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商場營銷走進數學課堂
[摘 要] 傳統的數學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即數學與生活離得太遠,教師與學生的潛意識里都認為數學只為學知識,無休止的考試,造成知識與運用嚴重脫軌,以致于學生們心中產生困惑,學數學目的究竟是什么?通過幾年的教學,我發現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如商場中的促銷活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他們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詞] 數學教學 商場營銷 自主學習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腳步無處不在。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買與賣,存款與保險,股票與債券……都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同時與這一系列經濟活動相關的數學,利比和比例,利息與利率,統計與概率,運籌與優化,以及系統分析和決策,都將成為數學課程中的“座上客”。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趨向于經濟化,合理化。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商場營銷,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以生活實際為背景,豐富數學知識,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教材中的例題由于受本身的局限性,往往刪除生活中的一些復雜環節,只保留解決題的充要條件,或者數據過時老化,使數學例題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遙遠,在數學課堂中盡可能多的創設生活情景,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現在的商場幾乎每天都在打折,那么就可以讓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去商場,留意商場中的數學問題,自己發現問題并研究如何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很濃,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數學知識,從而發現數學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以商品促銷實例為依據,構建生活主題,讓學生動手參與實踐活動
由于數學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長期脫離,造成了學生只會做題,不會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狀況。這是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相背離的,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多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實踐,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1.滿額送券銷售活動
每過節假日,我們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200送200”的促銷招牌。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而實際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
就說滿200送200元購物券。某顧客先用490元買了一件羊絨外衣,送來了400元購物券。此時得到的四百元購物券,一般顧客心理都會產生一種撿便宜的感覺,于是就產生了較強的購買欲望,意欲花完為快(一般商家的購物券都是限期消費,在一定的時期內沒有消費就過期作廢)。于是這位顧客又花了248元券買了一雙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買了一條圍巾。那么顧客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們可以算一下128+248+490=8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490/86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六折。
2.有獎銷售與折扣比較
某報紙上報道了兩則廣告,甲商廈實行有獎銷售:特等獎10000元1名,一等獎1000元2名,二等獎100元10名,三等獎5元200名,乙商廈則實行九五折優惠銷售。我們想一想;哪一種銷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廈提供給銷費者的實惠大?
面對問題我們并不能一目了然.在實際問題中,甲商廈每組設獎銷售的營業額和參加抽獎的人數都沒有限制.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有幾種答案.
分析:(1)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當參加人數較少,少于213(1十2+10+200=213人)人,人們會認為獲獎機率較大,則甲商廈的銷售方式更吸引顧客;(2)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而在單位時間內的消費者很多,那么它給顧客的優惠幅度就相應的小.因為甲商廈提供的優惠金額是固定的,共14000元(10000+2000+1000+1000=14000).假設兩商廈提供的優惠都是14000元,則可知乙商廈的營業額為280000元(14000÷5%=280000)。
【讓商場營銷走進數學課堂】相關文章:
讓電教走進數學課堂的教學論文12-05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走進生活的方法和策略11-18
商場營銷新途徑03-23
現代商場“深度營銷”研究03-21
談讓音樂走進小學英語課堂03-18
高效課堂數學的論文12-09
讓音樂走進初中語文課堂論文05-23
讓我們走進數學思考論文12-09
關于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的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