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總結合集15篇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程學習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課程學習總結1
本學期開設的獨立研究課程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它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解決現實中的需要,如畢業論文的撰寫,更能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如創新精神的培養及創新能力的提高。以下我將從幾方面對這門課程的進行總結,并談談我對這門課程的感受。
一、課程學習內容。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知識創新、課題申請書及論文的撰寫等知識、從而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素質,使我們受益匪淺。更使我感受頗深的是知識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是靠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關鍵是提高知識創新能力。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將我們的相關知識通過不同程度地加工及運用轉化成能力。
二、課程講授模式。
本課程的課堂模式一反常態,學生轉變角色,有學生進行備課及講授。該模式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指定學生進行本節課程的講解;第二部分由全體同學進行討論,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模式充分調動了所有同學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效果事半功倍。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三、課堂外的學習。
課堂外的學習是同學們掌握知識,提高感悟必不可少的過程。同學們在課堂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課程的學習當中,認真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的總結和感受。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以及與老師和同學們的學習交流,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必將對我今后的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非常感謝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
首先,以前總覺得自己接觸的電腦知識少,甚至對電腦操作和學習很是遲鈍,以至于對軟件的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不是很大,甚至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感。最后才發現,對于一個大家都沒有學過的軟件,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零點起跑,事事爭先!所以,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必要的學習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學習任何新事物以及能學好的前提和保障!所以,這是我這段時間來學習這兩個軟件的最大體會!
經過對《計算機輔助教程》六周的課堂學習,我對PS和CorelDraw這兩個重要的軟件有了較多的了解。根據老師上課現場演練的一些操作要領(我記性不好,必須都一一記下來),同時,也借來了一些相關教材書籍;氐剿奚嵩僭谧约旱碾娔X上進行操作,還好,從老師那兒也拷貝了一些課程視頻,可以拓展和補充一些知識!我是一個喜歡設計女生,在高中也辦過三年的黑板報,現在也在宣傳部工作,對于平面設計很是感興趣,但是,細想來,這些都是用手和筆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當發現還有這么多軟件可以達到手工達不到的效果時,有些驚喜,也有些迷茫。學的過程中也有些吃力,即使有很多好的想法也許也不能很好很巧妙的通過操作命令得以實現。以至于有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但是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我操練的太少,熟能生巧這是永不更變的真理。然后,對于我們工業設計這個專業,電腦軟件和手繪能力必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我也必須讓軟件成為我的想法得以表達的渠道和途徑,那樣才能使我的潛力得以施展!
來的追求。這次全市教師的大會師,也是體現課程理念的落實,能否把國家的意志,專家的思想變為千百萬教師的行為,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從各國課程改革的歷史看,一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問題基礎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為的轉化上。從理念到實踐之間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尤其是對廣大農村教師來講,更要經過一個艱難的轉化歷程。前不久,《中國教育報》記者在報道中所反映的"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課堂教學還是濤聲依舊"的現象,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師資培訓的通識培訓和課程標準學習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讓教師接受新的課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種認同,還沒有成為教師的一種素質。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我們的理念輔導不僅要說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的行為的轉化上。這次培訓是讓教師在轉化中進一步認識理論,在轉化中感受理論的魅力,品味理論指導教學帶來的甘甜。這次培訓的宗旨是本著"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的活力"、"學是為了更好地教"、"發展是硬的道理"。
這次來自全市小學一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每個課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同時又鮮明地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生命互動,洋溢著生命的靈性,展現了孩子的成長的軌跡。向我們昭示了這些優秀教師是如何把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教學行為。聽了這些課,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上課理念的魅力和優秀教師的教育智慧。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就是真正懂得必須深入研究鮮活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去感悟新理念,實踐之樹才能夠常綠。
全市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是體現了把根深深地扎在基礎教育的沃土中,與一線教師建立了一種親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把實行理念的策略與方法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策略與方法,在鮮活的實踐中汲取營養,在實施中一起成長,是我們實施這樣教研的期盼與最終目標的理想實現。
學習了汽車保養與維護,首先就要明白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各種部件將產生不同程度的松動和磨損、損傷,使汽車技術狀況變壞。日常維護是保持汽車能正常行駛工作。
課程先后為大家介紹了汽車日常維護與接待,五千里維護、兩萬里維護、四萬里維護等。通常情況下作為維修人員的我們應對汽車有著詳細的認知、汽車系統功能操作及車載工具介紹、日常維護內容。維修費用的解釋等等。汽車保養一般是是換三芯和機油,但是如果你的是新車,要嚴格按照保養手冊及時到4S點去保養維護,按公里數定時更換機油及三芯。另外記住一點,每兩年更換一次剎車油,防凍液。因為剎車油使用時間久了后,剎車泵里的皮碗及活塞會有所磨損,造成剎車油混濁,所以換掉最佳。平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駕車時,要養成天天早上開車前:檢查一下機油標尺,入缺機油,及時補充。檢查一下水箱的水是否缺失,檢查一下剎車油,這樣一般不會有問題。平時對汽車保養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只要注意在駕車時,要養成天天早上開車前:檢查一下機油標尺,入缺機油,及時補充。檢查一下水箱的水是否缺失,檢查一下剎車油,這樣一般不會有問題。
駕車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用怠速預熱發動機,F在的電噴發動機有溫度補償控制系統,能夠滿足車輛在冷車狀態下的正常行駛。如果電噴發動機采用長時間預熱,只會在無形中增加燃油消耗量。汽車啟動后應原地升溫,待水溫達到起步溫度后再起步。駕駛中要選擇良好路面,保持中速行駛,油門要小,盡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剎車。
2、駕駛時發動機不要高轉速行駛。
3、要避免發動機的負荷過重。滿載運行容易造成機件損壞,因此不能超過額定載荷的75%-80%。這些方面對于新手上路,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千萬不要幫別人拖車,拖車有百害而無一利。
4、要經常檢查機油、冷卻液、蓄電池、電解液是否充足,發現缺少一定要及時補充。
5、一般來說,車輛每跑5000公里左右要更換一次機油及三芯(汽油濾芯,機油濾芯,空氣濾芯)。這很重要,能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6、輪胎要每跑兩萬公里要前后交叉更換(右前輪換到左后輪上,左前輪換到右后輪上。
保輪胎氣壓正確。不夠氣或是氣太多,都會增加耗油量,因此應該定時檢查輪胎氣壓。
先想好路程再上路。許多車主都沒有養成這個習慣,結果往往走了不少冤枉路。
不要隨意更換輪胎的大小。選擇更寬的輪胎或許讓你的車看來更有“跑車味”,但輪胎越寬,車輪阻力越大,所以除非你真的很需要那額外的抓地能力,否則你只是在白白浪費汽油錢。
定期檢查你的方向盤和輪胎是否調準。
用粘度最低的發動機油。你的汽車手冊上應有說明汽車所能用的最低發動機油粘度。發動機油粘度越低,發動機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
好好保養發動機,有問題立刻修好它。因為不論問題大小,它們都會減低發動機的效率,浪費你的汽油。
