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04-08 15:44:41 學習總結 我要投稿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

          在平日的學習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1

          一、重要的物理性質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 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

          ② 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更加難溶,同時飽和碳酸鈉溶液還能通過反應吸收揮發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揮發出的乙醇,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質可溶于水形成膠體。蛋白質在濃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溶解度減小,會析出(即鹽析,皂化反應中也有此操作)。

         、芫型和部分支鏈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機溶劑,而體型則難溶于有機溶劑。

          2.有機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各類烴、酯(包括油脂)

          3.有機物的狀態[常溫常壓(1個大氣壓、20℃左右)]

          (1)氣態:

         、 烴類:一般N(C)≤4的各類烴 注意:新戊烷[C(CH3)4]亦為氣態

         、 衍生物類:

          一氯甲烷(CH3Cl,沸點為-24.2℃) 甲醛(HCHO,沸點為-21℃)

          (2)液態:一般N(C)在5~16的烴及絕大多數低級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飽和程度高的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溫下也為液態

          (3)固態: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鏈烴及高級衍生物。如,

          石蠟 C12以上的烴

          飽和程度高的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如動物油脂在常溫下為固態

          4.有機物的顏色

          絕大多數有機物為無色氣體或無色液體或無色晶體,少數有特殊顏色

          淀粉溶液(膠)遇碘(I2)變藍色溶液;

          含有苯環的蛋白質溶膠遇濃硝酸會有白色沉淀產生,加熱或較長時間后,沉淀變黃色。

          5.有機物的氣味

          許多有機物具有特殊的氣味,但在中學階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機物的氣味:

          甲烷:無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長的調節劑)

          液態烯烴:汽油的氣味

          乙炔:無味

          苯及其同系:芳香氣味,有一定的毒性,盡量少吸入。

          一鹵代烷:不愉快的氣味,有毒,應盡量避免吸入。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動液體

          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氣味的油狀液體

          C12以上的一元醇:無嗅無味的蠟狀固體

          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甜味(無色黏稠液體)

          丙三醇(甘油):甜味(無色黏稠液體)

          乙醛:刺激性氣味

          乙酸:強烈刺激性氣味(酸味)

          低級酯:芳香氣味

          二、重要的反應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通過加成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飽和化合物

          通過氧化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

          通過萃取使之褪色:液態烷烴、環烷烴、苯及其同系物、飽和鹵代烴、飽和酯

          (2)無機物

         、 通過與堿發生歧化反應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含有、—C≡C—、—CHO的物質

          與苯環相連的側鏈碳碳上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與苯不反應)

          (2)無機物: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Br-、I-、Fe2+

          3.與Na反應的有機物:

          含有—OH、—COOH的有機物

          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常溫下,易與含有酚羥基、—COOH的有機物反應

          加熱時,能與酯反應(取代反應)

          與Na2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反應生成酚鈉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與NaH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并放出等物質的量的CO2氣體。

          4.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1)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含有—CHO的物質: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等)

          (2)銀氨溶液[Ag(NH3)2OH](多倫試劑)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剛剛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應條件:堿性、水浴加熱

          若在酸性條件下,則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壞。

          (4)實驗現象:試管內壁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5)有關反應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銀鏡反應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甲醛(相當于兩個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 (過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關系:—CHO~2Ag(NH)2OH~2 Ag HCHO~

          5.與新制Cu(OH)2懸濁液(斐林試劑)的反應

          (1)有機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過量,后氧化)、醛、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甘油等多羥基化合物。

          (2)斐林試劑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藍色絮狀懸濁液(即斐林試劑)。

          (3)反應條件:堿過量、加熱煮沸

          (4)實驗現象:

         、 若有機物只有官能團醛基(—CHO),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無變化,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 若有機物為多羥基醛(如葡萄糖),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溶解變成絳藍色溶液,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5)有關反應方程式: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關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堿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2

          一、有機代表物質的物理性質

          1. 狀態

          固態: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醋酸(16.6℃以下)

          氣態:C4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甲醛、一氯甲烷

          液態:油 狀: 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 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 特殊氣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級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黃色:TNT、不純的硝基苯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輕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烴、乙醇、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烴、碘代烴

          5. 揮發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華性:萘、蒽 7. 水溶性 :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烴、烯烴、炔烴、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鹵代烴、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時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與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 、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機物之間的類別異構關系

          1. 分子組成符合CnH2n(n≥3)的類別異構體: 烯烴和環烷烴;

          2.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n≥4)的類別異構體: 炔烴和二烯烴;

