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教師工作總結
篇一
【教學常規】
1.教學設計提前完成,包括單元分析、每課設計,教后反思每節課后都能及時記錄,哪怕是三言兩語或某一個想法。
2.學生作業能及時、規范批改。
3.課內實驗開足、開齊,除了生物實驗外,其他實驗均以小組或個人實驗進行。
4.課外探究活動期初布置,孩子們在不斷提交養蠶、種牽牛花、養烏龜、做小實驗等照片及記錄、視頻資料。
5.期末考核參照平常課堂表現和課外探究活動表現評定,幾乎全部是優秀。
【宣傳交流】
1.利用科學探究QQ群和班級微信群及時反饋信息,告知家長誰提交了什么照片或提交了哪篇科學小論文,在空間相冊、博客相冊中宣傳孩子們的探究活動,在博客和空間日志中呈現孩子們的科學小論文。
2.在“浙江小學科學論壇”網上建立專門的帖子,跟全國的小學科學老師們交流、討論。
(1)我們的自然課——包括開學第一課、教學計劃、課外活動輔導資料、探究小課題、期末口試卷等。
(2)我們的自然作業——主要收集學生的作品,如喬晨旭的《我的養蠶日記》,黃柏然的《最失敗的一次養蠶實驗》,邱思涵的《水膜透鏡實驗》,陳依華的《蝸牛的觀察報告》,顧逸菲的《黑王子誕生記》,蔡欣宜的《水的小秘密》,李暢的《自制冰棒》,徐晨玲的《蝸牛爬細線》等。
(3)我們的拓展課——精彩實驗室的教學設計及實驗創新記錄。我們這一學期嘗試過的實驗有礦泉水瓶聲炮、伯努利飄飄球、噴霧器、噴射棒、吹蠟燭、神秘的壓力、氣球纜車等。
3.在自然室內的瓷磚墻壁上張貼彩印的學生探究活動照片。
4.在三樓、四樓的樓道視頻中播放孩子們的探究活動照片。
5.制作展板,特別宣傳精彩實驗室活動和參賽選手作品。
【努力方向】
1.不能為了教學進度、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放棄批評、教育學生錯誤的言行舉止。爭取多次訓練形成習慣,讓小朋友們開心、快樂、文明、有序的上自然課。
2.學生的課堂內外探究活動不能僅限于網絡、電子版,應多用展板、實物等呈現。
3.正式開展科技類比賽,根據活動的實際情況宣傳、表揚、頒發證書及獎品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激勵小朋友積極開展探究活動。
4.繼續在微信群、QQ群里通知、宣傳、表揚或推廣與自然科學探究活動有關的事情。
5.教學反思深入一些,尋找可以研究的小課題,用文字記錄教學故事等。
篇二
一、更新教育觀念,真正體現“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應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倡導了幾十年,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在課堂上跳不出學生圍著教師轉的怪圈。課堂是由教師支配的,教師讓學生聽課、回答問題,讓學生觀察、實驗,讓學生討論……等等條條框框都是教師預先定好、劃好的,學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轉,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趕緊拉回來,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和活動的時間很少。教師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條目和知識灌輸等教學目標上,忽視了學生能力、態度、興趣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因此,要真正地在課堂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教師首先應當轉變觀念,主動變革長期來舊的教學模式。
二、構建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策略。
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到:“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導地位”。因此,我國把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本人認為,要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就應當從基礎抓起,從小學教育抓起,要把課堂當作實現民族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場所,要重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好奇心較重,但這種好奇心有時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給以解釋的水平上。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成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興趣的范圍,引發學生發現平時不注意的現象,從而產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總之,激發學生興趣,不僅要善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讓學生主動學習,大膽探索
心理學家布魯納在“認知結構”理論中指出:學習是一種能力的建構過程,應積極培養學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一個積極的探索者。實踐證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在參與中培養學生主動探求、主動應用知識的能力,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落腳點。
要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習,教師就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實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提高“導”的藝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少一點講解、分析和發問,多一點引導、點撥和激勵,徹底改變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教條做法。要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個性的人,扼殺個性就是扼殺創造性。在我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有成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則落實到課堂上的每一節課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對那些反應較快、能力較強而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多注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對那些反應較慢、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自然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發現快、有較多解決辦法的同學,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點的問題讓他們思考,請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對動手能力較差,反應也較慢的同學,我則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逐點引導。這樣一來,使大家都把自身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施展了各自的創造才能。
【自然教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自然教師工作總結10-07
自然教師年終工作總結范文02-12
自然教師年度個人工作總結03-12
試論教師教學的自然性追求10-09
自然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3-14
自然教學工作總結05-23
自然資源工作總結范文10-03
自然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