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通用10篇)
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1
第一條 為加強對食品標簽的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食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或銷售的預包裝食品的標簽必須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食品標簽通用標準》(GB7718)、《飲料酒標簽標準》(GB10344)、《特殊營養食品標簽》(GB13432)的規定,食品標簽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預包裝食品不得出廠和銷售。
第三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可處以500元以上1000以下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0%的罰款:
(一)食品標簽應當標注而未標注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輻照食品”(經電離輻射線或電離能量處理過的食品)字樣任何一項的;
(二)食品標簽標注的項目內容齊全,但不符合《食品標簽通用標準》規定的四條基本原則(注1)的;
(三)食品標簽不符合《食品標簽通用標準》中規定的六條基本要求之一(注2)的。
第四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限期改正,并可通報批評,逾期不改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可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5%的罰款:
(一)食品標簽缺少食品名稱、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生產(分裝)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分裝)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配料表、保質期或者保存期任何一項的;
(二)特殊營養食品標簽缺少食品名稱、配料表、熱量、營養素、凈含量、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和保存期、食用方法任何一項的;
(三)飲料酒食品標簽缺少酒名、配料表、酒精度、凈含量、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原汁量、保質期、產品類型或者糖度任何一項的;
(四)進入流通領域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缺少中文的食品名稱、凈含量、原產國或者地區(指香港、澳門、臺灣)名,生產(分裝)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配料表、保質期或保存期任何一項的。
第五條 預包裝食品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可處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5%至20%的罰款:
(一)無食品標簽的;
(二)無中文標簽的國產或者進口食品。
第六條 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并處5000元罰款或者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冒用他人食品標簽的;
(二)偽造、篡改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保存期的;
(三)利用食品標簽弄虛作假的。
第七條 銷售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食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并處5000元罰款或者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條 對于超過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應當停止銷售,并送法定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如食品內在質量合格應當明示銷售,未明示銷售的,比照本規定第三條給予行政處罰;如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或者拒不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報告的,比照本規定第七條給予行政處罰。
第九條 違反上述第四條的規定,其中預包裝食品標簽缺少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保存期的,應當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如食品內在質量合格,按照本規定第四條給予行政處罰;如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或者拒不提供法定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的,比照本規定第七條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對違反食品標簽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行為,依據本規定予以處罰。
國家技術監督局對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本規定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注一)
基本原則
1、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錯誤的、引起誤解的或欺騙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紹食品。
2、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直接或間接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導致消費者將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混淆。
3、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并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
4、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通俗易懂、準確、科學。
(注二)
基本要求
1、食品標簽不得與包裝容器分開。
2、食品標簽的一切內容,不得在流通環節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必須保證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時醒目、易于辨認和識讀。
3、食品標簽的一切內容,必須清晰、簡要、醒目。文字、符號、圖形應直觀、易懂,背景和底色應采用對比色。
4、食品名稱必須在標簽的醒目位置。食品名稱和凈含量應排在同一視野內。
5、食品標簽所用文字必須是規范的漢字。
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但必須拼寫正確,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可以同時使用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須與漢字有嚴密的對應關系,外文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6、食品標簽所用的計量單位必須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如:
質量單位:g或克,kg或千克,
體積單位:ml、mL或毫升。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管理,確保綠色食品信譽,促進綠色食品事業健康發展,維護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
第三條綠色食品標志依法注冊為證明商標,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綠色食品及綠色食品標志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條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全國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的審查、頒證和頒證后跟蹤檢查工作。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綠色食品工作機構(以下簡稱省級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的受理、初審和頒證后跟蹤檢查工作。
第六條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包裝貯運等標準和規范,由農業部制定并發布。
第七條承擔綠色食品產品和產地環境檢測工作的技術機構,應當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并依法經過資質認定,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按照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擇優指定并報農業部備案。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鼓勵和扶持綠色食品生產,將其納入本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支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
第二章標志使用申請與核準
第九條申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定的范圍內,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a品或產品原料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ǘ┺r藥、肥料、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綠色食品投入品使用準則;
。ㄈ┊a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標準;
(四)包裝貯運符合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
第十條申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生產單位(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ǘ┚哂芯G色食品生產的環境條件和生產技術;
。ㄈ┚哂型晟频馁|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
。ㄋ模┚哂信c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生產技術人員和質量控制人員;
。ㄎ澹┚哂蟹定的生產基地;
。┥暾埱叭陜葻o質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誠信記錄。
第十一條申請人應當向省級工作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ㄒ唬酥臼褂蒙暾垥;
(二)資質證明材料;
(三)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和質量控制規范;
。ㄋ模╊A包裝產品包裝標簽或其設計樣張;
(五)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規定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
