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
“風箏/空中飛舞的風箏/請不要停留/飛向海洋/飛向天空/一個男孩正把你仰望……”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這段天籟之音一直在我腦海中盤旋。這部電影讓我感動,讓我受益良多。
影片主要講述了代課老師克雷芒·馬修在他的人生低谷時,來到了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這所學校里的學生都是無法無天,打架鬧事,頑劣異常的“問題少年”。馬修剛到學校,就目睹了馬桑大叔被孩子的陷阱刺傷了眼睛。校長對孩子們則是執行殘酷而嚴厲的體罰,關禁閉,罰做清潔工作,取消探視的機會更是家常便飯。整個學校好像一座死氣沉沉的少年監獄。但是,馬修并沒有像院長那樣簡單粗暴地管制學生,他耐心的教育孩子,甚至在校長面前幫孩子們撒謊解圍。當他發現這些孩子們的音樂天賦時,他決定用音樂感化這些少年,他為孩子們成立合唱團,并根據每個孩子的嗓音特點來分配合適的聲部,即便是五音不全的郭邦和什么也不會唱的佩皮諾也找到了合適的位置。馬修用音樂馴服了這些野孩子,讓孩子們找回了童真和希望。恰如影片中音樂:“看著你經過的路上/孩子們迷了路/向他們伸出手/拉他們一把,步入往后的日子……感受路途的榮耀……”而馬修也找回了自己的創作靈感,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而在校長的體罰管理模式下,“不良少年"蒙丹因為被冤枉偷錢而被抓進監獄。為了報復校長,蒙丹放火燒了學校。校長一怒之下開除了馬修,馬修被迫離開學校。當他失望地走過宿舍窗口時,一雙雙小手在窗口搖晃,無數寫滿對他祝福的紙飛機從天而降,一陣陣天使般的歌聲從窗口傳出。這是馬修為孩子們創作的音樂,也是馬修對孩子們的愛和希冀,希望他們飛向天空,飛向海洋……
馬修雖然離開了學校,但是他用音樂,用他的人格改變了這些孩子們的人生軌跡。在他的啟蒙下,莫杭治成了優秀的指揮家,佩皮諾也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優秀的老師,像春蠶,像園丁,能給與每個孩子關愛、寬容和尊重,感謝每一位好老師,因為你們,才有了指路的明燈,才有了社會的棟梁。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
這是一部唯美的影片,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法國音樂在其中緩緩流淌,如黃鸝歌唱般婉轉動聽,風情萬種。它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問題班級”組成的合唱團與一位草根音樂大師的成長故事。純真質樸的人性和空靈華美的音樂,一次次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和靈魂上的蕩滌。
影片背景取自一個青少年“再教育”的問題學校,面對“問題孩子”,社會各界莫衷一是,幾乎不會有人愿意和他們在一起,但是,現實卻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一群體。他們叛逆,撒謊,任性,放肆,甚至貌似無休止地惡作劇,不計后果孤注一擲地做盡壞事……讓深愛著他們的父母深深絕望,也讓他們自己深陷泥沼,誤入歧途卻不知返。
簡單來看這個問題,排除生理上本身的叛逆期,因為感受不到周圍的愛,內心缺乏感激,他們才會變得不近人情,異常暴戾,倘若暴戾行動遭到外來殘酷的鎮壓,以暴抑暴的結果,多是兩敗俱傷,玉石俱焚,或者高壓統治下的敢怒不敢言,一旦爆發,后果也是不堪設想。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馬修這個學監是如何感化這伙“孽畜們”的吧!
去問題學校做學監,馬修承認這是自己人生的“池塘之底”,學校校長高壓統治下的問題學生,師生關系勢同水火。馬修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甚至顛覆了已經利欲熏心的校長,讓這位曾想過放棄使用暴力。馬修做的事情很簡單,將班里的學生根據嗓音高低分成幾撥,努力發掘他們的潛質,沒有放棄過一個學生,給他們應得的自由和滿心的關愛。帶領他們玩耍,讓他們快樂,享受快樂。同時,這些純真的孩子也給了他無比的創作靈感,于是,一首首美妙的合唱曲就這樣被這個獨特的合唱班演唱,孩子們從音樂中找回了清凈的心靈,學會了感恩,體會到了人世間的愛……“體育和音樂是促進人類團結的最好方式!