好好保養車身。車身出現凹陷就會增加汽車行駛時所遇到的氣流阻力。另外,那些華而不實的裝飾品,也同樣只會增加阻力,干脆就把它們拆下來算了。別相信汽油辛烷值越高越好的說法。如果你的汽車只需要93辛烷值的汽油,你硬給它用97辛烷值汽油,這樣是不會提高效率或動力的。所以,先查一查你汽車所需要的汽油辛烷值,不要讓加油站白賺你的錢。
不要熱身過度。有些車主喜歡在早上開車前,熱身后才上路,這是個好習慣。但注意不要熱身過度。如果你需要在車上等一段時間,把發動機熄掉。不要猛踩油門來加速。這只會大大增加耗油量,但省不了你多少時間。
不要超速。對一般汽車而言,80公里的時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每增加1公里的時速,就使你的耗油量增加0.5%。
清理你的車后行李箱。多余的東西,不論那是一雙很少用到的球鞋,還是半罐用剩的機油,都會增加汽車的負擔,也就是增加你口袋的負擔。學習了本門課程了解了汽車常見的需保養和維護的部件,空濾、機濾、燃油濾清器等;當然了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這樣客戶才放心把車交給你。最后學習汽車的維護是很需要耐心的,要求我們能吃苦,這是必須的。是想哪個企業用人不是非常的嚴格。選擇了就要堅持,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課程學習總結2
轉眼間,大一的學習生活已經接近尾聲了,這一年雖然沒有停止過學習,但是我一直很迷茫,有對未來的迷茫,有對怎樣才能度過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的迷茫,但有的更多的是對自己所學習的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所知甚少而產生的迷茫。所幸的是在這個小學期里院里對我們開設了《電氣工程導論》這門課程,它對我們所學的專業做了深刻的剖析和講解,讓我第一次清楚的認識了自己的專業。
通過“導論”課程我了解了我所學習的這門學科包括電子電力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氣、高電壓與絕緣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五個研究方向。專業特色在于強電與弱電相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同時也了解了這五個研究方向的具體研究方向。這個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相應的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受過電工電子,系統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問題基本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從這個專業畢業的我們能夠從事于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實驗技術、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但是為了我們到時候能夠更好地就業我們必須在畢業時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較強的外語能力;
2、掌握本專業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工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電機與拖動、電力工程、計算機軟硬件基本原理與應用等;
3、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12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被企業賞識,從而獲得自己心儀的工作,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學完這門課程之后我覺得自己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終于不再像以前那樣茫然了,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的規劃,這些都得歸功于《電氣工程導論》這門課程。雖然這門課只有短短的六節課,但是它對我們電氣專業的同學的重要性真是不亞于一門專業課程!這是我的第一感覺。真心希望以后的學弟學妹們能夠認真的對待這門課程。
“導論”課程因為是今年剛開的一門新課程,所以還是有些不完善的地方的,就我所知,我們上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
。1)概述,講的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有助于對后續部分的理解;
(2)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
(3)電力電子與傳動控制技術;
(4)電力系統運行與優化技術;
。5)電力系統故障檢測診斷與智能電網技術。因為課時少所以每部分都沒有更深入的進行講解,因而我們沒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與課程相關的前沿知識,所以我希望該課程能夠在以后的教學中盡量多增加幾個學時,在教學內容上我個人認為應該每堂課上加上一個在電氣專業領域有杰出貢獻的人的相關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更多的了解電氣工程這門課程的發展史,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讓這門課程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教學方式上我發現這門課程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沒有一點師生互動的情節在里面,我認為這樣肯定是不利于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這門課的,所以我建議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上師生互動這一個環節。
最后,衷心祝愿這門課程能夠越來越完善,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同時在這里我也要向教授我們這門課程的六位教授表達我深深的敬意,感謝老師們的教誨!
課程學習總結3
國家課程改革實施已有三年,我校緊緊圍繞“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課題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課程改革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我校緊緊圍繞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確立了我校的子課題,即合作學習的研究。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教師們對合作學習有了深刻地認識,并付諸于教學實踐,總結出許多經驗。
一、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我校自從參加課程改革以后,在校長的帶領下,不斷的學習與合作學習相關的理論。表現在:
第一,我校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研究活動。自從課程改革之后,教師們接受新鮮事物的熱情高漲,一些教師不斷的出去聽課,聽報告,聽講座,一些教師自己購買相關的書籍進行自學,一些教師積極參加區里、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教師們不斷的學習與新課程有關的理論知識,從而用新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第二,我校聘請教育專家或教研員定期對我校的教學工作進行指導。()自從課程改革后,我校為了盡快讓教師們適應課程改革,先后聘請了張梅玲、張曉霞、夏寶霞等等教學專家和區教研員到我校進行教學指導。教師們通過專家的指點,課堂教學有了明顯的進步。
第三,我校每學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我校為了盡快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不斷為他們搭設展示自己教學風采的舞臺。我校每學期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做研究課,結合教師們做的研究課,進行研討,要求教師成為一名反思型的教師。
二、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戰場,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改革,最主要的就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具體實施它。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沒有什么變化,所有的教育教學的改革都很難進行下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具體的做法是:
。ㄒ唬┱J真備課,在備課中體現合作學習。
我校教師的備課分為兩種: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在個人備課時,教師重點考慮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而且要寫清楚備課的每一個環節及每一環節的設計意圖。這樣的備課不僅突出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情況,也便于教師上完課后有針對性的寫下教學反思,成為一名反思型的教師。比如:我校數學教師陳春的備課片段: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小兔請客”的教學設計。
1. 創設故事情境,引入新課。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請了好多小朋友來做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故事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出示圖1。
教學加法。
(1)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2)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用小棍代替果子擺一擺、想一想怎樣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先自己活動,再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己思考、小組交流、集體匯總獲得新的知識。
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的前提下,學生共同探索未知,在整個環節中都體現了自主學習。
通過教師的備課,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在整個教學設計中,也充分體現了對合作學習的研究。
