,缺少一顆發現優秀的心,缺少一顆善于激勵和欣賞的心!他們往往“只顧到學生的作文,而忽視了作文的學生!
在一定意義上教育者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寫作文上,而應該研究如何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即研究如何“發表”這些作文!鞍l表”是廣義的,哪怕只是當眾念一念。
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是最強勁的推動力。只要公開發表過一次作文,從此就會改變孩子對作文的態度。作文的持續熱情和靈感,很大部分是靠“發表”運轉起來的。
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
寫作的秘訣在于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多做積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概括為以下三點:觀察,閱讀,體驗。
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概括起來說,要寫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點:
A.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人生實踐證明,會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愛玩瓶瓶罐罐的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終生玩炸藥的諾貝爾成了大化學家。而那些文學家、大詩人,似乎個個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寫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記。
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一秘訣——會玩。玩得豐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閉門造車要好。
B.豐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讀書上青云。愛讀書的孩子,沒有壞孩子。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二秘訣——多讀。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深度與廣度相結合,變他人所知為自己所知,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情感。
C.激發創造的靈感
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边@就是孔子警示我們的“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在經歷了、閱讀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會不斷激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三秘訣——會思。
D.表達自己的情感
“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清朝唐彪寫過《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強調了多做文章的妙處:“多讀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益相去遠矣!庇纱丝梢,多寫,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才能鍛煉出良好的表達能力。
寫好作文的最大秘訣——多寫,寫得多,自然熟能生巧,寫出好文章。
行游的、玩耍的、閱讀的、冥想的,如實地記錄下來,真情地抒發,言辭上再稍加修改,就成了好作文!語文素養與能力的培養,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學習方法6
1、聽課時要眼耳手并用
進入初中以后初一學習不再同小學學習那樣,上課只靠認真的聽講就行的,畢竟初中的課程難度增加了,在上課聽講的時候要眼耳手并用,認真聽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準備一個課堂筆記本,要勤動手,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單純靠聽是不行的,隨時記下老師講的重點,下課后翻閱筆記再回顧一下老師所講的內容有無掌握。
2、課后要寫作業
初一做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寫作業能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并加以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做作業不在速度的快慢,重要的是你在寫作業時的獨立思考和運用,只有經過自己的大腦的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內容,才能記得牢固。
3、要溫故知新
對于初一的學習最忌諱的便是學完便丟,只重開頭,不善結尾的學習方法是萬萬使不得的,這時你的錯題本便派上了大用場,所以復習便顯得尤為重要。課后提升得靠復習。當天功課的復習。對老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更應徹底解決。在課程進行完一個單元以后,要把全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一次全面復習。
學習方法7
讀書讀書,就是要開口讀出聲來。為什么要讀出來呢?第一可以形成語感,以便以后做題速度快節約時間。第二,邊讀邊記可以提高記憶的能力。因為眼睛和耳朵同時被刺激,形成多重記憶。
多背記
什么古詩文啊,優美語句啊,名言名句啊,名人事例啊。如果你不了解,不會背誦,那你就可以不用去學習語文了。要是不積累這些東西,你可以自己問自己,你拿什么去考試?
多見識
廣泛的閱讀,多多見識一下各種不同題材的文章,詩歌,古文等等等文章,這樣讓自己積累更多課外的知識,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因為高考考得絕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東西。
多練習
比如說寫作的開頭和結尾,一定要多多練習,否則到時候真的要寫作的時候就找不著北了,如果經常聯系,那么到時候就會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文不加點。該聯系的還有字音字形。
多復習
這樣在考場上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形成知識一體化,再也不用擔心考試題目的千變萬化了。復習的時間可以在晚自習和睡覺前。比如讀讀古詩文,看看實詞虛詞,和一些解題技巧。
多聽課
還是那句老話,如果不聽課,那么老師用來干嘛?你來學校干嘛?也許老師有時候教的方法不如你的號,但是老師是有經驗的,老師的學問是肯定你所不能達到的,當然個別天才除外哈。聽老師的話,你不吃虧。
學習語文的技巧
一、首興趣:知而好,好而樂。
首先,我們要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個培養過程,古人分為三個階段:知之、好之、樂之。先說“知之”:走進語文,不抵觸,不反感,不因對以前的老師、教材和考試的印象而遷怒語文;能如此,方可初嘗語文的甘霖。再說“好之”:日日操習,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棄,不因外界干擾、其他學科和考試分數而離開語文;能如此,方可欣賞語文的漫天紅霞。后說“樂之”:處處留心,養成習慣,言談舉止,一笑一顰,莫非語文;能如此,方可進入語文的神仙洞天!
