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談導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時間:2024-08-06 15:21:15 地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導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論文關鍵詞】土地荒漠化;原因  

          【論文摘要】中國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西部土地荒漠化會呈現出加速的態勢?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在土地荒漠化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這些問題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反復思考。  
           
           土地荒漠化既是自然現象,又是社會現象,可以說是人類活動作用于自然環境的結果。因此,我們在研究西部土地荒漠化原因的時候,必須從自然和社會兩方面入手。  
          從自然方面來看,中國西部存在著容易導致土地荒漠化的條件。中國西部是我國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與高原和高原與盆地的結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復雜,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據竺可楨先生研究,歷史時期中國氣候大致可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溫暖期氣候溫熱,水草增加;寒冷期氣候干涼,風力強勁。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過渡階段,氣候振蕩,災害頻繁,往往對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盡管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無論是干旱的西北地區,還是多水的西南地區,都曾因風力侵蝕和水力侵蝕而發生過土壤退化的事。西北地區深處內陸,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干燥,沙漠較多。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間,而內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加之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所以一年中濕度差別較大,容易出現水災、旱災和風災。歷史時期西北地區此類災害屢見不鮮。如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關中連年大旱,百姓流亡殆盡,出現“人相食”的悲劇。再如1983年4月27日,沙暴吹襲陜北,頓時天地昏黑,伸手不見五指。在野外耕牧的農民來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為狂風卷起,或被沙塵窒息,死傷者多達數十人。水災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著地力下降,開始向荒漠化的方向發展。旱災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發。而土壤水、地下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在降水量極少的西北干旱地區,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給。當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達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層時,植被開始衰退,覆蓋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潛在威脅。如果地下水位進一步下降,土壤發育成干旱土時,植物便會干枯死亡。而當土壤上層長期處于干燥狀態,植被衰敗以后,就容易受到風蝕破壞,從而出現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級越高。風災對土地荒漠化的影響更為明顯。風是沙漠擴展的原動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護就會受到風蝕。在風蝕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葉層、粗腐殖質層、腐殖質層、泥炭層、鹽聚層逐漸被風吹掉,形成光板地。當風沙流作用于裸露的地表時,會產生線狀風蝕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與風蝕線狀凹地。隨著風蝕作用的不斷發展,光板地演變成風蝕劣地,被吹蝕的物質形成風沙流。當風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礙時,所挾沙塵下落堆積,受不同風向的影響而形成各種類型的沙丘,從而使該地變成沙漠景觀。  
          從社會方面來看,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進程。歷史時期在西部的許多地區都曾發生過濫墾濫牧的事。濫墾主要發生在西部傳統的農業區域和農牧交錯地帶,其結果往往與土地荒漠化相聯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爾地區,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積從22870.6公頃發展到37691.7公頃,增加14821.1公頃。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區沙漠化土地則由137120公頃發展到149420公頃,增加12307公頃。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鐵干里克農耕區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棄耕的16600公頃土地已經沙化。濫牧主要發生于草原區,其結果也與草場退化聯系在一起。如內蒙古的錫盟草原在20世紀80年代放牧超載15.4%。由于放牧過度,導致大量草場嚴重退化,迫使175戶牧民遷往他鄉。這樣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勝枚舉。

          由于濫墾濫牧、毀壞森林、草原的事件時有發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斷縮減,有些地方甚至成為濯濯童山。這種情況在黃土高原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黃土高原地區曾經存在過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會末期,黃土高原東南部、秦嶺山脈、中條山、呂梁山、豫西諸山及渭河、汾河、伊洛河諸平原都屬于森林地帶,黃土高原西北部地區則屬于草原地帶或森林草原地帶。春秋戰國時期,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強,黃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帶逐漸被開墾成農田,平原河谷地帶的森林隨之縮減。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農業區的擴大,平原地區規模較大的森林逐漸消失,除關中地區的上林苑中尚有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經很少有森林的記載。平原地區的森林消失以后,隴山以西、秦嶺、晉西北諸山及陰山山脈的森林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唐宋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森林和草原繼續縮小。到了宋代,秦嶺、隴山、黃龍山、嵐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壞。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森林和草場進一步縮小。由于大量屯田,過度開墾,加之濫砍濫伐,平原地帶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區的森林也迅速減少。陜北地區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黃陵、洛川、富縣、延安、延長、宜川等縣的某些山區。據說在周至至洋縣的300里間,砍伐林木的人經常不下數萬。如此亂伐,自然對森林的存在構成巨大的威脅。此外,清代對河套等地的大規模開墾,不僅使草原面積越來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農耕區的植被大量減少。據民國《橫山縣志》講,“草地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場的毀滅,使土壤失去了應有的屏障,不僅難以含養水分,而且在風力、水力侵蝕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這兩個原因互為表里,惡性循環,使土地荒漠化情況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變成了沙漠。  
          此外,對水資源使用不當也曾導致土地荒漠化的發展。如塔里木河兩岸在漢、唐時期曾有不少規模較大的城鎮,天然植被良好,農業發達,但過度開墾用水,使河流萎縮,水系變遷,從而導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榮的城鎮也相繼淪為廢墟。土地荒漠化嚴重地制約著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治理荒漠化的土地已經成為西部大開發的當務之急。

        【淺談導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相關文章:

        淺談西部開發中政府管理轉型03-20

        淺談對鍋爐運行故障原因的分析03-01

        淺談產后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03-16

        淺談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03-17

        淺談模擬電路故障原因與診斷方法03-18

        淺談工程造價失控原因及對策03-07

        淺談平菇畸形原因及防治措施03-17

        淺談物理教育觀念改變的原因12-10

        探析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原因03-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