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論文
1關于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
1.1因溫差形成的收縮裂縫
建筑結構處在溫度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環境溫度的變化會引起結構的一定收縮膨脹。如果施工時在低溫季節完成的,那么完成后因季節變化隨之溫度上升,這樣在混凝土的內部就會出現溫度的應力,同時也會產生向外釋放的擠壓力。若溫度差異大,此力就會超出規定的范圍和限度,隨之就會出現混凝土裂縫的現象,這時就需要后澆帶這項技術,它主要用在溫差較大的施工中以克服溫差導致的建筑裂縫。為此,在事前的控制階段,就要把“溫度應力”放在首位考慮,事先給裂縫做出預留,這樣就方便在混凝土內部收縮、硬結后執行澆筑后澆帶的任務,進而實現整體性結構的構建目標。
1.2處理裙房結構問題以及基礎設計問題
后澆帶施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高層建筑設計(不超過22層的樓房)以及裙房結構設計、基礎結構設計中,但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掌握和了解建筑施工地基也有重力方面的沉降影響,需要合理的進行后澆帶施工。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首先要借助于地基的沉降量來得出后澆帶進行澆筑的適當時間,施工人員應在后澆帶施工設計前計算、核對整個裙房的結構以及基礎強度,以便在連接成整體時計算出后期結構體因為沉降而形成的內部應力。這個過程里的施工順序為:先進行建筑結構的主樓施工,然后進行裙房方面的施工,再進行后澆帶方面的澆筑施工。
2建筑施工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分析
2.1選擇合理的時間以及斷面形式
施工時為避免因受力太過集中而造成的建筑結構變形,同時也為了防止在澆筑后澆帶后的直縫問題,在選擇斷面形式方面就要設置成同混凝土結構斷面形式一樣的斷面形式,此外我們還要在后澆帶施工的時間選擇方面,考慮混凝土完成構建的時間是在兩個月以內,后澆帶的澆筑施工在沉降工序完成后方可進行。裙樓施工總量相對小于22層高層建筑的主體部分施工總量,如同一時間段內進行主體結構的施工,就會出現裙樓提前竣工,而22層以下的建筑主體施工尚未完成的情況。這樣一來,兩個建筑之間的沉降時間有的較早有的較晚;還有高層建筑的主體部分產生沉降會大于裙樓荷載的諸多原因,這一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施工者要等到高層建筑的主體部分徹底地沉降完成后,方可進行后澆帶的施工工序。這需要在建筑施工項目的施工設計圖紙里進行說明,因施工材料、施工季節不同,澆筑時間需要被延后一段時間。
2.2設置合理的寬度和間距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采用需要保持建筑施工結構良好的整體性,這個前提并不意味著切割建筑施工結構整體為相互之間沒有關系的模塊,而是要設計合理的間距及寬度。例如,在對于不超過22層樓高的樓板以及基礎有受力效應處的鋼筋就不能被斷開、切割,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建筑施工結構有一個良好的整體性,這才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標準要求。如果建筑施工中需要采用的后澆帶的跨度很大時,施工人員就要對受力的鋼筋進行斷開、切割處理以方便施工,但是需要在后澆帶以后的澆筑過程中再進行焊接聯接處理,這樣施工就可以避免樓板因為兩頭過大受力而導致的結構下垂彎曲現象產生。
2.3建筑中后澆帶的施工位置及施工溫度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澆帶施工技術位置選擇尤為重要,需要選擇混凝土構件接受外力最小的那一部分。對于建筑施工中的剪力墻施工,不會在中部位置處設置后澆帶,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選擇極佳方位,方可防止因為剪力過大以及彎矩過大造成的構建壓力。材料的選擇首先需要清理干凈裂縫,清理積水,保證后澆帶的構件表面有超過24h的濕潤度。施工材料要選擇無收縮類型的微膨混凝土,在進行垂直施工縫的處理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在混凝土初凝時借助于壓力水來沖洗,沖洗到混凝土出現骨料,然后再沖洗干凈鋼絲網。在后澆帶溫度設置方面需要選擇合適的溫度進行澆筑工序,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新老部分能夠較好地進行結合。根據資料數據顯示,最合適的施工溫度為10℃,這也是熱力理論學科里物體膨脹與收縮最佳的結合溫度。后澆帶混凝土要在澆筑完成后的2~3d內結束,以便于防范混凝土的干裂問題,為此一般會選擇在早晨或者傍晚時段完成這項工作。
3結語
后澆帶施工技術是在現代的建筑施工項目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方式,它有效地防止了建筑施工裂縫的出現。這項技術的應用對解決建筑施工主體的裂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提高施工質量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分析09-10
談后澆帶施工的技術措施05-28
談混凝土后澆帶的施工監理07-02
外墻后澆帶施工方案08-29
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方法總結07-24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探究論文08-14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探討09-02
建筑給排水的施工技術與工藝的探討論文06-11
探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論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