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教學中的智能教育
畢業論文
淺談教學中的智能教育
宋成存
摘 要:素質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方向,而有人往往走向極端。把智能教育等同應試教育,忽視了智育的主體作用。本文就智能教育與動手動腦的關系;與創設情境的關系;與志向的關系等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 智能教育 智慧 激活 心理 體驗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728-2462(2008)03-0043-02
實施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智能教育又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而學生的智能素質既有先天遺傳的差異,也有后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師對自己,對他人的內在素質缺乏應有的認識,則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在教育中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培養高素質的人材。
智能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根據智能因素制約非智能因素,智能教育可以從心下幾方面入手。
1、以動育智
智慧從動作開始,實踐活動是心理發展的基礎,是連接主體與客體的紐帶,是智能發展的直接源泉。在實踐活動中有著多種多樣激活智能因素的刺激或動因。西方心理學家皮亞杰把活動看作是教學法則,強調兒童要“高度活動”。認為把活動原則實施于教學過程,應當放手讓孩子們去動手動腦,探索外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智慧能力。智慧的鮮花是開在手指上的。
動嘴、動腦在古代就有人討論、辯論作為探求真理、研究學問的方法。其實,討論法、辯證法乃是1種普遍適用的教學方法,是鍛煉人的口才和思維的1種好方法。國外的“商議教學法”,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倡導和實踐的“咨詢教學法”就是通過討論、辯論研究學問、啟迪智慧的方法。咨詢、商議、討論、辯論可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培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使人明辨是非,思維敏捷,分析精細,概括廣泛;還有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通過討論還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求知狀況,知識的缺陷,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2、以情育智
人類智慧的火花在追求真理的熱情中閃爍,在認識過程中的疑慮之情、困惑之情,乃是深入知識領域的向導,是促進智能發展的動力因素。求知欲,好奇心,責任感,義務感以及學習興趣等等,都是帶有濃厚情緒色彩的心理狀態,都是激活認識過程,刺激智能增長的因素。優秀教師都是善于啟發和利用這種心理因素的能工巧匠。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主要寫的是父親送別兒子和事情,表達了濃烈的父子之情。為了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老師說:同學們,“父子之情大如天”。我們很熟悉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大家1起背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服得3春暉?
是的,孟郊描寫了慈母對游子的愛撫之情,也抒發了游子對母親的依戀之情,真是母子情深!今天我們要學
3、以志育智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币庵臼鞘聵I成功的保證,智慧發展的后盾。“寶劍鋒從磨礪出”,智慧光從毅力來。古代詩人蘇軾說過:“欲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材,亦有堅韌不拔之志”。其實,“超世之材”往往來自“堅韌不拔之志”。以志促才,才志結合,大事成亦!
“志”還有志向、理想之意。俗話說的好,“哀莫過于心死,愁莫過于無志”。古人又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里的“志”,都是指雙重意義的志。所以發展智能,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意志毅力的教育,還要進行志向、理想的教育,以志育智。
4、依智育智
就是在原有智力水平上,培養、訓練、提高智慧能力。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提出的“高難度”、“高速度”的教學原則,就發展智力而言,就是依智能育智的體現。脫離原有基礎的高難度高速度將使學生負擔過重,“食而不化”,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喪失上進信心,而使智力發展受到阻滯。相反,如果教學要求低于學生的原有智力水平,那么將是對學生自尊心的消磨,上進心的打擊。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對學生的發展水平作過分析。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兩種發展水平。1種是現有發展水平,另1種是潛在的發展水平,即“最近發展區”。教師的教學應當是從“最近發展區”出發,給學生1定的難度,促使學生的智力發展。“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樣才能把兒童處于最近發展區的,正在成熟的階段的1系列心理機能激情調動起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超前教育”。教師在教學中也懂得,“以稍高于學生實際水平的要求去訓練學生,讓學生感到知識不足而產生1種自覺的、積極的上進勢頭,從而提高辭智力水平。
[1]
【淺談教學中的智能教育】相關文章:
淺談舞蹈教學中多元智能的培養07-02
淺談電力通信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10-25
淺談教育博客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06-19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8-01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生本教育06-16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5-18
淺談英語教育中的情感教學論文10-01
的淺談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初探07-07
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9-09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