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把握物質的結構
人們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認識過程總是從宏觀的物質性質開始。從物性到化性,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應用化學實驗等手段進行探索、驗證,并通過研究認識到決定物質性質變化的內部原因,也就是物質的結構。這應包括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及其化學鍵等。同學們應該注意到,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是它本身結構的一種表現形式,因而化學結構理論可以指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也可以指導化學實驗來研究和探索物質有關的性質。例如,在學習鹵素時,我們可以通過氧、氯、溴、碳四原子半徑的變化來判斷其單質氧化性的遞變規律,判斷四元素與氫氣的化合能力,氫化物的穩定性以及它們最高價氧化物(氟無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堿性等變化的規律。另外,在鹽類的水解研究中,對強酸與強堿形成的鹽、強酸與弱堿形成的鹽、強堿與弱酸形成的鹽以及某些弱酸與弱堿形成的鹽,強堿與弱酸形成的鹽或某些弱酸與弱堿形成的鹽的水溶液酸、堿性測試,總結出鹽類的水解規律:即鹽中弱離子水解,溶液顯強離子所對應的酸性或堿性。有機化學中,關于烯烴、炔烴、二烯烴、醇類、醛類、羚酸類、酯類的性質,可以通過結構特征——官能團來掌握。你們說,掌握物質的結構特征是不是很重要?
【把握物質的結構】相關文章:
論物質11-23
非物質、非物質主義與設計教育03-19
物質和精神的名言12-27
鋼結構住宅結構體系探究03-28
商周的國家結構與國教結構03-06
如何"把握"混凝土的裂縫"-把握"混凝土裂縫的方法03-10
關于物質差別性的諺語07-19
英語物質名詞的可數性05-14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設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