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產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蔬菜生產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1
20xx年,是我縣蔬菜生產最為充滿生機的新生年和機遇年,蔬菜產業的發展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縣委、縣政府也把蔬菜產業確定為我縣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主導地位,為此,年初縣政府召開了全縣性的蔬菜產業專題會議,對我縣蔬菜生產工作作出了具體布暑,制定了相關的產業扶持和優惠政策(定單蔬菜每畝生產補助2元,無公害蔬菜生產每畝生產補助3元),10底,縣委、縣政府又專題召開了20020xx年的蔬菜生產動員及現場大會;市委黃鎮東書記三次到我縣調研時都對我縣蔬菜產業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并就我縣蔬菜生產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對我縣原木根基地(現屬雙河鄉)的無公害蔬菜生產作了專題考察,并確定了該基地為市委、市政府辦公廳的蔬菜供應基地(配有一輛蔬菜專用車定時給市委、市政府辦公廳配送無公害蔬菜);縣委周書記就我縣蔬菜產業的發展作了五次專題調研,縣人大也組織專題組對我縣主要蔬菜生產鄉鎮的蔬菜生產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作了專題調研,并就我縣今后蔬菜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縣政協聯系蔬菜產業的任主席親自到現場主持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受此鼓舞,20xx年我縣蔬菜生產整體推進迅猛。全縣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8.5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20%),已收獲蔬菜產量3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0xx3%),實現總產值251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9%),商品菜種植面積10.5萬畝,完成蔬菜銷量15萬噸(較去年增長720xx%),蔬菜銷售收入17500萬元,蔬菜設施栽培面積1.5萬畝,加工蔬菜種植面積4.5萬畝(主要為蘿卜及青菜頭系列)。
一、科學規劃 合理布局
按照縣政府[20xx]2號文件的要求,今年縣政府將對各鄉鎮的蔬菜生產實行目標責任考核。全縣各鄉鎮完成了蔬菜產業目標任務的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協助9個反季節蔬菜生產鄉鎮(巷口、黃因、文復、白馬、和順、雙河、仙女山、桐梓、接龍)完成了全年蔬菜產業規劃,落實了生產面積,對其種植結構進行了合理的規劃調整,明確了示范責任面積(11200畝)及技術責任人。協調10個榨菜生產重點鄉鎮開展了生產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面積的規劃落實、種子的訂購、與民德食品廠、涪陵榨菜集團
公司等企業意向銷售定單的簽定、苗子培育的技術培訓等)。同時也加大了對蔬菜種植結構的調整力度,引進黃秋葵、荷蘭豆、涪雜系列榨菜等蔬菜新種類及品種12個進行品試,以期在來年推廣應用。
二、 抓緊時令 加大科技培訓力度
在蔬菜生產的'重點鄉鎮雙河、仙女、巷口、土坎、白馬、和順、桐梓等地,共舉辦了以無公害蔬菜生產、蔬菜種植技術規范、蔬菜設施及保護地栽培、蔬菜市場動態分析等為主要內容的鄉級技術培訓43期次,受訓人員7300余人次,縣級技術培訓3次,受訓人員1100余人次,培訓效果顯著。編印的14000余冊《武隆縣主要蔬菜栽培技術手冊》及420xx000余份其它蔬菜相關技術資料也已全部發放到菜農手中。
三、 全面推動示范園建設
為了更有效的推動全縣蔬菜產業的發展,今年我們集中力量加大了對重點蔬菜生產鄉鎮科技示范園的建設力度,在巷口、仙女山、雙河、白馬、和順、桐梓等重點鄉鎮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園12100余畝。如巷口鎮城東村及中魚村的茄果園、鳳山村的絲瓜園,和順周家村的南瓜園,光正集團在仙女基地的蘿卜園,雙河木根的甘藍園等等,作為全縣技術業務主管及服務部門的縣農業局也在仙女村、高峰村建立了1000余苗甘藍及蘿卜示范園,全縣各示范園示范帶動效果明顯,示范效益顯著。
四、加大對整體扶貧村及種植大戶、營銷大戶的重點扶持
對整體扶持的貧困村(仙女山龍寶堂村、桃園村,巷口萬營村、卜板村,白馬車盤村、雙河高峰村等)及其種植大戶,在技術及種子的引進等方面實行重點扶持,無償贈送優質蔬菜良種180余千克,價值近20xx萬元,品種達20余個,在扶貧村舉辦培訓14次(120xx5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500余份。全縣20畝以上的蔬菜種植大戶7820xx戶(最大戶500余畝,高峰四社社長羅代倫),大戶種植面積45000畝,幾乎占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外來(縣外)承包種植23戶,承包種植2800余畝,縣內異地互動承包種植8戶種植面積1050畝。全縣現有營銷大戶 20xx7戶,年營銷量在5000噸以上的大戶220xx戶(其中雙河鄉木根村營銷大戶王小平為重慶市級勞模)。
五、 龍頭企業的培育
協助蔬菜生產及加工龍頭企業完成《仙女山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三峽庫區產業化項目)、《白馬山特色蔬菜基地建設》的項目申報,協助縣民德食品廠與仙女山、巷口、雙河鄉等鄉鎮簽定意向性蔬菜生產定單面積達3萬余畝,拿出2萬元產業資金扶持民德食品廠的項目申報及建設工作,現正與縣胭脂蘿卜素廠密切按觸,以期在項目申報、原料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培育。
六、 無公害蔬菜蔬菜栽培控制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在巷口鎮的城東村及仙女山鎮的白果村、雙河的黃泥村、和順的打蕨村無償的為當地菜農安裝殺蟲燈50余盞,效果十分顯著,下一步我們將在巷口鎮、仙女山鎮、雙河鄉、和順鄉等地全面推廣使用這一無公害控制性技術。推廣施用安全高效農肥(沼液)300噸余噸,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農年豐)8000余支,防蟲及遮陽網2萬余平方米。
七、 雙河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
。ㄒ唬 完成了基地規劃、面積的落實、種植結構的科學布局、種子的保障供應(基地建設主要集中在雙河鄉的高峰村、新春村、梅子村、坨田村等地),完成無公害蔬菜在地種植面積7800余畝,主 要為甘藍(2700畝)、大白菜(1500畝)、蘿卜(1800畝)、茄果類(主要為青椒700畝)、鮮食糯玉米(800畝)、其它(300畝)
。ǘ 完成基地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及其規范種植、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培訓12期, 5320人次,無公害蔬菜知識手冊及無公害蔬菜基本知識掛歷(4370冊)已全部發放到基地每一農戶手中。
(三) 完成基地牌及警示牌制作與安裝12塊(市局統一制作7塊,縣鄉共同制作5塊)、書寫無公害蔬菜宣傳專欄29(期次)、宣傳標語57(條、幅)。
(四) 完成沼氣液肥的推廣施用300余噸(主要集中在光正集團仙女山基地、高峰村等地,每畝施用量為0.75噸,已完成400畝的施用量),安裝殺蟲燈27盞,推廣施用好年豐等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4500支。
。ㄎ澹 與植檢植保部門密切合作,對基地生產資料(主要為農藥及肥料)市場進行了全面的集中清理整頓(3次),對基地內的農藥及肥料銷售攤、點全部發放了無公害蔬菜生產農藥禁銷目錄及無公害蔬菜知識手冊。
。┏闪⒘巳h唯一的鄉(鎮)蔬菜生產辦公室(雙河鄉蔬菜辦公室)及蔬菜產品質量檢測點(雙河點),建立了較為規范的綠園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該合作社運行狀況良好,這對組織基地農戶生產及產品銷售起到了具大的推動作用。
八、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對和順鄉及雙河鄉(無公害蔬菜基地鄉)的農藥及肥料市場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頓,對違規、違禁農藥及肥料進行了全面的取締,對重點蔬菜鄉鎮的農資市場進行了重點整治,動用無公害蔬菜宣傳車15臺次對重點蔬菜生產基地進行了無公害蔬菜知識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完成了對五個農貿市場347個攤位(點)529個產品樣的抽樣檢測,完成了對新老基地193戶農戶439個產品樣的抽樣檢測,同時對蔬菜生產過程進行了有效的監控。同時對和順及雙河鄉兩戶違規農戶進行了處罰。
九、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蔬菜產業發展的步伐。
。ǘ┦卟嗽O施及保護地栽培較為落后。
。ㄈ┤h蔬菜技術服務力量薄弱。
。ㄋ模┦卟水a業結構及種植結構急待調整。
十、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ㄒ唬┌凑丈a布局區域化、品種結構多樣化、生產服務優質化、產品加工精細化、市場營銷網絡化的原則,因地制宜指導全縣蔬菜產業的發展。
(二)以基地建設主重點,強化蔬菜生產過程的安全監控,確保產品質量,確保人民的食用安全。
。ㄈ┯杏媱潯⒂薪M織、有規模的組織培訓種植大戶、鄉鎮農業服務人員,加強蔬菜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科技種菜的含金量。
(四)抓生產、抓產品質量安全、抓市場并重,開拓更為廣闊的蔬菜營銷市場,加強對菜農的市場引導,建立和完善蔬菜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較為完善的蔬菜營銷體系及網絡,確保菜農增收。
。ㄎ澹┓e極爭取,加大對蔬菜產業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扶持政策。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2
蔬菜是我國主要農業經濟作物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實現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經濟;抓蔬菜就是抓產業結構調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鄉通過近兩年的努力,蔬菜產業化初具規模,今年蔬菜生產形勢很好,為了便于上級領導檢查我鄉工作,現將我鄉××*年蔬菜生產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基本思路
年初,我鄉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根據縣委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導思想,依據本鄉實際,切實理出了一條以“蔬菜產業興鄉,科技推廣先行的思路,認真加強對蔬菜產業化的引導,依托本鄉“四季春蔬菜、花卉批發市場”,緊緊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種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并調動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推動全鄉“三線十基地”全面開發,為完成年初計劃目標開好局。
二、圍繞目標,完成各項指標
