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的選擇與運用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的選擇與運用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的選擇與運用論文 篇1
化學干燥法是將適當的干燥劑直接加入到待干燥的液體中去,使與液體中的水分發生作用而達到干燥的目的,下面是小編搜集的一篇探究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應用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有機化學實驗中常遇到需要對液態有機物進行干燥處理的問題,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劑,如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態有機化合物的實驗,如乙醚的制備、乙酸乙酯的制備、溴乙烷的制備以及環己烯的制備等,在這些合成實驗中,產物常常要經過洗滌、干燥,并最終通過蒸餾才能達到一定的純度。干燥劑的使用能夠體現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培養化學實驗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機化學實驗中經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
1、干燥的意義和作用
在合成液態有機化合物的實驗中,為了得到較純的產物,往往需要進行蒸餾操作,但液體中的水分有可能與液體形成共沸物,在蒸餾時就有過多的“前餾分”,造成產物的嚴重損失,最終導致產率嚴重降低。在許多合成反應中,需要嚴格的無水條件,但試劑中的水分會嚴重干擾反應,如在制備格氏試劑或酰氯的反應中若不能保證反應體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預期產物。有些化學反應是通過分析產生的水來判斷反應進程的,而反應產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則在分析反應進程時就得不到正確的結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液態有機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滌等操作帶入的,反應溶劑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劑制造、處理或者由于副反應時作為副產物帶入的,另外,反應溶劑在保存的過程中吸潮也會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僅對許多化學反應,也對重結晶、萃取、洗滌等一系列的化學實驗操作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反應溶劑的脫水和干燥在化學實驗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經常進行的操作步驟。盡管在除去溶劑中的其他雜質時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還是進行脫水后再使用。上面所述所有情況中都需要用到干燥。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處置不當就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干燥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干燥劑選擇不好,則除雜效果不好;干燥劑用量少,除雜效率就會降低;干燥劑用量偏多,則可能吸附部分液態化合物,使產物的最終產率降低。
2、干燥劑的選擇
在實驗室中,一般干燥液體有機化合物的方法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類,但最常用的是化學方法[1].物理方法常用的有分餾法、共沸蒸餾法、分子篩干燥法、冷凍法等;瘜W干燥法是將適當的干燥劑直接加入到待干燥的液體中去,使與液體中的水分發生作用而達到干燥的目的。在化學干燥法中,依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可將干燥劑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可形成結晶水的無機鹽類,如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無水碳酸鈉等;另一類是可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如金屬鈉、五氧化二磷、氧化鈣等。前一類的吸水作用是可逆的,升溫即放出結晶水,故在蒸餾之前應將干燥劑濾除,后一類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在蒸餾時可不必濾除?偟膩碚f,選擇干燥劑來干燥液態有機化合物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干燥劑不能與待干燥的液體發生化學反應,如無水氯化鈣與醇、胺類易形成配合物,因而不能用來干燥這兩類化合物,又如堿性干燥劑不能干燥酸性有機化合物;
(2)若為液態干燥劑則不能與有機物互溶且密度也不能一樣;
(3)干燥劑與水接觸后能與有機物分離;
(4)干燥劑與水接觸反應生成的物質不能與液態有機物反應;
(5)充分考慮干燥劑的干燥能力,即吸水容量、干燥效能和干燥速度等。綜上所述,對于一次具體的干燥過程來說,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干燥劑的種類、用量、干燥的溫度和時間以及干燥效果的判斷等。這些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因此需要綜合考慮。
3、實驗過程中常遇到的干燥問題
3.1 干燥劑用量過多
在對液態有機粗產品進一步蒸餾純化前,常出現干燥劑添加量過多的現象,干燥劑或多或少都能吸附部分產品,這樣常常最終導致產率明顯低于理論值。