我校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有時會因為一個問題而爭論不休。有時教師會提出在使用合作學習中的經驗與困惑,教師們可以暢所欲言,同時找出解決困惑和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類似的課中繼續改進。如:有的教師提出在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感到時間不夠用,沒有做習題就下課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集體討論的結果是:首先教師還要進一步更新觀念,不要追求課堂的完美,而是要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過程,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感的投入等等。其次教師的教學的節奏要掌握好。不需要花時間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在這個知識點上浪費時間,而應該把這些時間用在合作交流重點知識的環節上。
教師在備課中,表現出一些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重點突出課堂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為教學的實效性打下了堅實基礎,也體現出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二)教師在教學時,充分體現合作學習的方式。
我校教師在每節課中,都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教師要善于創設自主、合作、探求的學習情境。
學習是較為枯燥的一件事,如何讓學生帶著良好的心情開始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校教師在教學中,力求創設惟妙惟肖、入情入景、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以便讓學生帶著良好的精神狀態進入到學習中去。一節課中教師可設置多個情境,一是用來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二是讓學生在愉快、和諧、寬松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我校教師總結出六種創設學習情境的方式。①創設問題情境。②創設生活情境。③創設故事情境④創設動手實踐的情境⑤創設游戲情境⑥創設數學競賽的情境。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老師會根據不同的課型創設不同的情境。如:美術《三原色于三間色》一課,我校劉穎老師首先創設一個虛擬的魔術現場,請同學們觀看顏色調和的魔術,并請學生上來協助。通過觀察后教師提問:顏色通過調和,有什么變化呀?學生馬上熱烈的討論起來。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了新的顏色的產生,并提出新的顏色是由哪兩種顏色調和而成的。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拉開上課的序幕。這個環節的設置,激活了學生的思想,他們在情境中自己發現問題,隨后由學生自己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
我校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校教師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我校教師把所教班的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盡量做到合理。一般每4人為一組,每組成員按學習等級水平的高低各取2名,同時還考慮到學生的性別、個性特征、活動能力及在班級中的組織能力、威信等方面的因素。小組成員的座位可以按t形、馬蹄形、田字形等形狀擺放。同時我們要定期調整和改換小組成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學生互相學習,大面積的進行相互交流。其次,我們要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的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一定讓學生做到:(a)學生在1人發言時,其余的人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傾聽。聽這個人說的對不對,你還有沒有補充,一定要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進行評價與判斷,評價與判斷后發表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看法;(b)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質疑。(c)組內每個人都要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活動。教師要教給組長組織小組活動的方法。第三,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時,我校教師做的事情。(a)教師鼓勵和幫助學生敢于提問,敢于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b)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讓他們戰勝困難,繼續進行探究學習。(c)不管學生學習達到了什么程度,教師都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如: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陳春教師在教學“8加幾”時,先出示一幅情景畫,讓學生列出“8+6”這個算式,然后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探究“8+6”是怎樣算出了,有的小組很快就想出了計算方法,這時老師走到小組中,詢問他們用幾種方法算出了的,學生說是兩種方法,這時老師大力表揚他們真了不起,在鼓勵他們想一想其他的方法,同時和他們一起進行探究。后來這組學生又想出了兩種方法。
(3)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學生以小組形式學習完后,這節課并沒有結束,教師一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集體交流,大家一起在一起進行交流與探討,以達到共識。如: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教學“8加幾”時,小組探究學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交流與探討。最后學生和老師達到了共識,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11種方法。這11種方法是:(a)一個一個地數:8、9、10、11、12、13、14。(b)把6分成2和4,8+2=10,10+4=14。(c)把8分成4和4,6+4=10,10+4=14。(d)9+6=15,8比9少1,得數就比15少1,15-1=14。(e)把6分成1和5,8+1=9,9+5=14。(f)10+6=16,8比10少2,得數比16少2,16-2=14。(g)8+8=16,8比6少2,得數比16少2,16-2=14。(h)8+10=18,6比少4,得數比18少4,18-4=14。(i)14-6=8,8+6=14。(j)6+6=12,8比6多2,得數比12多2,12+2=14。(k)8+5=13,8+6=14。學生通過集體交流,大家集思廣益,從而體現了算法多樣性化的思想。教師自從采用了新的學習方式以后,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我校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又通過教學實踐,普遍認為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比較顯著。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之上,與小組成員、集體成員進行探討與交流,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會了交往。
(4)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鼓勵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業。
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孩子們提供了充分的表達機會,孩子們不僅能真切的感受到優美詩篇的熏陶,而且在開放、民主的環境中,迸發出了創新性的思維火花,有了再創造的激情和靈感。如學完《水鄉歌》一課,孩子們不僅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增強了對祖國大好山河的了解與熱愛,同時覺得水鄉還有許多東西課文里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寫到呢!于是,教師就鼓勵孩子們密切聯系自己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大膽地續寫或仿寫出自己的詩。孩子們躍躍欲試。
夏丹婷同學寫到:水鄉什么多?魚多。大大小小連成片,追逐嬉戲做游戲。
劉伊雯同學寫到:北京什么多?樓多。東一座,西一座,東西南北千萬座。 陳浩然同學寫到;北京什么多?橋多。從二環到六環,出門就要把橋過。
白墨宜同學寫到:北京什么多?名勝古跡多,長城 、北海、頤和園……匯聚中外賓客來。
……
同學們展開了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們眼里變得燦爛多彩,同時他們無拘無束地表達著自己的思想。
又如學完〈〈插秧〉〉一課,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大膽的想、大膽的說。同學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富有創意的語句就隨口而出了,續寫或仿寫出自己的詩。
張俊凡同學寫到:水田是地毯,農民在上面繪畫繡圖。繡出了綠色的稻秧,繡出了飄溢的稻花香,繡出了黃燦燦的稻穗,繡出了豐收的景象。
周月同學寫到:大地是母親,養育了大海,養育了長江,養育了湖泊,養育了人民。
夏丹婷同學寫到:學校是樂園, 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夢想,帶來了知識,帶來了力量。
劉心竹同學寫到:耳朵是錄音機,錄進了歌聲,錄進了故事,錄進了知識,錄進了心聲。
人們打開錄音機,欣賞到了音樂,聽到了故事,學到了知識,聽到了心聲。
……
(三)教師課后進行教學反思,使自己成為一名教學反思型的教師。
我校的每位教師在上完課之后,都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反思。我校教師認為,課后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總結一節課的成功與失敗的地方,可以幫助教師盡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幫助教師提供撰寫論文的材料,還可以使自己盡快成為一名反思型的教師,促進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如:陳春在教學完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認識時鐘”一課后,寫下的教學反思是:我力求在這節課中體現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節課,設計了每組撥一個自己小組喜歡的時間并把這些時間進行分類的活動,最后在讓學生說一說分類的理由。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新的學習方式。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但是,在課上具體進行分類時,由于學生拿來的鐘表各式各樣,學生只按鐘表的形狀分類,沒有按時針、分針的位置分類,這是教師沒有料到的。當時,由于時間比較緊迫,沒能及時應變,只是把時間按時針、分針的位置分了類,然后就讓讓學生觀察時針、分針各有什么特點。當時,如果教師要是這樣引導:“同學們,如果我們按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把這些時間分類,應該怎樣分呢?這樣學生探討的空間會更大,效果會更好。她總結了自己在上這節課的成功與失敗的地方,為改進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方向。
