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評估主體與評估目的對國有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的影響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是指資產評估結果及差異,即資產評估中的企業總資產增值率,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定性的規范性理論分析,以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的含義為起點,在對比評估價格觀和評估價值觀的基礎上,運用樣本數據測算了某地區國有企業2011―2013年資產評估增值率總體情況,建立數據模型,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不同評估目的的資產評估增值率有顯著性差異,就評估主體而言,資產評估增值率沒有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增值率
眾所周知,準確性是資產評估質量的核心和最高標準,也是衡量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全面素和能力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因此提高資產評估的準確性是評估行業需要長期努力和追求的目標。本文研究某地區地區評估機構在對地區所屬國有資產評估過程中,由于評估主體與評估目的的不同,影響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得程度如何?通過定量的研究方法得出評估目的和評估主體對國有資產評估的影響。
一、某地區2011-2013年市屬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狀況
本文以2011年1月1日一2012年12月31日某地區市屬國有企業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為研究對象,考察近三年來市屬國有企業有關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的現狀。通過查閱市屬國有企業的資產評估報告內容,本文共得到65份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其中,2011年披露23份,占總數的35.38%: 2012年披露21份,占總數的32.31%: 2013年披露21份,占總數的32.31%。分別對2011-2013各年度的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進行整理、分析,井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可以得到2011-2013各年度各類資產評估增值率的概況(見表1)。
為了說明各項目增值率的集中趨勢,我們引入了各項目增值率的“中位數”這一統計量。中位數是一組數據按一定順序排序后,處于中間位置上的數,它是一個位置代表值,其特點是不受極端值的影響。顯然,中位數將全部數據分成兩部分,每一部分包括50%的數據,一部分數據比中位數大,另一部分則比中位數小。
二、某地區市屬國有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的實證研究
(一)樣本介紹
1、本文以上述65份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為研究樣本。
2、本文以下計算的各年度的評估資產評估增值率、每一年度各項目的資產評估增值率等平均增值率的計算方法:
平均增值率=評估后的資產價值之和-調整后的資產價值之和調整后的資產價值之和×100%
3、為了更客觀地反映資產評估的準確性,本文在計算平均增值率時沒有剔除評估增值率呈異,F象樣本;但為了對比總資產增值率的均值和修正值,在計算修正值時,本文剔除了資產評估增值率出現異常值的樣本。
(二) 三年總體樣本資產評估價值準確性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整理這65份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其總資產增值率和增值額總體分布情況見表2、表3:
從表2、表3可以看出,共有8筆資產評估業務增值率超過100%,而增值率最高的兩筆業務更是達到了414.51%和360.68%,還有9筆業務增值率小于-50%,也就是說減值率達到了50%以上,最高的一筆為-88.04%。從增值額上來看,有2筆業務增值額超過5,000萬元,有2筆業務減值額超過5,000萬元,分別各占到總樣本的3.08%,減值額最大的兩筆業務的競高達-19,583.29萬元和-18,663.34萬元。
表4、表5分不同類別交易性質介紹了增值率和增值額的變化趨勢,表中:修正值均是根據樣本情況,從該類別樣本中剔除由于特殊因素造成異常值后的均值。
從表4、表5從可以看出,總體樣本增值率均值是27.14%,修正后是17.62%;增值額均值是-146.82萬元,修正后是-483.87萬元。這也就是說,平均每評估一次,資產就減值了146.82萬元,而企業經過評估的每1元資產,平均減值了0.0271元。樣本總體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
(1) 資產非正常處置占很大的比重。這與我國近幾年國有企業進行兼并、改制、破產重組的大環境相適應,而資產非正常處置評估增值率與增值額在所有評估業務中,準確性比較差。
(2)在上述三項非正常資產處置中,準確性表現為正方向增值的為國有股權界定和資產重組。在國有企業中,從事國有股權界定的原因主要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老國有企業中,改制不規范,需要重新確認股東各方權益。在舊的經濟體制與環境下,由于會計制度的不規范,國有企業賬面價值不能真實反應資產實際價值,造成企業權益不準確;二是在老國有企業改制中,股東中如果有職工持股會,勢必造成對于國有資產低估,以便達到職工持股會在新企業的權益中占有較大比例;三是企業進行改制,需要確定國有股權價值。在統計分析中看到,資產評估中,增值最為顯著的是第二種情況。筆者在對國有企業的評估核查案例中,也驗證了此點,這也是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之一。因而在國資監管機構成立后,國有產權界定工作是工作的重頭,這也是評估增值率過高的原因。
(3)資產重組中的資產評估增值率均值為159.75%、修正均值99.21%,增值額均值2,106.95萬元,修正均值1,026.89萬元,這是整個樣本中,評估準確性最差的一組。造成在資產重組中,資產評估增值最高的樣本,有其特殊原因。眾所周知,國有企業原來資產中的土地都是國家無償劃撥形勢,賬面價值為0,因此,在重組過程中,土地價值均以有償使用作價入股,造成價值畸高,甚至成為影響個別企業資產評估增值的唯一因素,對此筆者做了修正,就是對賬面價值為0的土地資產以同類型、同地段的土地價值作為企業土地資產賬面價值調整數,經調整后,增值率修正均值99.21%,增值額修正均值1,026.89萬元,這也遠遠高于其他樣本。究其原因,主要近幾年土地資產價格上漲很快,某地區很多國有企業的駐地在新的城市規劃中居于市中心位置,土地增值很高。企業的總資產隨之水漲船高。
