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教師素質的提升
論文關鍵詞:教師素質 高校教師 信息化 技術培訓
論文摘要:高校教師普遍側重于科學研究,對信息技術下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重視不足。面對教育信息化,高校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拓展知識結構,追求知識多元化;注重師德培養,完善人格魅力與修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設計能力。高校人事部門應形成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的策略來提升教師的素質,這包括宏觀層面上以人事制度改革為契機,推動教師素質的提高;微觀層面上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注重技能的培養。
一、前言
總體而言,我國的高等學校在設施上走在了教育信息化的前列,以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已經形成。但長久以來,高校教師普遍側重于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對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重視不足。同時,高等學校類型多,自主性強,沒有實施像階段的普遍性的課程改革。面對伴隨著網絡與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許多教師還不能駕馭現代的信息工具和交互模式。因此,高校教師提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素質則顯得重要而迫切。
二、高校教師素質提升的路徑
1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受教育教學思想的支配,只有樹立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從而培養出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F代信息技術在信息存儲、方面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多種媒體信息的展示,使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發展,學生借助多媒體課件、網絡課件、光盤、PPT等進行學習,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加了,學習內容的自主性增強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確立新型的教育教學觀念,由封閉單一化的教育轉變為開放式多元化的教育。
2.拓展知識結構,追求知識多元化。在信息時代,高校教師必須掌握和精通所授專業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其學科最新的科學成就和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探索學科發展的前沿。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早已明確提出:教師必須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力求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
互聯網的誕生,知識的創新和傳播出現了新的特征。一方面,知識憑借互聯網,在這個信息瞬息萬變的無疆界天地里迅速展開;另一方面,面對一個真實的全球世界,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面對已擁有個性和求異思維的發展空間的大學生,教師能否以開放性眼光評估和引導大學生五彩繽紛的心智流向,科學對待母體文化和外來文化,無疑是對教師的一種嚴峻考驗。因此教師應具有“全球化課程新理念”,追求知識的多元化,培養自己面對快速變革的世界和多元的價值取向應具備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這也是日新月異的全球網絡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本質要求。
3.注重師德培養,完善人格魅力與修養。多媒體網絡的普及,打破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傳統模式。人們不僅生活在現實之中,也可生活在非現實社會—虛擬社會、網絡社會中。在這全新的自由度非常大的空間中,規范尤其重要,否則網絡就有可能成為惡魔,因此教師的信息道德觀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規范、道德的化身,學生的楷模,教師的一切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內容。要讓學生學會對媒體信息進行判斷和選擇,自覺地選擇對學習、生活有用的內容,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內容,遵守國家的、法規,不在網上傳播或發表不健康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尊重他人在網上發表的各種成果,不利用從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學會正確處理文化知識學習和游戲、聊天之間的關系,不沉溺于虛擬時空而玩物喪志。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愛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近年來,大學生障礙、網戀的比例人數不斷增加,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愛,缺乏與學生交流。如果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愛,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才能實現其根本功能。
4.掌握現代技術,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基于多媒體技術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學科的科學知識,而且要掌握傳授科學知識的相應技術—現代教育技術,F代教育技術使教師的教學技能趨向綜合化,教師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進行教學設計,編制多媒體教案,組織教學過程并實施。教師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就必須加強相應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要感受到現代教育技術對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學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關系,它對教師、學生的思維、行為方式都產生了影響,要感受到教師、學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關系,也要感受到教師是教學新技術應用的關鍵因素,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新技術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也是對教師適應新形勢下能力的挑戰。
媒體教學設計是依據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媒體的功能和優勢,為實現教學過程整體優化而進行的一種教學計劃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媒體教學的普及,“書本搬家”、大信息量灌輸現象尤為嚴重。這些現象正是缺乏媒體教學設計造成的,因此教學設計是每一名教師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
三、高校教師素質提升的策略
從高校人事部門的角度而言,提升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的素質,需形成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的策略。
1宏觀層面,應以人事制度改革為契機,推動教師素質的提高。近年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高校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僅僅建立了教師的競爭機制,更重要的是為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與提高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實行教師資格認證、評聘分離、競爭上崗等舉措,可以促使教師自覺學習,自覺提高素質。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實施了多層次的人事制度改革,盡管內容和措施各異,但最終目的都趨向于提高教師水平,實現績效評價。這些宏觀措施一方面推動了教師學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激發了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如高校中的眾多青年教師積極地參加在職和脫產等形式的學習,信息技術也成為學習和訓練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教師的學歷和“學力”都得了提高,從而促進了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
2.微觀層面,應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注重技能的培養。作為具體措施,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練就“師能”十分關鍵。“師能”是教育教學能力,它包括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經驗和教育研究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使廣大教師更新學科知識,增強學科教學的有關技能,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科研和水平,完成從“教書匠”到“能師”“名師”的轉變。特別是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使教師的職能趨于多元化,對教師教學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原來的基本功,還要具備夢一種理論,兩個設計,三項操作”的能力。“一種理論”就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兩個設計”就是教學設計和教學軟件設計;“三項操作”指“編”—會編制多媒體教案和課件,“演”—會進行各種媒體的操作演示,會選擇媒體,組織教學過程,“藏”—會檢索和收集各種信息,豐富教學信息資源。因此,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就應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
山東省教育廳2007年起實施高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并圍繞以上三個方面展開,使教師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所引發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變革,體驗并感受到新的教育與學習方式所具有的魅力。在操作中,培訓組織者采用了“工作坊”的形式和任務驅動的模式,使學員們在具體的案例和真實的任務中培養了能力,并通過合作與分享培養了團隊精神。
四、結語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教育也將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明了教師適應信息時代的成長方向。因此,未來教師的工作歷程應變成自我完善的過程,教師的素質只有不斷重構與提升,才能適應未來教育教學的需要。
【淺析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教師素質的提升】相關文章:
淺析環境變暖的危害及對策設想05-11
高校教師教學語言藝術之淺析05-02
人臉信息技術應用新熱點淺析08-22
淺析新形勢下的建筑企業黨建工作05-17
淺析高校學生干部素質能力培養的研究論文04-18
試論高校教學秘書心理素質能力的自我提升04-14
論新形勢下檔案治理職員素質提升對策06-03
信息技術下中職物理教學研究05-19
應用物流信息技術提升網購的方式建設論文05-13
淺析中職對口單招下高三學生的語文學習論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