第十二條省級工作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在產品及產品原料生產期內組織有資質的檢查員完成現場檢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告知理由。
現場檢查合格的,省級工作機構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由申請人委托符合第七條規定的檢測機構對申請產品和相應的產地環境進行檢測;現場檢查不合格的,省級工作機構應當退回申請并書面告知理由。
第十三條檢測機構接受申請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安排現場抽樣,并自產品樣品抽樣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環境樣品抽樣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檢測工作,出具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和產地環境監測報告,提交省級工作機構和申請人。
檢測機構應當對檢測結果負責。
第十四條省級工作機構應當自收到產品檢驗報告和產地環境監測報告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提出初審意見。初審合格的,將初審意見及相關材料報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初審不合格的,退回申請并書面告知理由。
省級工作機構應當對初審結果負責。
第十五條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應當自收到省級工作機構報送的申請材料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書面審查,并在二十個工作日內組織專家評審。必要時,應當進行現場核查。
第十六條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應當根據專家評審的意見,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頒證的決定。同意頒證的,與申請人簽訂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合同,頒發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并公告;不同意頒證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告知理由。
第十七條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是申請人合法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憑證,應當載明準許使用的產品名稱、商標名稱、獲證單位及其信息編碼、核準產量、產品編號、標志使用有效期、頒證機構等內容。
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分中文、英文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八條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有效期三年。
證書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標志使用人應當在有效期滿三個月前向省級工作機構書面提出續展申請。省級工作機構應當在四十個工作日內組織完成相關檢查、檢測及材料審核。初審合格的,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準予續展的決定。準予續展的,與標志使用人續簽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合同,頒發新的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并公告;不予續展的,書面通知標志使用人并告知理由。
標志使用人逾期未提出續展申請,或者申請續展未獲通過的,不得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第三章標志使用管理
第十九條標志使用人在證書有效期內享有下列權利:
。ㄒ唬┰讷@證產品及其包裝、標簽、說明書上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ǘ┰讷@證產品的廣告宣傳、展覽展銷等市場營銷活動中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ㄈ┰谵r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市場營銷等方面優先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第二十條標志使用人在證書有效期內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ㄒ唬﹪栏駡绦芯G色食品標準,保持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ǘ┳袷貥酥臼褂煤贤跋嚓P規定,規范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ㄈ┓e極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及其所屬綠色食品工作機構的跟蹤檢查。
第二十一條未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禁止將綠色食品標志用于非許可產品及其經營性活動。
第二十二條在證書有效期內,標志使用人的單位名稱、產品名稱、產品商標等發生變化的,應當經省級工作機構審核后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等條件發生變化,導致產品不再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的,標志使用人應當立即停止標志使用,并通過省級工作機構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報告。
第四章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標志使用人應當健全和實施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對其生產的綠色食品質量和信譽負責。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綠色食品標志的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對轄區內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產品質量、包裝標識、標志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省級工作機構應當建立綠色食品風險防范及應急處置制度,組織對綠色食品及標志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省級工作機構應當組織對轄區內綠色食品標志使用人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情況實施年度檢查。檢查合格的,在標志使用證書上加蓋年度檢查合格章。
第二十六條標志使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取消其標志使用權,收回標志使用證書,并予公告:
。ㄒ唬┥a環境不符合綠色食品環境質量標準的;
。ǘ┊a品質量不符合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標準的;
。ㄈ┠甓葯z查不合格的;
。ㄋ模┪醋袷貥酥臼褂煤贤s定的;
(五)違反規定使用標志和證書的;
。┮云垓_、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標志使用權的。
標志使用人依照前款規定被取消標志使用權的,三年內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不再受理其申請;情節嚴重的,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請。
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轉讓綠色食品標志和標志使用證書。
第二十八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綠色食品和標志使用情況進行社會監督。
第二十九條從事綠色食品檢測、審核、監管工作的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和玩忽職守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或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承擔綠色食品產品和產地環境檢測工作的技術機構偽造檢測結果的,除依法予以處罰外,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取消指定,永久不得再承擔綠色食品產品和產地環境檢測工作。
第三十條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法律法規處罰。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綠色食品標志有關收費辦法及標準,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農業部1993年1月11日印發的《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1993農(綠)字第1號)同時廢止。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食品標識的監督管理,規范食品標識的標注,防止質量欺詐,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含分裝)、銷售的食品的標識標注和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食品標識是指粘貼、印刷、標記在食品或者其包裝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稱、質量等級、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相關信息的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
第四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組織全國食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食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食品標識的標注內容
第五條食品或者其包裝上應當附加標識,但是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不附加標識的食品除外。
食品標識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通俗易懂、科學合法。
第六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名稱。
食品名稱應當表明食品的真實屬性,并符合下列要求:
。ㄒ唬﹪覙藴省⑿袠I標準對食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
(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食品名稱沒有規定的,應當使用不會引起消費者誤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稱或者俗名;
。ㄈ俗ⅰ靶聞撁Q”、“奇特名稱”、“音譯名稱”、“牌號名稱”、“地區俚語名稱”或者“商標名稱”等易使人誤解食品屬性的名稱時,應當在所示名稱的鄰近部位使用同一字號標注本條(一)、(二)項規定的一個名稱或者分類(類屬)名稱;
(四)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食品通過物理混合而成且外觀均勻一致難以相互分離的食品,其名稱應當反映該食品的混合屬性和分類(類屬)名稱;