馬修作為一名老師,他的靈魂是高貴的。然而,偉大的靈魂往往在當世得不到世俗的認可。馬修沒有想過要成名,他只是做著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追求著自己人生的步伐。作為一名音樂家,他沒能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他是不成功的,但是他創作出了許多唯美動聽的音樂;作為一名學監,他不懂得去討好校長,最終被解雇,他也是不成功的。但是他成功拯救并成就了許許多多的靈魂!從另一方面來說,馬修是居功至偉,為音樂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俗太污濁,或許是我們自身太脆弱,帶著一顆純凈的心,繼續我們的生活……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
編者按:我們需要造夢的勇氣,也需要追夢的毅力。即使我們有時像放牛班的孩子們最初那般不堪,也要相信上帝不會讓有夢的孩子永遠活在地獄,因為我們用最純真的故事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
每一個夢都會有一片天堂,每一個孩子都會是一個天使。而馬修便是這群孩子的造夢者,為他們插上夢想的翅膀,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池塘底教養院”,池塘底是沉寂的?神R修的到來意外地打破了這片沉寂,濺起層層漣漪!俺靥恋住本奂鴣碜愿鱾學校的問題少年,校長采用高壓體罰的方式來管制這些看似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變得乖巧懂事,反而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而馬修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他用對音樂的熱情來感化孩子,用純凈的音樂喚回孩子們冰冷已久的心,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天使。
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畫面,沒有痛苦悲情的劇情!斗排0嗟拇禾臁芬詼厍榭坌南遥院喖s為主調,從頭至尾都讓人保持微笑。用汩汩清泉慢慢浸潤我們干涸已久的心田,如久旱逢甘霖。就在馬修無奈被辭的那天,寫有臨別贈言的紙飛機從窗口紛紛落下,他的為師之道得到了肯定,同時音樂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覽無遺的肯定!胺排0唷钡暮⒆觽円驗轳R修迎來明媚的春天,因為馬修重拾自信并露出微笑。
我想,面對一群不同個性,不同資質的學生,選擇一位好的老師至關重要。馬修就好似一個善良的牧人,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小牛,迎來放牛班的春天。一位好的老師 往往能用一句溫柔的鼓勵讓壞孩子破繭成蝶,也能用一個肯定的眼神讓壞學生振翅高飛。當然,好老師固然重要,但一顆強大的心亦可貴。我們的起點或許千差萬別,但無論是云巔之上還是池塘之底,總會有一個夢在涯邊等著我們去造。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再苦再累再痛再難熬,只有也只能自己獨自撐過。而那個夢是我們窮極一生的追求,我們還可以在斜陽下疲倦地微笑說著"有夢真好"。 我們需要造夢的勇氣,也需要追夢的毅力。即使我們有時像放牛班的孩子們最初那般不堪,也要相信上帝不會讓有夢的孩子永遠活在地獄,因為我們用最純真的故事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寒風會帶走冬天,北歸的燕子也會給我們帶來生機勃勃的春天——一個新的開始。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
當光明的使者降臨到灰暗的塵埃,絢麗的彩虹綻放出雨殤后的光彩,稚嫩但又甜美的童聲淌過了天堂的階梯,一群被遮住翅膀的小天使們終于來到的理解的彼岸,感受到了愛。
——題記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的著名影片,不同于其他片子,這部影片中沒有美女,沒有金錢,也沒有權力,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們的理解,和孩子們的互相關愛。因此,這部陽光情感片也被評為法國電影中的心靈雞湯。
看完這部影片,我思考了許多,影片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嚴重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只要放一個到我們現在的班級里就夠我們老師受的了。
片中的學監馬修老師在剛來到池塘之地的時候,正是他經歷了人生中的各種挫折后的最低點,所以,當他初看到這些孩子的時候,便覺得他們和自己一樣,只是不被他人理解,不相信他們真的如校長所說,有那么壞,那么不懂事,只是覺得他們的純真、美好,都被校長的”暴力教育“給遮蓋起來了。于是,他決定用他徹底的真心去感化他們,靠近他們,尋找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并用音樂去撫慰他們,包容他們。就算到最后找到了那個偷了20萬法郎的孩子,也沒有輕易將他交給警局,而是找他談心,了解他偷錢真正的動機,并把他這不可饒恕的行為當成了教育的資源。
