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護理特征及對護生的需求
社區護理是面對社區內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團體的健康服務工作,如家庭護理、患者及健康人的營養指導、婦幼和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詢等[1]。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已成為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趨勢,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的標志。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與死亡譜的改變、家庭小型化以及醫療費用上漲等現象的出現,探索社區護理新途徑,是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的需求,也是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要,社區護理已成為21世紀護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熱[2]。
1社區護理的特點
1.1以促進健康為中心
隨著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及關注的程度的轉變,護理工作的重點也逐步由疾病護理轉移到健康保護和健康促進上來。導致對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變化。從而提出了以健康為中心的社區護理的工作特點。
1.2以人群為主體
社區是以某種形式之社會組織或團體結合在一起的一群人,這意味著社區護理將面對的是一個群體,而不是單純只照顧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對于所面對的這個群體,要求社區護理工作者經常做一些宣傳和調查之類的工作。
1.3綜合服務
由于人群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社區護理工作除了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等工作為主外,還應從整體、全面的觀點出發,從衛生管理,社會支持、家庭和個人保護、咨詢等方面對社區人群、家庭、個人進行綜合服務。
2我國社區護理發展現狀
2.1社區護理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社區醫師和護士比為1.0∶0.5,WHO提出社區醫師和社區護士比為1∶2或1∶4。從這一點來說,社區護理人員短缺是非常嚴重的。當前從事社區護理的工作人員大多是臨床護理崗位重新調整或其他專業改行者,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及專業技術水平較低、業務水平不高、應變能力較差、協調能力欠缺等現象。這勢必影響社區護理的內容和質量。另外,由于護理專業教育模式轉變的緩慢,社區護理教育缺失嚴重,我國至今尚沒有一所正規院校培養專門的社區護理人才。
2.2缺乏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理模式
目前我國的社區護理服務模式單一,在理論上的研究可謂是一片空白,社區護理模式幾乎都是按照國外的方式進行,沒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因此很難適應我國國情。也正因為這樣,使得當前的社區護理質量偏差,社會對于社區護理的認識存在誤區。
3社區護理對護生職業素質的要求
3.1豐富專業知識
由于社區護理是以促進健康為中心,因此護生要想從事這一職業就必須掌握足夠的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健康方面的知識不僅僅是疾病方面的,還應當包括飲食、飲水、環境和社會因素對于健康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其次,由于社區護理具有綜合性,這就要求護生同時掌握內、外、婦、兒等幾個?频.護理,必須全面、熟練地掌握各科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另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社區醫療機構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因此還要求護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2良好的心理素質
護士保持良好的情緒,就能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要做好心理護理,應努力改善患者的心境,以良好的情緒去影響患者。護士保持良好心境是圓滿完成護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證。這就要求護生在工作中情感表達適度,不過分外露,既面帶微笑又沉著冷靜,同時還要善于忍讓、寬恕、諒解、控制情緒沖動,自覺調節自己的言行。
3.3高尚的職業道德
社區工作者要服務于患者,取信于患者,就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就要在言行舉止上保持嚴謹性,工作有條不紊、專心致志,不粗心大意;就要在語言的運用上考慮患者的心理需要,既坦誠又謹慎。這是護理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另外,由于社區護理面對的是一個群體,這就要求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做到平等和公正,對待患者要實事求是,每個患者都不論其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護理人員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取得患者的信賴和主動配合。因此,護生要加強自己的道德的培養,養成對待任何事情都平等公正的習慣。
從上述情況和分析看,社區護理服務是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而向社會提供的技術勞務性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已在全國蓬勃發展的今天,社區護理工作有著比較好的發展前景,護生從事這一行業既能彌補這一行業人員短缺的現狀,又能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當然,由于社區護理工作具有以促進健康為中心、以人群為主體、綜合服務和高度自主性等特點,這就決定從事社區護理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敏銳的觀察力,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
【社區護理特征及對護生的需求】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