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精選2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活著》讀后感 1
我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作家余華的代表作《活著》。讀完后就讓我聯想到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所講的苦難。
其實沒有比活著更簡單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然而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
余華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了生活的真實,我始終難以忘懷,那個小村莊,那家人,那頭牛。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他叫福貴。福貴嗜賭成性,最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妻子因患上軟骨病失去了生命。福貴沒有退縮,他試著學做農活,承擔起養家的`責任,而每次生活剛剛有了起色時,親人卻一一故去,兒子、女兒、女婿、甚至是外孫。最后只剩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杀譄o奈。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福貴”,他們在經歷磨難后依舊心存希望。但也不乏有很多年輕人,一點小挫折就尋死覓活。高三學生不堪壓力跳樓自殺、花季女孩燒炭自殺等事件層出不窮……他們輕生時的決絕完全超出了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勇氣。
《活著》讀后感 2
《活著》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福貴的故事。文章敘述了福貴從富家少爺因為賭博而輸光家產變成窮人,有外出謀生遇到春生等人,后回家的故事。
故事結尾只剩下富貴和他的老牛,他們仍會繼續活下去。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事,對許多事情已經看淡了。文章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春生開車撞死了富貴的`兒子,家珍不愿見他,后春生被組織調查,家珍知道春生過的也不好,在春生離開富貴家時,家珍對他說:“一定要活著,活著。”
人生固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因為有了這些困難,我們活得才更加精彩。如果人生總是一帆風順,那這樣的人生必然是無味的,人也會因此而懈怠。只有在困難中,才會使人不斷磨礪,不斷進步。
文中的龍二因為贏了富貴的家產而富裕,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因為割資本主義的尾巴而被槍斃。富貴知道龍二被殺后,心中害怕極了,幸好把家產輸給了龍二,不然被槍斃的可就是自己了。
有時,失去一些東西未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富貴正是因為失去了家產,才撿回一條命。失去,是為了更好地獲得。我們不必因為失去了什么東西而悲痛不已,也不必為了得到了什么東西而洋洋得意,得與失都應以平常心來對待,這樣我們才會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活著。
活著,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活著,就應該不為了得失而大喜大悲;活著,就要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活著,就要充滿對生活的信心,腳踏實地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活著》讀后感 3
《活著》這本書是我從初中開始就很喜歡的一本書,那時的我曾經夢想過做一名作家。
作者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內心讓他真實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這個原則,可是要捍衛這個原則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長時期的痛苦,因為內心并非時時刻刻都是散開的.,它更多的時候倒是封閉起來,于是只有寫作、不停地寫作才能使內心敞開,才能使自己置身于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靈感這時候才會突然來到!蔽易约簞撟鞯臅r候也會有這種感受,寫作時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
這本書剛剛開始看的時候非常吸引我,我發現它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辭藻不華麗,語言很接地氣,比喻也恰到好處,行文舒服,不得不讓人贊嘆。再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最后落得只有富貴活著,緩緩透出人生道理。
《活著》里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活著”兩個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成年后步入社會,我們需要逐步鍛煉自己的耐受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一點一滴化解壓力,因為所有吃過的苦,終會化成生活饋贈的驚喜,讓你在來日歲月里,成為底氣十足的自己。
這本書教給我很多,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于它能用最樸實的語言講出人生的真諦。
《活著》讀后感 4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痘钪
余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因此,忍受與苦難造就了活著。
看書過程中對作者文筆無比佩服,用第一人稱講述他在田間遇到的這個叫福貴的老人的一生。卻又恨他,恨作者一次次給我們一點點美好,一點點希望,卻更把我們推向更大的深淵。
第一次大哭是有慶突如其來的死亡,那個早上還迷迷瞪瞪就跑去給羊割草,中午放學又光腳跑三四十里地回家割草,急急忙忙扒了飯回學校的.有慶就這樣,被抽血死去。怎么能讓人接受呢?等看到鳳霞有了美好的家庭,卻又因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好不容易生下的苦根,卻又因吃豆子而死。騙我的,生活還是這樣狗屎。
我無法再像一開始那樣批判福貴,將他不幸的開始歸結于自作自受。魯迅先生說人與人的悲歡并不相通,這個世界上也從未有過“感同身受”這回事。沒有經歷過,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蒼白而無力。
如果有人問我如果你是福貴,你能挺過這么多苦難,繼續活著嗎?我想我是不能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貴,可能也是這樣活著。
我以前也總覺得為了活著而活著沒有意義。有一段時間心理上出現了很強的抑郁情緒,其實什么也沒有發生,卻感覺自己在泥潭里。在深淵,在低谷,甚至對生活失望,對人際交往無感,其實活著就是活著沒有任何意義。我的經歷跟福貴相比不值一提。
現在我只想好好的活著,有意義地活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活著》讀后感 5
合上這本書,悲傷已經充斥了我的心靈,讓我在淚水中回憶整本書的內容。
主人公福貴年輕時頑劣不羈,嗜賭成性,他并不顧家人的勸阻,最終輸掉了全部家產,隨之而來的是父親去世,母親病重。生活的殘酷與窘迫讓他徹底從虛無縹緲的夢境中驚醒過來,卻又被國民黨抓了當壯丁,他有幸在戰場上茍全了性命,得以回家和妻兒團聚,然而不堪的境遇卻讓苦難繼續上演,親人們的相繼離世成為他心中永遠的傷疤。最終在暮年之時,只能與一頭老牛相守,在一抹夕陽中歌詠人生牧歌。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這正是對福貴一生的最佳詮釋,聽起來是多么的凄涼與不堪。世間的溫暖多情,冷漠與困苦讓他留戀忘懷,同時也告訴我們該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其中也折射出眼淚的內涵和親情的可貴。我的淚水里,有感動,有憤恨,有同情,但更多的是觸動我心靈的人生真諦!盎钪,一個如此簡單的字眼,無需過多的`解釋,只要好好的活著,便是最幸福的事。
我覺得福貴是苦難中的幸存者,他心懷勇氣與希望兩盞明燈,指引著他堅定不屈地走下去。無論是有慶輸血時蒼白的面孔,還是鳳霞被迫送走時簌簌的淚水,一切的不幸都已被放下,從而埋藏在心靈的最深處。福貴用行動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即便坎坷難行,也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最終無悔而去,才算得上是無愧生命!边@就是整本書最本真的道理。
歲月不可以重來,生活也不可以再作安排,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地活著。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