而我們中的部分老師,雖然口口聲聲說愛學生如愛自己的孩子,但當孩子真的出現什么問題的時候,仍只會罰站、罰抄、罰做,甚至動不動還需要請家長、寫檢討。這樣的行為, 雖然也有震懾的作用,但無疑給孩子在潛意識中灌輸了”這個老師,我不能把他當朋友“的理念,孩子們也自然不會愿意將自己的真心話告訴我們。
”徹底的真愛“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就可以詮釋的,我們口口聲聲訴說著的愛,真的都付諸行動了嗎?我們并沒有設身處地的考慮孩子們的感受,只是一昧的”實施“著自己覺得對孩子們好的”方案“,無法真正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也正是我們許多老師覺得學生們不聽話,和感覺上課累的重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還記得結尾時,孩子們將自己的祝福寫在紙飛機上,那一個個的紙飛機,就好像一個個小花骨朵兒,代表著孩子們剛剛綻放的夢想,送給了即將要離去的馬修,他們那時所唱的《風箏》,正是他們的理想,沒有束縛,自由自在。而作為一個老師,我也深深的明白了,有時候,愛與理解真的可以改變那些我們所謂的后進生,感化每個人。愛,永遠在理解的彼岸,等待著我們的發現。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5
利用暑期時間,老師推薦我們觀看《放牛班的春天》。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在家觀看了這部影片,我從這部電影學習到了許多道理和啟發。
這部電影講的是位音樂老師克雷芒。馬修先生和一群孩子們的故事,其中有兩位非常出色的學生莫杭治和佩皮諾讓我印象很深,故事也是從這兩位主人公的回憶中開始。在馬修先生來到這座“池塘之底”的學校,發現一位叫莫杭治一直沒精白打采的坐在座位上,也一直很沉默。在課上,他的同學們調皮搗蛋,但是他不發出聲響,也不隨著音樂老師的節奏一起唱歌。開始馬修老師沒有在意他的行為。但是有一天老師發現他的嗓音很特別,很有天賦,就特別愿意教他學習音樂,晚上帶他們練習唱歌。但是有一天,因為一個誤會,他與老師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不愿意唱歌了。到了學校集體表演的那天。馬修先生留下莫杭治一人站在一根石柱,而別的同學卻站在臺子上表演唱歌。莫杭治十合傷心,好像馬上要哭了。馬修指示臺子上的學生唱了一半,便轉過頭看著莫杭治,老師沒有因為放棄他,用信任和愛的眼神鼓勵他,讓他也來演唱。他看了看老師,便唱了起來,老師很高興便笑了,莫杭治也笑了。
這部電影十分精彩,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馬修老師轉頭看向莫杭治的那時。因為在這段我看到了一個老師的信任和關愛,也有一份鼓勵,也明白了一個人只要有人關心他,他心中的冷漠和孤獨就沒了。
看了這個電影,大多數人一定會被馬修先生的做法所感動,我也不例外,可后來我又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有些人可能存在一段頑皮叛逆的人生階段,也有些人因為不被人理解而孤獨冷漠,這時我們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嘲笑他,而是通過愛心關懷,讓他感受到被愛,通過實際行動來感染和影響他。
我的生活中也有過這樣的事情,有一次,我因為頑皮淘氣,玩耍中摔倒把手臂骨折了,打上了石膏。來到班級,有些同學笑我的手像白磚。我賭氣,沒再理他們,上課也不常舉手。自己心理感覺到很孤獨。這時有我一個好朋友對我說“不要管他們,手像不就像唄,反正只是一時,你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蔽颐靼琢怂脑挕2⑶也粩嗟墓膭钗,老師也時不時的關愛我,和我溝通,很關照我。讓我度過了這段不好時光。后來也與大家相處很好。后來我與大家討論學習和交流看書知識,再也沒被嘲笑,反而被他人夸贊。我非常感謝我的那位同學和老師的關愛和幫助。
我喜歡這部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6
開學這些天,我們班同學的表現一向都很好,孔教師一高興,利用午時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講的是一位新音樂教師名叫馬修,他們班的同學調皮搗亂,教師不細心摔了一跤,同學們就開心地拿著他的包傳來傳去。遇到這樣的情景,院長一向是犯規就要懲罰,可馬修教師對于這些學生的錯誤,就不會懲罰,他會告訴學生錯誤在哪,并讓學生去彌補錯誤。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在同學們犯了錯誤,不是懲罰,而是讓學生明白他們自我的錯誤在哪里,他愛每一位學生,為了他的學生,他付出的太多太多,每一天晚上,他都自我寫樂曲,自我編歌詞,再教給學生們。
其實,我們孔教師也是這樣的呀!她平時對我們關懷備至,對每一位同學都那么有愛心。為了讓我們學習吟誦,她自我先從電腦上自學,學會了,在認真地一遍遍教會我們。此刻,當我們那首詩不會背時,只要把詩吟誦一遍,就會想起忘掉的詩句。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啊!他自從發現很多同學都喜歡唱歌,嗓子都挺好,對自我寫的歌詞異常感興趣后,便發誓要成立合唱隊,教會同學們唱歌。