黨委、政府憑借發達的交通優勢,充足的光、熱、水、土等資源及傳統的蔬菜種植習慣,理清工作思路,轉變干部作風,變指導為引導。特別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強化擴大溫棚保護地栽培,舍得人力、財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標:
(1)、蔬菜面積---發展到1.1萬畝,效益2800萬元
(2)、蔬菜單項人均收入----550元
(3)、張關畝等6個蔬菜專業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溫室大棚、小弓棚面積5500畝,占蔬菜面積50以上
(5)、蔬菜種植收入萬元以上的戶,450戶以上,4000元以上的戶,20xx戶以上。
(6)、蔬菜科技戶1500戶以上,培訓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實現蔬菜基地10個(張關畝、崔老家、蒯莊、賈煙墩、胡老家、高莊、李漢樓、田莊、袁村寺、張莊)
(8)、推廣先進生產模式15個
(9)、引進新品種69個
(10)、先進技術普及率90
(11)、優良品種覆蓋率100_
三、“三線十基地”蔬菜高效開發
鄉黨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三線十基地”建設,沿g310國道、203省道、虞賈路,黃金十字架,重點抓基地建設產業化。目的是較快形成規模化、市場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種植模公文寫作式:
(1)、以張關畝村為中心的1500畝溫室大棚無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為中心的1200畝無公害“春包菜(番茄)---秋黃瓜”模式
(3)、以袁老家為中心的3500畝優質“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莊為中心的高架山藥、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為中心的“大蔥---花菜”模式
(6)、以高莊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漢樓為中心的山櫻椒模式
(8)、以賈煙墩為中心的“啤酒大麥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張莊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莊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黃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廣應用,極大地拉動了產業結構調整,顯著地增加了我鄉菜農今年的經濟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場”建設
1、圍繞領導決策搞好科學規劃,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場三期工程建設,在原基礎上,今年又投入資金350萬,硬化二條街道,建造3排門面樓,新開發50畝的停車貨場,使大市場的日蔬菜吞吐量達300噸以上。
2、實施“市場推動”戰略,促進基地發展。通過市場引導,種植品種和結構有了較大幅度的轉化,形成了具有較高外向市場份額的大白菜、黃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結構,拓寬了銷售渠道,使我鄉的蔬菜走出家門,銷向全國,面向國外。
五、典型經濟效益:
1、××*村是我鄉的蔬菜專業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畝,人均0.8畝地,97年剛剛解決溫飽。近年,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溫棚發展到480架,人均蔬菜單項收入達20xx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鄉的秋黃瓜近年已主導了商丘大市場及周邊縣市場,但在秋澇之年是如何獲得豐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實際上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典型。入秋以來,陰雨綿綿50多天,多種莊稼地都形成內漬外淹,不同成度的絕產減產,一般常規管理的黃瓜很難忍耐50天的低溫、陰雨,減產9成或絕產,但崔老家村的幾百畝秋黃瓜卻另一番青枝綠葉、碩果累累的景象。原因是在鄉科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前期重化控、中期重保瓜、盛瓜期重根外噴肥技術”,依靠科技進步實現了大災之年大豐收”的局面。畝效益3000元以上;崔福明等科技意識強的戶,畝產5000元以上。
3、崔老家村卞莊組菜農張益常,投資3500元建溫棚一座,占地面積0.42畝,采取五種五收種植模式“冬蕃茄、套種西瓜、辣椒、絲瓜、豆角”,當季收入9600元
,冬接絲瓜茬種茄子1100棵,收入11000元。
4、胡老家村李電池組菜農代氷建四口人,六畝地,其中四畝蔬菜,建兩座溫室,修復1.6畝大棚,采取規模種植(全部蕃茄),“搶早抓巧,精細管理”,經濟收入2萬元以上。
5、張關畝村高建華5口人,5畝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玉米----套香菜”模式。上半年番茄收入16000元(良種 良法)
6、韓春生4口人,3畝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白菜----秋香菜”模式。春茬番茄實行三層覆蓋栽培,收入12500元。
六、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促進支柱產業高效益
以鄉科技站、農技站為依托,先后引進國內外優良蔬菜新品種69個,經過試種示范,推廣穩定了45個有價值的品種,如大白菜種:日本夏陽、南韓四季王、青雜三號等;番茄種:金棚一號,以色列148號等;辣椒:洛椒98a,湘研16、碭椒1號等
西瓜種:黑金剛2號、黑寶等;
甘蘭種:金春早8398等;
黃瓜種:津優1號、津春2號等;
芫妥種:泰國耐熱芫妥、昌龜雜交芫妥等;
豆角種:天子三尺綠、春條901等;
推廣的新技術35項:
(1)、溫室大棚多層覆蓋技術;
(2)、中、晚熟番茄早熟栽培技術;
(3)、西瓜嫁接抗重茬技術;⑷、西瓜近地面薄膜覆蓋栽培技術;⑸、黃瓜“浸瓜保瓜技術”;⑹、無公害生物農藥應用技術;⑺、配方平衡施肥技術;(8)、幾種瓜菜間作套種高效栽培模式等;(9)、吡效隆高效座瓜技術(10)、農藥混配防病治蟲新技術等。這些優良品種的引進和先進技術的推廣,給我鄉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效益。
七、今后打算
1、強化科技意識,轉變干部作風,,“轉變權力作用,發揮知識作用”,實施科技興鄉戰略,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唯一出路.
2、突出支柱產業唱好蔬菜重頭戲,形成一村一型的財源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明年增加面積20xx畝,提高效益人均80元。
3、鞏固沿線開發蔬菜示范高效園成果,鄉主要干部抓好產業結構調整示范點,力爭年年有突破。
4、增加科技投入,辦好每月二次的蔬菜科技培訓班,做到人人都有一技之長,家家都能靠蔬菜致富。
5、辦好搞活四季春蔬菜花卉市場,向基地要資本,向市場要效益。
6、明年計劃建成保鮮庫一座(500噸以上),通過冷貯和加工,增加反季節市場份額,走產鮮加保鮮節能增效的路子。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3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全縣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依托農業旅游和兩區同建兩大主題,立足“提質增效”這個核心,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力推進品質蔬菜基地建設,蔬菜產業實現新突破。通過一年的努力,蔬菜產業化初具規模,各項工作穩步開展,蔬菜生產形勢很好,成為近幾年來最好的發展年份。
一、今年工作亮點
(一)促項目
去年7月份以來,我縣共承擔上級財政扶持性資金640萬元,主要包括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資金食用菌產業建設項目、國家蔬菜標準園創建項目、全省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全市綠色蔬菜標準園創建項目等,目前已全部完成,這些項目的引進,有力的促進了我縣蔬菜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上半年,重點承擔了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資金食用菌產業建設項目,由山東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XX縣天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齊河益生園菌業有限公司、XX縣高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個主體具體實施,新建、擴建四大食用菌產業園區。今年5月份,項目順利通過省財政廳績效考核小組的績效考評,被評為全省優秀等級。
(二)上園區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規;N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實施了“百園興菜”戰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招商引資助推園區發展。廣泛開展蔬菜產業招商引資活動,借助外力培植龍頭型園區。通過招商引資,先后引進了齊河綠康蔬菜生態園、宣章美東XX區、晏城高樺食用菌公司、荷盛源蓮藕種植園區、山東康瑞食用菌擴建項目五大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總占地面積達到20xx畝。齊河綠康蔬菜生態園,一期項目將建設高標準磚混結構陰陽棚40個,實現蔬菜和食用菌的同時生產,在園區設施設計、茬口安排、市場切入等方面,均走在同行前列,建成后將成為全省新的溫室棚型結構的新亮點。山東康瑞食用菌擴建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食用菌生產的全部自動化,將成為全國最先進的食用菌全自動化生產基地。二是對傳統蔬菜園區進行升級改造。以現有傳統園區為依托,進行更新換代,改造升級,提升園區檔次,膨脹園區規模。截止目前,全縣新增蔬菜標準園區5處,各類規模蔬菜產業園區累計發展到100處,1000畝以上蔬菜園區累計發展到11處,“百園興菜”工程已基本實現。
(三)搞服務
上半年,我們在做好技術服務的基礎上,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以重點產業園區為重點,做好產品市場銷售的服務。以蔬菜協會為依托,先后組織重點蔬菜產業園區與德百集團、濟南華聯、濟南老牛農產品貿易公司等企業進行了對接,提高了園區及其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效的促進了產品的銷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0日,我單位組織全縣9處產業園區與濟南鐵龍農貿有限公司進行了對接,就產品在濟南設立品牌專營形象中心問題達成了意向。下一步,各大產業園區的蔬菜及相關產品將依托齊河蔬菜協會這一平臺走進省城。二是配合執法職能建設,健全蔬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目前,鄉鎮、園區、重點村均由專人負責蔬菜產品安全工作,全縣蔬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已經形成。三是繼續實施技術人員包鄉鎮制度,緊密和鄉鎮產業工作的聯系,進一步推進鄉鎮產業的發展。
(四)創品牌