(五)以動、植物食物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作,用以模仿其他生物的個體、器官、組織等特征的食品,應當在名稱前冠以“人造”、“仿”或者“素”等字樣,并標注該食品真實屬性的分類(類屬)名稱。
第七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的產地。
食品產地應當按照行政區劃標注到地市級地域。
第八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夠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規定相應予以標注:
。ㄒ唬┮婪í毩⒊袚韶熑蔚墓净蛘咂渥庸,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和地址;
。ǘ┮婪ú荒塥毩⒊袚韶熑蔚墓痉止净蛘吖镜纳a基地,應當標注公司和分公司或者生產基地的名稱、地址,或者僅標注公司的名稱、地址;
。ㄈ┦芪猩a加工食品且不負責對外銷售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對于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委托企業具有其委托加工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或者僅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和地址;
。ㄋ模┓盅b食品應當標注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注明分裝字樣。
第九條食品標識應當清晰地標注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標注貯存條件。
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可以免除標注保質期。
日期的標注方法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
第十條定量包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凈含量,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標注規格。對含有固、液兩相物質的食品,除標示凈含量外,還應當標示瀝干物(固形物)的含量。
凈含量應當與食品名稱排在食品包裝的同一展示版面。凈含量的標注應當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十一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的成分或者配料清單。
配料清單中各種配料應當按照生產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進行標注,具體標注方法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的,應當在配料清單食品添加劑項下標注具體名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的,可以標注具體名稱、種類或者代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應當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識還應當標注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第十二條食品標識應當標注企業所執行的產品標準代號。
第十三條食品執行的標準明確要求標注食品的質量等級、加工工藝的,應當相應地予以標明。
第十四條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QS標志。
委托生產加工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委托企業具有其委托加工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可以標注委托企業或者被委托企業的生產許可證編號。
第十五條混裝非食用產品易造成誤食,使用不當,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在其標識上標注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第十六條食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在其標識上標注中文說明:
。ㄒ唬┽t學臨床證明對特殊群體易造成危害的;
。ǘ┙涍^電離輻射或者電離能量處理過的;
。ㄈ⿲儆谵D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
。ㄋ模┌凑辗伞⒎ㄒ幒蛧覙藴实纫幎,應當標注其他中文說明的。
第十七條食品在其名稱或者說明中標注“營養”、“強化”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標準有關規定,標注該食品的營養素和熱量,并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定量標示。
第十八條食品標識不得標注下列內容:
(一)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
。ǘ┓潜=∈称访魇净蛘甙凳揪哂斜=∽饔玫;
。ㄈ┮云垓_或者誤導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紹食品的;
。ㄋ模└郊拥漠a品說明無法證實其依據的;
(五)文字或者圖案不尊重民族習俗,帶有歧視性描述的;
。┦褂脟臁栈蛘呷嗣駧诺冗M行標注的;
(七)其他法律、法規和標準禁止標注的內容。
第十九條禁止下列食品標識違法行為:
。ㄒ唬﹤卧旎蛘咛摷贅俗⑸a日期和保質期;
(二)偽造食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其他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ㄈ﹤卧、冒用、變造生產許可證標志及編號;
。ㄋ模┓、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三章食品標識的標注形式
第二十條食品標識不得與食品或者其包裝分離。
第二十一條食品標識應當直接標注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或者其包裝上。
第二十二條在一個銷售單元的包裝中含有不同品種、多個獨立包裝的食品,每件獨立包裝的食品標識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標注。
透過銷售單元的外包裝,不能清晰地識別各獨立包裝食品的所有或者部分強制標注內容的,應當在銷售單元的外包裝上分別予以標注,但外包裝易于開啟識別的除外;能夠清晰地識別各獨立包裝食品的所有或者部分強制標注內容的,可以不在外包裝上重復標注相應內容。
第二十三條食品標識應當清晰醒目,標識的背景和底色應當采用對比色,使消費者易于辨認、識讀。
第二十四條食品標識所用文字應當為規范的中文,但注冊商標除外。
食品標識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或者少數民族文字,也可以同時使用外文,但應當與中文有對應關系,所用外文不得大于相應的中文,但注冊商標除外。
第二十五條食品或者其包裝最大表面面積大于20平方厘米時,食品標識中強制標注內容的文字、符號、數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食品或者其包裝最大表面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時,其標識可以僅標注食品名稱、生產者名稱和地址、凈含量以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標注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規定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規定第六條至第八條、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未按規定標注應當標注內容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五條,未按規定標注警示標志或中文警示說明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第十條,未按規定標注凈含量的,依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未按規定標注食品營養素、熱量以及定量標示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食品標識標注禁止性內容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第三十二條偽造或者虛假標注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造成后果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三條偽造食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其他生產者的名稱、地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第二十條,食品標識與食品或者其包裝分離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第二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依照本章有關規定處罰。
第三十七條從事食品標識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包庇放縱違法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本規定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實施。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進出口食品標識的管理,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的檢驗監督管理,保障進出口預包裝食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和《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含說明書)的檢驗和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應當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應符合進口國(地區)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或者合同要求,進口國(地區)無要求的,應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第四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監督管理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下簡稱檢驗檢疫機構)負責所轄區域內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進出口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所進出口的預包裝食品的標簽符合本規定第三條要求,誠實守信,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二章標簽檢驗
第六條首次進口的預包裝食品報檢時,報檢單位除應按報檢規定提供報檢資料外,還應按以下要求提供標簽檢驗有關資料并加蓋公章:
(一)原標簽樣張和翻譯件;
(二)預包裝食品中文標簽樣張;
(三)標簽中所列進口商、經銷商或者代理商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
(四)當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中強調某一內容,如獲獎、獲證、法定產區、地理標識及其他內容的,或者強調含有特殊成分的,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標注營養成分含量的,應提供符合性證明材料;
(五)應當隨附的其他證書或者證明文件。
出口預包裝食品報檢時,應提供標簽樣張及翻譯件,并提供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二款要求的聲明。