。ㄋ模┙處煵粩嗟拿,創造新的教學模式。
我校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一套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即:從生活中尋找音樂素材——老師用唱的形式提問——反復讓學生聽記作品——師生同唱、記作品——展示作品——學生提出新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老師用新的音樂作品擴展本課時所學的內容,以達到音樂作品的再生。
這種教學方式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我校教師在音樂課上,運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師生有一種愉悅的感覺,學生真正感悟到音樂的美妙,同時學生充分體驗到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學生與音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音樂藝術成為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殿堂。既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又為其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學習《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歌時,翟曉江老師把這首歌曲完整地范唱一遍,其目的是給學生留下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她在學習節奏時,首先用若干個學生表示節奏,即見一個人拍x,見兩個人拍xx,很快學生就解決了x x | xx x|這兩個節奏,接著按這樣的節奏叫學生的名字,如:張 雷|畢琳琳|,然后游戲似的問學生:你的 |名 字 |叫. 什 |么?||讓學生回答:我叫 xx x或 我叫 x x,老師再表揚說:你. 的 |名 字 |真好|聽0||。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充滿著童趣,又使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這首歌曲的節奏,最后給學生提議把前面說的話變成歌曲。再一次把歌曲唱了一遍,當學生聽到他們熟悉的音樂和熟悉的`歌詞再次出現時,他們不由自主地跟我唱起了這首歌,待歌曲唱熟以后,又以做接龍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達到讓學生憑聽和記的能力,學會歌譜的唱法的目的,效果極好。整節課學生時刻準備著參與教師的每一項活動以及他們自己設想的每一項活動,注意力非常集中,情緒高漲。在師生情感交融之中,此時的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他們親切地問教師叫什么名字,老師和藹的問學生叫什么名字,課堂上歡聲笑語,歡呼雀躍,這真可謂是音樂點燃了幼小心靈,而老師卻樂在其中。
總之,我校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時,深深地體會到,現在的課堂與以往的課堂大不相同,學生學習更加活躍和主動。
三、學生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后的效果。
我校學生自從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后,效果顯著。我校教師也一直認為我們認為合作學習方式更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發展、時代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 合作學習更加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的課程標準對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做了重新的解釋,《課程標準》中寫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領導者與合作者”,作為教師要想在課堂上真正落實這一點,就要更新觀念,采用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實踐,我校教師認為合作學習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給予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時間。其次,以合作小組的形式共同探討問題,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最終對問題達成一致的看法。第三,小組成員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感興趣的問題來研究。第四,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第五,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咨詢者、角色示范者。教師也不再被看作是一名學科專家,作為一名知識勞動者,他和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時是探究、創造的“搭檔”。教師主要是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引導與激勵他們。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與參與權。
2.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機會。
我們認為現代的孩子都生活在單元樓里,跟人交往的機會少而又少。而未來的社會越來越看重一個人在崗位上是否合群,是否能與人協同共事,是否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是否能認真傾聽別人的建議,是否能概括提煉自己或別人的意見等等。新的學習方式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與人交往的場所。我們在采用了新的學習方式后,學生的學習就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學會了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及禮貌用語。
3.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樹立學生的團隊精神。
我校教師認為團結協作的精神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現在大多數的兒童是獨生子女,往往缺乏這樣的精神。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指導下,小組成員共同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分工合作進行學習。他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個小團隊的思想,與其他的小組展開競爭,但又在大集體中相互交融,形成一體。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就會使學生具有協同和協調的精神,具有相互團結和幫助的精神。
4.合作學習擴大學生的參與度。
我校教師認為參與度是教學活動能否收到預期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往的集體教學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小,而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后,學生在課堂上不在是無所用心,不在是心不在焉,而是在教師課堂講解輔導和小組學習中,全神貫注地積極參與,大大提高了參與課堂的面與度。
5.合作學習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
我校教師認為成功與自信對一個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到喜悅。自信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學生在學習時,學生個個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當自己的意見被其他的同學認可時,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體驗,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經常采用小組集體獎勵的方法,使小組成員在情感上產生一種融為一體的認同感,使每個人感受到個人的努力和小組內的幫助換來了友愛尊重、接納歸屬、自信自豪。大家共享著成功的歡樂,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也不互相埋怨攻擊,而是注重尋找原因,考慮改進對策。在這樣的學習中,逐漸的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
五、教師運用合作學習后出現的問題。
我校教師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時,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
1.教師們對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把握不好。
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時,時間總是把握不好。有時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過短,沒有起到合作探究的效果,有時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又過長,雖然起到了合作探究的作用,但是學生到最后根本就不在學習,而是和同伴一起玩了起來。教師怎樣把握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是我們今后研究的問題。
2.教師的教學綜合素質還有待于提高。
教師采用合作學習以后,學生不在跟著老師的思維考慮問題,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與解決問題,有時會出現一些我們教師在備課中根本沒有設計的問題,這時就要靠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隨機應變的能力來解決這些問題。有時老師顯得無法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有的教師就隨之帶過,有的教師就扼制了學生的思維,這樣做很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我校教師認為在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時,出現一些問題很正常。我們想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這些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的。
