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進行能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在關愛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篇一: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五星鎮中心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校區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況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情況,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況。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在團支部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建立健全家校聯系。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校園里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可以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展示自己的書畫作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共同進步,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真正成了兒童學習活動的樂園。
開展“校園歌手賽”活動。為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給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藝的舞臺,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于12月22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第三屆校園歌手大賽。經過各班的選拔推薦,最后全校區共有12名同學進入了今天的比賽。比賽分2個組展開角逐,比賽中小選手們個個滿懷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少兒歌曲被歌手們演繹得激情四溢、個性飛揚。嘹亮的歌聲響徹賽場,引來臺下觀眾和評委們的陣陣掌聲。有的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參加校園歌手賽,不遠千里,趕回家親歷孩子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成功時享受到更多的關愛。
邀請醫護人員為留守兒童進行體格檢查,關愛孩子的健康。開學剛剛一周,學校邀請太和三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和醫護人員免費為校區全體學生進行體格檢查。檢查的項目有量血壓、量身高、測視力、測肺活量、量胸圍、五官檢查等,并對兒童建立健康體檢檔案。醫生們一邊為孩子檢查,一邊宣講著兒童保健知識,極大限度地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孩子們在檢查中沒有絲毫膽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溫暖。
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后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篇二: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暨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中小學生。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孫集初中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實施“留守學生關愛工程”,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學生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F將2010~2011年度第一學期“留守兒童” 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支部書記為副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討論我校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
通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學生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系卡,對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系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末做好留守學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記錄學生發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2、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管家長”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學校通過工會,發動教師積極參加到代管家長隊伍中去,承擔留守學生的監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代管家長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為監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三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學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情況等;4、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隊干部、優秀學生以及“留守學生”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3、建立“家校”聯系制度。
為及時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聯系制度,代管家長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還鼓勵教師多走訪“留守學生”家庭,經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學習輔導,指導家長或親屬如何關心孩子。對“留守學生”家庭做到“五必訪”,即情緒不好必訪,身體不佳必訪,成績下降必訪,遲到早退必訪,與同學爭吵必訪,通過家訪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
三、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1、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采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配了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輔導,讓留守學生傾訴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配優秀學生和班隊干部與留守學生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交流,許多學生邀請留守學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溫馨。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校以重大節日為契機,并側重于“留守學生”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舉辦“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開展“為留守學生獻愛心”募捐活動,舉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講比賽等。每學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學生開展一至二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節假日期間,組織留守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在學校設置親情電話,定期讓留守學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學校在“留守學生之家”開設了心理咨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確保不因家庭貧困而讓一個留守學生失學。
四、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絡體系。
我們認為,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協調配合。為了優化“留守學生”教育環境,我校堅持以社區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成一網絡,形成教育合力,從而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長的教育幫扶工作,經常利用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集中家訪日、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形式,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長的監護義務。
五、建設留守學生之家活動室。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學生之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設備。張貼了留守學生之家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況,使活動室充滿活力,為留守學生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使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與和諧。
總之,關于“留守學生”的教育,我校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單靠學校的努力,缺少大環境的支持,“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將愈來愈難,現就我們感受較深的幾個問題提出與各位教育同仁商討:
1、由于“留守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對他們的教育幫助、關愛顯得力不從心,學校和教師無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長和社會去履行本應由家長和社會承擔的教育責任。
2、家庭教育觀念錯誤,有的甚至與學校教育相悖,家長素質亟待提高,有的家長對子女要么溺愛,要么高壓,要么放任,要么簡單粗暴,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3、社會不良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大打折扣,賭博風氣的漫延,單親家庭的增多,拜金主義的盛行,校園周邊環境的混亂,暴力游戲、色情網吧等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學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我校的“留守兒童”人數多,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但是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下學期初步工作思路如下:
1、繼續深入實施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創建工作,讓“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
2、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
3 、繼續抓好代管家長結對工作。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
