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很有必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應急預案。那么什么樣的應急預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企業信息安全應急預案1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和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有關應急預案,推動"一案三制"(預案、體制、機制和法制)及應急管理體系、隊伍、裝備建設,切實提高預防和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
工作目標:在"十一五"期間,落實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到20*年底形成覆蓋各地區、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建立健全統一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和國家、。▍^、市)、市(地)三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區域、骨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依靠科技進步,建設安全生產應急信息系統和應急救援支撐保障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制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企業自主到位,社會共同參與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充分認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事故災難是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方面,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盡可能避免和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安全生產形勢呈現了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的態勢,但是事故傷亡總量大、重特大事故頻發、職業危害嚴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社會生產活動和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大與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矛盾突出,處于安全生產事故的"易發期",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體制、機制、法制和應急救援隊伍及應急能力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及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力度,把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抓緊、抓細、抓實、抓好。
三、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及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有關應急預案,分門別類制修訂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和領域的各類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各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訂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包括集團公司(總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基層單位以及關鍵工作崗位在內的應急預案體系,并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要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備案。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要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并告知相關單位。中央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報所在地的。▍^、市)和市(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中央管理企業總部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把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備案、審查、演練等作為安全生產監督、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應急預案的備案、審查和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質量,做到相關預案相互銜接,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修改變動情況,以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條件的變化情況、預案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預案演練的總結等,及時對應急預案予以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要積極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企業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應急預案的演練。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每年組織一次高危企業、部門、地方的聯合演練。通過演練,檢驗預案、鍛煉隊伍、教育公眾、提高能力,促進企業應急預案與政府、部門應急預案的銜接和對應急預案的不斷完善。
四、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
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關于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重點工程。各級安全監管部門都要明確應急管理機構,落實應急管理職責。到20*年,完成省、市兩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建設;應急救援任務重、重大危險源較多的縣也要根據需要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做到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指揮工作機構、職責、編制、人員、經費五落實。
理順各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與各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工作關系。對于隸屬于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礦山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要與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共同協商,完善體制、建立機制、理順關系,做好工作。
加強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間的協調聯動,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事故災難的合力。要發揮各級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面的協調作用,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協調機制。
五、加強安全生產應急隊伍和能力建設
依據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總體規劃,依托大中型企業和社會救援力量,優化、整合各類應急救援資源,建設國家、區域、骨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能力建設。盡快形成以企業應急救援力量為基礎,以部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和地方骨干專業隊伍為中堅力量,以應急救援志愿者等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各地區、各部門要編制本地區、本行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并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之中,確保順利實施。