我校已經隨著課程改革的步伐,走過三年,我想今后要走的路還很長。我校進行課程改革研究,收獲甚多。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驗與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理論,不斷的進行教學實踐,不斷的總結經驗,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與成效。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大教研力度,準確把握新的課程標準的理念,這樣教學改革才能得以順利進行。我校相信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會促使我們祖國的希望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課程學習總結4
剛開始選修思維導圖時并沒有太多想法,因為這門課程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朱老師之前教過我們數據庫,我很喜歡朱老師的教學方式。她的課堂能讓我輕松愉快地接收知識。因而最初選這門課只是因為朱老師。
然而,當我真正走進這門課程,認識并了解思維導圖后,我便開始漸漸喜歡上它。因為這門課程不僅僅教會了我如何更好地開發自己的大腦,怎樣系統地思考,還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團隊合作,怎樣才能更好地與人交流。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圖像思考和筆記工具,它用“畫”的方法來記錄思考和創作的過程,是一種組織結構性思維工具。東尼博贊先生是它的創始人。
思維導圖就像一棵樹,從主干分成很多杈,然后再細分;叵胱约涸谒伎紗栴}或回想某些事時好像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英語詞匯記憶中有種叫聯想記憶法感覺和這個也很像。也許以前我們都還不知道什么是思維導圖,但我們都用過,只是我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這個方法,沒有把它的理論提取出來。這門課程正是為我們展示了能引導我們系統思考的學習方法五項學習技術。這五項學習技術包括目標導向、自主學習、團隊學習、動力激發和反饋調節(即反思)。這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能得到恰當的應用。比如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它可以使你的思緒任意馳騁,將聯想擴展到極至,因此很難漏掉任何一個與關鍵點有關聯的'要素。你可以隨時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思考一邊“涂鴉”,其樂無窮!其實我經常看到很多人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畫來畫去。人天生就對圖象感興趣,我們現在只是給這種“涂鴉”的方法“正名”而已。思維導圖所采用的“關鍵詞”方法,迫使我們思考事物的關鍵點。思維導圖的作圖軟件MindManage由于采用了色彩及圖形,所以充分調動了我們的大腦,因此,記憶力可以倍增。
沉默與熱鬧不是問題,只要有認識,就有肯主動的資本。這是思維導圖這門課程教會我的在提高自己交流能力方面的體會。而要提高交流能力就必須得讓自己生活在群體當中,讓自己在一個團隊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不管在學生時代還是涉足社會工作時候,都免不了要有團隊精神。而要組建一個優秀的學習團隊,就需要有制度化、規則化的管理者,即領導其目標是實現員工的實現。一個真正的團隊是有原則的,因為團隊里的不能全是精英,因而這個原則就需要一個領導、兩個精英、三個有基本執行力特能的中流、兩個培養人員以及一個機動人員,這就是所謂的“12321團隊原則”。在一個團隊里,要想讓自己成為真正的一份子,就要學會如何與人交流,讓自己成為主導,使別人樂意聽你說。而這需要你有充分的準備,自信和輕松應對周圍可變的環境。當出現意見不同時,要權衡一切,及時作出正確的應對,要么直抒胸臆,切勿拐彎抹角,讓人捉摸不定。要么采取委婉式的說法,先肯定別人的部分想法,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這需要保持謙虛平和的語氣態度,以及面帶微笑。與人交流得有主張力,才能讓自己的觀點信服于人。這就需要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說服力。與此同時,必須清晰自己的想法,又要讓自己的觀點能讓別人受益。這就是思維導圖教會我的與人交流方面的體會。
思維導圖的一個要點就是畫一幅合適的圖像,以前一直對這點認識不深。平時都是用MindManage來做思維導圖,很少手繪。前段時間在看一本書時忽然認識到手繪圖像時就是在利用右腦來加強記憶。而且是手繪的,當一筆一筆畫出圖案之后,印象會更深。所以看到很多思維導圖的專家都說手繪的思維導圖比電腦做的要好,印象最深刻。因而,希望老師在往后開這門課程時加強同學們手繪思維導圖方面的理解和能力。
課程學習總結5
受學校領導安排,我與我們學區的幾個學科帶頭教師一起在鳳岡職中參加學科培訓。從20xx年1月11日到17日,經歷了7天的培訓。這7天我們學區的老師都堅持得很好,不但沒有人缺曠,而且每節課都聽得很專心,還積極回答講課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天課前還堅持唱班歌——《歌唱祖國》,后來曾局長來到我們班,說我們小學語文是學得最好的班級。
1月11日上午在鳳中大禮堂聽了唐果南老師關于《新課程的再認識與反思》的報告;11日下午一直到14日上午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楊蔚老師的專題講座,分別對《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解讀、《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的案例剖析》、《綜合性學習》、《小學語文科校本教研的開展》等作了專題講座,楊老師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采用講學互動,與聽課老師對話,了解老師們聽課情況,老師也積極主動地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問題,并給老師提意見,及時地讓楊老師改進了對我們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有效地接收了我們應該學到的內容。在講座中她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對《課程標準》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清楚地認識到它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性。語文工具性與人文的統一,它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認識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統一!墩n程標準》強調小學一二年級,是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做到識寫結合,抓好寫字習慣。這么說來我們的寫字實驗也我們的教學也同步的,我們的這項實驗開展非常有意義。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我們研究最多的一項,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重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還要注重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教師要理解編者意圖。閱讀教學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做到:圍繞目標、難易適度,點面結合、以少勝多,立足文本、適當拓展。這里強調在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做到三不講:書本上現有的,學生看完就明白的不講;書上沒有,與所學內容關系不大的不講;書上有但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也不講。做到三講:當前書本上有但學生看完不懂的要細講;書本沒有但學生提出來了,且講出來易懂的要講;書本上沒有又與內容相關的要講。教學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但不管怎么教學都不能泛泛而談,得捉住一個題眼,這個題眼有的是一段話,有的是一句話,有的是一個詞。只要抓住這個題眼,讓這個點去帶動一片,做到點面結合。怎樣的評議課才算一堂好課呢?賈志敏老師說:要以學生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主;孫雙全老師說:好課就像登山,要攀登三座高山,一座是知識的高山,一座是思維的高山,一座是情感的高山。王崧舟老師說好課要有三味,第一味“語文味”、第二味“人情味”、第三味“書卷味”。接著講到口語交際,這是我們當前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但我們不能忽略,且要把它上好。最后講了說課和校本研修,平時我們的說課,都是是不規范的,也是沒有根據的。說課要注意幾個環節,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與手段、說教學程序。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理論依據,這個依據必須來自于《課標》、心理學、教育學及教育家的理論與思想,不能憑空亂造。一要務本、二要求實、三要倡簡、四要有度。通過她的講解并舉出實例讓我們參考,還讓我們的班長張羽梅老師試著說課,并對她的課進行分析,這樣讓我們對說課的`環節和理論依據有了進一步了解。
1月14日下午到15日,我們所有的學員又聚集在鳳中北校區禮堂鄧智勇老師、趙玉芳老師、袁頂國老師關于“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在新課程實踐中的運用”。這三堂報告都是理論很深的東西,從理論知識上我們無法從他們的報告中學懂多少,但袁項國老師的有一個觀點確讓我深深地記在腦海里。他說我們當老師有四種:一種是善于動腦、又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善于腦,但不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于動腦,也不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于動腦,但善于動手的老師。他問我們自己是屬于哪一種,有一個老師說他是既不善于動腦也不善于動手的一種。他說這也好,至少不會做錯事,就怕不善于動腦而善于動手的人,那做的事都是錯事還了得。我們要做善于動腦而不善于動手的人。要學會管理,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什么事都自己親自去做,我們的班級管理也是一樣。
1月16日到17日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尹祖琴老師的講座。她主要針對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作了詳細的講解。習作對于我們大多數教學和學生都是一個難點。當前的習作出現這樣一些現狀:
1、目標不明——任意提高要求。
2、內容不清——為寫而寫。
3、教法不當——過分注重技法。
4、擬題欠妥——視角狹窄,導語空泛。