上半年,蔬菜三品認證數量取得突破性進展,認證總數已達到98個,其中,無公害蔬菜產品53個,綠色35個,有機10個。三品認證總數雖多,但缺乏知名品牌,這一設想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認可,并專門下發文件,目的是將全縣諸多品牌統一起來,形成抱團闖市場的格局,徹底解決品牌多而散、雜而亂、無規模、市場影響力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充分立足縣政府辦關于“齊河”生態蔬菜品牌建設的文件精神,重點對“齊河生態蔬菜”統一品牌標識的.規范和使用進行了強勢推動,把齊河生態蔬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注冊了“齊河生態蔬菜”品牌,以規范我縣蔬菜品牌、提升蔬菜產品檔次。目前,企業爭相使用這一品牌的積極性很高,已有5家企業的品牌產品加入到“齊河生態蔬菜”這個大家庭中,大品牌的優勢作用已經凸顯。同時,各鄉鎮也大力推進品牌創建工作,華店鄉積極申請全國西瓜地理性標志,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
(五)宣傳質量安全
為切實做好蔬菜產品安全工作,我們三措并舉抓治理,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蔬菜產品安全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積極與電視臺、齊河報等新聞媒體合作,加大蔬菜安全生產、安全消費的宣傳力度;積極參與縣食安辦活動,接受群眾咨詢,宣傳蔬菜安全常識;深入群眾宣傳安全生產政策和知識,主要通過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廣泛宣傳蔬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接受群眾咨詢服務1000多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0xx多份,提高了生產者對發展品質蔬菜的認識、消費者選購健康品質蔬菜的能力。二是大力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通過印發技術標準、召開會議、舉辦培訓班等形式,促進蔬菜生產者嚴格按技術標準規范生產,并建立健全技術管理、產品準出等檔案,從源頭和細節管理上,保障蔬菜產品的安全。三是加強蔬菜產品抽檢力度。結合市里抽檢,對生產企業和標準化基地每年開展三次例行監測,蔬菜批發市場進行不定期銷前抽檢,同時鼓勵生產基地認真開展自檢工作,做好檢測記錄,建立自檢檔案。逐步形成從“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和安全追溯平臺,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抽檢、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搞好例行監測、基地自檢和銷前抽檢。截至目前,蔬菜質量抽檢平均合格率達98%。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4
一、蔬菜生產現狀
1、蔬菜復種面積有所減少。據最近調查統計,今年全縣旱地蔬菜播種面積為16.55萬畝,蔬菜總產量為23萬噸,總產值1.7億元。經分析與去年18萬畝的播種面積相比,少了1萬多畝,這些有一部分是因修道路、建筑廠房等被毀,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產品流通困難和種糧而被改。
2、特色蔬菜明顯。經過多年的蔬菜種植,我縣蔬菜已形成以安宜北港村的速生菜、安宜東升村的草莓、涇河大同村的西瓜、柳堡王通河的辣椒一村一品的特色蔬菜種植模式。
3、設施栽培趨向滑坡。全縣有日光溫室3座,少于上年20座,大中棚(鋼竹架)5000畝,少于上年7000畝,小弓棚面積5331畝,少了2331畝,主要是工業占用菜地和土地流轉的制約,有些菜農的棚架、大膜等保護地設施束之高閣。
二、工作回顧
今年我縣旱地蔬菜在播種面積上雖有所下降,但由于今秋適宜的濕光氣候有利于蔬菜的生長發育,使得全年生產總量接近去年,故形成了今年的豐收年景。但與我們的努力工作也有一定關系,回顧這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1、搞好技術培訓。為了提高蔬菜產品的內在質量,指導廣大菜農種好菜。今年,我們舉辦了由各鄉鎮農業助理、蔬菜技術員以及蔬菜種植大戶參加的技術培訓班,圍繞西瓜抗病品種技術應用、蔬菜新品種技術應用及推介等有關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重點培訓。據統計,全縣分四期共有300多人參加了培訓。
2、做好試驗示范。黑烏菜是我縣寒冬時節的一種主要蔬菜,多被人們利用它來做菜、做湯,但多年來由于育種工作跟不上,致使該品種混雜、退化、變異等狀況加重,為保護好這一具有寶應傳統特色的蔬菜品種,我們今年承租了9畝地對黑烏菜這一傳統品種進行了提純復壯,從種植農戶手中收取四個具有代表性的供試樣種,分小區進行片選,從苗期就開始去雜,直至收獲,經過首輪提純,大部分小區收獲樣種種性純度已達85%。
3、引進優良品種,推廣新技術。好品種、新技術一直以來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種植效益的關鍵。一是引進新品種:西瓜是我縣有關鄉鎮的支柱產業,但由于近幾年連作種植的影響,枯萎病的發生越來越嚴重,為控制或減輕病害造成的損失,提高西瓜種植效益和穩定種植面積,我們引進示范了兩個抗病品種“抗病京欣和新抗二號”,前者重茬枯萎病率1.5%,后者重茬枯萎病率1.8%,且這兩個品種口感好和產量高,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二是推進高效蔬菜種植效益:通過應用大棚西瓜套四季豆(紅扁豆)、早春西瓜+小白菜+秋辣椒、早春番茄+伏缺青菜+秋大椒(秋萵苣)等高效反季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復種指數,而且增加了土地產出率。我們在黃塍示范園區的蔬菜特經(設施栽培)復種指數達到2.8,畝產出達到0.6—0.7萬元,畝純效益也在3000元以上。
4、項目建設循序漸進。
①與揚州市幫達蔬菜研究所聯合申報的三項工程“主要蔬菜連作障礙防治技術推廣應用”已實施完畢。我們把它作為我縣主要圍繞西瓜的產業特點,解決西瓜的枯萎病危害而影響連作的工作來展開,通過強化培訓、砧木嫁接、商品化育苗等一系列工作,已推廣抗病品種近1萬畝,嫁接育苗近0.3萬畝,較好的完成了項目的實施內容。
、谂c涇河鎮政府申報的鋼架棚式西瓜高效復種技術應用,計劃建設500畝的高效蔬菜(設施栽培),其中黃塍新豐村建設150畝,合同分配資金近5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發展蔬菜產業是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目前我縣發展蔬菜產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上熱下冷。省、市領導對發展蔬菜生產的重視程度高、熱情度高,與山東壽光進行互派人員學習交流。而鎮、村級領導對種植蔬菜態度冷淡、積極性不高。
2、市場空間大,農民熱度小。蔬菜是日消費品,市場需求大,但因其投資大,風險大,農民種植熱情不高。
3、技術儲備多,到位實施少。目前我縣旱地蔬菜有兩個示范園區,引進了不少新品種、新技術。如嫁接技術、電熱基質育苗、早春西瓜秋西瓜(秋辣椒)等高效種植模式等,但在實際生產中,這些技術普遍應用的卻很少。
4、勞力強輸出,菜農能力弱,F在農村青壯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農村的基本是婦女和老人,她們種植蔬菜水平不高,且膽子小,接受新技術意識差,不敢種植蔬菜。
5、糧食補貼多,蔬菜投入少。近幾年,對種糧優惠政策較多,不僅免農業稅,而且還有很多良種補貼,使得農民的種糧積極很高,但對于蔬菜投入的優惠政策卻是雷聲大雨聲小。
四、20xx年工作打算
1、抓好基地建設。以示范園區為基點,把落實蔬菜基地作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進一步拓寬蔬菜品種,引進大椒,蘿卜等常規蔬菜優質品種,向更廣的蔬菜領域開發。要每個鎮落實200—300畝的臨鎮耕地作為蔬菜種植基地,作為種植業的亮點工程。
2、實現產品由量到質的轉變,向優質無公害方向發展。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越來越強,對蔬菜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已實行蔬菜市場“準入制”,并逐步輻射、覆蓋全省,這些都對我們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性給出了新的標準,無公害生產成為今后蔬菜發展的突破點和支撐點。我們今后不僅要不斷制定無公害生產標準,申報品牌,而且還要不斷擴大無公害生產基地,創立品牌、宣傳品牌、利用品牌、保護品牌,發揮品牌效益(效應)。目前我縣旱地蔬菜中僅有“金禾”西瓜、“朗亭”馬鈴薯等有限的.幾個無公害品牌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我們創更多的蔬菜品牌。且我們在創品牌的同時,還必須有超前意識和超前行動,還要注意品牌打假,最典型的例子是:每年到了6月中下旬,寶應“金禾”西瓜已脫空的情況下,市場上還到處是瓜販“金禾西瓜、包熟包甜”的吆喝聲,無形中侵犯了“金禾”品牌,但無人(機構)保護和打假。
3、發展設施栽培。以實施高效蔬菜經作(鋼架棚式栽培)項目為抓點,進一步擴大設施栽培面積。無論西瓜還是蔬菜應以設施栽培作為基本的生產條件,設施栽培的投入雖然相對較大,但較常規栽培產生的效益也是可觀的。在政府補助的同時,鼓勵民資投入,因為發展蔬菜設施栽培的最終收益者是農民自已;厣a要全部實行大棚設施栽培,尤其以鋼竹架大棚為主,全部采用春提早秋延遲栽培,適當發展日光溫室,走工廠化育苗,設施化生產的路子。
4、增加政府投入。做好由上到下的政府領導扶持工作,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出臺一些菜農優惠政策,如市、縣政府鼓勵發展蔬菜設施栽培種植,拿出專項資金對農戶發展的設施大棚實行補助,鎮政府規劃投資公共設施如基地的路、電、水等。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5
今年,我縣完成蔬菜生產面積16.27萬畝,蔬菜總產量21.88萬噸,分別占任務數的101.68%和101.29%,實現蔬菜總產值3.14億元。其中:常規正季蔬菜種植面積4.232萬畝,總產量6348萬公斤,產值7617.6萬元;縣級保供基地冬春早熟蔬菜0.19萬畝,總產456萬公斤,產值1368萬元;夏秋冷涼蔬菜0.47萬畝,總產1034萬公斤,產值2585萬元;商品蔬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1.185萬畝,總產2254.5萬公斤,產值2930.8萬元;秋冬蔬菜生產面積4.323萬畝,總產量8040.8萬公斤,產值11257.1萬元;鄉(鎮)菜藍子基地建設面積0.17萬畝,產量476萬公斤,產值1428萬元;特色辣椒生產面積5.7萬畝,總產量3271萬公斤,產值4186.62萬元。
一、商品蔬菜生產
全縣共建設立了17個商品蔬菜生產基地,面積1.185萬畝,其中:高標準商品蔬菜生產基地10個,完成生產示范種植面積0.56萬畝,蔬菜專業合作社領辦7個,種植面積0.625萬畝,即:按市農委的要求,實施了蔬菜新增和改擴建規模化、標準化建設任務0.5萬畝,基地建設主要分布在全縣8個鄉鎮。有參與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3家,覆蓋農戶341戶,在500米以下區域重點打造1600畝冬春早熟(次早熟)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建設區域在城郊的峨嶺、中壩、朗溪等鄉鎮;在海拔550—800米區域依托我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種植大戶建立4000畝標準商品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實施區域為沙子坡、板溪、合水、新寨等鄉鎮;同時,抓好示范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蔬菜產業發展資金140萬元,修復蔬菜生產育苗大棚197個,新建鋼架大棚42個,修建排灌溝渠863.4米、機耕道長500米,安裝太陽能殺蟲燈20臺,發放殺蟲黃板6.4萬張。