第七條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對標簽進行格式版面檢驗,并對標簽標注內容進行符合性檢測。
符合性檢測與進出口預包裝食品的日常檢驗監督工作結合進行,不作單獨抽樣。
第八條首次進口的預包裝食品,其中文標簽經檢驗合格的,由施檢機構發給備案憑證。
第九條經檢驗,進口預包裝食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判定標簽不合格:
(一)進口預包裝食品無中文標簽的;
(二)進口預包裝食品的格式版面檢驗結果不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
(三)符合性檢測結果與標簽標注內容不符的。
第十條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不合格的,檢驗檢疫機構一次性告知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不符合項的全部內容。
涉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檢驗檢疫機構責令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銷毀,或者出具退貨處理通知單,由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辦理退運手續。
其他項目不合格的,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在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
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技術處理后重新檢驗仍不合格的,檢驗檢疫機構應當責令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退貨或者銷毀。
第十一條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不合格的,應當在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技術處理后重新檢驗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第十二條對于首次進口并經標簽檢驗合格的預包裝食品再次進口時,僅需提供標簽備案憑證與中外文標簽樣張,免于提供第六條第(一)款3-5項證明材料。
第十三條檢驗檢疫機構應記錄標簽檢驗情況,并歸檔保存,檔案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國家質檢總局利用信息化平臺,對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工作實施管理,各地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具體實施并對檢驗合格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進行備案。
第十五條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不合格但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在重新檢驗合格之前,應繼續在檢驗檢疫機構指定或者認可的監管場所存放,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動用。
第十六條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在標簽檢驗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不合格的,應按照相關規定上報國家質檢總局。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七條進出口用作樣品、禮品、贈品、展示品等非貿易性的食品,進口用作免稅經營(離島免稅除外)的、使領館自用的食品,出口用作使領館、我國企業駐外人員等自用的食品,可以申請免予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
第十八條旅客攜帶入境及通過郵寄、快件等形式入境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管理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轉基因食品的標注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2012年6月1日實施。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5
一、食品標識是指粘貼、印刷、標記在食品或者其包裝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稱、質量等級、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相關信息的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
二、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表明下列事項:
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4、保質期
5、產品標準代號
6、儲存條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
8、生產許可證編號
9、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本合作社生產的應正確進行標注標識,其內容應符合以上要求。
四、出廠銷售的產品,無論是內包裝還是外包裝,其標注內容應清晰、醒目、易于辨認和識讀,印刷應牢固,不易褪色和模糊。
五、內、外包裝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應仔細檢查其印刷內容是否正確、無誤,確保不會引起消費者的誤解。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6
為了加強對保健食品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特制定《保健食品標識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保健食品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國內銷售的一切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
第三條本規定所用定義如下: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功效成分:指保健食品中產生保健作用的組分。
食品標識:即通常所說的食品標簽,包括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以及說明物。借以顯示或說明食品的特征、作用、保存條件與期限、食用人群與食用方法,以及其它有關信息。
最小銷售包裝:指銷售過程中,以最小交貨單元交付給消費者的食品包裝。主要展示版面:指消費者選購商品時,在包裝標簽上最容易看到或展示面積最大的表面,一般的食品銷售包裝至少有一個表面可用作主要展示版面。
信息版面:是緊接“主要展示版面”右側的包裝表面。如果因包裝設計原因,緊接“主要展示版面”右側的“信息版面”不能滿足標簽標示的要求(如折疊的包裝袋,時,則“信息版面”可選擇右側版面右側的下一個版面。
保健食品專用名稱:表明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產品物理形態、食品屬性的名稱。保健食品作用名稱:在保健食品名稱中,用于表明保健食品主要作用的名稱部分。
保健作用聲明短語:以短語形式,對保健作用的簡單介紹或描述。
第四條保健食品標識與產品說明書的所有標識內容必須符合以下基本原則:
保健食品名稱、保健作用、功效成分、適宜人群和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必須與衛生部頒發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所載明的內容相一致。
應科學、通俗易懂,不得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宣傳。
應與產品的質量要求相符,不得以誤導性的文字、圖形、符號描述或暗示某一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的相似或相同。
不得以虛假、夸張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符號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也不得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療疾病的動用。
第五條保健食品標識與產品說明書的標示方式必須符合以下基本原則:
保健食品標識不得與包裝容器分開。所附的產品說明書應置于產品外包裝內。
各項標識內容應按本辦法的規定標示于相應的版面內,當有一個“信息版面”不夠時,可標于第二個“信息版面”
保健食品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的文字、圖形、符號必須清晰、醒目、直觀,易于辨認和識讀。背景和底色應采用對比色。
保健食品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的文字、圖形、符號必須牢固、持久,不得在流通和食用過程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
必須以規范的漢字為主要文字,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須與漢字內容有直接的對應關系,并書寫正確。所使用的漢語拼音或外國文字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計量單位必須采用國家法定的計量單位。
第六條保健食品標識與產品說明書必須標示本《辦法》附件1(參見保健食品標識與產品說明書的標識內容及其標識要求)所規定的各項內容,其標示方式必須符合本《辦法》附件1所規定的相應要求。
第七條凡保健食品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的標示內容或標示方式不符合本《辦法》者,依照《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五、四十六條處罰。第八條本規定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7
一、食品標識及《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修訂的原因
食品標識是生產商向消費者介紹食品成分、特點、廠名、使用方法等的簡要說明,是消費者選擇、食用食品的依據。按照《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總則第三條的規定:食品標識是指粘貼、印刷、標記在食品或者其包裝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稱、質量等級、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相關信息的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我國原有食品標識管理主要依據的是1995年6月20日由原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的規定》。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原規定無論從政策管理的理念上還是法規適用的范圍上,都難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且由于過去體制上存在一些原因,質檢、商檢、衛生、工商都曾制定過內部標識管理的規章制度,法規的施行上存在一定的混亂現象,因此制定一部統一的管理制度勢在必行。
二、解讀新法規修訂的內容
新法規對原《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的規定》的主要部分進行的類劃。除附則外,分為總則(規定了引用法規,適用對象、管理機構),食品標注內容、標識的標注形式、法律責任四個部分。
1.總則