我們音樂教師也是這樣的好教師。六一兒童節前一個月左右,他決定成立一個合唱隊,參加六一的匯報演出。音樂教師從每個年級的各個班里挑出隊員,每一天利用午時放學后輔導我們唱歌,不圖一分錢,不要一點兒回報,心甘情愿地一點點教我們樂理、唱歌技巧。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正因為他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當他因故被院長開除,將要離職時,院長狠心不讓學生們與馬修教師相見,于是,同學們便疊出紙飛機,把自我想要說的話寫在了飛機上,當教師走過教室樓下,一只又一只的紙飛機從窗口飛落下來,上頭寫著不一樣的送別話。同學們在沒人指揮的情景下,又一次唱起了馬修教師教的歌,揮手與教師告別……
我又想到了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師,她教我們英語只教了一個學期,第二個學期只上了幾節課,教師就因為家里的'原因辭職了,當時,教師有樣東西忘在了教室,當已經致辭的教師又回來拿東西時,我們全班同學一下子圍住了教師,拉住教師的手,舍不得教師走……
這樣的好教師,愛心送給了一大群調皮的學生;這樣的好教師,把一位簡直無藥可救的學生教成了歌唱家;這樣的好教師,教出了一群團結友愛的合唱隊!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
馬修是一個音樂家,在人生的低谷他來到了“池塘底教養院”當代課老師。池塘底全是淤泥,而“池塘底教養院”里全是一些在外人看來無可救藥的孩子。這個教養院的院長是一個只重視自身利益而不顧孩子感受的人,所以這個教養院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一犯錯就受罰,而且都是很重的懲罰。馬修來得這座教養院,他用音樂教化了這些所謂的“無可救藥”的孩子,他讓這些孩子找到了自信,在歌聲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與快樂,其中一個叫皮埃爾的男孩最明顯,他有著好聽的歌喉,是合唱團里的獨唱。他很傷心,但在伯爵夫人到來的那天,竟意外地恢復了他的獨唱。也就是這個被原來老師評價為“天使的臉龐,魔鬼的心腸”的皮埃爾,最后去上了一個很著名的音樂學院。但可憐的馬修卻被那個自私的院長解雇,而他的音樂事業仍然沒有起色。
馬修或許是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極其普通的代課老師,但他至少在我心中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改變了一群孩子的命運,幫助孩子們找到了自信和快樂,也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有他所存在的意義。或許他在某一方面不夠好,但他總會有一個方面是好的,是擅長的。或許他現在還未找到自己的價值和特長,但在未來總會找到;蛟S他真的很差,幾乎找不到未來,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一個時刻,我們會突然覺得,原來自己很棒。
突然想到自己,的確,我數學這次考得不好,事實上,也離我的目標差了很多,那天晚上,我就哭了。我其實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數學上,而從小到大,數學也是我的強項,我就想當一名科學家或是數學家?墒堑搅藢嵧,我是真正體會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我好的人太多了。我真的不愿認輸,而我也沒什么特長,我很早就覺得除了成績好,其它的,我真的都不行。于是我真的很努力了,可是,還有人比我更努力。我曾一度失望,我不愿這樣下去,因為我沒有什么特長,學習失敗了,也就意味著我全部失敗了,于是我把學習當成唯一的希望。可是看了這個片子,我明白了,其實我也有存在這個世界的價值,或許現在不知道,但以后,總有一天,我會找到它,并盡力發揮它,發揮好它。加油!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8
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被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改變了孩子們以及他命運的故事。觀看的的時候沒有查看電影簡介,只知道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觀看過后感觸非常的多,也愛上里面的演員,讓我想去了解更多,感悟帶給我們的意義。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自己鮮明性格特征,邊看邊覺得里面的小演員好可愛,明白了當初自己為什么會走上教師這個職業,原來喜歡和純真可愛的他們在一起。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的馬修來到這所少管所,冷漠的老師,只為自己前途著想的暴戾校長,無可救藥如同魔鬼的少年。可是馬修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進行調節,發現孩子們很喜歡唱歌,就建立起音樂團,并發現有天賦的孩子莫翰奇,由此可見人一生中的啟蒙老師多么的重要!成就他的音樂夢想。馬修用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痹了的少年們有了一絲絲的良知。就算被惡毒的校長趕走,也有孩子們祝福的紙飛機!讓所有人有了光明的前程,開始新的人生篇章。