二、次自主:觀千劍,操千曲。
古人云:“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強調的就有自主學習的重要。語文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圖靠老師講得好、深、透,學生只管默默聆聽、記憶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自奮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
三、必多寫:思欲麗,筆磨禿。
同學們學語文所為何事?我以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豐富心靈、明白事理、完美生活。這就是要鍛煉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簡化為“思欲麗”:情感思想要富贍犀利!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會作題,從來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煉,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也無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八加悺,必多寫!
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獲。三年里,能寫到三至五萬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謂:“筆磨禿”。
四、定多讀:破三春,匯九流。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這就叫“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包舉文理,融會中外,首重哲學,這就叫“融匯九流”。
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請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只讀中國作家。
五、強積累:有詩書,有成竹。
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模板)應該是什么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紅樓夢》、蘇步青熟讀《古文觀止》的例證,當是大家熟知的。通過長期的艱苦的積累,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語言范式”,形成“興奮灶”,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
運用這些“范式”,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個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胸有成竹”。
六、重感悟:思千載,想萬物。
古詩云:“心有靈犀一點通”。怎樣才能作到對語文學習“心有靈犀”呢?首先,要廣見博聞(多讀)、反復嘗試、積累范式,因為靈感總是出現在辛苦勞動之后的彩虹;其次,要養成聯想和想象的良好習慣,力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決不壓抑、束縛自己靈感的飛翔;再次,要努力營造平和清明而又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沉浸其中,體驗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通過積累、模仿而形成的靈感思維的有效性。
經過多次成功的靈感閃現,就要總結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條件,把它變成自己進一步學好語文的利器。
七、細思考:學而思,思而得。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的思考,審慎的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欲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次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而要多方追問,務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畢露;后求善思:不鉆牛角尖,而是隨時以元認知策略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擾,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方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建立起融通、靈慧、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八、求精熟:啟而發,點而悟。
語文學習欲求“精熟”,貴在得名師“點撥”,因此學生必須懂得一點教師“點撥”的道理。
點撥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性格,教師會以相應的方法點撥他,或要言不繁,或鋪路架橋,或舉例引導,或反向激將,或重申基礎,不一而足;點撥之妙,次在得“時”:學生要積極思考,主動暴露自己,以便老師點撥在關鍵之時,教師則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思維狀態的外在表現,決不放過點撥良機;點撥之妙,還在得“度”:引而不發,導而不灌,開而不塞,撥而不代,只要學生有所感悟,明確了方向,就不再浪費其時間,不再代替你思考,讓學生真正去自主學習。
九、有個性:思結果,成一家。
語文是發展學生心靈的學科,語文學習的最終指歸是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養、鮮明的個性。當然,這里的“個性”,從狹義講,是指語文學習規律的系統化、個人化,也即形成有每個學生自身特色的語文學習理論,即所謂自成一家。