5、要求過高——過分追求華麗的文采。學生的佳作不是靠華麗的詞藻堆徹而成,它更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經典之作”。而是充滿童真、童趣的練習之作。
1月17日晚我們160位小學語文教師集中在職中階梯教室,單人單座參加考試,如果上課不專心是完成不了這些試題的。
7天的學習,不同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的教學作了全面的講解。讓我們對“課標”、“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及說課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要真正上好一堂課還離不開我們在課后的廣泛閱讀和對教材的仔細解讀以及課后的學深層反思。只有足夠廣闊的知識面和及時反思對教學策略的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我們理想的有效的課堂。專家只是我們的榜樣,要成長,要進步只能靠我們自己,靠自己不斷的閱讀,不斷的反思。
課程學習總結6
一 談判起因:
我方公司看好對方律師代理處理的地皮潛在價值,想要開發一房地產資源。由于目標地段地理位置比較好,有比較好的升值空間,上方在價格上很難達成一致意見所以公司決定以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二市場調查的手段和結果:
通過對現有市場的房價地價的開發商暗訪調查,以及XX目標地皮附近幾家開發商的暗中調查;國家政策以及全國主要大城市房價的調查分析;據網絡最新公布房價標準我方將目標地皮的房價估計在6000¥/㎡ 。據市場調查發現這塊地皮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地理位置方面比較好,在市中心,交通更不用說,估計成交的價格可能會比本公司預期的要高一些。此目標地皮估計目前市場價25W美元,我方估計能在25~30W美元范圍內成交,成交價格可能在26W左右。
談判準備工作:
談判主要是圍繞中心問題“價格”來展開,對于目標地皮市場前景比較好的因素我方準備針對近年來國家政策對樓市的宏觀調控來應對,并且針對對方代理律師出示的房產出售條件上以房屋結構和折舊費用等方面展開談判,對于此房地產產業稅即將到期我們也做了點文章。
第一, 調查準備工作。派調查人員調查房地產目前國內的準確行情,
目標地段的地理環境,國家關于房地產方面的具體政策,了解房地產產業稅方面的知識。
第二, 談判團隊的構建。我準備有總裁親自帶隊,調查員臨時秘書總
裁陪同,法律顧問做法律向導,總經理主談。
第三, 談判場地的安排。由于雙方都比較重視這塊地皮,談判場所經
課程學習總結7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對我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 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這次新課程通識培訓總結如下: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學習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前。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由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造性地理解、開發教材,現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提供一些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對于有些知識我們可以把它們改成學生課外學習研究材料,讓學生通過詢問、調查、閱讀有關書籍和上網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這些知識資料并通過書面形式打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后,使我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要避免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只有這樣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學生才能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的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1)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2)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3)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另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識的不足 學無止境 師生間多種交流的重要 努力研究教與學的重要 思考教與學新理念。
課程學習總結8
從19世紀末含苞欲放的科學管理理念到20世紀50年代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現代管理思潮;從形形色色的管理流派,到扎扎實實的管理實踐都有效地配置了當時的社會資源,不同程度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盛衰強弱的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理念創新。
21世紀是管理理念創新化的時代,在時代競爭中,創新無疑是企業和國家競爭戰略的核心,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現代企業的活力之源。全球化經營的戰略創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創新、網絡化營銷的市場創新、知識型生產要素的技術創新等管理創新無不體現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征和獨有品格,無不增強著人類自身創造社會文明的意識和才能。管理創新者先是管理理念的創新,而管理理念的創新,關鍵是思維方式的創新,我們的.一切創新思維和創新活動,都必須從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出發,從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出發,從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創新和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在不斷創新中追求發展,在發展中促進創新。只有這樣,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才有光明前景。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的世紀。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網絡發展日新月異,并正在改變著整個社會,導致社會資源配置方式、人類工作及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管理作為資源整合的系統方式也會相應發生重大革命。企業流程再造,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電子商務等,創造著企業新價值。虛擬企業、虛擬經營方式的出現,也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區域化與經濟全球化。
21世紀是綠色管理的世紀。在綠色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企業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從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著手來控制污染與節約資源,并積極研究環保對策,將環保投入當作企業開拓市場,降低成本,實現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一股綠色浪潮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范圍內此起彼伏,滾滾向前。消費者盛行綠色消費,企業當推行綠色生產。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21世紀也是“現代人”的世紀。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決策的參與者,也是決策的執行者,人力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管理進入更高層次和更高的境界,即“沒有管理的管理”。
通過對《管理學》一書的學習,我對管理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泰勒的科學管理到科特勒的項目管理,從企業形成的原因到企業發展的動力,無一不是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從企業的用人之道到以人為本的知識管理,從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到彼德圣吉的“五項修煉”,都體現了人力資本的價值;從企業組織的基本規范到剛柔并濟的系統管理,從營銷的“4P”策略到“4R”理念,從時間管理的優化到創新思維的技巧技法,都放射出管理創新思想的光芒;從工業化的發展到信息化的嶄露頭角,從計劃經濟的昨天到市場經濟的今天,無不道出了社會進步的艱辛,經濟變革的必然。
穿梭管理理論的茂密叢林,遨游信息網絡的浩渺滄海,21世紀賦予我們神圣的使命與新的挑戰,我們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接受著時代的挑戰!
課程學習總結9
一、基本情況介紹
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這一課題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實施新課程之后。20xx年8月由課題負責人卓和平老師正式向市教科所申報立項,被確認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規劃研究課題。20xx年10月召開課題開題會,組建課題實驗指導組,修訂并形成了課題研究實驗方案。
二、加強課題實驗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課題組即按實驗方案擬出的實驗階段的時間表,著手開展有關的工作,有以下幾方面:
1、組建了一支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指導人員隊伍。
本課題的指導組成員,主要來自我市相關的教師進修學校及市直和區直學校的教研員、分管教學的業務領導。其中特級教師1人,(小學)中學高級教師6人,省小學數學首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7人。他們精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
2、初定了兩所課題實驗基地校。
為保證實驗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實際,為學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服務,我們暫定了泉州第二實小和豐澤區實小兩所學校作為課題實驗基地校,并從中確定了4個實驗班,為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實驗計劃開展工作。