每一顆心都需要被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少管所里的孩子為什么會變成調皮搗蛋,校長看到更多的是表面的東西,在老師歧視和偏見下,天性純良的孩子也極有可能成長為心理扭曲的人,這也是我們教育者引以為戒的!而馬修看到的是背后造成的原因,所以他理解他們,成為孩子們的伯樂,深入到內心,信任他們!這和神墨價值觀是一樣的,平等、尊重、信任、賞識,關注,激勵。當你尊重他人,他人也會尊重你。家庭的不同,讓孩子們的性格也不同,有些孩子孤獨、敏感、成熟,怕生怕受到傷害,馬修的讓莫翰奇心理發生的巨大的變化,他知道母親是在意他喜愛他,做錯事得到諒解后整個人都變得不同了,當然人生也隨之改變。音樂團的歌聲唱出心中潔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聽了讓人舒服。
我為我是一名神墨老師而感到驕傲,保持善良有愛心,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影片中的校長以“行動——反應”為口號的刻板冷酷行為主義者說不!以馬修春風化雨主義者為榜樣,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9
“別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突然聽到這一首歌,想起了前些天北師大培訓班班主任李斯群老師組織學員觀看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我不太愛看外國影片,可是這部電影我己經看了兩遍,因為這部電影看似簡單質樸,卻反應出了偉大而溫情的人性主題,是一個關于教育理念的探討影片,整部電影中,馬修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包容,贏得了學生的喜愛,也將學生甚至是被哈桑校長的粗暴、刻薄、自私、貪婪和剛愎自用而壓制的老師們拯救。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有這樣一個學校,名叫“池塘之底”,擁有著陰寒森然的建筑、沉重笨拙的大門,陳舊斑駁的教室以及壓抑陰森的氛圍,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調皮,能設陷井將老師眼睛撞成重傷,能偷20萬法瑯,能掐著校長的勃子按在桌子上的一群沒有教養,無可救藥的問題孩子,他們受著犯錯就要關禁閉、暴打的體罰教育,他們未來可想而知。一天,鎮上來了一個代課教師馬修,他才華橫溢,對孩子包容,愛護,對孩子們充滿了愛心。他發掘孩子們的長處,組建了一支合唱隊,讓這些孩子重新拾回了自信,而對于犯錯的孩子他也不會一味偏袒,而是循循善誘,動之以情,片中莫杭治犯下錯誤,在一次演出中馬修故意不讓其參與,而莫杭治躲在一旁偷偷地看著,馬修看在眼里,指揮時轉身面向莫杭治授意讓他唱,于是莫杭治高聲唱了起來,莫杭治成了片首那個著名的指揮家。那個偷錢的孟丹,在校長去拿著馬修做出的成績去邀功的時候一把火把學校燒了而此時馬修帶著孩子在野外。校長因為馬修對孩子的包容,要辭退他,孩子們關在教室不能出來,只能從教室丟下一只只寫滿祝福的紙飛機,并伸出一只只小手跟馬修道別,正在馬修要上車的時候,貝比諾,那個每周六都等不到爸爸來接的孩子跑過來要跟馬修走。這讓人感動的一幕幕,我們不得不思考,要做一名好老師,決不能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他閃光的一面,用無盡的愛去喚醒我們認為的問題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陽光明媚的春天。“永遠別說永遠,一切諧有可能”影片中的這句話也許能讓我們受用終身。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
今天,我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感慨頗多。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一個教師在一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地方,作為一個音樂教師,用音樂教育哪些被其他人看作是有問題的孩子,并且最終改變了一些孩子的命運。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應當做到“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
在克萊門特.馬修來到“池塘之底”之前,學校教育的模式是“行動—反應”,即在暴力的方式下壓迫孩子,一切行動全憑主管者的主觀意愿,包括隨意體罰學生。但教育不應該是這樣,所以當馬修來到學校后積極地去教育學生,開展各類娛樂活動,在相處的過程中以一顆包容、寬廣的心去感化孩子。教育就應當這樣,不因世俗中對某些孩子的看法如何,在學校了他們都是相同的。作為教育者,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加諸與孩子。在知識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所以應當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并且用教育的力量來改變孩子的一生。
