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克服憂郁如何做到呢?看看下面這篇職場勵志;
【和憂郁做朋友】
最近夜里你常鬧脾氣,你媽媽總得上樓作“精神講話”,而且每次下樓必定怨我,說我遺傳給你,你跟我年輕時一樣,到了晚上就抱怨當天的事情做得不夠多,或莫名其妙地不開心。
她把你鬧情緒怪到我頭上,我百分之百接受!因為我直到今天都一樣,常常到了夜里十一點鐘就心不安,覺得好多事沒做完,產生莫名的恐慌。
但這有什么不好呢?我發覺許多像我這樣,總怨自己沒做好這樣、沒弄好那樣的“完美主義者”,雖然過得辛苦,卻能有不錯的成就。
話說回來,當你想把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當然會透支,也當然會焦慮。記得有一陣子我說我有憂郁癥,你媽媽說那哪算憂郁癥,又說她早問過精神科的醫生,醫生說事情太多而有躁郁是當然的。我的工作這么重,換作哪個人都一樣。相反地,碰到大事,卻若無其事,倒可能有問題了。
當然,多愁善感也可能是天生的氣質。近年的醫學研究,更發現那氣質常因為“血清素(serotonin)”的不足。
我們腦里好像有條河,許多憂愁的人到河邊等著過河,“血清素”則好像載人過河的渡船。當血清素多的時候,那些憂愁的人很快就渡過了。而當血清素不足,河邊則擠滿了憂愁的“待渡者”,這種人一多,憂郁癥就來了。
也可以說,同樣煩心的事,有些人一下子就過去了,有些人卻掛在心上久久不去。后者尤其到了晚上,可能一整天的事都會浮上腦海——“我是不是白天又講錯話了?”“某人那句話是不是專對著我?”“我今天的考試,原來認為表現不錯,但會不會填錯格子,或沒看清楚題目?”
因為血清素不夠,那河邊一堆“憂愁者”,你一言、我一語地吵鬧。有些人甚至因此失眠,或產生“強迫癥”——也就是明明不愿去想,卻非想不可;明明出門時把爐子、窗子都關好了,離家之后卻又不放心,非要回去檢查不可。
不可否認,這些情況嚴重起來,都算是一種精神病,但是毛病有輕有重,重的固然應該吃藥,輕的卻是一種“人格的特質”。如果你發揮這特質,反而能因為常常檢討而減少失誤、因為追求完美而精益求精。所以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政治家,都有憂郁癥的現象。
不久前,我去醫院看眼睛,先放大瞳孔,再檢查眼底,醫生說我的飛蚊癥不致惡化,也沒辦法改進。我臨走,他還幽我一默:
“那不是早就存在了嗎?不理它、別管它、忽略它。如果還總覺得它在眼前晃,干脆就跟它作朋友。”
醫生講得多好!很多毛病,如果難治療,又沒有嚴重到該吃藥,就跟它作朋友吧!甚至感謝上天,給你與生俱來的憂郁特質,使你能“先天下之憂而憂”。
其他瀏覽者還查閱了下面的職場勵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