總則根據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對法律依據部分進行了修改。在維持原規定適用范圍的前提下,將食品標識的概念寫入法規要求,并規定了《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監督管理部門及管理職能。
2.食品標識的標注內容
標注內容中修訂了對食品標識的規范化要求。規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食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食品名稱沒有規定的,應當使用不會引起消費者誤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稱或者俗名;采用自創名稱標識的食品標簽應按上述兩條規定加注類屬名稱,采用模擬工藝制作的食品,包括動植體相似模擬、人造合成物模擬等應在名稱前冠以“人造”、“仿”、“素”等字樣。
我國是食品業生產加工大國,生產加工的門類十分繁雜,為達到宣傳目的,食品名稱上注以俗稱的名、特產品不在少數。對這類產品,一方面國家要加以規范化管理,以免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發生誤解;另一方面也要對傳統文化及創新工藝進行保護鼓勵。類(屬)的規定要求即是這一方針的具體化體現。
為增強對食品生產源頭的追溯能力,標識內容中還特別規定食品標識應標注食品產地,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受委托生產加工食品的,還要注明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分裝食品應當標注分裝者的名稱和地址。
標識內容中增加的部分還有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在食品中使用的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的甜味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必需標注具體名稱、分類代碼、用量等信息。食品中含用可能對消費者產生特定或不特定危害,如轉基因食品、輻照食品等要在標識中以中文標識加以說明。體現了國家管理機構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關注。
食品標識中對企業誠信宣傳也進行了規定,要求不得在食品說明中明示或暗示該食品可能具有某種藥理作用、保健作用;不得以欺騙或誤導的方式描述或介紹其生產的食品;不得變造、偽造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得冒用其他合法生產加工企業的身份標記或從事違法違規行為。
考慮到通用標識的相關要求,規定還特別指出食品標識中不得出現民族歧視、國家象征或其他法律法規中禁止標注的內容。
3.食品標識的標注形式
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在出口食品大幅增長的同時,進境食品的上架率也逐年增加。食品標識規定中對這種情況進行了適時變通,不再單純規定食品標識只能以漢語或拼音的形式加以說明,增加了可同時使用中文、拼音、少數民族文字、外文的條款,但為方便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標識的判讀,其他非中文形式的標注必須與中文有對應關系,且所用外文不得大于相應的中文。
食品標注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食品標識不得與食品或其包裝分離,食品標識的最小單元應是食品銷售中所能獨立區別的最小單位。這樣,食品標注就可以產生與食品一一對應的身份關系,避免了因大包裝的分離造成對食品性能判定的誤解,尤其對有特殊食品需要的群體和對食品物理、化學、生物安全敏感的老人、兒童適用。
4.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由原規定的六大類9條擴展為14條,增加了《質量法》、《計量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三個法規的相關要求。同時對違反上述標注內容、標注形式中新增的事關食品安全及源頭追溯體制建設的相關要求的違法行為制定了處罰措施的補充規定。
通觀《食品標識管理規定》,是在我國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逐步走向正規化、系統化的前提下出臺的一部管理法規,是對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延伸和補充,是國家質檢總局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的又一重要舉措。有利于我國食品標簽標注的進一步規范,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生產管理的提高和完善。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8
一、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食品經營者貯存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食品經營者銷售食品,應當在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二、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
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4、保質期;
5、貯存條件;
6、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
7、生產許可證編號;
8、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9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食品安全責任
第三章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第四章事故應急與處置
第五章監督與管理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企業職工飲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企業食堂指設于企業內部,供應內部職工集中就餐的餐飲服務提供者。
本規定適用于廣東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第三條企業食堂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從事食品經營活動,確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食品安全責任
第四條企業應承擔企業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明確相關機構及負責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并公示。
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企業食堂(含引入社會經營的食堂)食品安全負負首要責任,食品安全管理員和其他食品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負直接責任。
第五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依法實施食品經營許可,開展日常監管,查處企業食堂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第六條衛生計生部門負責開展企業食品安全事故的人員救治、衛生處理和流行病學調查,指導企業開展傳染病的防控。
第七條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第一節持證經營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條企業申辦企業食堂應當以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作為申請人,申辦《食品經營許可證》。
第九條企業引入社會經營的食堂,應選擇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資質的單位,并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得將企業食堂承包給沒有資質的單位和個人經營,嚴禁社會經營單位將食堂經營進行分包或轉包。
第十條《食品經營許可證》應懸掛在企業食堂就餐場所的醒目位置。
第十一條企業食堂應當嚴格按照許可經營項目在許可有效期內開展經營。不得超范圍、超期限經營。
第十二條500人以上的企業食堂食品安全量化評定等級應當達到B級以上(含B級)。
第十三條企業食堂應當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關鍵崗位責任制度和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應當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訓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與報告制度、食品采購查驗、加工制作和貯存過程控制管理制度、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消毒和維修保養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食品留樣制度、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制度。
關鍵崗位責任制度應當包括企業法定代表人、經營方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食品進貨查驗崗位責任及操作流程、專間(備餐間)崗位責任及操作流程、消毒保潔崗位責任及操作流程、食品貯存崗位責任及操作流程等制度。
食品安全崗位責任制度及操作流程應上墻張貼在相應崗位區域。
第十四條企業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按規定要求配備經考核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員。
供餐人數3000人以上的企業食堂應當設置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團隊,團隊負責人應為專職的高級食品安全管理員,并相應配備1名以上專職的中級或高級食品安全管理員。
供餐人數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企業食堂應當配備專職的高級或中級食品安全管理員。
其它企業食堂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級別的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員。
社會經營的企業食堂,企業和經營者應當分別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
第十五條企業和食堂經營者應賦予食品安全管理員相應的權責,確保其能夠完全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職責。
食品安全管理員應當每日實施對人員健康狀況、當日食品采購查驗以及食品加工制作等情況管理控制。
企業分管食堂的負責人應當至少每月組織并參加一次對食堂食品安全狀況檢查評價。
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應當定期聽取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匯報,研究解決食品安全有關事項,并應當至少每半年組織和參加一次對食堂食品安全狀況檢查評價。
企業應當建立檢查評價記錄。對檢查評價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或風險,企業及食堂經營者應當立即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采取整改措施,必要時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含臨時工作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全省統一格式的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