5600畝冬春商品蔬菜基地平均畝產1814公斤,總產量1.015萬噸,商品蔬菜銷售量達6000余噸,實現銷售收入1080萬元。
二、特色辣椒產業建設
按《自治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今年優質無公害辣椒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印府辦發[20xx]16號)文件精神,今年全縣共完成大田辣椒移栽面積5.6964萬畝(5.7萬畝),涉及17個鄉鎮,281個村,1391個村民組,1.524萬農戶。今年全縣辣椒產業發展共投入資金593.2萬元,其中:采購和發放遵椒1號特色辣椒種4450公斤,投入資金44.5萬元;地膜100噸,投入資金150萬元;發放45%高效復合肥700噸,投入資金263.2萬元;安裝太陽能殺蟲燈15臺,投入資金10.5萬元;每畝按1000元補助標準,補助示范區域農戶集中育苗面積1250畝,育苗費125萬元,縣新建改建辣椒烘干房12間。
到11月上旬止,全縣辣椒總產量達3274公斤,平均畝產鮮椒574.8公斤,全年辣椒生產總值4186.62萬元。其中:鮮紅椒銷售950.9萬公斤。產值為1711.62萬元;鮮青椒至11月底產量可達450萬公斤,產值為450萬元;干椒產量在135萬公斤以上,產值20xx萬元。辣椒產業的發展可為我縣1.5萬余戶椒農,戶均增加收入2400元以上。
今年全縣共新建辣椒標準生產示范基地9個,示范面積6500畝,其中,縣辦示范點2個,面積20xx畝,示范地點纏溪鎮曾家村、楊柳塘村1000畝;新寨鄉后壩村、團山村、小澤村1000畝,并配套供應45%高效復合肥25噸,農膜2.5噸;鄉(鎮)辦示范點7個,面積4500畝,示范區域主要在沙子坡、杉樹、刀壩、板溪等鄉鎮。
縣辦示范點平均畝產鮮椒976.8公斤,總產量195萬公斤,收購均價按1.4元/公斤,總產值273萬元;鄉(鎮)辦示范點平均畝產鮮椒823.6公斤,總產量370萬公斤,總產值518.8萬元,示范點示范效應好,帶動全縣5.7萬畝辣椒生產的發展。
三、常規正季蔬菜生產
我縣的常規蔬菜生產面積占全年蔬菜生產的比例較大,主要分布全縣17個鄉(鎮),種植的蔬菜種類主要以茄果類、白菜類、葉菜類、瓜類、豆類、根莖類蔬菜為主。全縣常規蔬菜種植面積4.232萬畝。(附今年印江自治縣果蔬產業完成情況統計表),在生產中,加強了對各鄉(鎮)蔬菜生產的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了農戶的管護水平,常規蔬菜平均單產1500公斤,總產6348萬公斤,產值7617.6萬元。蔬菜產品周年上市,基本上解決了我縣城鄉居民“吃菜難”的問題。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6
xx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農林委把蔬菜生產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抓緊抓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結合縣情制定生產計劃,穩定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落實市新增蔬菜小區獎補政策和《縣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推行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全縣蔬菜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蔬菜產銷情況及特點
據調查統計,到xx年6月底,全縣瓜菜種植面積22.5萬畝,較上年新增6.6%。其中節能溫室蔬菜0.25萬畝,日光大中棚蔬菜3.6萬畝,小拱棚蔬菜2.8萬畝,西甜瓜6.6萬畝,露地蔬菜9.3萬畝。全縣食用菌栽培面積達到113.7萬m2,其中雙孢蘑菇39.4萬m2,平菇42.5萬m2,杏鮑菇31.8萬m2。全縣蔬菜銷售量達64.3萬噸,銷售總額14.1億元,農民來自蔬菜產業收入人均達1080元。
全縣的蔬菜產業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1、注重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h農林委組織引進番茄、辣椒、藕、黃瓜、絲瓜、韭菜等新品種40多個,在五鋪農場生態示范園,鎮村、村、村,村鎮村村等蔬菜基地示范種植,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時,在鎮、鎮、鎮、鄉等瓜菜基地推廣生物解鹽菌應用等新技術,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2、狠抓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全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部門、各鄉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社等果蔬科技服務組織,以綠色食品生產、認證為目標,積極推行瓜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遮陽網、防蟲網、殺蟲燈等物理、生物防治技術,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產地準出信用制度,上市蔬菜產品質量大大提高。
3、發展特色生產。全縣依據傳統種植習慣,結合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形成特色蔬菜生產基地。如鎮村日光溫室精細菜、村鎮小湖村蓮藕、鎮道口村的無籽西瓜、雙堆集鎮蘆溝村早春甜瓜、鄉顏道口村糧菜瓜立體種植等。
4、設施栽培早上市。農民充分利用日光大棚、半地下式節能溫室,采取保溫防凍、加溫保苗等技術措施,開展早春提前和秋延遲反季節生產,選用早熟品種,盡可能適時早播,創造蔬菜產品早上市的適宜環境,打市場時間差,提高蔬菜種植效益。
二、主要工作措施
“豐富市民的菜籃子,裝滿農民的口袋子,城鄉居民生活優質化”是菜籃子工作的總體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上半年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實施蔬菜產業發展計劃和蔬菜科技入戶實施方案。在調查全縣蔬菜產銷狀況、市場行情的基礎上,制定xx年蔬菜生產計劃,提出推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政策性建議和具體落實目標任務的措施。同時,突出蔬菜科技入戶,強化蔬菜生產技術措施落實,提高農民種菜效益。各鄉鎮對近兩年蔬菜產業效益較高的勢頭,認真總結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扶持農民發展蔬菜生產,開辟農民增收新途徑。
2、強化基地建設,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以落實《縣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為切入點,鼓勵農民發展設施蔬菜生產,重點抓好蔬菜生產專業村和瓜菜協會、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以、村、等村和縣昊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縣盛世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鎮喜耕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鄉五鋪顏道口西瓜種植協會、鎮張莊村瓜果菜(菌)產銷技術服務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為重點,強化宣傳,引導農民發展蔬菜生產,不斷擴大基地建設規模。據統計,全縣xx年上半年瓜菜面積新增14200畝,其中,設施栽培蔬菜新增8970畝。
3、實施民生工程,搞好信息、技術宣傳、培訓。按照全省民生工程總體部署,全縣以提升型蔬菜科技培訓為中心工作,培訓種菜大戶500多人次,每人接受培訓32學時,接受技術咨詢、技術指導4次以上。通過網上查詢,向農民朋友發布有關果蔬產銷信息。同時,與省、市業務主管部門保持經常性聯系,及時上報全縣蔬菜產業發展動態,為蔬菜產業發展當好參謀。
4、開展試驗、示范,推廣應用蔬菜生產新技術。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縣農林委拿出50000元,購買京玲西瓜、元首甜瓜、黃瓜種苗等,在五鋪農場生態示范園、村等村建立示范基點,展示新品種,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提高蔬菜產量和經濟效益。
5、做好綠色食品申報、認證工作。已完成“魯南”牌面粉、“志強”牌大豆油、“村”牌辣椒等3個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的申報工作,“溝東”牌黃瓜等6個蔬菜產品已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繼續加強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管理工作,確保產品質量達標。同時,完成了“華奧”牌白色金針菇、“浩強”牌杏鮑菇、“龍牙橋”牌黃瓜綠品標志使用的年檢、續展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蔬菜價格受市場調節,農民栽培管理能力和水平,政府部門的扶持政策、技術服務力度,都直接影響蔬菜產業發展。xx年上半年,尤其是近三個月,菜價一直下滑,xx年農業項目縣級配套資金未能落實等因素,有的農民不再繼續投資蔬菜生產,出現改溫室、大棚蔬菜而種植其他作物現象。因此,我們建議
1、盡快落實市級農業項目配套資金,對符合濉政辦[xx]6號文件精神的農業項目,予以及時申報、評審、驗收、獎補。
2、建立蔬菜價格補貼制度。當市場蔬菜價格下滑至農民生產成本以下時,對種菜農民予以直接補助,保護菜農利益。
3、盡快實施蔬菜生產保險制度,保護蔬菜生產安全。
4、加強對菜農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由于我縣蔬菜專業技術人員少,缺乏科技推廣工作經費,建議縣級財政拿出一定資金,從我縣蔬菜種植大戶中選聘6-10人,有一定理論水平,生產實踐能力強,定期到全縣蔬菜生產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同時,邀請山東壽光市蔬菜技術專家,來濉定期巡回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培養我縣蔬菜專業技術隊伍和實用人才。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7
荷藕是我縣的傳統產業,以荷藕為主的水生蔬菜是我縣的農業支柱產業,也是我縣出口創匯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我縣水生蔬菜產業一直穩步發展,但前年洪澇災害對全縣水生蔬菜生產的影響較大,加上近二年來糧食生產的發展勢頭較好,我縣水生蔬菜生產的完全恢復和快速發展仍有較大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我縣提出了"穩定面積,提高單產;依靠科技,增加收入"的要求,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從而穩定了我縣的水生蔬菜生產。
盡管不斷上漲的糧食行情和今年夏秋季節持續的陰雨天氣給我縣的水生蔬菜的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在全縣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水生蔬菜生產克服了困難,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標和任務。
1.努力協調水生蔬菜面積的落實。