另一個方面,“因材施教”也應當被重視,強迫著去學不喜歡或者根本就不適合的東西,對于教育來說是一種失敗,我們應當積極去發現孩子的喜好、天賦并且依據此來進行教育。因材施教更容易出現頂尖的人才,就像影片中的音樂家皮埃爾.莫昂奇。作為一個老師應當與孩子找到共鳴。影片中的馬修和孩子們就是找到了他們共同的興趣,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最終使這些孩子在音樂方面找到了他們的立足點,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有教無類是一種教學態度,而因材施教則是一種方式,一種教學的最好的方式。至圣孔子也曾因發出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故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當做到有教無類,充分尊重學生,不因無關學問的其它原因而歧視乃至拋棄他們。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更不會成為全才,通才。所以,我們要著重去發現學生的特長,優勢,進而去教育他們,并將它們引領上正確的道路,這才是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正如馬修老師一樣,排練同學唱歌進而融入了他的班級,最終培育出了優秀的音樂家。
最讓我感動的是影片結尾時告訴我們的關于馬修老師離開“池塘之地”后的生活:他一如既往的用愛感化著其他的孩子,引導者其他的孩子。我想,,作為一個老師,在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學生事業有成跟讓自己幸福的事了,所以馬修老師是幸福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
吃完晚飯后,爸爸總要和我聊上幾句,每每聽到他那番富有哲理的話語,我總能收獲到許多東西。我很享受那段汲取知識見解的時光,這不,今天爸爸又在和我探討著一個深奧的話題,其中還提到了一部有名的電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爸爸描述得很仔細,我被劇中的人物及情節所深深吸引,讓我不得靜靜欣賞了這部電影。
這里大多是一些有障礙和問題的兒童,他們性格孤僻,極端叛逆,在天使的外表下,有著一顆邪惡的心,我想這應該和校長的教育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吧。每到學生犯錯,校長就會用及其殘暴的方式懲罰學生,壓制學生,并且要關禁閉15小時,這一條條殘酷的校規,無不使孩子們原本純真的心靈,濺上了不可抹去的污點。電影的開始,使我感到了一股悲傷的氣息。而之后馬修老師的到來,徹徹底底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他教會了這些不懂音律,甚至唱歌會跑調的孩子們美好的音樂,有那么多孩子一起,與馬修老師相互協作,只要老師輕輕一揚手中的指揮棒,優美的歌聲便傾瀉出來,在馬修老師的帶領下,合唱團的歌聲變得很優美,動聽。
是的,馬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教授孩子,同時也感化了孩子。他教育孩子時,沒有打罵,沒有責備,有的只是理解與寬容,更多是去鼓勵孩子,如何做到更好。莫翰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個頑皮的學生,時常犯錯,不知被校長責罰了多少次,而他依然屢教不改,馬修老師對此沒有多說什么,他留給了莫翰奇反思的空間,讓他自己思考,認識到事情的錯誤之處,叫他立即改正,并和他的母親進行了多次交流。這顯然取得了不小的效果,莫翰奇有了明顯的改觀,但由于校長對馬修老師的不滿,馬修老師不得不離開學校,雖然他離開了,但孩子們對他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他走時,孩子們在窗口揮動著小手,寫滿祝福的紙飛機從窗口飛出來。那個在二戰中失去父母的小不點,在馬修即將踏上離開的巴車時,跟著來了,乞求馬修老師帶他一起走,他欣然同意了。結局是美好的,孩子們和馬修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我們也從這部樸實的影片中懂得了愛與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
在高中的時候,我曾經是貝塔斯曼書友會的一名會員,那時我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免費收到書友會一些免費介紹新書的資料,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當時它是作為為數不多的影視制品向會員推薦的,從其中的簡介中,我隱隱感到這是一部充滿溫情,感動的電影。雖然我對《放牛班的春天》也很感興趣,不過自己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它。
后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漸漸淡化了對這部電影的印象,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再次與這部電影不期而遇,一下子喚起了昔日我對它的期待,也讓我在心底暗暗慶幸,自己幾乎錯過了一部電影。
電影的開始很平淡,兩個老人的相遇,對曾經年代的懷念,電影采取了倒敘的手法,有點像《泰坦尼克號》。情節也很簡單,講的是一個老師與一群學生的故事。