這就必須:首先建立元認知策略,形成監控自己思維、感悟流程的習慣。在長期的語文實踐中,不斷總結升華,強化有效的正確的習慣,糾正無效的錯誤的做法。其次是學會總結反思,通過計劃總結的方式,課堂筆記的方式、作文后記的方式、試卷分析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理性思維的層次。其次是學會交流共享,通過課堂發言、同學交流師生討論的方式,吸收對自己學習經驗的有益的指點;還可以通過網絡論壇發表,接收同好者的反饋,不斷完善自己經驗的表述方式及實質內容。最后學會實踐檢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通過實踐檢驗,我們可以收獲成功的喜悅,我們更應該善待失敗的苦澀,這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經驗,也是形成個性化語文學習經驗的必然歷程。
十、要跳出:課內法,課外路。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最終的成功,還在于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語文求生存、謀發展。為了實現語文學習的良好的正向的遷移,我們在學習中必須:①跳出語文課程學語文。從政治科學觀察思考問題的哲學方法,從歷史科學成功人物的人生經驗,從地理科學各國各洲的風土人情,從數學科學嚴密的推理邏輯,從理化科學細致的觀察功夫,從美術音樂科學藝術鑒賞的規律和經驗。②跳出語文課本學語文。從《讀者》學人文關懷,從《南方周末》學政治敏感,從《奧秘》學科學幻想。③跳出時空環境學語文。這就是所謂的遠程學習、網絡學習。舉凡“科教頻道”的《希望英語雜志》、《百家講壇》等欄目,還有大量的學習網站,給我們開辟了豐富多采、真正互動的全新的學習形式。
學好語文的有效方法
一、學好語文要抓好課堂和基礎
。ㄒ唬┳プ∶恳惶谜n
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主要靠課堂。學生上好語文課要做到四動:動耳、動腦、動口、動手。
動耳: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看戲時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上課也要能聽出門道,要抓住要點和重點,要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
動手:上課要邊聽邊記,畫出課文的重點詞句和疑點,記下老師補充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以便使聽課過程系統化和復習。
動腦:上課要高度投入,充分調動思維,多思考、多分析、多設疑、多問為什么,達到專心致志的程度。
動口:就是敢于舉手發言。舉手發言是與動腦密切相關的,舉手之前你已動腦思考了。舉手發言益處多多,它使你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能鍛煉思維、膽識和口才。
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效率,關鍵在于思考。我們要用心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ǘ┳ダ坞p基
雙基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語文基礎知識主要是字音、字形、詞義、成語運用,語法修辭,文學文化常識等。對待語文基礎知識,我們應“處處留心,時時在意”,比如“汨”和“汩”二字,粗心者會混淆,還有不少人因為粗心讀錯、寫錯一些常見字。學習語基不能“不求甚解”,遇到生字、生詞應隨時查看工具書或向他人請教。
語文基本技能主要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
“說”,即說話,要說普通話,閑談、讀書、回答問題都應講普通話。
“寫”,指寫字和寫文章。
寫字,應寫規范字,書寫字體端正、美觀大方。同學應趁著年輕練好鋼筆字,有條件、有興趣的同學最好練一練毛筆字。俗話說“人是衣裳馬是鞍”,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
年級現利用下午課前的二十分鐘,發放字帖給學生臨摹,學生應認真對待,努力堅持,長此以往定可練成一手好字。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不僅能使你在中考中得高分,更會使你終身受益。
會寫文章,是每一個中學生都應有的能力。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文章,就得有東西可寫,這要像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留心身邊的人和事,觀察世態萬象,也就是說要有素材,同時要掌握一些詞語、名言警句、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要寫好作文,首先是立意和語言,其次才是結構。人們常說煉句不如煉字,煉字不如煉意,是強調寫詩要重意境,寫文章也要注重“意”。
二、學好語文重在“三多”
。ㄒ唬┒喾e累
語文知識可謂浩瀚無邊,這就要我們不斷積累,集腋成裘。方法如下:
、俣啾痴b。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誦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詩文,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極好方法。詩圣杜甫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宗師也得益其書讀得多,背得多。初中三年要默寫的古詩詞共有89首。我們除了必須完成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詩文,還應主動地去背誦課外的詩文。
、谇谟浌P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是幫助記憶、積累知識的好方法。平常讀書看報、看電視與人交談,碰到有關文學、文化常識方面的知識和好的詞句、對聯諺語、名言警句等,應隨時記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語文知識自然會豐富起來。要做到不動筆頭不讀書。
另外,也可做知識卡片,或用電腦建立個人知識庫等方法。
。ǘ┒嘧x課外書
人們常說“語文的功夫在課外”,就是說學習語文僅靠課本還遠遠不夠,這就要去廣泛閱讀,多方汲取。
廣泛閱讀課外書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拓寬我們的思路,豐富和提高我們的思想,那么讀哪些書、怎樣去讀呢?