第十七條企業食堂應當建立從業人員每日晨檢制度,并做好記錄。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出現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以及《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目錄》所列等病癥的,應立即調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并將有礙食品安全的病癥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第十八條企業食堂食品安全責任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員應當定期參加食品安全培訓和考核。每年參加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企業或食堂經營者應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并將培訓情況記入檔案。
第二節場所與設備設施
第十九條企業食堂食品處理區應當設置在室內,按照原料進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流程合理布局,并能防止在存放、運輸、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處理流程應為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清潔操作區、準清潔操作區、一般操作區宜通過地面材質或顏色不同進行區分。
新建、擴建、改建的企業食堂在施工前應當將建筑設計圖紙送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專業技術機構進行規范性審查。
第二十條企業食堂的備餐場所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專用操作場所或專間的要求設置。
第二十一條從供餐單位統一訂餐的企業食堂需現場進行分餐的,其分餐場所應當符合本規定第二十條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食品加工的工用具、存貯設備設施等應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用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工用具及容器宜通過形狀、材質、顏色區分,做到標識明顯、定位存放。
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和容器應當專用。
第二十三條企業食堂餐飲具消毒應當以熱力消毒為主,化學消毒僅限于因材質或大小原因無法熱力消毒的餐飲具。
采用化學方式消毒的應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設置足夠的水池,嚴格執行并落實消毒液濃度、浸泡時間及沖洗等要求。
第二十四條企業食堂應當采用設立透明式、視頻監控式廚房等方式向就餐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關鍵場所和關鍵過程,保障就餐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第三節食品采購和貯存要求
第二十五條企業食堂應當選擇相對固定的食品供貨商。采購米、面、肉、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料,應當與供貨單位簽訂包含食品安全內容的供貨協議。
第二十六條企業食堂采購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查驗供貨者的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等資料。采購大米還應每批次索取包含重金屬指標的產品檢驗合格證明。
在商場、超市等采購的食品應當保存好每日進貨票據;在農貿市場采購的食品,應由供貨方、采購人員在采購單據上簽字后妥善保管。不得采購無票證或票證不符的食品。
第二十六條企業食堂采購食品應做好食品驗收和登記,建立食品進貨臺賬,確保食品可追溯。
從固定供貨商采購的,且供貨票據信息齊全的,可不再重新登記記錄,但應按照時間順序分類整理、妥善保管好相關票據。
鼓勵企業食堂建立使用電子臺賬,記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采購和使用情況。
第二十七條企業食堂除嚴禁采購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外,還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ㄒ唬﹪澜少、貯存、使用亞硝酸鹽;
(二)不得使用防腐劑、乳化劑、穩定劑等食品添加劑;
。ㄈ]有完整標識的散裝油等其他散裝食品;
。ㄋ模﹪澜`規加工制作野生毒蕈、鮮黃花菜等高風險食品;
。ㄎ澹┍M量不采購四季豆等豆類。在加工制作四季豆等豆類和豆漿等食品時須確保燒熟煮透。
第二十八條食品貯存應當分類、離墻、離地存放,標識明顯。洗滌用品和減滅有害生物用品等有毒有害物品不得貯存在食品倉庫。
食品及原料應當按品種分類存放。貨架應根據情況加貼標識,標注食品及原料的品名、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并及時更新。
拆袋后的大包裝原料、散裝食品應當采用符合食品包裝材質要求的容器存放,并加貼標識。
食品添加劑應當設專柜或專區存放,并顯著標識“食品添加劑”字樣,制作存放品種清單。
第二十九條食品及原料應當根據貯存的要求進行冷凍或冷藏。冷凍冷藏設施內的食品應當分類分層放置,不得將食品堆積、擠壓存放。成品、半成品應當盛裝在容器內,并加蓋或用保鮮膜覆蓋。
第三十條食品及原料的使用應當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及時清理銷毀變質和過期食品及原料。
第三十一條從供餐單位訂餐的企業食堂應當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且具備集體用餐配送資質的單位訂購,并達到食品安全等級評定B級以上的單位訂購。應當對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狀況、供餐能力、運輸車輛等進行實地考察,按照要求對訂購的食品進行查驗。
供餐單位運送食品的車輛應當配備符合條件的加熱保溫設備或裝置,確保食品在運輸過程中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并確保食品從制作完成到食用時間間隔不得超過4個小時。
第四節加工過程控制要求
第三十二條企業食堂在加工制作食品時,應嚴格按照各功能(區)間與設備設施的用途和加工規程進行,不得隨意變更、交叉使用。
動物性、植物性、水產品食品原料應分池清洗。
各切配區的刀具、砧板不得混用,砧板應立式存放。
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應按照標識嚴格分開使用。原料、半成品、成品應分開存放。
已盛裝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第三十三條企業食堂在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發現有變質或者其他感觀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第三十四條烹飪食品應燒熟煮透,烹飪后的食品應在備餐間暫存。烹飪后至食用的時間超過2小時的,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
第三十五條供餐后剩余的食品應冷藏,且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時,應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經高溫徹底加熱后方可供應食用。
不得將剩余食品與新加工食品混合加工后出售。
第三十六條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當遵循不用或少用的原則。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應當存放于專用設施或區域中,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當準確稱量,并建立完整的使用登記記錄。
第三十七條餐具、飲具等工用具的清洗消毒應當嚴格執行清洗消毒制度,并確保消毒達到規定的效果。
餐具、飲具保潔設備設施應確保潔凈、密閉,并有明顯標識。保潔設施內不得存放雜物或私人物品。
第三十八條企業食堂提供的每餐次食品成品應當留樣。食品留樣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在專用冷藏設施并在5℃左右的條件下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00g,并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等。
第三十九條從業人員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飾物,操作過程中應保持手部清潔衛生。
專間操作人員進入專間應更換成專間專用工作服并佩戴口罩,操作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操作中應適時消毒。
第四十條企業食堂供餐需分送廠區就餐的,應當配備數量足夠的送餐車輛、容器和工用具,應保證送餐過程中清潔衛生。每次運送食品前應對運送車輛、工用具和容器等進行清洗消毒,運送裝卸過程中應密閉加蓋。
第四十一條企業食堂食品加工用水應符合國家標準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
第四十二條企業食堂應當加強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管理,保持環境整潔,排水溝渠通暢,地面無積水、無積垢,設備設施正常運轉。
第四十三條企業食堂餐廚廢棄物應存放于標識清楚、密閉的容器中,并日產日清。
餐廚廢棄物應由交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單位或個人處理,企業食堂應當與其簽訂合同,索取其經營資質等相關證明文件復印件,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臺賬。
第四章事故應急與處置
第四十四條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按照本級政府制訂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求,明確相關部門在應急處置中的具體職責。并根據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定期組織企業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練。
第四十五條企業食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企業(包括企業食堂經營者)和事發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應當在本級政府領導下,按照應急預案及時做出反應,依法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第四十六條企業應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并將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列入企業食堂從業人員培訓內容。
企業應在就餐區張貼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并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就餐人員事故應急報告和處理的宣傳。
第四十七條企業應急聯系人或其他人員接到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時,應立即向企業(包括食堂經營者)食品安全管理員或食品安全主要責任人報告。
企業食品安全相關責任人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采取下列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ㄒ唬┝⒓赐V菇洜I活動,保護現場,包括可疑食品、嘔吐物,封存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設備設施和現場;
。ǘ┙M織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導致人身傷害的人員;
。ㄈ┌凑帐称钒踩鹿侍幹梅桨敢幎ǎ蛩诘厥称匪幤繁O督管理等行政部門報告;