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組織。大中型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專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其他小型高危險生產經營單位沒有建立專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的,要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并與專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預案實施的需要,建立必要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專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
統籌規劃,建設具備風險分析、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數據查詢、輔助決策、應急指揮和總結評估等功能的國家、省(區、市)、市(地)安全生產應急信息系統,實現各級安全生產應急指揮機構與相關專業應急指揮機構、部級區域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基地以及骨干應急救援(醫療救護)機構間的信息共享。應急信息系統建設要結合實際,依托和利用安全生產通信信息系統和有關辦公信息系統資源,規范技術標準,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的自身建設,建設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強化憂患意識、執行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養成勤勉敬業、雷厲風行、尊重科學、敢打硬仗的作風。加強業務建設,強化教育、培訓與訓練,提高管理水平和實戰能力。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對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
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逐步形成規范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和即將出臺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法》,認真執行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抓緊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的立法準備工作和公布后的具體實施工作。要抓緊研究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救援資源管理、信息管理、隊伍建設、培訓教育等配套規章規程和標準,盡快形成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規標準體系。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結合實際制定并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地方和部門法規規章及標準。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應急管理的規章制度。
七、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切實加強風險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做好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預警制度,加強事故災難預測預警工作,要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和重點部位進行分析和評估,對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要及時進行預警。
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的作用,堅持"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范"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參與事故預防和隱患排查整改的工作機制。組織礦山、危險化學品及其他相關救援隊伍參與企業的安全檢查、隱患排查、事故調查、危險源監控以及應急知識培訓等工作。部級區域救援基地和骨干救援隊伍要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技術業務咨詢和服務,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做好相關工作。
以生產經營單位、社區和鄉鎮為重點加強基層和現場的應急管理工作。從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建立救援隊伍、加大應急投入、完善救援保障、普及應急知識等方面入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各環節、各崗位,全面加強基層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第一時間的應急處置水平和能力。
八、做好安全生產事故救援工作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加強和改進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要求,做好信息報告等工作。對重特大事故災難信息、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險情,或者其他災害和災難可能導致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重要信息,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及時上報并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做好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
發生事故的單位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現場搶救,控制險情,減少損失。要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靠科技手段,加強事故發展趨勢預測工作,發揮專家的作用,科學制定事故現場救援方案。同時,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的現場組織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有效組織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力量,調集救援物資與裝備,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及其應急指揮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事故現場救援的具體組織、指導、協調工作。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輿論引導工作,為處置事故災難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堅持正面宣傳,及時、準確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主流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安全監管系統及各行業內各類媒體要積極發揮作用。
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要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對所轄區域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處置、相關防范工作和應急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及時改進工作,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九、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