初一學生本學期必讀、必考的名著有三部:《繁心?春水》(9月完成)、《伊索寓言》(10月完成)、《格列佛游記》(11月完成);另外,學校向學生推薦以下刊物:《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意林》、《小故事大智慧》、《中華活頁文選》(初中版)、《閱讀世界》(初中版)、《創新作文》(初中版)。
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可謂至關重要。首先可使基礎知識更加扎實,其次可提高理解能力,第三可提高寫作水平,最后是開闊眼界。
(三)多練筆
語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要想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俣嘧稣刻煲粍t,可摘抄好詞、好句、好段,字數要求200字以上。
②多作讀書筆記,我們在看書讀報之時每每有所感悟,深受啟迪。這時可將看書的感受述諸文字。這樣做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鄱鄬戨S筆,每周一篇。學生在平時可以多寫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際靈機一動之時,有感而發,欣然動筆,往往能寫出感情真摯的好文章。
、芏鄬懳乃囆宰髌。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個臺階,我們就要多參加作文競賽或向報刊雜志投稿。各類體裁的文章都應有所涉及,童話、故事、小說、散文、雜文、評論、詩歌等,我們都試著寫一寫,雖然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作家,只有寫得多了,你才會才思如泉涌,才會達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總之,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細心的過程,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無捷徑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學好語文。
學習方法8
所謂預習,就是對要學習的課程事先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使自己在聽課時抓住要點和難點。
預習的方法:
預習有許多辦法,這里我們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預習方法,就是“3分鐘預習法”。在上課的前一天,或者在即將上課時,你利用1到3分鐘的時間,把這堂課將要講的內容瀏覽一下。這個方法是不是很簡單?
你可不要小看這3分鐘,3分鐘的預習,花不了你太多的時間,卻能大大提高你聽課的效率。沒有這3分鐘的預習,聽課如同蒙著眼睛走路;而有了這3分鐘的預習,對整個課程內容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對于預習而言,3分鐘足夠你用的。你可以瀏覽得很仔細的,如果發現自己不很清楚的問題,要標注出來,這可是你上課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更好地分配精力:
3分鐘預習,還可以使你體驗到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聽課精力。因為一個人想在45分鐘內,始終保持全身心的精力集中,并不是一件易事。而3分鐘預習,讓你知道哪部分內容是你易懂的,哪部分內容是自己不能全理解的。易懂的部分不需要費太大精力,輕松地跟著往下聽就成了;而不能全理解的部分,則需要你聚精會神地聽老師的教導。精力的合理安排,會讓你十分從容。
另外,課間休息,尤其是快樂的游戲,有時會使我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不起來,但是如果有了這3分鐘預習,會很容易使你進入到聽課的狀態當中。
養成3分鐘預習習慣,日久天長,它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因為你的學習狀態會從被動轉化為主動,你就此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會越來越輕松,越來越快樂!
預習不是自學:
預習時間不宜過多,否則就成了自學。費時的預習,會降低學習效率,導致聽課注意力分散,錯過老師精彩和關鍵的講課內容,這樣就不劃算了。預習要與課堂學習相配合。
不預習,有不預習的好處——因為這樣,課程的內容對你是全新的,能夠使你更專注地聽課;預習,有預習的好處——因為你聽課的時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一段課程內容較為簡單時,你可以不必預習。但是,在課程進程中,有時連著幾節課,都是難點比較集中的內容。這時,預習就非常有效了。
學習方法9
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認為“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的學習方法是回歸課本+三步筆記法,首先我先說說“回歸課本”四步法。
第一步:從認知角度熟悉教材
比如在數學方面,我就建立了一個知識“四庫”,分別是知識體系庫,典型例題庫,思維方法庫,解題格式庫。
知識體系庫中的內容是上課筆記及書中重點內容的歸納、整理,方便考試前的復習。
典型例題庫是看到的有典型思想和方法的例題。
思維方法庫中包含概念、公式、定理的引入方法,定理證明方法及例題求解方法。實際上,典型例題庫和思維方法庫是可以合并為一個例題分析庫的。
最后一個解題格式庫主要是平時解題的格式。
第二步:從理解角度在認識教材
比如語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再認識。