《活著》讀后感 6
《活著》這本書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心看完的一本書,對于我這種一看書就打瞌睡的人來說是多么可貴的寶物。
這本書是看著看著就走入了書中,走進了那個年代那個畫面。不得不佩服余華先生的寫作手法,用著最樸實的話語敘述完這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有時翻開書,想一下子看完,又不想這么囫圇吞棗的看完。剛看完的時候,我心想再也不要翻開它了,太傷感了,都看哭了自己。可是幾天過后,又拿出來了,想著下次再回味一遍。所以,這本書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
書中以一個老人的角度敘述自己的一生,看似平淡卻又波濤洶涌,在已經經歷過風雨的福貴眼里那些都過去了,所以它平淡,而對于我們讀者來說這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揪住人心,想要沖進故事里去做點什么。
整本書我的淚點在福貴兒子去世的`時候,看到前面我真的不敢相信,因為那些文字敘述得太普通了,我一直加速往后看,看到福貴的痛苦后,才嘩啦啦的眼淚直流,帶著眼淚進入了夢境,合上了書。
再次翻開,就是我看完了整本書了,故事中一個接一個的去世,我沒有再掉一滴眼淚,不是因為敘述得不好,而是我已經麻木了對于這個故事中的死亡。
我除了對于佩服這本書的作者以外,好像還沒有太明白整個故事更深的意義,對于生死這件事,是福還是禍呢?故事里的人活著那么痛苦,可能死亡是解脫,而活著總給別人感覺是好的,活著就好,真的好嗎?
看到福貴年邁的時候,又覺得活著確實好。
希望下次再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活著》讀后感 7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娘,也喪了兒女。說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著。
他曾經年少輕狂,賭博輸光了家產,從遠近聞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農。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時就被槍斃了。他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又曾經,他被抓去當兵,在軍營中度過了好幾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而福貴還是幸免于難,挺到了戰爭結束。這又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著!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么金錢,什么名利!你來了,并沒有帶來什么,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么。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溫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著。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么艱辛、殘酷和神秘莫測;钪拇_很難,他飽受著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著!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墒撬辽龠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著》讀后感 8
《活著》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著》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秘的期待——呼喚著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終。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最終敗壞家業,淪落到為糊口而下地,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饑餓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最終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這應是一個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著,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著。
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著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層層摧毀著人的堅強?傻阶罱K,白嫩嫩的,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凈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钪瑘讨鼗钪殉蔀橐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贊。
《活著》讀后感 9
我總認為最悲痛的事莫過于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著》你會明白,最痛苦的事是看著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當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離你而去的時候你才明白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剛開始我罵過福貴,因為他實在是太敗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開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堅強。
當生活在80年代的我們還在為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明白上一代人為了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當想想這更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當感到幸運呢!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在我腦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那位為錢財而受賄的官員,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話:受賄巨款,只是為了下一代過得更好,再說,我所貢獻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這就是他活著理由嗎?
當一次次的觀念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當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著,就要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為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后感 10
早上泡在圖書館看完了余華的《活著》。我不明白該怎樣去評價福貴這個人,說他不幸,他卻度過了最為漫長而黑暗的一夜,樂觀而堅強地活著;說他幸運,他又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只剩一頭比他年紀還大的病牛陪伴著。
我看到兩個福貴一樣黝黑的脊背在余暉中發光,聽到老人用渾濁的嗓音在空曠的田野間響起: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書以老人的敘述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聽者,坐在午時的山頭上,聽老人默默細數。正如作者所說,很少有人能這么詳細地講述自己的一生,我想這大概是因為福貴這大半輩子都用在回憶過去了,一個人守著7個人的人生,不斷在腦海中放映,無論巨細。就像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老人福貴責罵老牛福貴道:“今日有慶,家珍耕了2畝田,苦根還小,也耕了1畝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紀大了,也就不說出來羞你了!蔽也唤,明明那里就僅有一人一牛,哪兒來的'那么多名字?福貴得意地解釋說,:“如果它(牛)明白僅有它在耕作,就會偷懶的。”呵,多么趣味而憂傷的畫面,其實福貴和他的牛一樣,他們都假想著自己的親人還在,所以從來不曾忘記。
故事的最終,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來的,但卻又覺得連福貴自己都從未哭泣過,我又在那里流著誰的眼淚呢?