今年我縣水生蔬菜計劃面積為12萬畝,但由于種種原因落實的難度較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縣及時召開了全縣水生蔬菜生產工作會議,了解各鄉鎮水生蔬菜發展情況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并與各鄉鎮分管農業的領導同志和部門進行充分交流,幫助他們排查可以長藕的洼地,同時對病情較重的水稻田和魚塘進行改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而使得全縣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基本上保持了穩定。據調查,今年全縣共種植水生蔬菜13.3萬畝,比去年少1.2萬畝,降幅為8.3%;其中荷藕面積為8.6萬畝,比去年少1.3萬畝,降幅為13.1%;慈姑面積為3.1萬畝,比去年少0.1萬畝,降幅為3.1%;菱角面積為0.5萬畝,比去年增0.1萬畝,增幅為25.0%。盡管面積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與年初的計劃指標相比,增加1.3萬畝,增幅達10.8%,我縣的.水生蔬菜生產在受到影響的情況下仍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
2.著力抓好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
新品種、新技術是農業生產的動力。今年我縣重點抓好了射陽湖鎮蓮藕新品種、新技術科技示范園和望直港鎮荷藕科技生態園這兩個園區的建設,先后在園區內建立了近3000畝的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方,大力加強新品種的引進和新技術的示范等工作,為全縣的水生蔬菜生產儲備了技術。我縣先后從蘇州、金湖等地區引進了蘇州紫花芡實、五月紅菱等新品種,全縣共發展菱角5000多畝,芡實3000多畝。在抓好新品種引進和示范的同時,我縣還在望直港鎮荷藕科技生態園示范區開展藕慈復種、藕田養魚、生物防治地蛆、無公害標準化種植、質量全程監控等技術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調動了周邊農民使用新品種、新技術的積極性,促進了我縣水生蔬菜產量的提高。盡管今年夏秋季節天氣等因素對我縣的水生蔬菜生產影響較大,但由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使用,我縣的水生蔬菜產量基本保持了穩定。據調查,今年全縣13.3萬畝水生蔬菜,總產量達21萬噸,比去年低2.3萬噸,降幅為9.8%;平均畝產為1580kg,僅比去年低40kg,基本上維持了去年的產量水平。
3.積極推廣蓮藕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
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和技術集成,我縣的荷藕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已逐步成熟。為了使荷藕及其產品能夠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我縣在荷藕生產中大力推廣“無公害蓮藕生產技術規程”,同時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銳勁特”,有效地控制了荷藕的農藥殘留,從而促進了我縣荷藕生產的無公害化。同時與省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手,實行原料基地備案制度,對農殘和重金屬由原來的出口產品檢測前延至基地環境和原料的檢測,全縣共檢測水、土樣本和原料樣本104個,合格率達100%,并因此對出口產品實行免檢,不僅全年為各企業節省檢測費用300多萬元,也提高了通關速度,從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加工成本。
4.繼續推進荷藕產業化進程。
我縣共有荷藕加工企業40多家,荷藕經紀人組織49個,形成了蘇中、荷仙、水泗3大荷
藕批發市場,荷藕產業化發展已初具規模。今年我縣繼續積極推進荷藕產業化進程,促進荷藕生產、流通、加工三者更緊密的結合。一是協助企業簽訂生產訂單,全縣共簽訂荷藕生產訂單3萬畝以上,同時與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協作,對出口加工企業實行質量建設實行分類管理。二是基地產品實行標識化管理。我縣會同盛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生產基地進行嚴格檢測,對檢測合格的基地統一編號并備案,發給協會統一印制的標識,農戶憑此標識進入企業銷售,并隨生產線運轉直至出口,發生因農殘、重金屬超標等質量問題,憑此標識進行質量追蹤。三是實行荷藕生產的全程質量監控,基地農戶嚴格按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從而從源頭上保證了原料的質量安全。
5.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為使荷藕等水生蔬菜的新品種、新技術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我們積極參加送科技下鄉、科普早市等活動,加強產業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全年共參加送科技下鄉活動2次,參加科普早市活動3次,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xx多份。為擴大我縣荷藕這一產業的影響,我縣還以***x縣荷藕行業協會名義組織20人參加了省電視臺綜藝頻道《非常周末》欄目的現場節目錄制,并于2月26日播出,歷時2個多小時;組織藍寶石、華貴、富田、蓮順等企業集中在《江蘇經濟報》上宣傳一次。此外“江蘇蓮藕展新姿”還以省協會名義在《江蘇農村經濟》上宣傳一次。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8
為了切實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身體健康,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蔬菜業健康快速發展,市蔬菜辦公室充分發揮蔬菜業務主管部門的職能,采取多種措施,嚴把蔬菜產品質量關,取得一定成效。據五一前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對全市蔬菜基地、批發市場、超市100個樣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合格樣品97個,超標3個,合格率97%,目前我市蔬菜供應的安全性總體狀況良好。
一、蔬菜安全整頓工作基本情況
。ㄒ唬┘訌婎I導、強化宣傳,營造蔬菜生產消費安全的濃厚氛圍。市委市政府對蔬菜安全工作極為重視,今年以來,先后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上對蔬菜安全工作作了部署,提出:要進一步抓好農產品安全體系建設,重點實施好蔬菜質量安全工程,努力解決藥殘超標問題。市政府于3月5日召開了全市品質蔬菜業發展現場會議,會議提出要抓好蔬菜安全工程,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蔬菜品牌的創建三項重點工作。市蔬菜辦積極與電視臺、廣播電臺、日報社等新聞媒體合作,加大蔬菜安全生產、安全消費的宣傳力度,在蔬菜網上開辟蔬菜質量安全專欄,廣泛宣傳相關政策,推介先進典型,并舉辦市食品安全宣傳日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蔬菜安全的濃厚氛圍。
。ǘ⿵娀a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監控,保證蔬菜產品質量安全。今年市政府將蔬菜質量安全工程列入了十項民心工程的內容,實行重點實施、重點督導。各級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全方位抓好蔬菜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措施的落實。在產前重點加強蔬菜投入品管理,春種前,農業執法部門在重點蔬菜產區進行了1次拉網式檢查,對違禁農藥和假冒偽劣農資進行清查,凈化農資市場,確保了蔬菜生產投入品安全。產中主要是解決好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問題,大力推廣抗病抗蟲性強的蔬菜優良品種,有效的防治了番茄ty病毒的流行,推廣了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減少了化學藥劑防治次數,降低了農藥使用量。產后主要是進一步完善產品檢測、基地準出、市場準入、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健全產品檢測體系,海南的毒豆角事件以后,我們分別對批發市場、超市等進行質量抽檢;對流入我市的藥殘超標的豆角全部予以下架處理。青島的毒韭菜事件以后,我們立即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韭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市的韭菜基地進行了統一登記,并落實了質量監管負責人,以確保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菜。
。ㄈ┳ズ萌肥卟嘶睾推焚|蔬菜示范區建設,使全市蔬菜生產亮點紛呈。市委市政府決定自起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創建十萬畝品質蔬菜示范區,并由市財政專門列支300萬元資金以獎代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已建成品質蔬菜示范區8萬畝,60%示范區蔬菜通過綠色或有機食品認證。二處有機蔬菜基地分別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借助中國農大技術支持,正在申請有機轉換認證;借助農業部在我市建設蔬菜標準園的機遇,加快綠色蔬菜基地建設,目前,蔬菜標準園創建正按項目實施方案有條不紊的進行;齊河的山東綠苑農業科技公司,充分利用地熱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成1平方米的地熱智能溫室,種植有機蔬菜和蝴蝶蘭等名貴花卉;夏津的發達集團正在加快建設300畝的豬-沼-菜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
。ㄋ模┘訌娛卟税踩a培訓,提高蔬菜生產者整體素質。圍繞提質量、保安全、增效益的整體目標,市蔬菜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對技術人員和廣大菜農進行技術培訓,幫助菜農掌握最標準、最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從而全面提高我市蔬菜生產整體素質。市蔬菜辦舉辦了品牌蔬菜創建培訓班,培訓人員200余人,主要對龍頭企業,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業務技術骨干,鄉鎮科技人員、種菜大戶等進行了培訓,提升了他們的品牌創建意識,各縣市區也通過各種形式深入一線對菜農進行培訓。重點推廣了co2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有機無土生態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大棚卷簾機及微滴灌等一批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技術推廣面積達80%以上。據調查,co2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可使每個黃瓜大棚增產30%以上。全市優良品種的推廣率達到了95%以上,蔬菜生產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二、存在問題
