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居民消費觀念的 進化軌跡與成長趨向
內容摘要:受加速發展的物質技術影響,我國居民的消費觀沿生存型、發展型、可持續型演化,把握這一趨向,有利于保證消費觀的理性成長。本文梳理了我國居民消費觀念的進化軌跡,并指明了其進一步成長的趨向,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參考。關鍵詞:消費觀念 歷史性進化 成長趨向
短缺經濟中的生存型消費觀
物質產品匱乏的短缺經濟曾伴隨人類走過漫長歲月,近代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擺脫短缺的物質技術基礎,西方國家借助這個基礎首先跳出了短缺經濟的夢魘。近代以來的觀念束縛以及制度約束,使我國走出短缺的時間比西方晚大約200年。
短缺經濟時代,消費的范圍基本局限于物質消費,消費的目的性明確,就是滿足消費主體的生存需要。人們當時的收入水平只能維持較低的消費水平,且滿足這個水平的消費品供應全面緊張,只好通過各種票證手段限制消費。與此相對應的消費觀念是:在消費的數量上,高度崇尚節儉,重視數量輕視質量;在消費的內容上,摒棄物質以外的消費,精神或文化消費被看作嚴重奢侈性消費遭到嚴厲排斥;消費方式高度趨同,根本沒有條件考慮消費的個性化;只能顧及近期消費,沒有條件考慮遠期消費,更不可能實行超前消費。
買方市場背景下消費觀念的快速進化
。ㄒ唬┵I方市場的進化
票證型消費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就開始松動,由此帶來了我國居民消費的第一個浪潮:老三件百元級生活必需品的迅速補足,甚至引發過80年代末起因于物價上漲背景的搶購風潮。經歷了4年的調整期,1993年,票證在全國范圍廢止使用。這時我國經濟雖然還沒有進入以供大于求為特征的買方市場,但主要消費品基本實現了供需平衡,這種供需狀態是廢止票證的前提條件。中國經濟通過農村聯產承包、城鎮企業市場化改革煥發出蓬勃活力,社會的物質產品的供給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我國由此進入90年代的第二個消費高峰——以家用電器普及為主要內容的消費浪潮。10年之內,城鎮的彩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主要家用電器基本得到普及,在農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到2000年,我國的鋼鐵、煤炭、電視機、程控交換機、糧食、肉類等多種產品產量均居世界之首。1997年,我國相關部門監測的主要生活消費品供給能力基本超過社會需求,開始進入買方市場。這一撥經濟增長,為新世紀中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完成了堅實的奠基。新世紀初的家庭數字影院、MP3、移動電話、可視電話等消費內容可以看作是前期家電普及的升級換代,它們大體在千元的級別。如今以家用汽車、住房為代表的十萬元消費級別應該是消費的第三個浪潮。近30年來席卷中國的幾次消費浪潮,充分顯示了中國內需市場的巨大能量。
。ǘ┚用裣M觀念的進化
在中國進入買方市場的前后,居民消費觀念發生了全面的進化。
1.從前遭受排斥的精神文化消費逐步成長為消費熱點。在知識經濟興起的背景下,教育消費成為居民家庭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消費支出,絕大多數居民認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觀念。繼續教育消費前景看好,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和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紛紛返回校園或在社會培訓機構“充電”。 網絡娛樂和網絡教育消費引人注目。生態旅游、文化旅游消費勢頭火爆。
2.超前消費悄然升溫。在25—35歲高學歷消費群體中,超前消費、預期消費意識強烈,明顯的標志是他們積極參與信貸消費。目前信貸消費對象和增長點主要有三個:購房及裝修,購買汽車,教育、旅游、助學,F實表明,信貸消費是對量入為出傳統消費觀念的升華,它是以明天的預期收入為根據的即期支出。這些消費群體把購物當休閑,對專業化、個性化的購物環境和服務表現出濃厚興趣,是消費潮流的創造者和引導者。
3.國內消費觀念悄然向國際消費觀念靠攏。一些大城市居民,開始熱衷和追逐世界各地的時尚和流行,國際一流水平的消費環境和豪華的服務設施,琳瑯滿目的待售商品,與短缺時代的商業景致形成鮮明對照,居民一改以往敬而遠之的心態,休閑購物成為都市個性化消費的亮麗風景線。另外,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信息傳遞速度加快,也使大城市與國外消費時尚、款式的流行時間差大為縮短,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居民樂于接受國際流行的時尚、款式和消費方式,國外自費留學、境外教育消費也逐漸興起。這些變化均來自于消費觀的變化,人們追求的消費利益已不僅僅是商品數量和使用價值,而越來越關注商品附加的服務和文化價值觀念,如品牌、品位、時尚、造型、環境、精神追求和文化享受。
【我國居民消費觀念的 進化軌跡與成長趨向】相關文章: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淺析03-20
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分析與研究03-18
談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分析與研究03-18
我國居民人力資本投資行為比較分析12-26
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實證分析03-22
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11-14
從城鎮居民的收入分配看我國的宏觀經濟02-27
實證我國居民儲蓄與外匯儲備的相互影響12-05
小議我國管理會計的目前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向03-24
電子審計軌跡分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