原先,《活著》便是最好的幸運,亦是最大的勇氣。
《活著》讀后感 11
《生之欣喜》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是余華的《活著》告訴我的。看過了諸多經典著作,《活著》是唯一一本我讀完之后又覺得意猶未盡,然后迅速展卷從頭到尾重讀的一篇。是作者余華的經歷吸引我?是離我近一個世紀的生活片段吸引我?還是主人公大起大落卻依然安若泰之的神情打動了我?也許皆而有之。我要跟隨著作者的筆觸,在福貴深深的皺紋里細細思索: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余華的作品很多,《活著》用第一人稱的我,代入了老福貴的一生,無疑更加讓讀者身臨其境。作者因為偶然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進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的離散,而他依然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作者被這首歌打動,也決定要描寫這樣的人物,所以,才有了這部《活著》。也是因為作者出生與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的童年,正是我們的祖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過去的幾十年,歷經封建統治的余孽,政權的交替;而即將到來的幾十年,將迎來中國經濟的騰飛,科技發展的高光時刻。作者的成長,也一定經歷了時代的碰撞,思想的跳躍,以及,沉淀下來的深思。
老福貴的一生,也是中國的一部近代史。福貴年輕時是個地主家的富少爺,靠著祖上留下來的家產,一直過著吃喝嫖賭,隨性猖狂的日子。直到某天把家產敗光,福貴才發現原來自己吃的每一粒米,都需要自己從春到秋種出來;穿的每一寸布,都需要一絲一縷織出來。福貴從此變成了他以前最無視的農人。而他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其實能安安靜靜做一個農人,是多么幸福的事。他的悲劇從此展開,老父被活活氣死,妻子被迫離開,而當他慢慢接受辛苦的生活時,卻意外被抓了壯丁。老母親還在等著他買藥回家,福貴卻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思考著,活下去,還是死去。
戰場沒有留下福貴,他最終千辛萬苦的回到了家鄉,卻發現老母親沒有等到他,親愛的懂事的大女兒已經變成了一個啞巴。這之后的幾十年,福貴的親人們一個個意外離世,每一次離開,都是在福貴的心上狠狠的割上一刀。到最后,老年的福貴身邊只有一條老牛陪伴。福貴在耕田的時候,大聲的喊著親人們的名字,好像她們從未離開一樣。多年離散,在福貴的記憶里,他永遠記得妻子穿著的水紅旗袍,記得鳳霞的笑容,記得苦根的小鐮刀,記得親人們最好的最美的樣子。那些時刻,多美啊。福貴總是以為自己要死過好多好多次了,可是他還是活著,帶著他的親人們一起活著。他一個一個喊過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
在命運的捉弄中,老福貴一次又一次扛下了不幸,他豁達、安詳,慢慢的走他的人生之路;钪,多好啊。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連弱小如蜉蝣者都要感嘆人生苦短,生而為人,生之欣喜,活著,只為活著。
《活著》讀后感 12
昨天于學校圖書館借來這本并不怎么厚的小說,便從中文版自序、韓文版自序、日文版自序、英文版自序、麥田新版自序、到小說的正文、再到外文版評論摘要一字不漏得看完了。
中文版自序中第一句話“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內心讓他真實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弊鳛樽x者的我,不知道你們是否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客觀地正視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這也是我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所一直思考的事情,22的我,經歷的事情還是太少,但是,大學四年的生活,卻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向這個方向靠近了!叭松鸁o法忍受太多的真實”,真實的事情就如同說一句真話一樣,讓人感到不怎么舒服,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不是嗎,總是活在自己幻想的那個美好的世界里,不知道心理承受能力會不會很強大呢!白骷业氖姑皇前l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想,這也是作者在這本小說中所貫徹的一種精神!皩懽鬟^程中讓我明白,人是為或者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所以,我們作為這個身體的主人,是不是也沒有任何權利去剝奪它想活著的意愿。
日文版自序中“對《活著》而言,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要好好用心生活,好好用心感受、好好用心體驗這生活的酸甜苦辣,因為生活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叭说男腋R鹊阶詈,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其實,也無人有權說他不幸,即使是在他生后,因為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這也是作者所明白的一個道理:不要再去議論別人的人生,當然也是現在的我最應該學會的,不僅僅是別人的人生,應該是別人所有的私事!
英文版自序中,美國民歌《老黑奴》,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也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富貴的在整個故事中經歷和心態。
出生于一個富貴家庭的'富貴,先是體驗了富裕人家的生活,然后賭博失去家產,淪落為一無所有的租戶,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也是他隨后一系列經歷的鋪墊。隨后,父親去世,他便開始走向了積極的人生道路。被國民黨抓去當兵期間,幸運地保住了性命,但是兩年之久的離家,母親在懷著:富貴不會去賭博的對他的信任中去世,女兒發燒成聾啞人。隨后開始了看似平靜的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在兒子有慶小學五年級那年,因為醫生為了討好縣長而不顧孩子的性命而獻血過多去世,富貴的選擇是對生病的妻子家珍隱瞞,并一個人把孩子埋葬在爺爺奶奶的墳墓旁邊。后來,女兒鳳霞找到了一個對待他們如同自己兒子一樣的女婿二喜,還懷了個兒子,本以為這就開始了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了,但是,好景不長,女兒生產后大出血去世,隨后,妻子也走了。原本的四口之家就剩下富貴自己了,凡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呢?感覺自己應該都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了吧?可是,富貴的生活還得繼續下去啊,外孫苦根四歲那年,二喜出意外身亡,為了照顧外孫,富貴還得繼續活下去,起碼得把孩子撫養成人不是嗎?但是,苦命的苦根,在自己七歲那年因吃太多豆子也走了。那個昔日的幾口之家,最后就只剩下富貴一個人了,為了不感到孤獨,他給自己買了一頭牛,叫富貴。
面對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的紛紛離世,富貴沒有要死要活的,他所做的就是埋葬,然后繼續照顧并和剩下的人繼續生活。這也映照了作者寫這本書的背景,不管經歷了什么苦難,我們依然要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F如今這個社會,大家都覺得壓力很大,所以各種選擇不再生活的新聞也紛紛出現,各種負面情緒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發出來,而我所要學會做的,就是淡然處之,因為我們常人經歷的,很多人已經經歷過,或者和我們一樣正在經歷,或者后來者以后還會經歷。這樣想想,感覺自己就更加有勇氣,有信心繼續自己的小生活了。
《活著》讀后感 13
這是我繼《活著》之后讀的其次部余華的作品,同樣的時代,同樣的社會背景,同樣的哀思人生。始終都很敬佩余華的文風,樸實無華,真實的反映了當時那個時期的人們生活狀況。我個人也偏愛樸實的文筆,更何況,余華用最樸實的文字提醒了最殘酷的社會現象,它的文字就像一把鋒銳的刀,直擊要害,每個字仿佛都給予了力氣,每個故事都給予了靈魂。這并不奇妙,因為一切都是對真實的寫照。
每次讀到許三觀賣血的情景,我都哀思到驚慌,他就像一個英雄,他并沒有什么神勇的本事,有的只是一身熱血,為了生活,不,是為了生存,生存榨干了他的血液。我不想去批判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只是想多一點反思,和過去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運,雖然當下生存也很不易,但也沒有到賣血的地步,許三觀無疑是那個時代眾多中國人民之一。其實有時候我們只是還沒有被逼到懸崖,否則你恒久也不知道你的身體還會激發出多少潛能。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活,為了生存堅持著,沒有誰簡單。我們可以埋怨生活為什么不對我們好一點,但絕不放棄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探究,對志向的追求。雖然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雖然我沒有締造世界的實力,但既然來了,還是用溫順的眼神去看一切好的,不好的。用自己薄弱的力氣,向前,向前推動。當每次都面臨懸崖時,都會想到我不是一個人,還有愛我的人在期盼著我,比方我們的.父母,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等我們任性。所以我只盼望成長的腳步能趕上他們老去的速度
因為沒有什么比子欲養而親不待更缺憾了,我不想終其一生想到這件事情都是在嘆息。我沒有什么遠大的志向,有的只是盼望父母安康;我沒有鴻鵠之志,有的只是像許三觀一樣對生存的執著,哪怕榨干最終一滴血。眼睛流淌的不是淚,而是欣慰,我雖不是英雄,但卻有英雄一樣無所畏懼的品德!