。ㄒ唬┺r民的組織化低,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單元造成技術參差不起,制約(資/料來.源,于:gzu2學;習/網gzu2.com了標準化技術的順利推廣。
。ǘ┤狈γ剖卟水a品支撐。在全國、全省知名的農產品品牌數量與農產品生產總量相比,比重較低,三品認證比例低。一些如西瓜、慶云香菜、紫芽香椿等傳統品牌開發力度不夠,黃瓜、西紅柿、法國西葫蘆、越冬蓋韭等一些規模較大的主導產品數量多但沒有形成較高的知名度。
(三)優質優價機制還沒有形成,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一是通過互聯網和電視臺、電臺、日報等新聞媒體以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違禁高毒農
藥的危害性,普及農藥科學知識,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學、合理用藥水平,加大蔬菜安全生產、安全消費的宣傳力度。二是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由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派出精干技術人員隊伍通過科技下鄉、科技趕集活動,向菜農宣傳蔬菜安全生產知識和實用新技術。
。ǘ┳藴驶a,強化源頭治理。在全力推進10萬畝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的基礎上,在全市積極開展菜農培訓,通過培訓班、印發明白紙、標準化操做規程上墻等措施,使菜農科學生產、安全用藥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完整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病蟲害防治等情況。積極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做好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的宣傳、示范,加強農藥科學使用技術指導,加強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規范化管理。
。ㄈ┳ゼ姓危沤^安全隱患。一是積極與農業執法、工商管理聯合行動打擊出售違禁農藥行為,規范農資市場,加強投入品使用監管,禁止在蔬菜上使用高毒農藥,確保蔬菜質量安全。二是在農藥經營環節上,全面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監管責任制,突出抓好經營店制度建設,管好進貨渠道,同時加強經常性的檢查。三是對于農藥違法案件,要嚴格依法處理。
。ㄋ模┳ギa品檢測,確保產品安全。要以形成從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和安全追溯平臺為目標,以定期和不定期對蔬菜產品進行檢測為重點,逐步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抽檢、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搞好例行監測、基地自檢和銷前抽檢。各蔬菜生產企業、基地和蔬菜批發市場要建立檢驗檢測室,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對生產企業和標準化基地每年開展三次例行監測,對蔬菜批發市場每天進行不定期銷前抽檢,建立檢測檔案,完善檢測手段。生產基地要認真開展自檢工作,做好檢測記錄,建立自檢檔案。
。ㄎ澹┳ッ剖卟藙摻,實現優質優價。優質優價是發展品質蔬菜業的內在動力,只有充分發揮合作社的作用,通過品牌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形成優質優價機制,才能使形成發展品質蔬菜業的長效機制,從而保障蔬菜安全生產和消費。要通過引進國內外名優特稀優良品種和本地特色蔬菜的開發,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種優勢;通過加強標準化技術推廣、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等重點環節監督監管,加快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達到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大力宣傳,廣泛推介、舉辦節會、強化市場營銷等形式,做到品牌知名。通過開展名牌蔬菜創建活動,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不斷注入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務、設施等現代化要素,使各種要素向蔬菜產業聚集,努力把傳統品種、老品牌做強,把主導品種、新品牌叫響,把打造成名牌蔬菜集聚地,進而促進蔬菜生產的集約化、設施化、品牌化和現代化。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9
一、全年蔬菜生產情況
1、蔬菜:20xx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24.5萬畝,比上年略增1.7%,總產量247.2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主要種植作物:榨菜9.2萬畝,菜心8.7萬畝,茭白5.5萬畝,萵苣5.2萬畝,番茄4.0萬畝。
(1)鮮菜:由于受持續低溫陰雨和臺風天氣影響,蔬菜生長發育明顯推遲,且病害嚴重,產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銷售價格普遍上漲,因此蔬菜收益總體好于去年同期,但品種間不平衡,根據統計,番茄平均畝產量3095.5公斤、畝產值9925.6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低231.1公斤和1799.4元;大白菜平均畝產量3353.8公斤、畝產值4549元,分別比上年同期高13.4公斤和699元;萵筍平均畝產量1615公斤、畝產值2607.7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低110公斤,產值高265.7元;訂單菜心因受冬春持續低溫影響,抽苔明顯推遲,產量下降,效益尚可,平均畝產量1681公斤、畝產值1783.1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低308公斤,產值高480.1元。
。2)加工蔬菜:榨菜栽培面積減少、產量減、效益增。榨菜栽培面積9.2萬畝,比上年的11.0萬畝,減少16.1%。由于上年榨菜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低,許多企業庫存量較大,導致今年我市榨菜種植面積下降,加上上年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且今年開春以后持續低溫,榨菜生長較差,雨水多,較多出現了軟腐病,發病率達到33%左右,是近年來較高的一年,品質差產量減,據調查今年平均產量約2618公斤,比上年的單產減少10%。對企業來說今年加工原料不足,因此平均收購價格0.78元/公斤,比上年增長73.3%,畝產值20xx元,減產不減收,為近年效益較好的一年。
2、食用菌:20xx年食用菌生產7282萬平方尺,比上年增加8.2%,產量5.85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蘑菇生產面積達到6584萬平方尺。蘑菇生產面積增、產量減、效益持平。由于受今年1―3月份持續低溫陰雨影響,春菇出菇少,減產明顯,雖3―5月份銷售價格明顯回升,但終因產量低而影響了收益;生產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逐年上漲,20xx年(4.33元)比上年高0.45元/平方尺,成本提高12%。
3、西甜瓜:全市種植面積14.1萬畝,比上年減少1.7%,產量30.6萬噸,比上年減2%。其中西瓜種植面積9.6萬畝,比上年減少12.4%,甜瓜種植面積4.5萬畝,比上年大幅增加33.1%。前期由于受1-3月份持續低溫陰雨影響,西瓜定植普遍推遲,甜瓜早播早栽的不僅生長發育慢,且病死苗嚴重。大棚西瓜批量上市時間在6月初,較常年遲7天左右;大棚甜瓜5月中旬才陸續上市,較常年推遲15天以上。大棚小西瓜種植面積明顯減少,但優質瓜銷量不斷擴大,加之今年梅雨來臨比上年推遲13天,產量、質量及效益好于上年,平均畝產量2866公斤、畝產值8251.8元,分別比上年同期高901公斤和1920.8元。大棚甜瓜因前期病死苗缺棵、僵苗遲發等,不僅座瓜、上市遲,且產量、質量下降,銷售價格回落快,收益減,平均畝產量1450公斤、畝產值7990.8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低600公斤和427.2元。
4、鮮食大豆、玉米:鮮食大豆生產面積15.4萬畝,比上年減13.6%,產量4.6萬噸,比上年增4.5%;鮮食玉米生產面積5.0萬畝,比上年減3.0%,產量2.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
二、主要工作
1、認真做好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工作
根據省廳要求,我市繼續做好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工作,落實專人做好季報、年報的數據匯總、分析和上報等工作,并且做到數據真實、有效,及時分析蔬菜產銷形勢變化,為掌握我市蔬菜產銷動態和進行蔬菜調度提供基礎數據依據。通過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及時掌握蔬菜生產動態,適時發出預警,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引導產品有序流通,促進生產穩定發展和市場平穩運行。
2、引進、試驗及示范新品種、新技術
以現代農業基地為平臺,推進蔬菜瓜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20xx年全市引進蔬菜瓜果新品種237個次,示范方99個,示范面積7368畝,主要展示示范品種:番茄全才、黃瓜浙秀1號、茄子浙茄3號、甜瓜三雄5號等。今年我市還舉辦了津優108黃瓜新品種現場觀摩會,組織各縣(市、區)蔬菜業務干部、蔬菜生產合作社、蔬菜種植大戶、生產企業參加了觀摩會,參觀考察了津優108黃瓜新品種種植現場,邀請了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杜勝利所長介紹津優108黃瓜的品種特性和栽培特點。我市還開展了春大豆的試驗示范,引進了9個品種,通過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交大08-26、浙農8號等適合我市春季栽培大豆新品種。通過新品種引進試種示范,有利于我市主栽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有利于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在栽培技術上,重點推廣蔬菜穴盤育苗、噴滴灌、綠色防控等技術,20xx年全市推廣防蟲網面積4890畝,防蟲燈面積13749畝,性誘劑面積14790畝,色板應用面積11870畝,噴滴灌面積28094畝,培育穴盤苗5657萬株,穴盤苗大田應用面積3.2萬畝。
3、開展防災抗災生產指導工作
20xx年主要災害天氣是1-3月份的連續低溫陰雨、4月份的大風和8月份的臺風天氣。為保障農作物生產安全,我市農業氣象兩部門聯手應對各類災害天氣。我站農技人員會同市氣象局科技人員對南湖區、嘉善縣大棚蔬菜甜瓜種植基地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并積極協商制定了相關對策,減少農民損失。針對8月份的臺風,特別是第11號臺風“海葵”,我市農業部門按照市防指要求啟動了二級應急響應,建立健全了值班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市農經局(辦)下發了《關于做好第11號臺風“?狈烙ぷ鞯耐ㄖ罚⒓皶r成立了工作小組,由技術專家帶隊,聯合各地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晚稻田間管理和果蔬采摘工作,動員農民開展災前防范。同時,我市各級農業部門通過“農民信箱”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將氣象信息及各項技術措施發送給農戶,要求廣大農民做好開溝排水、果蔬采摘、生產設施檢修加固等工作,切實做好應急準備。
