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十歲前靠能力,三十之后靠關系”,跟著老板跳槽的員工不乏其人,帶著一群下屬走來走去的老板也不是少數,無它,對雙方來講,無非是第一時間選擇了“自己人”。幾天后,又聽說原來柯達的“鐵三角”,在零售業,授權經營管理上頗有名氣的三位高級職業經理人,在離開柯達若干年后,重新聚首,一起加入一間連鎖護膚美容公司,準備大干一場,又是一個機會到來,大旗一揮,找“自己人”來共同奮斗的例子。
職場里的“自己人”,從以前的國企年代,到今天的國際公司,含義從較簡單的來自同一學校或同一地區的老同學,老同事,發展到現在的同一種族或操著同一語言的人。而這種用“自己人”的習慣,可以說一直充斥著職場的上上下下,私企往往有成群結隊的家里人,老鄉,老臣子們;國企有一起扛過槍,下過鄉的人;而外企里要找的自己人,則更為復雜,由于范圍擴大到了全世界,所以只找同學或親戚變得不大現實,于是廣泛意義上的同學——在同一國家上過學,英國系,美國系的;或者老鄉——最好是同國家,不行就同一個大洲也湊活,甚至是通常不怎么待見彼此的歐洲各國,也愿意用一些歐系背景的“自己人”。
十幾年在外企摸爬滾打的經驗總結下來,最喜歡用自己人的當屬日本人和臺灣人,不但是在公司里傾向于重用和提拔本地人,甚至是代理,供應商等——價值鏈的上家或下家都喜歡用自己人。所以日本的廣告公司,代理商往往隨著他們的上家走向全世界,日本公司寧愿等它們一起成長也不愿意找當地成熟了的“外人”。在柯達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服務在婚紗攝影業隊伍龐大,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臺灣婚紗影樓們,公司設置的專業影像部,上上下下都是臺灣人,畢竟自己人更好說話。
其次是中國人和歐洲人,中國人就不用說,自古以來就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統,我自己眼見的,河南人的公司,不但高層是河南人,連司機也是河南同一個城市的武警學校畢業的;媒體里也不乏這樣的情況,北大中文系,武大中文系和復旦新聞系的前輩們在不少平面媒體里做到了高層,中層里的校友們也齊刷刷的不少。
而歐洲人也愛混圈子,其中又以驕傲的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為甚,法國公司里的高層罕見其他國家的人,就算是近幾年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猛漲,上到中國區高層的黃色面孔們,也要么是有法國留學背景,要么就是嫁了個法國人,或者是二者兼有。我所在的意大利公司,十多年前被美國最大的郵輪公司收購,公司主席曾被媒體問及從美國的母公司學到的是什么,回答是英語,雖是戲言,但公司開會時一旦產生激烈爭議,語言頻道便自動轉為意大利語,頓時令非意大利語系的與會者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迄今為止,公司的副總裁一級的人馬個個是純種意大利人。
探討同語系的人用自己人的原因,信任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所以“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是因為在連學歷和經歷都可以作假的今天,誠信已經成為職場上最大的問題,于是找知根知底的人顯得尤為重要,工作關系和其它關系一樣,由于大家是成年人,習慣,風格和做事方法業已形成定勢,所以相互之間的調整和磨合必不可少,這個過程可能很痛苦,時間可以很長,所以自然而然地,找熟悉的人可以從某種程度上省卻種種麻煩,相互之間的了解更可以設定自己和對方的期望值,減低因誤解而導致的風險。
而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環境下用自己人,則多半是為了方便溝通。他鄉遇故知之所以開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聽到了鄉音,談到了熟悉的話題。特別是在東西方的差異之下,東方人比較委婉,客氣,西方人則相對直率,像日本人非常少直接說不,他們委婉的的表達常常引起西方人的誤會;而我的前意大利老板,當中國客戶問起我們剛辭職離開的總經理時,直接地說“他消失了”,其實是想幽默地表述辭職的突然,在善于聽弦外之音的中國人聽起來,竟然得出了“他們不和”以及“總經理大概不是正常辭職”的結論。因為寫email的不當幽默或者是英文不好而導致誤解的事件在國際公司里更是不勝枚舉。
公司也好,個人也好,大家要用“自己人”,愿打愿挨,無可厚非,但反觀在中國發展得好的國際公司,大多數是提倡diversity(多元化)——鼓勵提拔和培養少數族群,女性,非主流人才的公司,其原因是,公司任用背景,文化不一樣的管理者,可以獲取經驗和文化的互補,在日益多元的商業社會,可以令公司更有競爭力;或者是提倡localization(本地化)——鼓勵用本地人的公司,顯然,通過使用本地人,可以令公司的決策更能洞察本地消費者,也避免了因為文化差異而走的彎路。
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會面臨這樣的選擇:是用“自己人”里的傻子,還是陌生人里的精英?是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這種時候,可能是我們拋開狹隘的,一葉障目的“自己人”理論去認真考慮一下的時候了,畢竟,現在的陌生人,也可以在某一天變成自己人。
小編為你推薦優秀文章閱讀:教你簡單調整職場工作心態 想要職場成功,單努力還不行
更多有關職場勵志文章,詳情請登錄/zhichangli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