          3.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n≥3)的類別異構體: 飽和一元醇和飽和醚;

          4.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n≥3)的類別異構體: 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

          5.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2(n≥2)的類別異構體: 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

          6. 分子組成符合CnH2n-6O(n≥7)的類別異構體: 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種: 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2N(n≥2)的類別異構體: 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發生取代反應的物質

          1. 烷烴與鹵素單質: 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條件-- Fe作催化劑

          (2)濃硝酸: 50℃-- 60℃水浴 (3)濃硫酸: 70℃--80℃水浴

          3. 鹵代烴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與氫鹵酸的反應: 新制氫鹵酸

          5. 乙醇與濃硫酸在140℃時的脫水反應. 6.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濃硫酸、加熱

          6.酯類的水解: 無機酸或堿催化 6. 酚與 1)濃溴水 2)濃硝酸

          四、能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1. 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的加成: H2、鹵化氫、水、鹵素單質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鹵代烯烴、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鹽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類、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質的加成: H2

          注意:凡是有機物與H2的加成反應條件均為:催化劑(Ni)、加熱

          五、六種方法得乙醇(醇)

          1. 乙醛(醛)還原法: CH3CHO + H2 --催化劑 加熱→ CH3CH2OH

          2. 鹵代烴水解法: C2H5X + H2O-- NaOH 加熱→ C2H5OH + HX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RCOOC2H5 + H2O—NaOH→ RCOOH + C2H5OH

          4. 乙醇鈉水解法: C2H5ONa + H2O → C2H5OH + NaOH

          5. 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2O --H2SO4或H3PO4,加熱,加壓→ C2H5OH

          6. 葡萄糖發酵法 C6H12O6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外,還有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生中和反應。.

          七、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類型

          1. 取代(水解)反應: 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 加成反應: 烯烴水化、醛+ H2 3. 氧化: 醛氧化 4. 還原: 醛+ H2

          有機實驗問題

         。ㄒ唬. 甲烷的制取和性質 (供參考)

          1. 反應方程式 CH3COONa + NaOH→ 加熱-- Na2CO3 + CH4

          2. 為什么必須用無水醋酸鈉?

          水分危害此反應!若有水,電解質CH3COONa和NaOH將電離,使鍵的斷裂位置發生改變而不生成CH4.

          3. 必須用堿石灰而不能用純NaOH固體,這是為何?堿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溫時,NaOH固體腐蝕玻璃;

          CaO作用: 1)能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少NaOH跟試管的接觸,防止腐蝕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裝置?反應裝置中,大試管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何在?此裝置還可以制取哪些氣體?

          采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的裝置,原因是便于固體藥品的鋪開,同時防止產生的濕存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

          還可制取O2、NH3等.

          5. 實驗中先將CH4氣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點燃,這樣操作有何目的?

          排凈試管內空氣,保證甲烷純凈,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氣,點燃爆炸.

          6. 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凈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 反應中副產物丙酮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凈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ǘ 乙烯的制取和性質

          1. 化學方程式 C2H5OH 濃H2SO4,170℃→ CH2=CH2 + H2O

          2. 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備哪些氣體?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一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Cl2、HCl、SO2等.

          3. 預先向燒瓶中加幾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熱時劇烈跳動)

          4. 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有時得不到乙烯,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這主要是因為未使溫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為在140℃乙醇將發生分子間脫水得乙醚,方程式如下:

          2C2H5OH-- 濃H2SO4,140℃→ C2H5OC2H5 + H2O

          5. 溫度計的水銀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測混合液的溫度(控制溫度).

          6. 濃H2SO4的'作用? 催化劑,脫水劑.

          7. 反應后期,反應液有時會變黑,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為何?

          濃硫酸將乙醇炭化和氧化了,產生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SO2.

          C + 2H2SO4(濃)-- 加熱→ CO2 + 2SO2 + 2H2O

         。ㄈ 乙炔的制取和性質

          1. 反應方程式 CaC2 + 2H2O→Ca(OH)2 + C2H2

          2. 此實驗能否用啟普發生器,為何?

          不能. 因為 1)CaC2吸水性強,與水反應劇烈,若用啟普發生器,不易控制它與水的反應. 2)反應放熱,而啟普發生器是不能承受熱量的.3)反應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會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長頸漏斗? 不能. 用它不易控制CaC2與水的反應.

          4. 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這是為何?

          用以得到平穩的乙炔氣流(食鹽與CaC2不反應)

          5. 簡易裝置中在試管口附近放一團棉花,其作用如何?

          防止生成的泡沫從導管中噴出.