4、加強技術培訓與交流
組織各縣(市、區)蔬菜業務站參加第四屆中國浙江瓜菜種業交流會,并推薦了9家蔬菜合作社、企業參加省精品瓜菜評比,獲得金獎3個,優質獎4個,提高了嘉興蔬菜瓜果的知名度。還組織縣里參加了現代農業基地規范化管理培訓和西瓜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病防治培訓班,努力提升我市蔬菜基地的管理水平,規范蔬菜產業項目的建設管理,同時提高蔬菜生產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配合省里開展了蔬菜產業發展調研,對所有縣(市、區)進行調研,收集整理匯總本市的基本數據與相關材料。
5、抓好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
組織做好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建設工作。根據《浙江省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方案》要求,按常住人口0.005畝的保障型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量標準測算,我們篩選了105個基礎設施良好,生產技術較先進,常年種植蔬菜的基地,作為我市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對象,總面積2.59萬畝,其中大棚1.6萬畝。加大對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其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保證蔬菜生產質量,同時增加對蔬菜生產的科技投入,提高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提高蔬菜種植和深加工水平,從而提高蔬菜的種植效益。
6、積極推廣“萬元千斤”種植模式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我市積極探索創新農作制度,推廣“萬元千斤”種植模式。全市稻經輪作復種面積已達到29.33萬畝(水稻14.06萬畝+經濟作物15.27萬畝),晚稻總產量7.8萬噸,總產值11.96億元。實現全年每畝地產糧555公斤,產值8506元(總產值11.96億元/14.06萬畝),做到了國家要糧有保障、農民要錢有效益、農業要看有亮點,全面提升了農田整體效益,形成了區域特色產業,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①“露地菜-晚稻”模式。露地蔬菜以榨菜、春毛豆、春甘藍等為主,主要分布桐鄉高橋、屠甸、鳳鳴等榨菜主產區和平湖鐘埭、新倉的出口蔬菜和鮮食大豆基地。②“大棚菜-晚稻”模式。主要以茄子、番茄、瓠瓜、萵苣和草莓等為主。③“露地西(甜)瓜-晚稻”模式。主要分布在平湖、桐鄉濮院、屠甸等地。④“大棚西(甜)瓜-晚稻”模式。主要分布在嘉善、平湖。另外,還有“食用菌-晚稻”和“煙片-晚稻”模式。積極探索和發展穩糧增效“稻-經”輪作高效復種模式,對于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三、明年的工作重點
1、繼續推進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力爭保障型蔬菜基地超過省定規模。
2、加強科技支撐力度,提高蔬菜生產科技綜合水平。圍繞“優質、安全、高效”的生產要求,以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項目為載體,引進應用一批特色優質高效新品種,推廣設施栽培模式、新型設施材料、高效節水微灌、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加快推動全市蔬菜瓜果標準化與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進一步提升嘉興蔬菜瓜果產業的發展水平。
3、實施《循環農業種植模式的構建及示范推廣》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我市現有循環農業模式的基礎上,對相關技術進行優化、集成、提升,創新一系列適合我市不同地域的循環農業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提升我市的農作物循環種植技術,帶動我市蔬菜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10
蔬菜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農產品,但由于受生產環境的制約,很容易受到農藥的污染。避蟲網栽培蔬菜,為大幅度減少農藥使用量和使用次數,生產出無公害綠色蔬菜開辟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為了積極推廣應用這種新技術,我們在區、鎮科委科協和中心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xx年,經批準同意后實施了應用避蟲網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示范工作,計劃落實在新春村五組,因土地征用原因,該項目實施地點經研究落實在中洪村農場,面積30畝,管棚10套,種植蔬菜品種有小白菜、花菜、黃瓜、茄子、番茄、刀豆、蘿卜、萵筍、豇豆、卷心菜和辣椒,由于避蟲措施嚴格,產中合理使用無公害綠色農藥,所以蔬菜產品確保了新鮮、潔凈、無污染,并通過無公害生產蔬菜產品試包裝發銷,取名“虹新”牌無公害蔬菜,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好評,現就該課題的實施技術總結如下:
一、建立基地
建立穩定的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是利用避蟲網,生產無公害蔬菜的前提條件,我們通過選擇后確定放在中洪村農場,一方面考慮我們中心已經通過土地流轉,這是20xx畝規模田中的一塊;另一方面考慮遠離鎮區,靠近農民畫村,方便觀光,示范,示范區環境無論是大氣、土壤、水質、還是交通、田間設施均比較適合無公害蔬菜種植。
二、避蟲網選用
本課題確定后,我們課題組人員自4月底至10月初利用標準管棚;配套覆蓋了新一代鋁鉑避蟲網,具有避蟲效果好,透光性強,經久耐用等特點。
蓋網前,我們進行土壤消毒和除盡雜草,以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蟲草,控制基數,阻斷傳播途徑。
蓋網時四周壓實壓嚴,不留破損,以防害蟲潛入。
蓋網后,施足基肥,盡量減少追肥和進棚次數,進棚作業,做到隨手拉網蓋棚,不給害蟲入侵機會。
田間使用避蟲網結束后,及時收好,妥善保管,以延長使用壽命。
三、茬口安排
我們在抓好選用抗病蟲新品種工作外,嚴格實行輪作制度,避免連作,預防病害。育苗以營養缽為主。由于蔬菜種類和品種多樣化,為了充分地利用設施生產,我們實行多茬次栽培和適當間套作,春季早熟栽培茄、瓜、豆,秋季的領頭羊延后栽培結合葉菜類種植,適當安排1畝大棚為育苗棚,作為育苗茬口類型。
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苗齡長,為了提早上市,我們三月定植,4月底蓋了網,夏秋種植以葉菜為主,抓好前茬作物,殘留的枯枝爛葉,銷毀處理,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奠定了基礎。
四、合理施肥
施肥原則上以施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基肥、輕追肥。施用量因蔬菜作物不同而異,番茄、黃瓜等喜肥蔬菜一般我們使用腐熟榭3000公斤,或優質有機肥500公斤/畝,分別另加bb肥50公斤。種植前一星期施好,使用的領頭羊時將肥料均勻撒入地面,結合耕地深翻入土,追肥總量25公斤/畝尿素,分2-3次。對于根系發達的茄果類蔬菜,生長期采用打洞追肥,以減少揮發和氨害,追肥時間上,葉菜類和生長期短的蔬菜,苗期早施;采收前20田做到不追肥。茄果類以鉀肥、磷肥、氮肥為主,蘿卜、萵筍以磷肥、鉀肥為主,配合使用氮肥,生長期較長的蔬菜,合理采用根外追肥,葉面噴施相關的營養液,我們選用了葉面肥賜寶康,每次50-100克/畝。
五、合理使用農藥
無公害蔬菜不等于不使用農藥,關鍵是科學合理地用藥,減少農藥使用量,把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做到安全、合理、高效。
示范區蔬菜產品,經鎮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室按不同品種分點采樣和速測儀測定,無公害蔬菜等達標率100%。
1、農藥選的領頭羊用我們根據上級蔬菜技術推廣部門推薦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殺蟲劑主要有:奧綠一號、海正三令、美滿、除盡、綠卡、云除、艾美樂、潛克、辛硫磷等;殺菌劑主要有:福星、阿米西達、農利靈、農用鏈霉素等。
2、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不隨意加大劑量。
3、蔬菜上市前嚴格掌握間隔期。
六、探索和建議
1、探索:目前由于蔬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大多數由個體生產經營者來完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發展無公害蔬菜,優質不優價是個現實的問題。必須要進行探索研究、規范和培育國際、國內市場。
2、建議:發展無公害蔬菜,從目前實踐者,一要大力宣傳,二要控制農藥,肥料,嚴禁高毒農藥,推廣應用綠色農藥;三要示范帶動加大力度;四要加強市場監管,嚴格執法,對超標高殘留蔬菜,通過檢測,依法查處。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11
今年以來,我局根據全市蔬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緊密結合張店實際,緊緊圍繞建設“幸福張店”總目標,立足本單位工作職能,以深入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
一、蔬菜產銷情況
上半年,我區蔬菜生產形勢較好。全區蔬菜生產面積保持穩定,蔬菜總播種面積0.34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0.03萬畝,同比增長9.7%,食用菌栽培面積6.8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4%。全區蔬菜總產量2358萬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6.8%;總收入316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純收入237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全區食用菌總產量2318噸,比去年同期減少3.3%,總收入608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6%;純收入388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7%。
二、蔬菜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上半年,我局堅持“五個面向”,提升“五項服務水平”,為全區蔬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傳遞正能量。
