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高齡獨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狀況調查與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老西門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狀況。方法:采用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工具(AHSMSRS量表)對86名來中心就診并居住在老西門街道的高齡(80~97歲)獨居老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86名高齡獨居老人中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疾病者63名(73.2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疾病為高血壓、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和類風濕病。按AHSMSR量表標準化得分指標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環境分量表(79.88)、認知分量表(78.65)和行為分量表(75.78),而各個維度中運動自我管理(56.96)、飲食自我管理(73.08)最差。結論:高齡老人雖然認識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卻沒有積極主動的生活方式,為此,在高齡老年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十分必要。
關鍵詞:健康教育 老年人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目前全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發現,我國有1.78億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數的13.26%。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城市空巢家庭的數目也在逐年上升,空巢家庭的數目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1]。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項生理功能和健康狀況逐漸下降[2]。高齡獨居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決定了其健康程度[3]和生活質量,而準確評估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則是有效提高健康水平的前提[4]。本研究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調查,探討其影響因素,為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健康指導提供參考依據。
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
于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對來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90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年齡80~97歲,并獨自居住于老西門街道。調查共發放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6份,有效回收率為95.56%。86名高齡獨居老人中男36名(41.86%),女50名(58.14%),年齡80~97歲,平均(84±3)歲
方法
采用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AHSMSRS)[5]進行問卷調查,分別由行為分量表、認知分量表和環境分量表構成。行為分量表(14個條目)和環境分量表(10個條目)選項均采用“總是、經常、有時、偶爾、從不”表示,分別計5、4、3、2、1分,如果選擇是“總是、經常”則代表表現良好,基本不需要干預,選擇“有時、偶爾、從不”的表示表現不佳,后期需要社區護士進行干預;認知分量表(14個條目)的選項采用“同意、比較同意、不確定、不太同意、不同意”或“有信心、較有信心、不確定、不太有信心、沒有信心”表示,分別計5、4、3、2、1分,總分范圍38~190分,得分越高說明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為便于各條目間的比較,將原始分轉化為標準分,標準化得分=各分量表或因子平均值÷各條目滿分數×100[3]。
統計學方法
AHSMSRS總得分、各分量表和各維度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高齡獨居老人慢性病患病情況
86名被調查者中,無基礎疾病3名(3.49%),至少患有1種疾病20名(23.26%),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疾病者63名(73.2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疾病分別是高血壓62名、冠狀動脈性心臟病44名、慢性支氣管炎19名、糖尿病17名、腦血管意外16名。其他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病、骨折等。
AHSMSRS測評
各分量表按得分指標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為行為分量表、認知分量表、環境分量表。各維度中運動自我管理得分最低,其中根據專業建議進行鍛煉和每周鍛煉3次、每次鍛煉30 min條目得分最低。得分較低的維度還有飲食自我管理和資源利用,得分指標見表1。
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在86名高齡獨居老人中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疾病者的有63名(73.26%),慢性病的患病率較高。社區衛生服務應以防治慢性病為主的健康教育為先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及家庭保健的能力[6],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如發放宣傳資料,健康手冊,利用閱報欄,社區廣播,集體上課等廣泛宣傳保健知識,引導他們積極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防止慢性病的發生、發展,提高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
本調查中高齡獨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與黃菲菲等[3]和丁可等[7]的研究結果相似。多數老人患有2種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在進行疾病管理時,會將更多精力放在自身健康上。加之大眾傳媒如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對健康知識的宣傳與普及,老人對自身健康進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有認識。但是大部分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較差[8],雖然認識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有強烈的自我保健意識,但是卻沒有積極主動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高齡老年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十分有必要[9]。
本調查結果顯示,行為分量表中運動自我管理最差,與Ingibjorg等[10]的調查結果相似,運動管理不理想的原因有缺乏毅力、疲勞、缺乏社會支持等。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運動器官和聽覺、視覺、觸覺、平衡器官等功能都會逐漸衰退。同時精神上、心理上也會出現老化現象,對于體育鍛煉存在片面的認識,要么運動過度,要么懶于運動。
一方面合理健身能保持人體功能的內在活力,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從而提高抗病能力和大腦活力,減緩衰老進程;另一方面,運動加強了社會交往,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互相鼓舞,彼此充滿樂觀向上的情緒。相反,老人運動過度或者做危險性的活動,會有受傷的危險,有害無利。社區醫務人員可以根據個人特點和老人共同商定科學的運動處方或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各種活動,促進和引導人們有計劃地進行經常性鍛煉,以達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
飲食自我管理也表現不佳,在營養搭配方面得分最低。社區醫務人員應加大對老人的飲食安全護理宣傳力度,老年人的飲食應堅持“三多三少[11]:多蛋白質、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少脂肪、少碳水化合物、少鹽。同時適當地補充鈣、鐵等微量元素。蔬菜、肉應切成小塊、碎片或薄片,去骨并煮爛,細嚼慢咽,有假牙者要戴好戴穩假牙。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提示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今天,老年人作為特殊群體,對其實施健康干預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社區衛生工作者應加強對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人群的健康教育和指導,調動其參與健康自我管理的意愿和積極性,使他們將健康管理認知付諸于實際的健康自我管理活動中真正擔負起健康責任。
參考文獻:
王穎, 何國平. 城市社區空巢老人健康問題及對策探討[J]. 護理研究, 2008, 22(2): 100-102.
李德明, 陳天勇, 李桂蕓.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 23(7): 405-407.
黃菲菲, 趙秋利, 郭美宜, 等. 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7): 701-703.
彭亮, 王裔艷. 上海高齡獨居老人研究[J] .南方人口, 2010, 25(5): 24-31.
趙秋利, 黃菲菲. 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的編制及信度和效度檢驗[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8): 869-872.
錢立群, 劉濤, 方衛華, 等. 銀川市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 疾病控制雜志, 2004, 8(1): 49-51.
丁可, 張慶遠, 毛宗福. 南陽市城區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現況調查[J]. 現代預防醫學, 2010, 37(6): 1086-1088.
荀雪琴, 李萍, 張金蘭, 等.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J]. 上海醫藥, 2012, 33(12): 31-34.
居乃新, 董齊, 魏鳳爛. 老年健康教育干預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 中國民康醫學, 2011, 23(10): 1288-1289.
Ingibjorg KS, Runar V. Dimensions of health related lifestyle in young adulthood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population survey[J]. Scand J Caring Sci, 2007, 21: 321-328.
張硯民, 許鴻凱.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心理衛生[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04, 21(1):30-31.
【社區高齡獨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狀況調查與分析】相關文章:
社區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人的調查分析03-26
社區護士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分析論文12-02
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12-04
北京超市中服裝銷售狀況與前景的調查分析03-02
失獨父母健康狀況的調查及干預措施的研究03-20
煙草行業電算化內部審計狀況的調查與分析03-22
我國合同違約狀況分析03-18
對當前城鎮居民貧富狀況的分析與思考03-21
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況分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