《活著》讀后感 14
當閱讀了本名著后,我們會對或者事物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
《活著》的作者余華質樸的語給我們講述了個刻著時代烙印的故事。他創造了福貴——這個半輩去贖年輕時犯下的罪的,這個真正明活著意義的。
苦難會幫助我們成長,就算受到再多打擊也要記著要活著。它給我們的打了針強劑,讓我們變得更堅強去對活。
他個然的開頭將我們引故事中,“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啊!笨雌饋聿恢^緒的句話卻包含了整個故事的主線。
福貴年輕時是個只懂得享樂的戶家的少爺。他祖輩曾有豐厚的基業,但他親敗了半家業,他的`濫賭徹底讓他破產,從個少爺變為個窮的理落差常,但正是這讓他第次真正地思考活著的意義。這付出的代價是全部的家產和親的命。
家珍,福貴的妻,陪伴了他半的。但福貴只是在最初對她有過男之情,陪伴他們過那么多歲的是親情。這個單純、隱忍的直像是為了福貴活著。在丈夫最后次濫賭時,她去賭場給丈夫下跪,在親要求她回去后,為了家庭她回來。我沒有經歷過動蕩的社會,但我也能夠了解是怎樣的情感讓這個偉的直撐下去。
到了這,像是切有了好轉,有慶(福貴和家珍的)賽跑拿了第,鳳霞(福貴和家珍的)也嫁給了個勤勞且對她好的男,但作者給了我們記重擊,有慶死了!為什么?為了給縣長出的妻輸。醫不計后果地抽了這個孩的,只留下了他發青的冰冷的體。家珍差點因為這個打擊離開,她堅持下來了。直到鳳霞因為孩出死去后,這個堅強的才真正倒下。
在這,我們還抱著線希望,只要有孩就還有希望和未來。喜(鳳霞丈夫)也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只留下苦根(喜和鳳霞的)與福貴在起。這時的苦根就像忽然長了樣,幫忙活,他中直存著那個雞變鵝、鵝變、變的愿望,但在這個愿望實現前,苦根也死了。最終留下福貴和頭。
章從福貴的映射了當時荒誕的社會,的性命就好像草芥,很輕易就可以連根拔起,但活著的意義卻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我們沒有經歷過民公社時期的,也從沒對那段活有什么具體的了解。它簡短地出現在中學課本上,帶過,卻從來不出現在考卷上。命,年荒唐,也法讓理解。有輩的說,能經歷那些還活著的就是英雄。是荒唐的社會賦予了他們活著的意義,也是那社會剝奪了他們的命。作者平淡的描述抒發著中的憤慨,讓幅墨畫中暗藏激流。他是抱著怎樣的理寫下這篇扣弦的故事的?
作者于1960年,正處于民公社時期,他能理解那盲“煮鋼鐵”和偽/社會主義現象,他通過對那時活的描寫也寫出了對那個時代的厭惡。他以冷酷的筆調寫出了淋淋的現實。既不像輩那樣對社會表現敬愛,也不像不諳世事的年輕那樣膚淺,是時代造就了他的真實。
《活著》讀后感 15
有點后悔去讀這本書,因為太苦!
我習慣在洗澡的時候放空自己,進行一些矯情的思考,在洗澡的時候,聯想到福貴的一生,覺得“苦盡甘來”這個詞真的非常可笑,“苦”何時才算盡呢?福貴先后失去了優渥的生活環境、疼愛自己的父母、同甘共苦的戰友、可愛善良的兒子女兒、相依為命的妻子、老實孝順的女婿、年齡尚幼的孫子,夠苦了吧?每次都是生活剛有起色,更大的悲劇就會發生在他身上,命運不會像天平一樣想辦法把“甘”給他找補回來的,只會像一個奸商給他的秤砣下面再吸塊鐵,狠狠的'欺負你!最終陪伴福貴的,是一頭面臨屠宰才被他堪堪救下的老牛,而他的故事,也只能和來村匆匆路過的一位旅客聽。“甘”呢?跑哪去了!