1、面向新農村建設,加快蔬菜產業體質增效。認真落實“菜籃子”工程建設行政首長負責制,以付家鎮銀基農業生態園和灃水鎮高東蔬菜標準園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現有優質蔬菜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科技興菜戰略,切實加強生產指導和科技培訓,全面落實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促進了蔬菜生產效益進一步提升。上半年,組織技術骨干或邀請有關專家深入生產一線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菜農800余人次,組織技術人員開展科技下鄉4次,發放技術材料4000余份,推廣蔬菜新品種4個,開展現場技術指導10次,為菜農解決生產難題60余個。
2、加強蔬菜園區化建設,推動都市農業健康有序發展。我局牢牢把握蔬菜標準園“五化建設”,著力加強蔬菜標準園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蔬菜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全區設施蔬菜再上新水平。
一是繼續推進張店銀基農業生態園建設。目前,園區面積發展到180畝,建成高標準冬暖大棚9個、高標準拱棚10個,種植反季節蔬菜和時令蔬菜10個品種,該園區建立了完善的監管制度,田間記錄完整,檢測儀器、檢測記錄完備,億鄉源牌黃瓜、番茄、菜椒等三個品種取得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優質品牌蔬菜商品化銷售進一步推進,與市區大中型超市實現農超對接,每月為中心城區市民提供綠色優質蔬菜60萬公斤以上。園區被評為“市級都市農業示范園”、“XX市十佳蔬菜標準園”,銀基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獲得“XX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稱號。
二是大力建設高東蔬菜標準園。規劃園區總面積600畝,計劃總投資20xx余萬,三年內全部建成。目前已建成高標準冬暖
式大棚16個,高標準拱棚13個,占地面積210畝,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積極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園內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建立健全生產檔案。積極推廣防蟲網、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等病蟲害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控技術。技術規程、明白紙、田間管理檔案全部入棚,進一步完善投入品管理及產品檢測制度,實現100%標準化生產。推動標準園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了三個統一,即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農資供應,逐步將標準園培育成為一家集蔬菜良種培育、規模種植、集中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現代化農業企業,主要從事安全、優質、高效、生態、綠色有機蔬菜的研究開發、生產、培育及推廣。
三是突出高科技示范、觀光休閑、實踐體驗、科普教育一體化多功能,建設玉黛湖蔬菜生態園區。目前,該園區建成三大功能區域:一是采摘園以四個冬暖式塑料大棚為主體,以綠色生態和采摘體驗為特色,按照無公害蔬菜標準進行生產,使廣大城鄉居民在休閑、觀光、娛樂的同時享受到採摘、品嘗的快樂。二是觀光園以樂墾生態園為主體,投資1000萬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智能日光溫室1棟,以綠色環保和高科技示范為特色,運用水培、無土栽培、有機栽培等先進技術手段,采用立體栽培、墻式栽培、管道栽培等種植方式,充分展示高科技蔬菜生產的魅力。三是科普園以宣傳普及教育為特色,運用展板、講解、3d動漫等多種手段,宣傳和普及蔬菜科學知識,讓城區中小學生和廣大市民在與自然的接觸中學習蔬菜知識,豐富業余生活。
3、加強蔬菜質量監管,提升服務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消費安全水平。一是著力加強檢測中心建設。依照年初確定繼續
實施實驗室資質認證的'工作目標,加強檢測中心軟硬件的建設,并順利通過省專家評審組考核,取得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二是認真履行區委區政府制定的全區蔬菜例行監測工作。1-6 月份全區共抽檢蔬菜樣品216個,形成檢測報告6次,樣品檢測合格率保持較高水平,在98%以上。三是強化基層檢測網絡營造食品安全氛圍。積極指導各蔬菜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超市建設蔬菜質量基層檢測點,各檢測點實現了“四有一規范”,組織技術人員,指導各基層檢測點實施蔬菜質量日檢批檢制度、檢測結果公開公示制度,不斷提高基層監測點科學運作水平。
3、面向綠色蔬菜營銷市場建設,提升服務優質品牌蔬菜整合能力。我局組織力量深入蔬菜流通企業,積極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技術及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進一步調動企業經營者發展蔬菜營銷的主動性。上半年,共推廣綠色品牌蔬菜14個,34個“綠色蔬菜專柜”和4個綠色蔬菜配送中心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每月可為城鄉市民提供600萬公斤以上的安全優質綠色蔬菜,有力地促進優質蔬菜品牌的整合,擴大了綠色無公害蔬菜的供應和消費。
4、貫徹落實蔬菜基地百日整治專項行動。一是與農業部門密切配合,按照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和屬地管理原則,對轄區內基地、標準園投入品使用情況進行了檢查,督促蔬菜生產主體嚴格按照規定使用生產投入品。通過檢查,我區未發現違規使用高毒劇毒農藥、亂施化肥、超限量或超范圍濫用添加劑等行為,切實做到了“四禁止三嚴格”。二是積極運作菜籃子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指導和督促基地和標準園農殘速測點強化自律意識,自覺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職責,充分利用配備的檢測儀
器設備,對本單位生產的蔬菜,積極開展自檢業務,做到檢測不合格的,禁止流入市場銷售。三是建立健全蔬菜準出追溯制度,包裝標識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明確法人代表是蔬菜基地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人。基地和標準園蔬菜產品上市前進行自我檢測或者委托區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檢測合格方能準出入市。對市級以上蔬菜標準園,上市蔬菜產品全部進行包裝銷售,附帶產地證明。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上半年的工作,我們在看到工作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面臨困難和存在的制約因素:一是我區蔬菜生產總體規模偏小,蔬菜生產基地的集約化品牌化程度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蔬菜生產技術標準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三是蔬菜質量監管體系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如對集市路邊攤點及散戶菜農的蔬菜質量管理難以全面覆蓋。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穩定全區蔬菜生產面積,緊密結合全區都市農業發展大局,大力開展蔬菜標準園區創建活動。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宋家銀基農業生態園、高東蔬菜標準園建設,積極推動蔬菜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銷售,充分發揮科技引導和示范帶動作用,讓廣大市民更方便的購買到安全、新鮮、優質的放心蔬菜。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12
今年全縣蔬菜生產工作以設施種菜為重點,堅持一手抓舊棚生產,一手抓新棚建設,實現農民持續增收,不斷壯大蔬菜產業。重點抓了四郎河川區千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和百畝鄉鎮城郊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無公害大蔥生產基地建設、高原夏菜基地建設,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全縣完成瓜菜種植面積86513畝,其中瓜類8505畝,設施種菜13950畝(塑料大棚4006畝,中小拱棚種菜9284畝,日光溫室 660畝),大蔥栽植30000畝,高原夏菜10000畝,常規種菜完成24058畝。年產鮮菜12。8萬噸,實現產值1。26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 630元
(一)四郎河川區千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在四郎河川區恢復舊棚生產的基礎上,新建水泥骨架大棚300畝、300座,其中在永和羅川新建120座、宮河代店新建100座、永正樊灣子新建80座,使全縣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產總面積發展到2840畝,在生產上力爭做到建成一個投產一個,投產率達到100%;同時在永和羅川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180座,使全縣日光溫室種菜面積發展到660畝。在此基礎上,并發展中小拱棚種菜9284畝。促進了四郎河川區千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的`擴大和發展
(二)城郊蔬菜基地建設提速發展
為了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發展現代農業,增加城郊農民收入,保證寧正煤田蔬菜供應,縣上在部分各鄉鎮城郊大力發展城郊設施蔬菜生產基地,今年在城郊共新建竹架大棚706座、706畝,其中宮河王錄200座,周家蘆堡子206座,宮河彭姚川150座,山河李川150座?h政府分管領導親臨現場,解決建棚當中的資金等實際問題;所在鄉鎮組織精兵強將,實行目標管理,wxt567牷外沖鋒衣品牌排加快了建設進度;縣上業務部門確定專人蹲點,指導大棚建設和栽植管理。由于領導、資金和技術服務到位,保質保量完成了城郊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任務
。ㄈ┤f畝無公害大蔥基地建設
全縣完成無公害大蔥栽植面積3萬畝,其中正茬1。8萬畝,回茬1。2萬畝,在大蔥生產中重點抓好秋季育苗,大力推廣春季育苗,狠抓田間管理。在山地大蔥發展種植的同時,向川、塬發展,重點抓了宮河彭姚川、東山頭、王錄、長口子四個無公害大蔥標準化示范區,搞好大蔥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優良大蔥品種,在此基礎上,農技推廣示XX縣項目把宮河彭姚川村確定為蔬菜項目示范村,評選了15個大蔥種植示范戶,輻射帶動該村300戶群眾規模種植大蔥。同時,組建大蔥經銷協會,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不斷提高銷售收入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09-11
蔬菜工作總結01-29
蔬菜采購工作總結06-16
淺談無公害蔬菜生產中農藥的科學使用03-17
蔬菜工作總結15篇05-12
蔬菜插花-讓蔬菜既保持新鮮又養眼06-07
蔬菜基地實習工作總結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