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護理學論文
護理學是醫學科學中的一門獨立學科。護理學包含了自然科學,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等知識。本文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護理學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目的:總結骨折病人的護理。方法:通過對住院病人骨折的老年人在心理、飲食、護理觀察、預防并發癥、功能鍛煉等等方面的護理進行分析和研究。結果:掌握骨折病人的護理,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結論:掌握骨折病人的護理內容,及時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骨折病人;護理
由于車禍或外傷,特別是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骨關節病、肌肉萎縮、生理功能發生各種衰退,反應遲鈍等原因,極易發生各種類型骨折,特別是老年人又因各項機能的減退,骨折愈合緩慢,給病人及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為了減少或防止骨折并發癥的發生,使骨折患者早日愈合,除了及時合理的治療外,護理工作也很重要,特別是功能鍛煉,極為重要。
1 心理護理
創傷、住院與手術易造成患者恐懼、多疑、擔憂等精神癥狀。如生活上不能自理,需長期臥床需要他人照顧,擔心拖累家庭及子子易出現情緒低落,易產生抑郁。
對治療和護理缺乏正確的理解和配合:如手術后不敢活動,擔心切口裂開、出血、關節脫位、疼痛等。護士在做每一項操作時應細致而耐心解釋,不可了管制。關心并尊重病人,經常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多問候,注重細節,幫助解決一些問題,消除病人的疑慮,讓病人感覺親切溫暖,調適好心理狀態,穩定病人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2 飲食護理
2.1 骨折早期:
傷后1周內,飲食以清淡為主,配以蔬菜、豆類、蛋類、水果、瘦肉等,給病人補充一些粗纖維食物,如白菜、芹菜、燕麥等,食物應軟質易消化,忌食酸辣、油膩食物,不宜過早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母雞湯等,否則會導致腫脹消退減慢,影響骨痂生長,延遲骨折愈合。
2.2 骨折中期:
傷后2至3周,應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優質蛋白來源主要是魚蝦、瘦肉、蛋類、奶類和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質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松有利,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A、D,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和骨折的愈合,指導病人吃一些蝦皮、海帶、動物內臟,以供給機體礦物質,有利于骨折的恢復。
2.3 骨折后期:
傷后3至5周,飲食上可解除禁忌,可給予骨頭湯、母雞湯等,也可配以辛辣調味品,以增進食欲,刺激胃液分泌,有利于病人營養及能量的補充,滿足骨折生長期的重要。對于特殊病人,如合并糖尿病、肝腎疾患、有特殊宗教信仰及特殊飲食習慣的病人,飲食上應注意搭配合理,既要滿足機體營養的需要,又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3 易發并發癥的護理
3.1 預防壓瘡的護理:
骨折病人不能活動,皮膚抵抗力低,易在受壓部壓如骶骨尾部、肩胛部,足部出現壓瘡,應經常按摩受壓部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對于牽引病人應教會用健肢做支撐抬起臀部,受壓部位勢以軟枕,股骨骨折病人如無特殊情況術后第一天即可向健側翻身,下腿屈曲,上腿伸直,兩腿間墊以軟枕,骨盆骨折病人應利用牽引床抬起上半身,按摩骶骨尾部。脊柱病人在翻身時,肢體應在同一軸線上,避免扭曲、旋轉,以免引起繼發性損傷,護士應經常檢查受壓處皮膚情況,保持病人皮膚清潔。
3.2 預防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患,骨折后臥床時間長,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導致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應指導病人做深呼吸,定時翻身叩背,做有效咳嗽,將呼吸道內分泌物咳出,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3 預防泌尿系感染:
由于臥床、不習慣床上排尿,易發生尿潴留,加之膀胱功能減退的老年病人,排尿后殘余尿增多而導致泌尿系感染,護理過程中應鼓勵病人多飲水,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每天飲水量在1500-2000ml,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對于留置導尿人病人每天應做好尿道口的護理。
3.4 預防深靜脈血栓:
由于長期臥床,活動量少,易發生靜脈血栓,應指導病人做足的背伸、跖屈及踝關節的運動。骨折固定或手術后,做肌肉的等長收縮,配合功能鍛煉,循序漸進,如出現肢體遠端向近心端發展的'凹陷性水腫并伴淺靜脈充盈,皮膚青紫及潮紅,多為靜脈淤滯所在,做好交接班記錄,必要時以同一平面周徑,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4 功能鍛煉
4.1 上肢骨折:
肱骨外科頸骨折病人早期做握拳及時和腕關節屈伸練習。外展型限制肩外展活動,內收型限制肩內收活動。肱骨干骨折病人固定2周內,練習指、掌、腕關節活動,禁止做上臂旋轉活動,固定2-3周后,練習肩肘關節活動,伸屈肩肘關節。尺橈骨干雙骨折復位固定后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動作,2周后開始練習肩、時、腕關節活動,禁忌做前臂旋活動。4周后練習前臂旋轉及手推墻動作,7-9周后,X線顯示骨折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練習腕關節活動。
4.2 下肘骨折:
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后病人疼痛消失后,即可在床上做下肢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活動,髖關節及膝關節的主動屈伸活動。2天后可扶病人床上坐起;5-7天后,可做輪椅下床活動,3-4周后可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行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或全髖置換術病人應鼓勵早期床上功能鍛煉。在床上練習股四頭肌及臀肌的收縮運動,足的背伸、跖屈運動,2周左右可扶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負重;6周后可棄拐行走。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應指導有計劃地進行踝關節背伸、跖屈運動、足趾的屈伸運動,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運動。去掉牽引及外固定后,教會病人用雙拐,患肢不負重下地行走,保護病人謹防跌倒。
4.3 脊柱骨折:
為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應進行肌肉的按摩,方法是用雙手魚際輕輕按摩受壓部位,反復滑動。禁忌脊柱前屈、旋轉活動,指導患者肢體處于功能位,做下肢關節的內收,外展運動,踝關節的背伸、跖屈和旋轉活動,練習手指的伸、屈、握拳、捏、握等動作。
5 出院指導
由于骨折愈合需較長時間,而有些老年病人由于骨折質疏松,恢復緩慢,有很多康復治療都在家中完成,應注意病人出院指導,教會病人鍛煉方法,復查時間,根據X線攝片檢查骨折愈合情況,決定肢體負重,對于手術病人,應告訴骨折臨床愈合后何時取內固定物。另外,還要指導用藥、飲食及皮膚護理情況。指導注意事項,以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呂瓊香.淺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5(16)
[2] 張美琴.常見骨折的康復要點.康復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3] 楊曉霞.下肢骨折的護理.實用骨科護理學.科學出版社,2006
【關于護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2.護理學論文致謝詞
3.護理學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