(4)企業破產的資產評估增值額與增值率成反方向變動,也就是說表現為減值率與減值額。從表4,表5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破產中,資產評估增值額均值是-3,434.23萬元、修正均值是-3,420.12萬元,增值率均值是-51.35%,修正均值是-31.25%。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某地區大部分國有處于破產的企業大部分已經關停多年,企業僅有留守人員,企業賬務多年無人進行管理,僅僅是保存狀態,多項資產的折舊計提沒有進行,企業現存的實物資產已經毀壞或不能使用,賬面價值水分很大,經資產評估后,減值巨大,同時考慮到破產企業的資產拍賣,評估師們還進行了資產快速變現處理,因此評估價值準確性發生反方向變動很大。同時由于破產企業在某地區數量較多,因此給整個樣本統計分析結果帶來了巨大影響,使整個樣本資產評估增值均值以及增值率均表現為負值,這種結果的特殊性是基于近三年市屬國有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
(5)在資產非正常處置樣本中,資產拍賣與股權轉讓評估增值率與增值額最為接近真實價值。
從表4、表5我們還可以看出,資產拍賣資產評估增值率均值為10.46%,修正均值是9.63%,股權轉讓資產評估增值率均值為14.73%,修正均值是12.12%,前者低于后者。但同時我們發現,資產拍賣資產評估增值額均值為671.27萬元,修正均值是587.44萬元,股權轉讓資產評估增值額均值為716.29萬元,修正均值是686.79萬元。兩者比較接近?赡艿脑蚴牵弘S著國資監管力度加強,國家相繼對國有資產評估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政策,尤其是國有股權轉讓和資產拍賣,在實施過程中有一套完備的程序和監督機制,監管制度逐步完善,所以信息披露相對也越來越規范,這是一種進步。
(三)研究假設
我們從以下兩個個方面假設:
評估目的是資產業務對資產評估結果用途的具體要求,主要描述評估的使用者以及哪些決策者將受到評估結果的影響。由評估目的決定的評估目標不同,委托方對評估結果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資產評估的增值水平也不同,因此,有以下假設:
假設1:資產評估目的不同,資產評估的增值率也不同
考慮到我國近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破產劃分為政策性破產與依法破產等實際情況,很多資產評估不是企業自主或者市場行為,而是由政府主導進行的。政府主導的資產評估要考慮的市場行為很多,例如招商引資、拓展企業經營領域、企業快速破產等,所以,一般來說,政府主導的資產評估增值水平要低于企業自主資產評估的增值水平,因此,有以下假設:
假設2:評估主體的不同,資產評估增值率不同
(四)研究設計
、賹τ诩僭O1我們運用兩獨立樣本的曼一惠特尼U檢驗(Mann-Whitney U ),檢驗評估主體不同的資產評估的增值率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②對于假設2,我們運用多獨立樣本的K-W (Krusal-Wallis)檢驗,檢驗不同評估目的下的資產評估增值率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3、研究模型
兩獨立樣本的曼一惠特尼U檢驗(Mann-Whitney U )和多獨立樣本的K-W (Krusal-Wallis)檢驗的思路我們在本文不做贅述,主要看結果的影響和經濟學的解釋。
(五)實證結果及經濟學解釋
(1)樣本特征描述性統計
就評估目的而言,將所搜集到2011―2013年的資料按資產拍賣、股權轉讓、資產重組、國有股權界定和企業破產等目的分成5類,本文對65份評估報告書摘要按評估目的分類,分布狀況如下表(表6):
(2)表8不同評估目的增值率差異Kruskal-Wall檢驗
表8所顯示的檢驗結果表明:從總體上來看,在95%的顯著性水平下,不同的評估目的所得的資產評估增值率都存在顯著性差異,驗證了假設1。
(3)表9不同評估主體資產評估增值率差異Mann-Whitney檢驗
表9所顯示的檢驗結果表明:就評估主體而言,不同的評估主體對資產評估增值率影響不存在顯著差異,證明假設2錯誤。
三、實證結論與啟示
本文研究了某地區國有資產評估過程中評估目的與評估方法與資產評估增值率偏差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1)將資產評估增值率按評估目的進行分類,對不同評估目的的增值率作非參數檢驗,我們發現:不同評估目的的資產評估增值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評估專業機構、人員在評估過程中由于評估目的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評估方法,注意到了對不同目的的待評估資產區別對待,說明某地區資產評估質量得到改善,資產評估人員素質有一定程度提高。
(2)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們所擔心的由于政府出面或者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多采取招商引資等活動影響企業自主經營,脫離市場等原因有可能造成資產評估結果失真的局面沒有出現,說明國務院國資委12號令《國有企業資產評估方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企業資產評估實務操作中增值率不實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控制,同時,這也反映出我國資產評估監管政策的得力,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只有在完全信息的市場條件下,各種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才能發揮最大效率,而事實上完全競爭只是一種理想模式,現實資產評估機構執業過程中廣泛存在著通過降低資產評估質量,競相壓價,進而獲得更多資產評估業務的現象。因而,在不完全競爭的資產評估市場上,市場常常失靈,為了維護經濟的有效運行,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必須采用相應的監管的微觀經濟政策來糾正資產評估市場中的不經濟現象。
在作者查詢某地區備案和核準的資產評估報告中,還披露了一些沒有披露數據資料或只披露查閱具體數據的時間、地點、評估目的等信息的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由于時間、地點和保密等因素的限制,本人不可能查閱到這些具體的數據,也就沒有把這些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作為本文研究的對象。因此,根據本文計算的一些指標還需進一步的驗證。
參考文獻:
[1] 唐欣.我國資產評估監管體系研究[D].河北:河北農業大學,2003年05期
[2] 趙邦宏.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問題、對策與準則[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200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