(1)組織參與實驗的教師進行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
為使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實驗的目標和任務,對教師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采用兩種形式:
專家引領
由課題組負責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為基地校的`老師舉辦了兩場培訓,主題分別為《關于新課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學習方式的認識與實踐》、《關于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的課題研究實驗方案》的闡釋。
同伴合作
由實驗基地校的指導組成員組織相關的老師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學習研究。
(2)每學期召開一次課題組現場研討會,及時交流各子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
上半年課題組舉辦了三場研討活動,分別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學,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黃志強、李惠珍開了兩節研討課,課題組進行座談交流;
04年5月于晉江市第二實小,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黃海生、陸海鷹指導本校的吳雅彬,洪月蓉開了兩節研討課,并進行說課,課題組成員參與評課研討;
04年5月于豐澤區實小,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鄭惠懋等指導本校的陳龍燕老師向豐澤區的教師開了一節研討課,課題組成員參加了評課交流活動。
04年4月份還與市教育局課改辦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實小召開了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科研課題現場研討會,在會上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實驗方案。
上半年課題指導組還組織有關成員到相關學校觀摩了常規性的研討課近10節。進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討交流活動。
(3)各課題組成員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據課題指導組的要求,各課題組成員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指導組的成員身體力行,撰寫了8篇的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陸海鷹的《依托信息技術手段
促進學習方式轉變》一文獲全國征文一等獎;李惠珍的《構建學生發展的數學課堂》一文發表于CN刊物《小學教學設計》04年第6期;卓和平《關于新課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學習方式的認識與實踐》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師培訓班上作為講座專題進行介紹交流。
此外,我們還注意積累實驗優秀課例(含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案例近30個(篇),根據實驗目標和原理指導的4節研討課參加省、市級教研部門舉辦的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均獲得好評。其中:
泉師附小謝玉娓老師執教的《平行與垂直》一課,于20xx年4月在華東六省一市舉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由課題組成員卓和平、黃志強設計并指導);
安溪實驗小學章美珠老師執教的《長方形、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一課,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課題研討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卓和平、張玉煅指導);
泉師附小謝玉娓老師執教的《左右的認識》一課,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黃志強指導,卓和平評點),并在福建教育電視臺播出;
豐澤區實小許鴻瑜老師執教的《讀統計圖表》一課,于20xx年5月在泉州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鄭惠懋指導)。
回顧一段來的工作,我們感到,在課題指導組、實驗基地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本課題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開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腳踏實地,勇于實踐,積極探索,及時總結經驗,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計劃,使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開展下去,開創我市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歡迎進入論壇參與發表關于“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課題研究工作階段小結話題的談論
課程學習總結10
書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也深有體會,它自然成為我的個人格言。學習如天上的云,一不細心就會然自我的知識被大地吸干,努力的成績可都被別人來去了,自我卻成為一無所有。
書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也深有體會,它自然成為我的個人格言。學習如天上的云,一不細心就會然自我的知識被大地吸干,努力的成績可都被別人來去了,自我卻成為一無所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彥如玉。”在我的生活中,書是我的好朋友,床邊、書桌、椅子,都有它的存在。在有空的時候看一看書,然緊張的大腦放松一下。在書的海洋遨游,然你受益匪淺。我平時愛在中午看一些散文,晚上看包含深刻道理的文章,體會、分析、感受、領悟其深刻的道理。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僅有學習!學習!”它是我的'助跑線,它讓我明白:僅有學習才能讓人的天才成熊熊火焰,就算人沒有天才,但有了學習就是有成功之路。
講到學習方法,我想用六個字來概括:“嚴格、嚴肅、嚴密!边@種科學的學習方法,除了向別人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我有意識的刻苦鍛煉。
課程學習總結11
可以一點也不浮夸的說,思想政治理論是我還在大學最愛的課程內容,這不但是由于大家有一位觀念優秀、知識淵博的優秀教師,更取決于思想政治理論它不僅是教師一個人的課堂教學反而是大家每一位參加者學術論壇、問題討論、思想碰撞的演出舞臺。
我很喜歡思想政治理論還由于在這里們課堂教學上我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覺得。每一次課程內容完畢,我還能覺得到自身對事情的觀點,對問題分析的視角這些都是會顯著和過去不一樣,觀念的溝通交流、撞擊一直令人覺得很激動,與此同時也會要我對教師更有一種“高山仰止”的覺得。如同古話所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確,一個人對事情的了解,對問題的認知可能是狹小的、片面性的,根據和他人的溝通交流溝通或許大家能對事情有一個更全方位、更理性的掌握和了解。
根據思想政治理論,我不僅對自身擁有一個新的掌握,對大家班里里的每一位同學們也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思想政治理論的課堂教學新項目給大家每一個人都保證了一個展現自身、鍛練自身的機遇,許多同學們也都可以有效的掌握這難能可貴的機遇。例如大家工作組第一次嘗試去制作小視頻;丁允章、梁立2個工作組的同學們第一次嘗試去制藥企業開展調研;邱麗、王曉梅2個組的許多同學們第一次嘗試參與辯論會;也有許多同學們第一次嘗試制做ppT,第一次嘗試上臺講話,第一次組織每日話題討論。在這么多的第一次,在這么多的試著后邊掩藏著的是那些同學們對自身的試煉,對取得成功的.追求完美,對日常生活的喜愛。這些敢于嘗試,勇于邁出第一步的同學們是英勇的,是非常值得大家夸贊的,或許,在很多年后的一天,大家早已把她們的這種第一次遺忘,但邁出第一步的她們很有可能仍然會感觸很深,自然,我就會是當中之一。
大學的文化藝術太少,針對像我這樣鐘愛文化藝術的學員而言,這每星期一次的思想政治理論便是看起來尤其的寶貴。假如大學可以多設立一些那樣的藝術生文化課,我覺得大學時光日常生活也會越來越更為豐富多彩,大家本身素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我們的未來也會獲得耳濡目染的危害。
喜愛張趙根教師,喜愛張趙根教師的課堂教學,喜愛這類大家每個人能參加在其中的課堂教學。
“讓出色變成習慣性,讓非凡變成當然!蔽揖蜁懹浻谛!
課程學習總結12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 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學時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課程學習總結13
通過這些天的培訓,使自己新課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課程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師觀念的更新;教學資源要整合;教學制度要改革;教學評價創新,教學方式的探究等。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積極開展探究式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就是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多點收獲,少點遺憾,讓每一位高中學生都走向成功。就是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的環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探究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1、改變了過去繁、難、偏、舊的老問題,體現了基礎性和時代性。新課程內容開放、多樣,既注重概念和規律的掌握,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注意引導學生從人文和社會的發來審視、理解科學、認識科學與人類的關系,為學生終身學習、適應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最基本的技能,同時還拓展了“知識與技能”的內涵。