活著,我一開始以為想表達的是一種穿過所有悲劇仍能樂觀生活的勇氣,然而最終感受到的,不過是命運不公,時代環境所造就的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最終支撐福貴活下去的,不是勇氣,而是對生活的麻木罷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從原來總被人說陽光自信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悲觀又敏感的成年人,也明白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狀態,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些改變和成績,重新變得積極正能量吧!暫時先靠著這些矯情的文字和傷痛文學抒發抒發心情。
苦哇!要趕緊去喝瓶可樂解解苦了。哦,忘了今天剛跟小何吹牛說要戒糖,更苦了。
《活著》讀后感 16
在還未看內容時我曾做過這樣的猜想:小說既然取名為活著,那必然是表現主人公在經歷萬難后仍然堅強的活著。帶著這猜疑我細細品讀余華的《活著》,讀完之后讓我倒吸一口冷氣。雖為活著,但卻讓我不斷地看著鮮活的生命在這個活著的故事中一個個死去。
《活著》這本書太過沉重,它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線,那些曾經鮮活,最終變的死寂的生命卻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書作者余華用冷靜的令人發怵的筆調記述著這個故事。
在我看來余華是冷漠無情的,他何以讓那么善良的妻子,那么聰明伶俐的兒子乃至更多人相繼離福貴遠去。只留下我內心無聲的嘆息和淚水。
福貴的兒子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彼哪赣H說。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有慶對生活充滿無限的向往和希望,即使貧苦艱難的生活,即使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他都那么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他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面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衷心的笑了,因為我似乎看見了有慶的希望。 可是令我無法接受的是有慶的突然死去。就像今天我們知道的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有慶的死冤枉而荒謬。由于血型與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被逼著去獻血,他竟因為抽血過多而夭亡的。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不禁有些戰栗。全書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更多難以承受的苦痛,我們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或許就是生命的力量,這或許就是活著的呼喚。
余華這么說他寫作的緣起——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活著》讀后感 17
福貴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卻沒有讓自己意志消沉下去,面對著埋葬六位至親這樣的苦難,他仍在活著,堅強地活著,這就是對活著最好的詮釋。而且活的比以前更加的灑脫,始終對生活充滿寬容和堅忍。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活的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生路上各種困苦伴隨左右。小時候常為了學習而煩惱,只為父母眼中的期許和驕傲,成為鄰居家的孩子。長大了,畢業了,自由了,以為可以掙脫父母的管束,不曾想又要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而奔波、忙碌。再往后上有老下有小,各種事情更是讓人疲憊不堪。面對困難,我們不應該選擇逃避和退縮,而是要如福貴般勇敢地去面對,學會用樂觀與積極的心態,努力的讓自己活得更好。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更是面臨各種困難與局勢。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進入了平穩期。要想進一步發展壯大,更上一個臺階,需要全員上下齊心努力,從內部挖掘潛力。節約成本,從小處著手,一張紙,一度電,一米線,積少成多,而不是盲目節約,要有規劃的實施節約;建設行之有效的溝通協作機制,包括部門,車間,班組和個人之間。如果沒有好的溝通技巧,不僅是增加了成本,有時也會讓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但是有效的`溝通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提高創新力,如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等,緊跟時代步伐。市場無情,競爭殘酷,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處于主動,贏得未來,立于不敗之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要直面生活,向陽而生,努力活著。希望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愛惜自己,活得豐富又精彩。
《活著》讀后感 18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他死了父母,失去了孩子。說他可憐,也不是。至少,他還活著。
他曾經年輕輕狂,賭博失去了所有的財產,從著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窮的'農民。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就被槍斃了。他有生命嗎?
有一次,他被抓當兵,在軍營里度過了幾個春秋時期。有多少人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了生命,而傅貴幸免于難,直到戰爭結束。這又是一條命嗎?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么?為了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著!如果一個人死了,他會談論什么錢,什么名利!你來了,什么都沒帶,那你走了,什么都帶不了。如果你是無辜的,你必須無辜地去。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所以,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雖然福貴失去了一對孩子,沒有溫柔賢惠的妻子,但他還是要活著。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他真的很窮。但生活總是那么艱難、殘酷和神秘;钪娴暮茈y。他飽受歲月的風雨,但他還活著!
在生活中,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里,他只是一個瘋狂的壞老頭。但他至少有一個無價的寶藏,那就是生命!
《活著》讀后感 19
說下最近在看的書《活著》。寫法很棒,其實總共也沒有多少字。但竟然就這樣一篇小說。做成一個電影,改編成了電視劇。然后影響力也是特別的廣。
原因可能就在于書名——活著吧?赡墁F代人感受不到當時的那種狀況。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一個概念。你沒經歷過,你一定是體會不到那種感受的。
但是,就算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生活對于富貴的殘忍。從最開始的一個富家子弟到忽然破產,然后身邊的親人,不斷的經歷磨難,一個一個的都離開他了。到最后甚至她的外孫也走了。
只有他自己。然后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在好好的活著。為了解悶,或者說為了完成田地的工作。他買了一頭老牛,而且是一頭馬上就要被殺的老牛。
能看出來他依然是一個這樣有善意,而且樂觀的一個老人。在這個小說中,我們其實能學到的,可能說他在找一種活著的意義。
但其實,活著就是為了活著。你不是為了你的家人活著,不是為了你的孩子,也不是為了你的配偶。你單純就是為活著而活著。
人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也可以說是個奇跡。一個生命在地球上能生存下來,其實也挺奇妙的。從這個角度來想的話,生活中的`壓力,勾心斗角,競爭都不是事兒。
就做好自己就行了嘛,努力工作,和家人,朋友,親戚,好好相處,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整天被壓力,不要沉迷在無盡的享受享樂。和這個看不見盡頭的這個互聯網信息里面。
出去走走,多認識一些人。找到這個更多的可能性,就像白巖松說的,30歲之前不斷的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去嘗試。甚至把這30給忽略你隨時都會都應該去找自己喜歡的東西。找到這個世界美好的存在。
或許就在你身旁,比如說你每天下班的時候在路上你會看到的風景!
