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故事之技校學生的異國創業路。
無心插柳
今年22歲的陳雪妍從南昌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去了新加坡,在一家電子商廈做營業員,雖然薪水不高,但陳雪妍很知足。
年輕的女孩都愛美,陳雪妍苦惱的是她來自邊遠的農村,家里經濟比較困難,每月那點工資,除了生活開支和寄錢回家,用來打扮的錢就很有限。
有一次,陳雪妍要去參加一位朋友的生日party,當她從床下拿出一雙鞋準備出發時,卻發現一只鞋上的花瓣飾件不知什么時候掉了,鞋面上留下一個丑陋的洞眼。她翻出發票一看,還在保修期內,便提上鞋匆匆趕到鞋店。鞋店老板看后搖頭說:飾件不在保修范圍,而且他們也沒有備件。她又去找修鞋的,都說不能修。
回到住處,陳雪妍坐在一邊生悶氣,突然,桌上鑰匙串上精美的蝴蝶掛飾吸引了她的目光,她心里一亮,“噫,如果在鞋上鑲一只蝴蝶作裝飾,也許這鞋子又會是另一種風格呢。”她忙將蝴蝶結取下來,在鞋上比試了一下,果然使這雙漂亮的涼鞋更有靈氣。陳雪妍為這個意外的發現高興得跳起來,連忙跑下樓,到街上飾品店里選購了兩只寫意蝴蝶結,自己動手,把鞋上原來的花飾換下來。
派對上,陳雪妍的“蝴蝶涼鞋”很快引起了姐妹們的注意,都說這雙鞋有韻味,問她在哪兒買的。陳雪妍便有些難為情地把自己的遭遇說了,姐妹們連夸她心靈手巧。原來不光陳雪妍有這樣的煩惱,愛時髦的姐妹們人人都有幾雙“扔了可惜,穿著尷尬”的“小問題”鞋子。這些問題不大,卻有傷大雅的鞋子讓她們束手無策。她們紛紛把鞋子交給陳雪妍來“改造”。
一個月下來,陳雪妍利用業余時間替人做了十多雙鞋飾,賺了1000多元。這讓陳雪妍既開心又意外。
勵志創業
陳雪妍突然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在新加坡開一家“時尚美鞋吧”,專給人做鞋子“美容”肯定能有錢賺。
陳雪妍馬上進行市場調查。她精心設計了一份問卷,復印了500份,發放給中學生和工薪階層的青年婦女,結果有90%的被訪者都說會選擇這樣的服務,只有10%的人認為沒有必要。這部分人主要是收入較高的中年白領。綜合調查來看,項目是可行的。
市場摸清后,陳雪妍又對投資收益作了分析:租一間20平米的門面,年租金80000元,對店面作簡單裝修需要6000元,購置桌椅、工具和原材料等20000元。辦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費3000元,全部投資十多萬即可開業。
“美鞋吧”的目標顧客主要是大中學生、打工族和工薪階層,店址可以不選在鬧市區,但一定要靠近學校、大型住宅區或打工族聚居的地方。
經營方法上,以鞋的保潔(如高檔皮鞋的干洗)、擦油、修補為基礎,促進鞋飾業務的進一步壯大。做鞋飾有鑲金、鑲扣、鑲花、鑲鉛等,其材料來源可以自己加工也可以到飾品店買,以往多用于服裝的拱針。亮片,珠珠,就連胸針和做發型用的飾件等都可以用在鞋子上。
經過考察,陳雪妍以每年8萬的租金租下了一間20平米的門面,這里雖然地勢有些偏,但卻是外來打工人員聚居的地方。經過一番簡單的裝修后,陳雪妍的“時尚美鞋吧”正式開張營業了。
現實中的困難比預想的要大得多,可能因為缺少宣傳,人們對這個行當不了解,反而把它看成一般的擦鞋店,每天除了有部分人來擦鞋,幾乎沒有人來做鞋的美容。日收入不足1000元,還不夠一天的房租水電費。
陳雪妍認真反思自己的創業過程,認為開“美鞋吧”項目沒有選錯,癥結出在經營手法上。首先,做鞋子美容是個新興行業,許多消費者都不知道,即使有人有這方面的需求,也不知道上哪兒找這樣的店。有的人可能知道有這樣的店,但不知收費如何,技術是否過關等。
貼心服務
針對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陳雪妍立即調整經營思路,對癥下藥。
小本生意沒錢做廣告,她請在當地晚報工作的朋友在晚報的時尚版開專欄,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鞋文化的文章,特別對鞋飾的有關知識作了介紹。然后她又印制了2000多份廣告傳單,拿到大中學校、寫字樓和大型住宅區去發放。同時,陳雪妍還承諾:凡在“時尚美鞋吧”做的鞋子美容,出現變色、脫色和鞋面損壞,一律賠相同價格的新鞋,在三個月內飾件出現脫落、損壞,一律包修。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陳雪妍決定先做出一個樣板市場,然后再逐步推廣。
大中學生思想前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陳雪妍決定選擇鄰近的新華女院為試點。她在挎包里放上工具和一些精美的鞋飾品,等學校放學后,就到女生宿舍,給寢室里的每個女生都美容一雙鞋,沒有收她們一分錢。
相關職場勵志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