3.2 干燥劑用量過少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常常發現學生在對液態有機粗產品進一步蒸餾純化前,粗產品不是相對的澄清,經檢查,發現導致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干燥劑的用量明顯偏少。
3.3 干燥過程不規范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把干燥劑很快添加完,然后把裝有粗產品的玻璃儀器靜置在實驗臺上一段時間,接著就進行蒸餾精制操作。這樣操作的結果,一般很難保證液態產品的質量和產率。
3.4 干燥時間長短不一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發現有的學生干燥時間過長,有的學生干燥時間過短,還有一些學生則直接詢問干燥多長時間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所有這些問題基本可歸結為學生對干燥效率的概念比較模糊。
3.5 干燥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對液態有機物進行干燥時,也會遇到諸如干燥劑本身質量問題、干燥劑的選擇問題以及學生在干燥之前的實驗操作中不規范而導致雜質過多等問題。
4、對干燥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行解決的建議
4.1 對干燥劑用量過多或過少問題的解決
干燥劑的用量應根據該干燥劑的除雜能力、液態雜質在該液態有機化合物中的溶解度、液態有機化合物在液態雜質中的溶解度來考慮。如一般含有親水基團的化合物(如醇、醚、胺等),水在其中的溶解度較大,干燥劑應多加一點。
而烴、鹵烴等,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干燥劑可少加一點。一般每 100ml 液態有機化合物加 5~10 克干燥劑[1,2].由于影響干燥劑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一般講義上沒有特別具體的數量規定,實際操作時往往需要通過現場觀察才能判斷干燥劑用量是否合適,具體方法可參照如下:
(1)不溶于水的液態有機化合物(一般為渾濁溶液),加入干燥劑后應呈相對的清澈透明狀;
(2)水溶性液態有機物(一般為透明溶液),加入干燥劑后,干燥劑因吸水變黏而粘在器壁上,搖動時不能隨液體旋轉,這表明干燥劑用量不足,應補加,直到有松散的干燥劑顆粒存在為止,這時干燥劑不結塊、不沾壁、棱角分明,搖動時能隨液體旋轉并懸浮為止[3];
(3)其他液態雜質的除雜盡量選擇對其有較強絡合力的干燥劑,如氯化鈣能與醇、酚、胺、酰胺及某些醛酮形成絡合物,從而除去此類雜質[2].通常情況下,干燥操作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這樣才能有較好的干燥效能,但實際操作中,由于實驗時間的原因,干燥劑的使用量總是比理論值多許多。
4.2 對干燥過程不規范問題的解決
(1)干燥前應將水分盡量分凈,不能有可見的水珠或水層。
(2)干燥劑顆粒大小應適中,如氯化鈣切割成黃豆大小即可,太大則吸水慢,并且被包裹的部分不能起干燥作用;太小則表面吸附的有機物多,且過濾困難。
(3)干燥時間一般半小時(若有條件,最好放置過夜),塞緊瓶口并經常振搖以提高干燥效率。
4.3 對干燥時間問題的解決
一般情況下,干燥前,液體若成渾濁狀,經干燥后變成澄清,這可簡單地作為水分等雜質基本除去的標志。通過化學反應除水的干燥劑,在實際干燥過程中所用的量往往是其最低需用量的數倍,以使其形成含結晶水數目較少的水合物,從而提高其干燥程度,節省干燥時間。當然,干燥劑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為過多的干燥劑會吸附較多的被干燥液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具體的時間把握可參考上述干燥劑用量問題的解決方法[1]。
4.4 干燥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的解決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應培養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實驗技能。如遇到干燥劑本身質量的問題,要能及時發現并想辦法恢復干燥劑的干燥性能,盡量了解每種干燥劑的性能與應用范圍,萃取時要盡量分凈水分,熟悉每一步實驗過程,盡量減少不必要雜質的產生等。另外,實驗過程中要不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結語
一些溶劑因為種種原因總是含有雜質,這些雜質如果對溶劑的使用目的沒有什么影響的話,可直接使用?墒窃谶M行化學實驗和進行一些特殊的化學反應時,必須將雜質除去,雖然除去全部雜質是有困難的,但至少應該將雜質減少到對使用目的沒有妨礙的程度。溶劑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劑制造、處理或者由于副反應時作為副產物帶入的,其次在保存的過程中吸潮也會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僅對許多化學反應,還對重結晶、萃取、洗滌等一系列的化學實驗操作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溶劑的脫水和干燥在化學實驗中是很重要的,也是經常進行的操作步驟。盡管在除去溶劑中的其他雜質時有時加入水分,但在最后還是要進行脫水,實際上,干燥劑的用量與被干燥的液態有機物的含雜量、干燥劑的質量、干燥劑顆粒大小、干燥的溫度及時間以及學生個體實際操作差異等因素有關。加之干燥劑也能吸附部分液體有機化合物,故不能一概而論或盲目多加干燥劑。由于影響干燥的因素很多,在此僅略作表述,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曾昭瓊.有機化學實驗[M].第 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27.
[2] 尤慶祥.藥物有機化學實驗教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29-31.
[3] 石磊.有機化學基本操作實驗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6):72-73.