《活著》讀后感 20
人為什么而活著?人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是余華在書中的自序。
《活著》這本書太過于沉重,它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線,那些鮮活,最終變得死寂的生命,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上。作者用平靜的近乎殘酷的筆觸詮釋了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書中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艷的語言和詞匯,也沒有刻意的煽情,但全書令人感到深沉,令人對生命產生深深的感悟。從初始的淡然到后面的凝重,翻動書籍的手指越發遲疑,期待著一個轉折,讓主人公富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樣的殘酷和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走到最后。
富貴,又富有貴,多好的名字啊。是他父母對他的期望,但他窮困潦倒,厄運相隨。他賭博成癮,地和房契都抵給了龍二,一無所有,但是富貴的妻子卻不計前嫌,他們有兩個子女,一個叫鳳霞,一個叫有慶,鳳霞只做了4年的.小姐,因為發燒,成了聾啞人,因為想讓有慶上學,她被送走,卻沒有一句怨言。歡喜的是,她嫁人生育了一個兒子,名叫苦根。不幸的是,她突然大出血死在了醫院……苦根的爸爸活活被鋼筋板夾得血肉模糊,苦根也因為一次發燒吃多了包子,撐死了。
全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慶死的那一章。有慶天真可愛,從小就懂得干農活,幫父母分憂。也就是有慶的善良,他搶著要給市長夫人獻血,但護士的漠然態度,為了討好高層,幾乎抽干了有慶所有的血?吹竭@一段,我的眼淚不禁掉了下來,是對有慶的心疼,也是對護士的行為感到憤怒。就是護士的漠然,八、九歲的有慶就這么離開了這個世界。富貴為了不讓家珍傷心,偷偷地將有慶埋了。但家珍終究還是知道了,但她卻沒有拆穿富貴。終于有一天,太想念孩子了,便對富貴說:“帶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吧!边@幾件事無疑是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殘忍世界。他親手埋葬了六位至親的家人,我不能想象富貴的承受能力有多么了不起。
在我看來,余華是冷漠無情的,他何以讓那么善良的妻子,那么聰明伶俐的兒子女兒乃至更多的人相繼離富貴遠去。余華用他的筆桿直戳人性的弱點。富貴為什么不去自殺?我們有時候會想,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悲劇,看著自己身邊的人相繼地離自己而去。他不應該絕望嗎?他不應該對生活失去自信了嗎?他不應該很孤獨嗎?我想,富貴是絕望、孤獨和寂寞的,但是,余華偏偏讓富貴活著,這活著就是一種折磨。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钪,執著地活著。已成為唯一能描述富貴的形容。
讀了《活著》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什么叫做苦難、堅強,什么叫做平凡而不平凡。有一句話說:我連活著都不怕,我還怕死嗎?活著才是最美好的希望。
《活著》讀后感 21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余華先生《活著》,書買了很久,一直沒有看,聽說老謀子導演了這部電影,口碑很好。最近看完了書,故事太悲慘,看過的人皆不愿再碰第二次。
有人問余華先生“為什么您的小說《活著》在那樣一種極端的環境中還要講生活而不是幸存?”余華先生回答:"對《活著》而言,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痘钪分械母毁F雖然歷經苦難,但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第一人稱的敘述,富貴的講述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講述的是生活!
文末段“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暗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边@段文字再結合富貴動蕩和苦難的一生,每次感覺生活會有希望時,災難就會來臨,每次苦難發生總是牽動人的心靈。然而家人都一個個先他而去,富貴仍然堅強的活著,就像余華先生聽過的老黑奴的故事,經歷磨難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生活給了富貴許多的災難,但他沒有怨恨,卻感到“踏實”、滿足,他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我很揪心。
生命的可貴之處可能也是如此,仿佛懂了活著的意義,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或喜或憂,也許富貴的活著是家珍、二喜、有慶、鳳霞、苦根生命的.一直延續......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時間看到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有些書要有一定的經歷和閱歷才能讀懂,才能產生共鳴,這本《活著》就是如此。豆瓣上對這本書是這樣的評價:
這樣的一本書,
年輕女子看見生命的悲涼。
年輕男子看見生命的無常。
體會過了熹微和光明。
老人家只是微笑,
說很好
余華先生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我想,他說的是對的,人活著就是一個過程,我們所能感受的也只是活著的這個過程。也許你正經歷著或者已經經歷了苦難,也許你對活著產生了質疑甚至想到了放棄,那么請你打消這個不良的念頭,好好地活下去。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誰都沒有權利去踐踏它。人生固然有許多不如意之處,但想想你有過幸福和快樂,換一種眼光,用另一種心態去看待不幸,相信一切苦難都會過去,那么你就能堅強地活下去。
陽光依舊明媚,生活依然美好,所以,好好活著。
《活著》讀后感 22
這是一個充滿嘆息的人生。
主人公福貴,因為好賭,輸光家產。父親從糞缸上失足摔死,福貴在為母親進城請醫生時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解放后回到家改邪歸正,卻發現母親病死。妻子家珍操持家事過度勞累而死,女兒鳳霞乖巧懂事,可惜是個聾啞人,兒子有慶則聰明伶俐?杀氖牵袘c為了救人血被抽干離開人世,鳳霞生長根時大出血不幸逝世,偏頭女婿二喜搬東西時被砸死。而唯一的親人——孫子長根吃豆子時被撐死了。
直到小說末尾,作者余華帶我重回文章開頭,剩下福貴這個老人和他的老牛在生命最后的黃昏中漫步。
看完整個故事,我有點驚訝,在這部小說中,人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生離死別后,福貴漸漸收起眼淚,只是平靜地將這些至親至愛埋進墓地。每離開一個人,他都會對生命加深一次理解,就算憤恨命運不公,就算后悔自己無能,也無法改變什么。
余華的構想,以一個過于悲慘的人生來解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文字一點一點滲入心靈至深處,把老人最后的情感描繪得似笑非笑,讓讀者欲哭無淚,不知是無奈,還是諷刺。
小說的結尾和開頭首尾呼應,在和牛的相處中,他并沒有表現出傷心,而是微笑著靜靜地讓牛聽他心底平淡而歇斯底里的吶喊。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悲慘的人生的確有,在馬路上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為了活著,放下尊嚴;在暗巷里躲躲藏藏的小偷,他們為了活著,違背良知;在黑夜中輾轉難眠的殺人犯,他們為了活著,雙手染血……他們本無罪,只是活著的方式不同。那些上流社會的商人老板,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在生命本質上同他們一樣,同樣在承受著生命當中的幸或不幸,高貴或平庸,驚喜或挫折。
小說中的背景,是戰爭時期,男人要被強行拉去當兵打仗,九死一生,能夠回來的,親人也都該不在了。福貴好命被解放軍救了出來,卻要親眼看著親人們相繼在自己面前死去,親手將他們一個一個埋葬,如果當時他在戰場上戰死,也許就不必面對了吧。從中也看得出,現在的生活伴隨科技發展改變迅速,不會像小說中敘述的那樣悲觀和殘酷,就算撐不下去,也會有好心人幫忙,就像故事中的解放軍一樣。
我應該慶幸,至少現在,我不用承受生命突如其來的重擊,那些在逃避不幸的人,他們千瘡百孔的`面容和心靈,又將懷著怎樣的遺憾離開?而我的將來呢,是否要像福貴那樣在痛苦和悔恨中度過,然后釋懷?我該怎樣接受?
