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朱熹
朝代:清朝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戰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注釋:
1、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2、那得:怎么會。3、那:通“哪”,怎么的意思。4、清如許:這樣清澈。5、如:如此,這樣。6、清:清澈。7、為:因為。8、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9、“艨艟”: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里指大船。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10、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挽而行。11、中流:河流的.中心。
賞析: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并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于南城、南豐。在南城應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出由衷贊美。又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并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后,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巖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巖”二字,在巖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座右銘原文及賞析08-24
《觀刈麥》原文及譯文06-03
《觀書有感》擴寫12-11
元宵燈謎原文及賞析08-16
赤壁詩歌原文及賞析07-18
《離騷》原文及注釋賞析07-26
詩經《小雅.大田》原文及賞析05-19
觀張思德有感12-04
觀《畫皮》有感12-22
觀《后天》有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