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不再出現于文后參考文獻中。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企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供參考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一:
[1]王國法.液壓支架控制技術[M].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2]翟培祥譯.采煤機械參數選擇[M].煤炭工業出版社,197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Z]. 國發〔2005〕18 號.
[4]喬紅兵,吳淼.我國薄煤層采煤機的'發展與前景[J].中國煤炭,2005(10):29-3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務院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Z].國發〔2006〕6 號.
[6]王國法.高端液壓支架及先進制造技術[M].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7]國內外薄煤層開采及薄煤層采煤機械設備[R].調研報告,1988.
[8] 芮冰.我國采煤機 30 年發展回顧和展望[J]. 煤礦機電,2000(5):36-40.
[9] 袁亮.薄煤層開采技術與裝備[J].煤炭開采,2011(3):15-18.
[10]靳立紅,劉春生,孫劍鋒.采煤機截割部雙電機機械串接驅動的同步性研究[J].煤礦機械,2011(07):42-44.
[11] 李桂云,楊戰標,周國友.河南省薄煤層開采技術及綜合配套支撐體系探討[J].煤炭開采,2011(5):5-7.
[12]李蒙,魏巍.液壓支架電液控制器設計與實現[J].煤炭科學技術,2011(4):110-113.
[13]舒鳳翔,閆海峰;張幸福.液壓支架立柱試驗臺液壓系統的設計及仿真[J].煤礦機械,2009(12):29-31.
[14] 毛德兵,藍航,徐剛.我國薄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現狀及其新進展[J].煤炭開采,2011(3):11-14.
[15] 耿兆瑞.八十年代國外滾筒式采煤機技術發展評價[C]. 中國煤炭學會煤礦機械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91(4).78-82.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二:
[1] 劉超. 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控制對策研究.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2] 卞軍. 安全管理中安全標志及其設計要素的感知機理研究.浙江大學, 2014.
[3] 樊建平. 創新安全標識管理 有效發揮應有作用[EB/OL].
[4] 胡祎程, 周曉宏, 王亮. 工程項目現場安全標志有效性評價[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2, (08): 37-42.
[5] 蔡秋塘, 黃星. 淺談標識行業術語(一)[J]. 廣告大觀(標識版), 2006, (02):38-41.
[6] 吳穹, 許開立. 安全管理學[M]. 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3.
[7] 張倩. 鐵路車站旅客導向標識人因工程分析及優化. 上海: 華東交通大學,2012.
[8] 鮑詩度, 王淮梁, 葛榮. 環境標識導向系統設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7.
[9] 安全標志及使用導則實施指南. 中國標準出版社: 北京, 1996.
[10] 向帆. 導向標識系統設計[M]. 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9.
[11] 趙云川. 公共環境標識設計[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4.
[12] 朱兆華, 郭振龍. 安全色與安全標志的由來[J]. 現代職業安全, 2004, (10):64.
[13] 袁京鵬. 安全標志有效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博士]. 杭州: 浙江大學, 2009.
[14] 傅貴, 陸柏, 陳秀珍. 基于行為科學的組織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5, 15(9): 21-27.
[15] 胡祎程, 周曉宏, 王亮. 安全標志識別性研究: 標志特性及用戶因素[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3, (3): 16-21.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三:
[1] 朱鈞侃現代企業人才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1) .
[2] 郁義鴻著.知識管理與組織創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78-79.
[3] 李世成著.企業競爭優勢.北京:臺海出版社,2005:138-140.
[4] 方永飛著.贏在中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60-163.
[5] 余來文著.管理競爭力.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115-116.
[6] 徐芳著.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7] 侯書森.美國著名商學院MBA核心課程人力資源整合精華讀本[M].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
[8] 郭愛英.人力資源管理[M].科學出版社,2004.
[9] 李長祿,尚久悅.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10] 馬鈞.中外最新管理模式全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11] 陳洪:“誰能成就企業教育——培訓、溝通、體驗”,《管理與財富》,2006年第7期.
[12] 張金麟:“我國企業員工培訓投資中的組織行為分析”《經濟師》,2006年.
[13] 羅伯特L馬希斯人力資源管理培訓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2) .
[14] 繆清照 劉煥榮: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培訓的變革.石油教育,2003(1).
[15] 陳維政: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李小勇:100個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17] 張一馳.人力資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12-213.
[18] 章景萍.企業員工培訓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安徽大學,2007.
[19] 崔毅:人力資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20] 李浩:企業培訓與企業創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21] 陳良政黃儉: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22] 張曉彤:員工關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
【企業管理的論文參考文獻】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