活著是生命的一種狀態,它和死亡一樣,安安靜靜的,因為活著本身便是一種靜止。但是呈現這樣“安靜的生命”有許多方式,有的人會活得比擁有同等生命的人更加精彩。
既然生死離別是生命中必將經歷的,就不需要感到悲傷,為了活著而活著。
《活著》讀后感 23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边@句經典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過,《活著》這本書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句名言!案YF”作為主人公,他的人生經歷就是這本書所圍繞的事件。半生福貴半生貧,最終明得終身理。文中有一段是寫福貴沉浸在賭博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知不覺的陷入了龍二的陰謀當中最后輸光了家中所有財產,讓一家人淪落為階下囚,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人心險惡,但就是這樣慘痛的教訓才讓福貴從黑暗當中一點一點的給拉了出來,一次一次的慘痛經歷讓福貴越發的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最讓人感動的是家珍和他的孩子們,即使自己丈夫嗜賭如命也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他的孩子們即使是在年幼也懂得關心父母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這不由得讓我們所反思,我們身處于富康的社會難道不應該懂得回報父母一點一滴的汗水嗎?哪怕是不讓父母為自己所煩惱也是值得我們去多做的。
最后我想《活著》這篇文章是值得我們去閱讀的.,它讓我們懂得感恩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富貴不求,只甘于做個平凡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完一生不也是自古以來的人們所向往的嗎?
優越總是誘人無端放縱。福貴出身的優越讓他自詡高人一等,亦因此他身體里流動是罔顧禮法的血液,這種血液慫恿他與眾不同地脫俗放肆——他用臟字向父親宣泄自己一直的“容忍”,用寬厚手掌“報答”家珍賭場旁的告誡,用浪蕩游行向老丈人耀武揚威……一切都是青春放蕩不羈的桀驁與家世與眾不同的混合物。
“一個人若是沾上了嫖,也就會迷上賭!备YF不知道,他的一生正是由此轉變,天翻地覆地轉變。莽撞血液總是沖昏了頭腦——血氣方剛的他妄圖收復父輩輸掉的失地、光耀祖輩看重的門楣。但他不知道心比天高,終是命比紙薄。賭場上的盡情揮霍,讓他輸得徹頭徹尾。他擔著那磨破他細肩的滿是銅錢的竹筐附送了本屬于自己的家業,他哭了,我想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真實的眼淚。隨后,固守著那一口村口大缸的父親喟著無盡的嘆息永久地離去,等不到他的報答。
“雞養大后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羊,再把羊養大了,羊就變成牛了!备YF守著父親的遺言在租來的五畝田里無盡耕耘。
變數總是撲朔。進城請大夫醫治母親的那次的鬧事催促他踏上了千里行軍。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一去蹉跎三年。撿回一條命的他輾轉歸來,家仍在,只是生母已飽含遺憾閉目,時間終是讓他與她無緣,他們錯過了彼此的最后一面。此外,怪異的高燒也讓乖巧的鳳霞留下了一生聾啞的殘缺。
《活著》讀后感 24
活著是為了什么,或許我們許多人一生都在刻苦的思考這個問題,但真正理解的也不過是寥寥無幾,也許活著就是一份信念,一份支持,讓我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也許福貴不過是生活在中國底層的人,他的故事也許是在這大千世界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這本《活著》不僅是講述了極端情況下的不幸,更是描述了活著的信念意志,余華的語言并不優美華麗,但正是這樣質樸語言讓我感同身受。他沒有用過多的語言去描述福貴的苦難,但讓我的心卻悲痛萬分,也許這便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命運。
《活著》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向我們述說福貴的苦難,但如果用心感受,他的經歷充滿了失而復得的喜悅與歡樂,他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曾讓他欣喜萬分。他的人生態度,令我敬佩,他永遠相信生活是屬于每一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別人的看法。他是位普通的人,沒有高尚的品質,年輕時,他也曾敗落家產,不思進取;他也曾在炮火下體驗生活的艱辛,也終明白家的溫暖;當身旁一位位親朋好友的逝去,他才悔恨,他才不甘,最后的夕陽下那與老牛依偎的背影,那“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無奈,或許是他對生命最好的詮釋吧!