1.對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的再認識;
2.對字詞理解上的再認識;
3.對寫作方式方法上進行再認識。
舉個例子吧,一篇課文首先分析是什么文體,這種文體有哪幾個要素,在文中分別對應什么。接著分析文章運用了什么方式和方法寫,最后找到這樣寫的原因和文章主旨。
第三步:從掌握角度拓寬教材
要能提出疑問,發現教材中的新要點。
比如物理基礎就可以和競賽班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從課本學習中進行拓展。
第四步:從綜合角度用活教材
比如語文文言文中的字詞解釋就可以在不理解的文言文中運用,學會由此及彼,能用于理解新的文言文中。
接著我再說說“三步筆記”法。
第一步:預習筆記
預習時可以在書本旁進行圈劃,語文預習時可以找到作者生平,貼在書旁,還可以在書本旁提出不懂得提問,但不要過多。 第二步:課堂筆記
課堂上的筆記很重要,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認真聽叫,做好筆記,比課后做題效果好幾百倍,上課一分鐘抵得過課后半小時。但上課記筆記要找重點,不能什么都記,無目標性的記是不好的。
第三步:課后筆記
課后的筆記主要為整理課堂筆記及新的要點和拓展知識。
學習方法10
。ㄒ唬⿲W習計劃的制定
1、學習計劃必須全面具體。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既要安排好學習時間,又要安排好身體鍛煉和娛樂時間;既有長計劃又有短安排。長計劃就是說比如對這個星期、這個月或這個學期,要做好哪幾件事情,怎樣做,預先有個大概的打算。短安排是指具體到一天或近幾天的做法。既有各科的統籌兼顧,也有某科的詳細安排。在一天的自修時間里,課后復習占多少時間、課外作業占多少時間、第二天即將上課的課前預習又要占多少時間,都有大體的預算。這樣才能防止顧此失彼,不但保證能以充沛的精力及較高的效率進行學習,又可以保證睡眠、娛樂和鍛煉的時間,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習生活單調乏味,從而順利地完成各科的學習任務。
2、學習計劃必須切實可行。就是說,要從實際出發來制定學習計劃,并且計劃要易于執行落實,具有可行性。有的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時,滿懷信心,滿腔熱情,把計劃想得很美,把每天的學習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但往往脫離實際,結果執行起來行不通,寫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這樣制定計劃就失去意義了。怎樣從實際出發制定計劃呢?一是要從自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出發。二是要從時間的實際出發,看自己有多少學習時間,才安排多少份量的學習內容,有多少自由時間才安排多少娛樂和鍛煉活動。三是要結合老師的教學進度來安排復習、預習等學習時間。四是要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
3、注意檢驗和調整。制定好學習計劃之后,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因為計劃的可行性有待實踐的檢驗。在計劃執行了一段時間之后,應該回過頭來檢查一下,看效果如何。如果發現學習計劃難以付諸行動或收效甚微,就要查找原因,及時作出調整,使計劃不斷得到完善,直到自己滿為止。
。ǘ┱n堂學習
課堂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中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學習質量的高低。在上課的時候,就要既當好觀眾的角色,認真聽老師講課,又要當好演員的角色,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首先,每堂課都要安定學習情緒。在課堂學習中要做好知識上、物質上、思想上和身體上的準備,以保證上課的順利進行。經過課前預習的中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已經心中有數,擺好課本和學習用具,激發強烈的求知欲,精神飽滿的學習狀態等都將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其次,要帶著問題上課。在聽課時,還要把自己在預習中找到的重要問題和疑難問題帶到課堂上來,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把這些問題逐個解決。具體要做到“五勤”:用耳朵聽老師講課,用眼睛看老師板書,用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帶啟發性的問題,用口回答老師的提問或
向老師請教不懂的問題,用手記錄老師講課中那些課本中沒有的重點內容。
可以把自己在預習中對新課的認識與老師的解釋作比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老師講的內容有些地方沒聽懂,應當先把這個問題放下,在課本上做上記號,當老師從另一個角度講解或聯系到后一個問題時,可能豁然明白,或者留待課后向老師、同學請教,直至弄通為止。這樣就不會影響聽老師繼續講課了。
在課堂學習上,應正確處理好聽課與做筆記的關系:聽課為主,筆記為輔。
【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學習方法07-10
學習方法10-26
學習方法推薦-高中學習方法指導11-28
跳繩的學習方法03-20
化學的學習方法11-17
拼音學習方法07-27
學習方法總結12-02
英語的學習方法03-15
英語學習方法12-13
學習方法與技巧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