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的選擇與運用論文 篇2
摘要:
為明確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對煙葉化學成分含量(質量分數)的影響,采用冷凍干燥、熱風干燥、殺青烘干3種制樣方式干燥鮮煙葉,并分析所制備煙葉樣品的主要化學成分含量。結果表明,采用殺青烘干和熱風干燥制樣,制樣過程中煙葉的主要化學成分易發生變化,尤其是色素和多酚類物質含量在制樣過程中會大幅度降低。而采用冷凍干燥方式,其含量比殺青烘干的樣品高出數倍至數十倍。因此,要反映鮮煙葉在調制過程中色素和多酚含量的真實變化狀況,采用冷凍干燥制樣可獲得更準確的測定結果。
關鍵詞:
煙葉;化學成分;制樣方式;冷凍干燥;熱風干燥;殺青烘干研究
煙葉生長發育、成熟采收及烘烤過程中內含物的動態變化時,均需要選取鮮煙葉制樣分析。通常是按植物生理實驗的經典方法進行樣品的前處理,即在105℃下殺青15min,然后在65℃下烘干制樣。但在實際操作殺青時,煙葉通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褐或變黑現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煙葉含水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短期快速升高,棕色化反應加劇,多酚類物質被氧化的結果所致。由于煙葉質體色素和多酚是煙葉致香前體物質,其降解轉化對調制后煙葉顏色和香氣品質有重要影響,因此對這兩類物質在成熟和烘烤過程中變化規律的研究也逐漸增多,但采用常規制樣方法,色素和多酚在高溫條件下會急劇變化,很難得到準確的結果。若要了解色素和多酚在煙葉成熟和調制過程中的真實變化狀況,前提條件就是要確定鮮煙葉或煙葉變化的某一時刻多酚和色素類物質的真實含量,這就要求鮮煙葉在干燥制樣過程中多酚和色素類物質穩定不變。冷凍干燥方法已廣泛應用在蘋果、草莓、胡蘿卜等果蔬的加工過程中,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物料原有的營養、味道和香氣。由于低溫下化學反應速率降低以及酶活性鈍化,冷凍干燥過程中幾乎不會因色素分解而造成褪色。為此,進行了鮮煙葉的冷凍干燥試驗,旨在明確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對煙葉化學成分含量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樣品為目前云南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烤煙品種K326上部煙葉。施肥量為120kg/hm2純N,N∶P∶K為1∶0.7∶2.5。按當地煙葉生產技術規范進行栽培管理,留葉數19~20片。移栽后125d,上部5~6片葉成熟采收時,從田間采收的煙葉中隨機取樣,每重復取4片煙葉,按試驗設計的方法進行干燥制樣。
1.2試驗設計
設置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冷凍干燥,用FREEZMOBILE25ES冷凍干燥機,樣品室預冷至-40℃以下時,將切成細條狀的煙葉用金屬盤盛裝放入樣品室,待樣品快速冷凍至40℃時,開啟冷凝器進行真空干燥;處理2:熱風干燥,電熱鼓風干燥箱溫度70℃并在通風狀態下恒定時放入煙葉樣品,保持此狀態烘干樣品;處理3:殺青烘干,在105℃下殺青15min,然后在65℃下烘干制樣。每處理6次重復。
1.3分析方法與數據處理
由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按煙草行業標準方法測定總糖、還原糖、總氮、煙堿、蛋白質、淀粉、多酚類化合物和質體色素含量(質量分數)。采用DPS軟件進行數據的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對煙葉主要化學成分的影響
不同干燥制樣方式煙葉的主要化學成分測定結果見表1。從表1可看出,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對煙葉淀粉、總糖、還原糖含量有顯著影響,對總氮、煙堿和蛋白質含量影響不顯著。處理1煙葉的淀粉含量顯著高于處理2和處理3,處理3的淀粉含量極顯著低于處理1和處理2,說明處理3的煙葉淀粉降解較多。從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來看,處理1極顯著低于其他兩個處理,說明處理2和處理3的煙葉中隨淀粉的降解,總糖和還原糖含量有所增加。
2.2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對煙葉質體色素和多酚類物質的影響
不同干燥制樣方式制備煙樣的質體色素和多酚類物質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處理1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分別為處理2和處理3煙葉的11.57倍和76.55倍,葉黃素和β-胡蘿卜素含量間差異也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質體色素在高溫條件下短時間內就會快速降解轉化,含量大幅度降低。多酚類物質中的綠原酸和奎寧酸含量處理1極顯著高于處理2和處理3。在3個處理中云香苷含量也有顯著差異,依次為處理1>處理2>處理3。這是由于多酚類物質在高溫制樣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導致含量降低。
3.結論與討論
采用常規殺青烘干的制樣方法,制樣過程中煙葉的主要化學成分在高溫條件下短時間內發生快速化學反應,其含量變化較大。尤其是色素和多酚類物質,在制樣過程中會大幅度降低,不能準確反映煙葉特定時期這兩類物質的真實狀況。而采用冷凍干燥,由于低溫下酶發生鈍化,色素和多酚類物質幾乎不會發生化學變化,其含量較穩定,比殺青烘干的煙樣高出數倍至數十倍,煙樣的外27觀顏色也沒有改變,這與果蔬冷凍干燥的研究結果一致。因此,若要反映鮮煙葉和在調制過程中煙葉色素和多酚類物質的真實變化狀態,采用冷凍干燥制樣,可以獲得更加真實可靠的結果。
【有機化學實驗干燥劑的選擇與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對比分析法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8-13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論文08-02
數學學習材料的有效選擇與運用論文07-06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體會論文07-09
淺談實驗在生物教學的運用論文07-15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輔助工作分析論文08-13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有機化學教學的運用論文08-02
實驗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運用的調查與分析論文09-06
淺析會計實驗在創新教育中的運用論文08-06
應用型工科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改革方法論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