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培訓納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體系。在有關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等安全生產類資格培訓,以及特種作業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和市、縣長等培訓中增加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內容。分類組織開發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培訓適用教材,加強培訓管理,提高培訓質量。生產經營單位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應急管理知識和應急救援內容的培訓,特別是要加強重點崗位人員的應急知識培訓,提高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充分發揮出版、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文化宣傳力量的作用,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要使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應急預案、救援知識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普及安全生產事故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知識,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救援技能,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和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
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支撐保障體系建設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水平。成立國家、專業、地方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專家組,對應急管理、事故救援提供技術支持;依托大型企業、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研究和工程中心,開展突發性事故災難預防、處置的研究攻關;鼓勵、支持救援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救援技術和裝備,提高應急救援裝備的科技含量。
企業信息安全應急預案2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安全生產監管體系的建設需求變得日益緊迫,對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監管防范工作也日益繁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十分艱巨。
1、建設原則:
系統的建設原則是統籌規劃、分級實施,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面向應用、突出重點,技術先進、保障安全,注重效益、著眼長遠。
2、邏輯架構
安全監管及應急救援系統主要功能是為了實現對企業信息的登記,對有關危險源、企業安全隱患的網絡監控;對各類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監察管理的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并對已采集數據的安全生產隱患和危險源動態信息進行分析,提供安全生產形勢分析、預測和預警輔助手段;支撐應急救援輔助決策分析,并通過應急救援相關信息資源的儲存管理,支持及時有效的進行應急支援。
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救援系統建設需要構建層次化、結構化、整體化的軟件基礎結構,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擴展性等重要性能要求。基于以上考慮,根據需求,安全生產信息系統的邏輯架構整體劃分為安全生產信息系統支撐平臺、數據庫系統、業務應用系統、門戶系統及綜合管理平臺四個部分。其中:
安全生產信息系統支撐平臺由二個部分構成,包括系統支撐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系統支撐平臺包括安全管理平臺、運行管理平臺以及網絡和系統軟、硬件環境;應用支撐平臺由一個集成應用支撐開發平臺和多個構件平臺組成,構件平臺包括公共數據交換平臺、GIS系統平臺兩個相對獨立的工作平臺,以及為集成應用支撐開發平臺提供應用服務的電子工作流平臺、表單處理平臺、業務分析平臺等。
安全生產信息系統數據庫系統主要包括基礎數據庫、綜合數據庫。綜合數據庫與各基礎數據庫共存在不同層次和不同業務的數據庫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支持圖形、聲音、影像等多媒體數據,相關文本數據和文獻類型的數據。
根據安全生產信息系統業務需求,安全生產業務應用系統包括遠程監控預警系統、日常監管監察系統、應急救援管理系統、資源輔助支撐系統這四大模塊。
3、業務功能
3.1遠程監控預警系統
本系統共分三大功能模塊,分別是企業信息登記模塊、重大危險源監控模塊、事故隱患排查預警模塊。三個模塊的實現的功能分別是:
企業信息登記模塊,實現企業在GIS地圖上的定位,點擊查看企業基本信息、地理位置、聯系方式、行業類型、涉及危險品種類、數量、危險源種類、級別、周邊環境、經營物品、安全隱患、執法檢查情況等信息。
重大危險源監控模塊實現對企業重大危險源的遠程視頻動態監控并儲存視頻影像資料,能夠根據企業申報有關數據,依照國家標準確認重大危險源和非重大危險源;能實現按重大危險源類型、分布地區、企業經濟類型、行業類別、企業規模等方式進行靈活的'監管;可以對重大危險源數據定期跟新情況進行自動跟蹤;對事故隱患易發生火災、爆炸或毒氣泄漏事故的風險等級進行評估分級。
事故隱患排查預警模塊通過信息與通訊技術實現安全隱患監管的“智能感知和智能監管”,即利用分布式計算、聚類分析、智能識別等計算技術,對海量的跨地域、跨省局、市局、縣局和企業管理平面、跨部門的應急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提升對安全生產相關各種活動和變化的洞察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達到“提升效率、科學決策、實用先進、經濟可行”的目的,實現應急管理模式從粗放式管理(備案/審批式靜態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3.2日常監管監察系統
按照行業,劃分為5大模塊(此為沒有煤礦地區,有煤礦地區則為6大模塊)。依照不同行業情況,提供企業信息申報、監管流程在線審查/審批、關聯監管流程的協同處理、地理GIS系統標示、監管監察情況信息記錄、歷史信息追溯保存以及不同級別安全監管系統的數據交換功能。
3.3應急救援管理系統
分為6大功能模塊,分別是傷亡事故情況、應急管理分析、綜合指揮調度、應急預案管理、應急資源管理、應急專家庫管理,其實現的主要功能分別是:
傷亡事故調查實現對國內外不同行業典型的事故情況的相關資料,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的調查處理進度與落實情況,以及對舉報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核查情況進展、結果。
應急管理分析系統能夠在職責規定、步驟安排、資源調集、信息流程等重要環節嚴格遵循文本預案規定的前提下,以數字預案為依據,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通過匯總分析相關地區和部門的預測結果,結合事故進展情況,對事故影響范圍、影響方式、持續時間和危害程度等進行綜合研判。在應急救援決策和行動中,能夠針對當前災情,采集相應的資源數據、地理信息、歷史處置方案,通過調用專家知識庫,對信息綜合集成、分析、處理、評估,研究制定相應技術方案和措施,對救援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出解決方案,實現應急救援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提供對應急救援事件的接收、受理、調查以及反饋,并對需要處理的應急救援事件涉及的地域、企業、周邊環境等情況迅速查看相關信息資料,根據救援方案,通過智能數字調度交換平臺與下屬區市縣局、各級聯動救援部門、企業救援力量進行協調、指揮、調度,針對事故進行綜合處理。
應急預案管理、應急專家庫、應急資源庫分別對企業應急預案的申報備案審核,應急專家的相關信息情況,應急資源的分布信息提供存檔與更新。
3.4資源輔助支撐系統
主要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信息進行更新,對生產安全相關信息數據資料進行采集分析,為安全生產提供必要的輔助支撐。
4、總結
【企業信息安全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安全的應急預案09-16
安全應急預案06-08
安全應急的預案07-01
安全應急預案08-08
安全應急預案06-12
安全的應急預案07-05
[精選]有關安全應急預案10-22
校車安全應急預案01-17
氣象安全應急預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