          6. 點燃純凈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其燃燒現象有何區別?

          甲烷 淡藍色火焰; 乙烯: 明亮火焰,有黑煙乙炔: 明亮的火焰,有濃煙.

          7. 實驗中先將乙炔通入溴水,再通入KMnO4(H+)溶液中,最后點燃,為何?

          乙炔與空氣(或O2)的混合氣點燃會爆炸,這樣做可使收集到的乙炔氣純凈,防止點爆.

          8.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較乙烯,是快還是慢,為何?

          乙炔慢,因為乙炔分子中叁鍵的鍵能比乙烯分子中雙鍵鍵能大,斷鍵難.

         。ㄋ模 苯跟溴的取代反應

          1. 反應方程式 C6H6 + Br2–-Fe→C6H5Br + HBr

          2. 裝置中長導管的作用如何? 導氣兼冷凝.冷凝溴和苯(回流原理)

          3. 所加鐵粉的作用如何?

          催化劑(嚴格地講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4. 導管末端產生的白霧的成分是什么?產生的原因?怎樣吸收和檢驗?錐形瓶中,導管為何不能伸入液面下?

          白霧是氫溴酸小液滴,由于HBr極易溶于水而形成.用水吸收.檢驗用酸化的AgNO3溶液,加用酸化的AgNO3溶液后,產生淡黃色沉淀.導管口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水倒吸.

          5. 將反應后的液體倒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有何現象?

          水面下有褐色的油狀液體(溴苯比水重且不溶于水)

          6. 怎樣洗滌生成物使之恢復原色?

          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多次水洗或稀NaOH溶液洗可使其恢復原來的無色.

         。ㄎ澹┍降南趸磻

          1. 反應方程式 C6H6 + HNO3 --濃H2SO4,水浴加熱→ C6H5NO2 + H2O

          2. 實驗中,濃HNO3、濃H2SO4的作用如何?

          濃HNO3是反應物(硝化劑);濃H2SO4是催化劑和脫水劑.

          3. 使濃HNO3和濃H2SO4的混合酸冷卻到50--60℃以下,這是為何?

         、俜乐節釴HO3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熱使苯和濃HNO3揮發

         、蹨囟冗^高有副反應發生(生成苯磺酸和間二硝基苯)

          4. 盛反應液的大試管上端插一段導管,有何作用?

          冷凝回流(苯和濃硝酸)

          5. 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水浴中,用以測定水浴的溫度.

          6. 為何用水浴加熱?放在約60℃的水浴中加熱10分鐘的目的如何?為什么應控制溫度,不宜過高?

          水浴加熱,易于控制溫度.有機反應往往速度緩慢,加熱10分鐘使反應徹底.第3問同問題3.

          7. 制得的產物的顏色、密度、水溶性、氣味如何?怎樣洗滌而使之恢復原色? 淡黃色(溶有NO2,本色應為無色),油狀液體,密度大于水,不溶于水,有苦杏仁味.多次水洗或NaOH溶液洗滌.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3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重要的物理性質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僖掖际且环N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诒椒樱菏覝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屬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當溫度高于65℃時,能與水混溶,冷卻后分層,上層為苯酚的水溶液,下層為水的苯酚溶液,振蕩后形成乳濁液。苯酚易溶于堿溶液和純堿溶液,這是因為生成了易溶性的鈉鹽。

         、垡宜嵋阴ピ陲柡吞妓徕c溶液中更加難溶,同時飽和碳酸鈉溶液還能通過反應吸收揮發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揮發出的乙醇,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苡械牡矸、蛋白質可溶于水形成膠體。蛋白質在濃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溶解度減小,會析出(即鹽析,皂化反應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蛋白質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菥型和部分支鏈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機溶劑,而體型則難溶于有機溶劑。

         、逇溲趸~懸濁液可溶于多羥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絳藍色溶液。

          2.有機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各類烴、一氯代烴、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多氯代烴、溴代烴(溴苯等)、碘代烴、硝基苯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重要的反應

          4.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物質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堿鹽,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質

          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堿性的—NH2,故蛋白質仍能與堿和酸反應。

          高二化學有機物知識點:有機物的鑒別

          1.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產物的檢驗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觀察現象,作出判斷。

          3.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檢驗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檢驗水) (檢驗SO2) (除去SO2) (確認SO2已除盡)(檢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有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色彩知識點總結09-30

        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02-24

        外科常用知識點總結10-17

        SAT語法高頻知識點總結11-2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08-30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08-29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08-28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08-28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08-27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08-2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