。ㄋ模┡浜嫌嘘P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調查處置,并按照要求提供有關信息、資料和樣品;
。ㄎ澹┦鹿侍幚斫Y束后,企業食堂應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對被污染的食品和接觸過被污染食品的容器、工用具、設備設施和現場進行清洗、消毒等處理。
第四十八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遵照法律法規要求,會同同級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組織做好對事故的現場控制、調查取證、信息發布等工作,并開展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及相關單位和人員事故責任的認定、追究等工作。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依法提交事故調查報告和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和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要逐級上報當地政府和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建立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新聞發布工作機制,加強信息發布前的溝通和論證,及時、統一、客觀、準確發布權威信息。
第五章監督與管理
第五十條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強化日常監管,指導并督促企業食堂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
第五十一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將對企業食堂食品安全主要責任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日常監督抽查考核列為工作重點,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抽查考核。
第五十二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食堂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應當重點對下列事項進行檢查:
。ㄒ唬┙洜I許可情況及保持狀況;
。ǘ┦称钒踩芾韱T配備、培訓及在崗履職情況;
。ㄈ┦称钒踩芾碇贫群褪称钒踩鹿侍幹梅桨钢朴喦闆r;
。ㄋ模⿵臉I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情況及檔案建立情況;
。ㄎ澹┢髽I和食堂經營者定期對食堂食品安全狀況進行自查的情況及對發現問題的整改、處理情況;
。┦称诽幚韰^及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運行、工用具清洗消毒保潔等情況;
。ㄆ撸⿲κ称焚A存、加工制作等過程的管理控制情況;
第五十三條企業食堂應主動公開米、面、油及肉等大宗食品原料的采購和檢驗證明等信息,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行政部門的日常檢查、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等情況。
第五十四條企業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級評定未達到本規定要求的,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日常檢查的頻次,必要時開展對企業和食堂經營者的約談。
第五十五條企業食堂主動公開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日常檢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或風險未及時進行整治、消除隱患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增加日常監督檢查頻率和力度,必要時開展對企業和食堂經營者的約談。
第五十六條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切實做好企業等人群聚集單位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指導企業加強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識宣傳,提高對食源性疾病的辨別、防控能力。
第五十七條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信息通報與聯合督查工作機制,強化溝通協商和協調協作。
第五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舉報企業食堂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相關行政部門應做好企業食堂食品安全舉報受理、查處和反饋工作。
第五十九條企業和企業食堂經營者在食品加工經營過程中有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上一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衛生計生部門對下級部門有下列行為的,應重點開展督查督辦:
。ㄒ唬⿲π姓䥇^域存在的企業食堂行業性食品安全問題,未及時組織整治,造成不良影響的;
。ǘ╇[瞞、謊報、緩報企業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
。ㄈ┬姓䥇^域內發生企業食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時妥善處置,造成事故擴大或者蔓延,或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的;
。ㄋ模┬姓䥇^域內發生企業食堂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一年內連續發生企業食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ㄎ澹┊數厥称匪幤繁O督管理部門未按法律法規和本規定要求對企業食堂開展經營許可和日常監督檢查,或者超越法定職權準予許可的;
(六)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未按規定對食品安全事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提交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
第六章附則
第六十一條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員工食堂參照本規定執行。
供餐人數在50人以下的企業食堂可不列入本規定的管理對象。
第六十二條本規定由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六十三條本規定自文件發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五年。
(十四)待建地由土地使用權單位負責;
(十五)機關、團體、學校、醫院等單位以及工礦企業的管理區域由本單位負責。
按照前款規定不能確定責任區域的,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責任人;跨區域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責任人。
第二十五條城市環境衛生責任人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標準履行城市環境衛生責任,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環境衛生責任人進行業務指導。不履行城市環境衛生責任或者不進行業務指導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城市環境衛生責任人對環境衛生責任區內發生的損害環境衛生的行為,有權勸阻、制止或者提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
第二十六條禁止下列影響環境衛生的行為:
(一)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煙頭、紙屑等各類廢棄物;
(二)在建筑物、構筑物或者車輛內向城市街道拋擲廢棄物;
(三)向城市道路、河道、公共場地傾倒垃圾、糞便、污水等廢棄物。違反前款第一、二項規定的,責令立即清除,可以處以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三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委托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進行清除,清除費用由責任者承擔,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禁止在城市公共場地放養犬類和其他畜禽。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城市道路兩側施工現場的施工單位應當按照規定設置圈圍設施和臨時環衛設施,硬化出入口道路,施工完畢應當清除建筑垃圾。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禁止在城市道路攪拌砂漿或者將泥沙排入下水道。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車輛清洗站(點)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設置,并保持周圍環境整潔。車輛清洗站(點)應當設置泥沙過濾設施,禁止將泥沙排入城市排污系統。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公廁產權人或者管理者應當負責公廁保潔工作,做到及時清掏、定期消毒。不履行的,予以警告,并可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貯(化)糞池應當及時疏通、清掏。糞便外溢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有關單位清除、疏通。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第三十二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和清運生活垃圾。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對個人可以處以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以200元以上2019元以下罰款。
建筑垃圾、廢舊家具、家電等廢棄物,應當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場所。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對個人可以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以2019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工業固體廢棄物、醫療廢棄物及其他有毒、有害廢棄物,應當按照國家的規定單獨收集、運輸、處置,禁止混入城市生活垃圾。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對個人可以處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以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環境衛生作業單位和個人從事垃圾清掃、收集、運輸服務,應當對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集中收運,將垃圾運往指定場所。違反規定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200元以上2019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實行收費制度。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逾期不繳納的,按照每日1‰加收滯納金,可以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四章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管理