當麥神父在電影剛剛開始就因學生的調皮而受傷時,讓我們沒有見到那一群學生便感受到了他們是多么不容易被管教,所以當馬修老師首次進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當教室亂作一團,院長進來維持秩序并大聲質問時,馬修老師對孩子們袒護的態度。也許這正是他試著走入孩子們之間的第一步。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理解,交流與寬容。孩子們的調皮搗蛋也許只是天性使然,也許是缺少傾訴的對象,但并非不可救藥。尤其像孩子與大人們之間這樣的情況更容易出現代溝和隔膜,院長簡單粗暴的體罰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相反,可能只會引起同學們更強烈的叛逆,也只會在孩子們的童年里留下一片陰影。而馬修老師則試著走入他們的內心,于是在第一堂課上,他就讓每個人寫下他們的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盡管結果五花八門,但這樣的方式卻讓孩子們認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來。同學們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師的與眾不同之處。
馬修老師與院長不同,他不會隨便的體罰學生,那怕學生們真的讓他很生氣。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場合維護著孩子們。然而即使要懲罰學生,他也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讓樂格克去照顧麥神父而不是將他送到校長室去接受體罰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樂格克因自己的錯誤做法而流淚時,我們也就感到了馬修老師的做法的真正目的。
面對一群桀驁不馴的學生,馬修老師也明白簡單的體罰并不能在孩子們中間樹立起真正的權威,所以在他與孩子們的較量中,他也針鋒相對,讓孩子們心服口服。就好像他給莫杭治畫畫像一樣。馬修老師的做法讓他感到無奈,同樣增加的還有心中對老師的服氣。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3
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電影,被翻譯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譯得很巧妙,單是讀著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確是笑不出來的,因為這是一部反映二戰后殘酷的教育現象的電影,我想把它稱之為紀錄片也不過分。因為它的的確確反映出了一個時代該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態,社會的狀況……
影片中的馬修老師是那個時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個時代里人們迫切想要有這樣一個具有相對人性友愛的老師出現,來拯救戰后被摧毀的教育。合唱團,孩子們的合唱團,不是簡簡單單的歌唱,孩子是在用靈魂,用生命在歌唱,聲音空靈清澈。而馬修老師則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別人眼里看起來已經無可救藥的孩子們唱歌,他相信沒有什么不可能的,別說永遠不可能的,難道真的是無可救藥了嗎?孩子們的天性告訴他,孩子不是無可救藥,無可救藥的是環境,是養育孩子的學校環境。在這所學校里,犯錯,懲罰,犯錯,懲罰……已經成了一種規定。孩子們一犯錯,不是接受老師的教育,而是關禁閉,體罰,罰處打掃衛生等。
校長是整個學院的權威,是不可挑戰的人物。這個校長是一個自私,殘暴,冷酷的人,金錢至上,對于功利十分熱衷,不管學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學生歸結為小壞蛋,罪犯等。這是教育界里最真實的寫照,這類人是教師行業里的吸血鬼,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
對于其他老師來說,在他們新來的代課同事的帶動渲染下,他們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學生的職責,這是很難得的一種現象,影片中的老師私底下幫助馬修的合唱團,開始聯合偷偷反抗校長的命令,這是師德觀念轉變的一種表現。(如:偷偷使用校長的木柴,燒熱水給學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說說學生,影片中以皮埃爾為中心學生,從影片開頭的搗蛋,經常被關禁閉的男孩,到最后變成一個喜歡歌唱,學會感激的一個人,馬修的教育態度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經歷過二戰的孩子,從我們當代的角度來看,都是經歷過磨難的苦小孩,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經歷,他們的心靈曾被扭曲過,他們是畸形的,但是他們的天性還在,我相信人性善的學說,同樣的,那些孩子不是無可救藥,他們是太缺少關愛了,因此總想著去調皮搗蛋,以此來讓人記住。孩子是最善良的天使,他們不是上帝派來的惡魔,他們太需要愛了,太需要這個世界去關注他們,去撫平他們受過的傷害了。
最后,作為教師的我,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和學生做朋友,愛他們的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4