今后我們將繼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認真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省市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讓他們感受到春風沐浴雨露、健康快樂和諧成長,從而擁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篇三: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我校共22個教學班1114人,其中留守學生693人,占學生總數的62.2%。近幾年來,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校20xx年榮獲郴州市教學質量優勝獎,20xx至20xx年連續三年榮獲汝城縣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學校先后成功創建為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郴州市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示范學校,湖南省示范家長學校。
當前“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我校一直將“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認真摸底建檔,明確每一個關愛對象
建立留守兒童臺帳是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的基礎。每個學年初,我們都會利用新生建檔的機會,詳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信息,重點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家庭出身,家庭主要成員,父母的工作性質、工作去向,平時的監護情況等,然后以班為單位,建立專門的留守兒童臺帳。學校專門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班子,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政務處、總務處負責人及班主任為成員,并安排專人管理全校留守兒童檔案。
二、努力辦好家長學校,積極創新家校合作模式
影響留守兒童心理、性格、學業、品德的最大障礙就是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帶來的親情缺失。為了更好的建立家校聯系的渠道,我們著力于辦好家長學校。我們確立了“一個體系、三條途徑”的家校合作模式,即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完善德育網絡,最終通過“校訊通”、“家校聯合”和“社區互動”三條重要途徑來實施。
“校訊通”網絡平臺是將學校重要信息,學生在校表現等向家長傳遞的最快、最便捷的平臺。每個學年開學初報名時,我們都會要求家長留下準確的移動電話聯系方式,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讓家長與移動或其他電信部門簽訂校訊通使用協議。學校每逢節假日和寒暑假放假,以及新學期開學等都會通過校訊通統一發送短信通知,以便家長及時接送,確保了學生平安回家或返校。與此同時,假期中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要求也通過校訊通短信平臺通知到家長,以便家長配合監管。各班主任每個學期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以及學生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也通過校訊通直達家長。這避免了過去那種學校發放書面通知或學生手冊,由學生帶回家,而家長卻始終見不到的現象,保證了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家校聯合”即通過精心設計“家校聯絡卡”及學校意見箱,學校可以隨時聯系家長,家長也可以隨時將意見建議向學校反饋和交流。我校在門衛室醒目處設立專門的校長信箱,主要搜集來自家長及社會對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學校定期在每周星期四行政會前開箱一次,如有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則在行政會上予以研究解決,同時以“一事一議”的形式建立“家校聯絡卡”,落實好責任人,整改措施及回復辦法。確保家長意見建議條條有回音,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見實效。
“社區互動”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等方式進行。“走出去”,是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會開展一次“留守兒童”大走訪活動,由校級領導分組牽頭,中層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師分別深入村組、深入留守兒童家中了解情況。“請進來”,是我們每個學期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到校參加“家教經驗交流會”,“感恩勵志教育會”“學生學習成果展覽會”等。在“家長開放日”期間,學校在校園主干道的兩旁,以展欄的形式展出學生的優秀作業、優秀試卷、優秀書畫作品以及文藝、體育等活動的照片等等。家長可以進入自己孩子所在班級聽課,親身體驗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學校也會舉行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有針對性的邀請部分家庭教育好的家長進行經驗介紹,比如“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隱”,“如何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何教育孩子尊敬師長、友善鄰里”等等。20xx年4月,還特意從長沙請來專家舉行“感恩勵志教育活動”,家長與孩子一起聽報告,一起與專家互動,場面蔚為壯觀,生動感人。如此一些活動,增強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三、安裝愛心電話及視頻設備,建立有效的親子交流溝通的平臺
為了保證學生學習不受干擾,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為解決留守兒童與其父母親通電話的問題,20xx年1月,在縣關工委與縣婦聯的關愛下,爭取縣扶貧辦的支持,給每一個班捐贈了一臺鐵通固定愛心電話,共20臺。每臺電話預存話費500元作為基礎話費,留守兒童給父母打電話,按市話0.1元/分鐘,長話0.2元/分鐘的標準予以優惠通話。當基礎話費不足時,則由學校予以補足。這極大的方便了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聯系溝通,有效地促進了親情的培養。20xx年下學期,學校又借創省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實驗學校的機會,建立了愛心視頻室,定期向留守兒童開放,通過與父母視頻聊天,提供了親子間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使遠隔千里的父母近在咫尺,進一步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實踐證明,這是最有效的親子交流平臺。
四、構建快樂課堂,豐富課外活動,營造健康成長的校園環境
為了讓留守兒童熱愛學校生活,集中精力專注于學習,學校積極推行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將過去那種機械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改為教師主導,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為主體的模式,大力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努力構建快樂課堂。將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均衡編組,讓他們在小組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利用學校少年宮的資源,成立音樂、美術、舞蹈、書法、體育、經典誦讀等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快樂的課內課外活動中逐漸成長,從而形成獨立堅強的性格,頑強拼搏的毅力。
五、開設心理教育課,設立心理咨詢室,撫慰留守兒童失落的心靈
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溫暖,缺乏監護人細心的學習引導和管理,使他們在學習、心理、身體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孩子出現了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頑皮任性、沖動易怒、神經過敏、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部分孩子紀律散漫,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吧等。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每周還開設了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了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建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檔案,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困惑,增強對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給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心和監護,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六、抓好后勤保障,開設綠色窗口,創造便利的生活條件
要讓留守兒童在學校里能找到家的感覺,我們既要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更要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方便。為此學校將留守兒童的后勤服務保障作為一件重要的工作來抓好抓實。一方面,竭力抓好校園環境衛生和教室、寢室的凈化、美化工作,讓他們感到居室的溫馨。另一方面,在市、縣關工委的關心下,我校認真實施了“春苗營養廚房項目”,廚房設備煥然一新并高薪聘請手藝好的師傅做廚師,嚴把食品采購關,使食堂的飯菜香甜可口,安全放心。開設綠色窗口,建立留守兒童購買飯菜的專用通道。充分保證留守兒童的飲用開水和洗澡用水?偟囊痪湓,創造一切條件保證留守兒童生活無后顧之憂。
七、爭取社會關愛和多方支持,讓留守兒童享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為了讓留守兒童孤寂的心靈能夠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享受到社會主義的陽光雨露,從而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崇高品德,學校高度重視與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民營企業家等協調配合,積極爭取他們的關心與支持,營造一個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20xx年9月,在縣教育局的關心下,爭取中國扶貧基金會向每一個留守兒童捐贈了愛心包裹;20xx年1月,縣關工委、縣婦聯、縣教育局在我校開展了“共享藍天,健康成長”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送來2000多冊《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手冊》,向部分困難留守兒童贈送了書包和學習用品,爭取縣扶貧辦出資捐贈了20部愛心電話。汝城縣民營企業家譚合平先生向留守兒童捐贈了300多冊圖書,縣關工委領導經常深入學校開展調研,并對留守兒童走訪慰問,牽線搭橋結對支持。
總之,我校多措并舉,讓老師變成留守兒童的父母,把校園變成留守兒童溫馨的家,讓留守兒童心靈不再孤寂,親情不再缺失,學業不再放棄,性格不再冷漠,良好品德逐漸形成,有利促進了他們的健康成長,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例11-14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設計01-06
關愛留守兒童日記300字07-05
支教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12-15
關愛留守兒童支教實踐報告06-11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匯報11-14
班主任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1-14
2017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1-14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報告04-09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15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