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對授信風險管理的沖擊論文
財政部的《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將關聯交易稱為“關聯方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發生資源或義務轉移的事項。并對確定關聯人的范圍明確了兩條基本原則:一是一方在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二是在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其中,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并能據此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
重大影響則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決定這些決策。
關聯方之間進行交易,不僅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而且也能減少應收賬款的損失機會,保證關聯企業提高盈利水平和增加現金流。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完全否定關聯交易。之所以它,是由于關聯方之間存在特定關系,導致其之間的交易不可避免地存在顯失公允的可能,進而影響債權人的利益。
防范和化解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負面效應,保障債權人利益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一、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對授信風險管理的不良影響
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客觀存在,導致借款人經營信息和財務信息在借款人與借款人之間的嚴重不對稱,給商業銀行現行的授信管理造成威脅。
尤其是引發了信貸風險的識別和評估,以及銀行經營信息披露的不確定性。
(一)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直接沖擊著商業銀行對借款風險緩釋的控制能力,影響著授信方式選擇的準確性
1.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存在,使信用借款的風險更加裸露。資本實力的大小決定著客戶的抗風險能力。資本實力與授信方式之間存在著正向相關的線性關系。但是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利用相互參股,或通過捐贈高估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提升關聯方的資本實力,掩蓋了借款人的真實實力;或采取內部交易,變相抽逃借款人的注冊資本,削弱借款人的資本實力,都會導致借款人的實力名不符實。
如果銀行的經營者根據攙雜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因素的財務信息,決定選擇或管理信用借款,則會由于控制風險依托的資本實力大打折扣,而最終導致該筆借款或授信的損失可能明顯加大。
2.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存在,使關聯方之間擔保更加缺乏效力。我們關注的不是關聯方之間的融資擔保,而是其保證人是否具有現實履約能力。通常當借款人不能償還債務時,由于其緊密的關聯度,為其擔保的關聯方也會陷入困境。如果再借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對保證人擔保條件進行粉飾,取得銀行信任而獲取保證資格的,對保證借款的風險而言,無異于火上澆油。
。ǘo法準確揭示關聯方客戶借款的風險,不利于實行對借款風險的動態監測
借款人是否及時足額還本付息,是我們判斷借款人還款能力和生產經營是否正常的重要標準。關聯方通過顯失公允的交易,讓借款人實現一定的現金流量,制造借款人靠正常的現金流收入還款表象。
而且,在實踐中,通過顯失公允關聯交易歸還授信,幾乎無一例外的是為了使借款人能繼續得到授信支持。因此,其危害性不僅在于掩蓋了關聯方經營窘況,而且也導致銀行監管者和經營管理者由于受蒙蔽,忽略其經營管理中的深層次問題,而無法有效對借款風險進行動態監測。
。ㄈ╆P聯交易的非關聯化傾向,加大了信貸集中性風險控制的難度,無助于信貸風險的分散化管理
銀監會近期發布的《商業銀行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對各商業銀行的集團客戶授信控制提出了明確的導向。為了規避監管政策和各商業銀行授信管理對關聯交易的約束,形式各異、隱蔽、復雜的非關聯化關聯交易應運而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政策效應的顯現。而非關聯化關聯交易并未從本質上改變交易各方之間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的同質性和關聯性。一旦一方發生變化,無論其表面上是否關聯,其生產經營都會產生很大波動,借款安全同樣面臨著“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威脅。
。ㄋ模┙杩钊酥亟M和改制、破產和清算程序中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使銀行信貸資產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加大
通過企業分立,廉價剝離優質資產組建“新”企業,高價將不良資產留給原企業,實現“金蟬脫殼”,在關聯企業改制中屢見不鮮。重組和改制、破產和清算過程中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導致銀行借款損失幾率增加的問題應引起重視。
(五)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存在,為一些急功近利的銀行管理者和經營者,掩蓋授信風險提供了操作平臺,直接影響其風險資產披露的充分性和及時性
受激勵約束機制導向的推動,借款人與借款人聯手,由關聯方直接或間接歸還借款或其他授信,造成借款人表面上的正常還本付息,不僅使得授信的敘做順理成章;也掩蓋了其借款存在的風險。從而使銀行的投資者和公眾,無法從正常渠道得到銀行資產風險的真實信息。
二、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盛行的根源分析
(一)我國法人制度利益平衡機制的.缺失,使關聯方在操縱關聯交易方面游刃有余,客觀上助長了非公允關聯交易的惡性滋長
我國實行的法人人格制度,投資者的財產與法人財產相分離,法人以其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出資人不僅可以直接或間接控制投資企業,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可利用法人獨立人格,把自己的股東責任限于出資額,達到自己損失的最小化。
法人獨立人格利益平衡機制的缺失,為關聯控制方濫用獨立法人人格提供了溫床。
。ǘ┦袌龉芾碚叩姆潜M忠履職,為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堂而皇之地泛濫留下了可乘之機
1.企業設立及存續期間資本管理的漏洞,成為關聯方聯合體通過母子裂變、金蟬脫殼之術逃廢借款債務的通道。某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庇護、甚至鼓勵一些公司注冊后的易地經營或游擊經營,更被一些心存不良的客戶當作轉移資產或變相獲取借款的工具,使得銀行的借款利益無從保證。
2.軟約束的信息披露助長了關聯方聯合體之間顯失公允關聯交易的發生幾率。顯然《會計準則》、《借款通則》等就關聯方的信息披露做出了明確要求,但當借款人不按借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賬務狀況的真實情況時,執法者的麻木,使借款人更加束手無策。
。ㄈ╆P聯交易的監管目標,影響著商業銀行對集團客戶授信管理目標的選擇
《商業銀行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明確,商業銀行對單一集團客戶授信總額不得超過商業銀行資本余額。因此,《指引》的政策效果只是將原來集中于一家銀行的集團客戶授信,分散到幾家銀行,減緩一家銀行對關聯交易的承受能力,并未從根本上減少和控制關聯交易對銀行信貸資產帶來的風險壓力。而一些銀行的管理者據此片面以為,控制集團客戶風險靠分散性管理足矣,沒有將控制關聯方顯失公允交易作為風險管理的目標。
。ㄋ模┥虡I銀行對影響關聯方客戶償債能力的重大事件反應不敏感,也是信貸資產受到關聯交易風險侵蝕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是受粉飾報表資產規模的迷惑,忽視關聯方客戶本身固有的風險,尤其是經營風險、系統性風險、行業風險、風險。出現了迷信集團客戶規模,把集團客戶簡單等同于優良客戶的現象。二是對關聯方授信業務的特殊性關注不夠。對關聯方授信審查往往是承貸主體單筆業務的審查,出現了簡單以母公司的信用評級、授信作為向子公司放款依據的現象。三是以迎合大客戶而出現的“統貸統還”,不利于銀行監控關聯方借款的使用情況。為了適應大型集團客戶借款由各關聯方分散辦理向控制方集中的趨勢,一些行也將授信的管理相應集中到集團客戶總部所在地行。當借款進入關聯方內部后,銀行很難對借款的實際使用情況和資金流向進行跟蹤,
【顯失公允關聯交易對授信風險管理的沖擊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