我曾記得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生命,在天使的指引下從名望愛情、富貴、享樂、死亡中挑選一個,但他將所有的一切嘗試過后,沒有歡樂,沒有愉快留下的不過是恣意褻瀆的老年。我們這一生,就像徘徊過這個世界的流浪者,我們希望找到一個方向,來證明自己不是那么平凡,但卻從未實現。我從福貴的身上看到了許多的閃光點,他從未擁有過我們追求的東西,但卻永遠熱愛生命,還相信也許下一秒便會有轉機,試問在世間有幾位像他一般的領悟生活。
活著一詞是多么充滿力量,它像一句指引,又像一句教導,它讓我們生活下來,去感受去領悟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磨難、失敗以及惆悵。讓我們面對一個巨大的'苦痛時,忘記絕望,化作我們心中最閃亮的光,指引我們生活的方向,讓們擁有堅強的理由。
也許我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看到福貴身邊最愛的人一位位的逝去,我的淚水便會模糊了我的眼眶,那種送走親人痛徹心扉,像小刀在雕刻我的心。為何生活要充滿了離別的苦痛,而所有的一切,都要讓生者來擔當?但我也從這本書中明白,活著,團圓在一起,哪怕是富是貧,是福是禍,笑臉也隨處可見,而那些逝去的生命,也將永遠活在愛的人心里。
人活在世上也許只是為那一口氣,只要活著才有拼搏的資本,青春的小路上也許有許多失敗、迷茫、成功、喜悅,但只活著,才不會辜負愛的期望。笑看明天,也許才是真諦。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是福貴的一個信念,也是《活著》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每次看他在困難面前堅強的站起來,我的心就為之感動,在今天的社會,人面臨的壓力,那些自以為遭受失戀、失職后的萬念俱灰,相比于福貴親手送走愛人的苦痛不過是冰山一角?粗侣劺锩鎴蟮赖囊晃晃簧`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為何他們的心如玻璃般一觸就碎,那一張張遺書,難道里面的只言片語便是你們放棄的理由?你可知道你給予愛人的苦痛,那是無法用歲月磨平的傷口。親愛的人,這世上那些想要生存的人的意志,哪怕只有一秒,他們也渴望貪婪的看也這個世界,聽一次親人的呼喚,望一次希望的晨曦,感受一次遲暮的黃昏。你們可曾明白,那可用力跳動的心臟,充滿著希望的血液。所以我們要活著,才有美麗的明天。
也許這個世界就是那么無情,無論少了誰,它都依然孤獨的轉個不停。我們要明白,不能因親人的逝去而一蹶不振,我們的身上還承載他們的愛、信仰與寄托。所以我們要活下去,好好的活。
美麗的夕陽下升騰起希望的炊煙,那人與老牛依偎的背影,刻畫了多少生活的無奈。我知道黃昏即將來臨,但生活仍在繼續。
記住: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讀后感 25
本來以為是一本哲學理論書,翻開來看才知道是一本小說,等到最后讀完才發現,這真的是一本對人活著的意義及人對苦難承受能力做出探討的哲學書。
就像一篇書評所說,《活著》真的是一本不見生死讀不懂的書。
文章剛讀完的時候感覺像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像跟著福貴一起回顧了他的一生,心里還在想一個人怎么可能那么慘,只剩下孤身一人形影相吊還要活著,舉世無依無靠,跟自己有關的人都死了而自己還在活著。沒有一絲希望,也不見一絲絕望,忍不住想問他:福貴啊,你真的甘心嗎?你是怎樣撐過來的?你現在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嗎?
余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可以說,福貴,或是作者,在講述故事時沒帶絲毫感情,只有一位老人像給孩子嘮嗑一般講述自己的人生。冷酷至極,而又使人感受至深。就像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生活和幸存之間輕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對《活著》而言,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雖然對于我們而言,福貴是不幸的,可對他自己而言,也許談不上幸運,但一定會有對生活的麻木和由此誕生的頑強。
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情。高考完一段時間思考自己應該選擇什么專業,有時坐在車上,看見人來人往,覺得一個人何必要做出那么多,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被銘記,而那少部分就算被銘記千秋萬載對自己又有何意義?郝景芳在《去遠方》中也提到,“我坐著,面對著白紙,總會想,這么認真地寫和不認真地寫,最后有區別嗎?人總歸是要死的.。說了一千句話和說了一句話是一樣的,完成沒完成也是一樣的,就好比這車廂,我們最終所有人都要到站,不管你在這車里大喊大叫還是安靜坐著,最后都一起下車,根本不因為你喊叫就有什么不同。寫不寫終點都一樣!
是啊,我們這么認真的活著,到底是什么意義?
余華說: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意義就是活著。
我們常常驚嘆于諸如螞蟻等小動物的生命力,也許會想它們這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到底是為了什么?生態平衡是為了什么?世間萬物活著是為了什么?如果地球像火星一樣寂寥無人又會對整個太陽系銀河系甚至宇宙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都無從知曉。只知道地球上產生了生命,我們與其他生命共同生存著,碰巧有了高等智慧,于是產生了社會與國家,產生了責任與擔當,產生了閑情雅致欣賞世界,偶爾發發牢騷,或是閑來無事思考人為什么活著,僅此而已。
生命,生存,本來就沒有太多理由;钪褪俏覀兣c生俱來的本能,不知為何。
《活著》的巧妙之處在于福貴到最后只是仄然一身,沒有任何人的牽掛與牽絆,仍然與一頭同名的牛一同活著,可見,活著并非為了別人,更非為了社會,而是為了順從并滿足自己的內心,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是為了活著。
所以啊,當我們不想走的時候,不妨就一直走下去。如果選擇了自己的方向,便不會迷路。有人曾問:“這個世界對我到底是深情的,還是無情的?”有人回答說:“世界并不認識你,它是無意的!敝\事在人,成事在天,活著的意義,還需要自己找尋。
就像《去遠方》最后也說到,“能走到哪就走到哪吧。走到哪兒,哪兒就是遠方。這是我的理解,我不知道對不對,但我已經永遠無法求證。”
向前走吧;钪囊饬x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
【《活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馮唐《活著活著就老了》經典語錄02-28
《活著》心得05-02
《活著》讀書心得 活著讀書心得與體會03-07
《活著》人生感悟07-10
活著的勵志語錄08-11
活著真累的說說04-21
讀《活著》心得04-30
活著的優美句子11-20
活著好累的句子10-27
《活著》閱讀心得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