2、體現了課程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且對不同區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3、在課程實施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再是權威,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會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講座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老師們多是鼓勵性的話語,對待學生和藹可親,盡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總之,課改給我們提供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挑戰,我們要珍惜這次機遇,勇敢地面對挑戰,扎實的搞好這次課改工作。
課程學習總結14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方法、場所不失時機地滲透美育,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在愉悅的情境之中輕松、全面地認識物理規律,掌握并正確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如此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美育情境,降壓減負,使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感受美
課堂美育環境創設,需要通過看、做、想、用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學得有趣有用,從而喜愛物理學,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實驗教學。物理教學以物理實驗為根基,每個測量、測定中研究型實驗、教師演示實驗、課外興趣實驗,無不給學生留下真實感。尤其是演示實驗選用的簡單易操作的器材,越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用具,教學效果越顯著。
2.直觀教學。對于實驗室無法完成的實驗,可采用掛圖、放映幻燈片來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直觀感。
3.激趣設疑。物理是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一門自然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求知好奇的心理,開展有趣的實驗,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實驗,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用彈弓研究動、勢能轉化,用青霉素瓶做大氣壓存在等實驗。根據這些實驗現象提出設問,讓學生思考,隨著教學展開而揭示謎底,學生能夠知道物理知識來源于人類社會生產實踐和生活之中。
4.反差之比。對于易混淆的物理概念采取反差對比教學方法,加深學生了解它們之間的共性與個性的印象,正確區分不同物理量的內涵,從而達到認識物理規律的本質。如歌曲與嘈雜聲對照,區分樂間與噪聲;拿出凹面鏡與凸面鏡對太陽照,請學生觀察聚光點,再讓學生用這兩面鏡給自己照像,對比兩面鏡的作用與功能。
5.生動、新奇、真實的舉例。物理來源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幫助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知識的應用離不開舉例說明或驗證。用生動、新奇、真實的事例予以補證,能夠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這些引例包括:社會新聞、消息、歌詞、詩句、格言、寓言故事等。
二、挖掘課本美育素材,展現美
初中物理課本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工具,它不僅注重傳授本學科的功能,而且在編寫的思想、體系、內容上融知識性、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蘊含大量美育素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形象感染美。課本將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前位,能以其美的形象影響學生思想品德。如介紹居里夫人、法拉第等科學家的刻苦鉆研的精神,啟迪學生樹立積極探索、勇于求真、追求進步的信念;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指導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用具體的事例和大量的圖示描述我國勞動人民、科學工作者對物理學發展的貢獻,如墨翟的小孔成像、漢代磚刻圖片、滑輪使用記載、明代發明的火龍、現代超導的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等。
2.圖像畫面的直觀美。人的視聽感官是感知美的`主要感官。要引導學生觀賞圖像畫面,直接感受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真實美。課本配置的圖有:演示實驗圖、有趣的物理現象圖、實驗工具圖、物理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應用事例圖、自然景觀圖、科學家肖像圖,看過這些生動而直觀的畫面,給人以觀形如聞聲之快感,對學生認知識意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有一定的助動作用。
3.內容新穎美。新編教編寫的又一特征是在思想內容上有新穎的美感。新增內容有必學內容,如聲學、無線電通訊常識等篇章;有常識性了解知識,如磁懸浮列車假設理論、放射性元素等;有閱讀性新知識,如火箭、激光知識等,這些新知識不僅給學生新感覺,還拓寬了學生認識視野,感受到物理學富有新穎的創造性和現代新氣息。
三、發揮想象,拓寬認識領域,激勵學生發現美、創造美
1.編制習題。根據人類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物理實驗的數據編制習題是個有趣的活動。學生樂于參加這項活動,學會從簡單的已知、求條件對換、補充條件到自編習題,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想象,進行再創造。由此認識到物理習題編制并不神秘,都是人的意識的產物。教師再順勢抽幾道習題加評比,看誰編題較好,更符合實際,予以鼓勵和表揚,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2.一題多解與一題多為。習題課教學不是簡單的分式中數字的演算教學,而是圍繞題目給定的條件指導學生明確習題考察的知識點,挖掘習題中的隱含條件和等量關系,學會用公式解題,思索習題解法的可行性,聯想習題的可變性、延伸性,使學生能熟練地從不同方面學會一題多解。對可變性習題可采取增補或變換條件、結論等方法進行,使學生學會解答模型題,達到觸類旁通,提高應變能力。
3.摹擬實驗故障。實驗出現故障是常見的,具有可能性和偶然性。參與實驗操作的每個學生會遇到不同的故障,要排除可能出現的故障,教師應事先在課堂上通過設置故障,并加以摹擬,增強學生的分辨能力和識別能力,提高認識的操作能力。
4.探究物理量可能性測定方法。教材中有些物理量可以用不同器材進行測定。如物質的密度、導體的電阻等,由于選擇測量的器材的不同,方法就不會一致,但結果相同。以此引導學生加以想象,選擇較合適的測量方法,達到理想的測量效果。
課程學習總結15
《立體構成》是我期待的課程之一,也是我學得有點失落的課程。期待,是因為該課程林穎旭老師上的,她的課可以讓我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課程比較輕松自由,趣味性強。失落,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把握好這門課程,沒有在該課程中主動向老師學習更多的知識。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工作影響到了學習,也許是因為那時候課程都堆積在一起,都在一個勁地趕趕作業,找不到學習《平面構成》那時學得開心,做得踏實的感覺。
雖然學習過程有點被動,但學完《立體構成》后還是有所收獲。我想,立體構成課程主要是鍛煉我們對立體造型的認識和創造,對材料的了解和運用,以及對手工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在學習過程,我體會最深刻的有三點:對材料的了解和運用,創作靈感的來源,作品對作者個人特點的反映。
“材料選得好,制作起來就會快很多,而且效果也很容易出來”,老師的話啟示了我。選則容易加工的,自己比較熟悉的材料做起來真的順手很多,而且對于打開創作的思路很有幫助。通過這次課程,我對復印紙和KT板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兩種材料能夠做出很多的變化,掌握起來不難。我用復印紙切割成大小一樣的等腰直接三角形去做第三個作業(同一種材料的9種不同擺放方法),通過對稱、非對稱、重復、疊加等方式進行彎曲、折疊和擺放。做了一兩種效果后,思路就不斷地上來了,順利地完成了該部分的作業。
好的材料可以使制作過程事半功倍,同樣,好的方案和想法也可以讓我們快速做出好的效果。這道理我懂,可惜我沒有至始至終把它運用到作業練習上。但在練習過程,我對制作方案的思考,或者說創作靈感的來源,還是有所體會的。我做練習,想方案的時候喜歡從現有的作品中尋找新的思路。做線材作業時,我聯想到我們學校北區大草坪的方形雕塑,由此啟發了我通過線條形式的雕塑感覺來表現空間感。于是我就用KT板裁成長方體的現狀材料,通過彎曲做成連續的多個近似方形的效果。而做第六個作業的時候,我是從色彩出發的,在網上看到有人根據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相間》做出的“紅黃藍書架”。我又聯想到《設計美學》上的紅藍椅,于是有了把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相間》立體化的想法。由于時間不夠,我就選了最簡單的《紅黃藍相間》去做。
“每個人的思維都不一樣,做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我有意地去觀察了同學們的作品,以驗證老師的話。結果發現,很多人都在用同一種材料,但真的很少有人會做出同樣效果的作品。而且,把作品的.特點和個人特點聯系起來還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拿畫畫和這次立體構成的作業聯系起來,平時畫畫畫得很細細心,很精致的的同學,這次立體構成的作業的手工也是非常精致的。而那些“豪放派”的同學,手工則顯得粗糙些。對我自己,作品反映出來的就是,在后面綜合性的作業聯系中,我對復雜形態的把握較差。老師在作業點評時就一針見血地分析出來了。
以上是我學習《立體構成》的所想所悟,基本上反映了我對該課程的學習情況。下面我想向林老師提出一些關于《立體構成》課程的建議,或者說是我對老師和該課程的一些看法。
首先,感謝林老師能相信我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我們,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能力,營造一種自主、輕松、自由的課堂氣氛。
其次,我覺得,如果在每個作業完成之后,做一個點評,同學們可以在聽完點評后有針對性地再做修改,可能會做出更好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課程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課程學習總結01-01
課程學習總結10-31
課程學習總結11-05
課程學習自我總結11-25
新課程學習總結09-03
新課程學習總結11-22
新課程的學習總結10-05
新課程學習總結10-26
精選ICT課程學習總結12-17
課程學習總結范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