第三十六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環境衛生需要,建設或者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環境衛生設施,并依法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城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置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棄物、醫療廢棄物及其他有毒、有害廢棄物的固定收集和處理場所。
第三十七條城市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人應當按照規定在城市道路兩側和公共場所設置密閉式垃圾容器、果皮箱等環衛設施,并負責保潔和消毒。
第三十八條設置城市環境衛生設施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城市環境衛生標準。
第三十九條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應當按照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配套建設公廁、垃圾轉運站及其他環境衛生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后投入使用,所需建設經費列入建設項目工程概算。
第四十條城市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應當符合建設標準。不符合標準的,責令限期整改,可以處以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環境衛生設施產權和管理單位應當做好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維修、保養工作,保持其整潔、完好。違反規定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可以處以200元以上2019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禁止毀損城市環境衛生設施。未經依法批準,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城市環境衛生設施擅自停用、占用、拆除、移動或者改變用途。違反規定的,責令其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補建或者按照市場評估價格賠償,可以處以市場評估價格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第五章其他規定
第四十三條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實行綜合行政執法的城市,由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實施。
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應當持證執法、文明執法;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向當事人出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第四十五條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舉報、投訴受理制度。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10日內將處理結果答復投訴人。
第四十六條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和其他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依法受理單位和個人的申請事項以及對有損市容環境衛生行為的投訴,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對違法審批申請事項,或者應當制止和查處的行為不予制止和查處,或者應當受理的事項和投訴不予受理,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損害,或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行政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 篇10
第一條為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及國家和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鞍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食品安全工作檢查是對食品安全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的重要方法,是指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食安委)聘用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依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檢查計劃,對區域內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的檢查。
第三條各級食安委領導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具體負責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制定年度檢查工作計劃,由聘任的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實施。
第四條縣(市)、區級及以上食安委聘任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對區域內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縣(市)、區食安委在鄉鎮(街道)、村(居委會)聘任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協助對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檢查。應確保在村民組(居住小區)中有一名以上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或助理檢查員。具體情況由各級食品安全委確定。
第五條各級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由市食安委統一制作聘書,統一編號。聘書標注檢查區域及檢查工作范圍。
第六條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關心食品安全工作;
(二)遵章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
(三)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相關專業和法律知識;
(四)經過食品安全檢查崗位培訓,并考試合格。
食品安全助理檢查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關心食品安全工作;
(二)遵章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
。ㄈ┙涍^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培訓,并考試合格。
第七條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的培訓和資格考試內容由市食安辦統一確定,各縣(市)、區分別落實。聘任人員的管理采取“誰聘任,誰負責”的原則,聘任人員的有關情況要向上級食品安全辦備案。
第八條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的權利:
。ㄒ唬┙邮苁称钒踩嚓P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培訓;
(二)正常工作檢查活動和人身安全應受到保護,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撓和侵犯;
。ㄈ┦艿奖碚没颡剟。
第九條各級食安辦定期對所聘任的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的業務水平、法律知識和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建議原聘任機關解聘:
(一)考核不合格的人員;
。ǘ┎唤邮苤付ǖ臉I務培訓或培訓考試不合格的人員;
。ㄈ┰谑称钒踩珯z查工作中,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人員。
第十條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內容分為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檢查和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檢查兩部分。
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員檢查內容:
。ㄒ唬┌凑铡栋吧绞惺称钒踩ぷ骰緲藴省返囊螅瑱z查相關工作的完成情況;
。ǘ⿲^域內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和評估;
。ㄈ⿲κ称钒踩頇z查員的工作進行指導;
。ㄋ模└骷壥称钒踩髾z查的其他內容。
食品安全工作助理檢查員檢查內容:
。ㄒ唬┍緟^域落實《鞍山市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標準》的情況;
。ǘ┦称飞a經營單位的資質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環境衛生是否符合要求;
(三)區域內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方式和相關渠道設置落實情況;
。ㄋ模⿲^域內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進行了解;
。ㄎ澹└骷壥嘲参髾z查的其他內容。
第十一條食品安全工作檢查方式主要采取明查和暗訪的方式。
。ㄒ唬┟鞑闀r,應出示聘書,進行檢查告知,檢查內容要有記錄,并及時上報本級和上級食安辦。
。ǘ┌翟L時,暗訪的檢查內容要有檢查記錄,并及時上報本級和上級食安辦。
食品安全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也可以通過隨機抽查問卷、走訪管理相對人和業務測試等各種方式了解民情民意,保障食品安全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第十二條各級食安辦應將食品安全工作的檢查結果上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食安辦,并在區域內予以通報。各級食安委應將食品安全工作的檢查結果作為考核評價一個區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指標。
第十三條各級食安辦應將本制度告知區域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部門。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制度】相關文章:
商品量計量違法行為處罰規定11-09
事故調查處理制度01-15
論審計查處分離制度04-23
價格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規定(2014修訂)11-11
會議制度的規定11-20
進口食品標簽要求11-08
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制度01-09
禮賓部制度規定制度12-15
采購制度管理規定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