雖然今天才看這部經典的法國電影,卻深深為她打動。我自以為可以為這部片子說點什么――雖然不是專業的影迷,雖然剛看過一次。但因為被感動,我覺得就可以抒發一下自己的情緒;因為才在腦子里將此電影過了一變,我倒覺得第一次的痕跡更真實。就像你吃雪糕第一口時感覺的清涼會更讓人印象更深刻、體會更自然一樣。
我覺得此片中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雖不一定最貼切,但未嘗不可。放牛班的孩子就象片中在寄宿學校的孩子一樣,沒太多人關注、沒什么人關心、,內心的素養全然靠他們自己天成。學校以為教育他們的最佳選擇是犯錯必受懲罰,沒有人去刻意了解他們的心靈,反而把他們視為有潛在不良細胞的一群。但是放牛班的孩子自然、純粹,憑直覺更容易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雖然內心不愿意承認。他們需要別人的平等對待,也等待著別人對他們耐心的調琢。
碰巧,這樣的老師出現了。放牛班的春天也就來臨了。雖然是平凡的班主任,但不求聞達,只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對音樂的崇尚。他能夠把這些不良因素的少年當普通的孩子對待,能夠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惡作劇。他用音樂整頓好了紀律,也用音樂打動了孩子的心。說的好像有些羅嗦。
片子有兩個場景很感動我。一個自然是老師被解雇離開學校時,發覺沒有學生敢破壞紀律來送他時的失落和當他看見小孩從高處扔下紙條祝福他的感動,我也感動了。看到小孩們齊齊伸出揮動的小手,人的心靈都會被熔化。
另一個是當老師知道學生的獨身母親有了男朋友時落寞的表情。我們看過太多俊男靚女的愛情,仿佛愛情就是他們的專利。當年紀不小、體態胖胖、曾被學生戲稱為光頭佬的老師的愛情破碎時,我也為之淡淡的哀傷,我也體會到了非俊男的他的傷心。這就是這部片子的力量,讓平凡人的感情打動平凡的人。
老師的循循善誘和對孩子的愛心打動了孩子,也向孩子敞開了音樂世界,最終誕生了一位指揮家。本來也算是簡單常見的情節,但我不得不佩服法國電影,沒有大的制作、沒有光環四射的明顯,沒有震耳預聾的特效,只是絲絲入扣的描述就足以感動你心底的最深處。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5
借著師德教育的機會我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個平凡老師和問題學生的故事,我也是一個體育教師,工作第八年,每年都會陸陸續續有幾個學生來看我,為我帶來問候,帶來感動,這種問候類似于影片中孩子們送給馬修的“紙飛機”,這種感動更讓我堅信自己選擇了一份正確的事業。
影片的一開始是演繹一個偉大的指揮家的成功形象,而這個人年少時是放牛班的一員,是一個叫馬修的人影響了他的一生,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在歌頌偉大的教育家式的人物,而是通過平淡的故事講述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馬修,恰恰正在于馬修的平凡和普通。
體育課中有一種課叫“放羊課”,所謂的放羊課就是隨便扔幾樣器材或者在一定的場地內讓他們自由活動,老師的存在與否并不會對學生的課堂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不加區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稱作“放羊”式教育,雖然我不懂法語但是我想這里所說的“放牛”類似于中國式的“放羊”,無論是放羊還是放牛都意味著教育者的不負責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藥。
影片里的放牛班多指學生的不可救藥,而這些不可救藥的學生在校長的鐵血冷酷式教育下,變得更加不可救藥,但當馬修的出現,一切都隨著帶來改變,一個“失敗”的音樂家,“小小”的學監馬修的到來而改變。馬修是這樣的其貌不揚,他沒有魁梧的身材,沒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禿頂的腦袋讓他看起來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創造了奇跡。他從這些讓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養出來世界著名的指揮家“皮埃爾”,并讓受他教化的學生在幾十年后滿懷著敬慕和熱愛的心情來懷戀他,這本身就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無上光榮和莫大成就。
是什么讓一個平凡的教師有這樣的成就,馬修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們所有的過錯并給他們改過的機會;馬修用他寬廣的愛心熔化了孩子內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馬修永遠對每一個孩子都深懷信心,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個寬容而富于愛心的人,十惡不赦的孩子是沒有的,即便墮落固執如蒙丹的孩子,他也自有其坦率和可愛的一面。而鄙視疏遠他們、對他們以暴制暴只能換來他們對社會的更猛烈瘋狂的報復,這不能不令教育者引以為戒。
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