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基于效率與優勢的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動研究

        時間:2024-09-18 11:46:01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于效率與優勢的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動研究

        基于效率與優勢的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動研究
        ———1997-2006 年間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變動的實證分析*

        基于效率與優勢的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動研究

        [摘要] 選擇相對生產率和相對優勢兩個維度來考察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工業體系, 對該地區1997-
        2006 年工業結構的變化進行了分析, 認為該地區工業結構的變化具有規;臄U張與專業化的提升兩個方面
        的特征, 這是本地區結構升級、其他地區經濟發展與國內市場整合程度深化所共同推動的結果。
        [關鍵詞] 珠江三角洲工業結構相對優勢相對生產率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 年來,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本文簡稱珠三角地區) 始終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前列,
        對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起到了帶動和示范的作用。2006 年珠三角地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9153 萬
        元, [1] 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 按照當年平均匯價折合6166 美元, 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方法, 居于上中
        等收入水平國家和地區收入區間的中游水平。經過了多年來以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 現有的
        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支撐了作為“中國制造” 基地的珠三角地區30 年的快速增長, 目前遇到的土地資源
        緊張、勞動用工短缺、能源價格上漲、環境承載力告急等一系列問題表明這種發展方式已經到了一個轉
        折點上。[2] 如何推動珠三角地區發展方式的轉變? 我們認為, 一個地區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在于產業結
        構的變動, 而現有的產業結構變化又決定著未來的優化與升級。搞清楚珠三角地區產業是如何走過來的
        問題, 有利于我們在把握這個地區產業優化升級的眾多看法中理出一條比較清晰的、更適應于該地區發
        展的思路。本文以珠三角地區在1997-2006 年間工業結構變動過程為研究對象, 采用相對優勢與相對生
        產率的兩個緯度相組合的分析法, 對該地區工業結構變動做出實證性分析和判斷, 旨在揭示出一些對未
        來產業優化與升級具有重要影響的趨勢性特征。
        二、理論框架
        考察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變動往往圍繞著它是否有利于提高產業競爭力而展開的。波特[3] 提出了
        產業競爭力的概念、特征與決定因素及它們相互聯系的理論, 但是在他的理論框架中, 我們難以找到對
        產業競爭力的衡量與評價指標。顯然, 沒有這種可行的評價指標, 就等于缺乏可觀察的手段。我們認
        為, 衡量一個地區某一個產業競爭力應該包含兩個緯度: 一是一個地區內某一個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較
        所具有的生產效率, 比如說, 在一個地區內, 家具與紡織業究竟哪一個行業更有效率, 這可以通過庫茲
        涅茨[4] 所提出的“相對生產率” ① 這個指標加以觀察。比如說, 全社會的產值與勞動力總就業量之比假
        設為1, 這可以看成是相對生產率的平均水平, 那么, 相對生產率大于1 的行業屬于高于平均水平的行
        業, 相對生產率小于1 的行業則為低于平均水平的行業。二是相對優勢指標, 即一個行業在一個地區內
        的產值份額與在更大范圍內的這個行業在這個范圍所占份額之比, 比如說, 珠三角地區的服裝行業占珠
        三角工業總產值中的份額與全國的服裝行業占全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之比, 如果這個比值大于1, 那
        意味著在這個地區內的這個行業具有相對優勢, 如果這個比值小于1 , 那就意味著這個行業缺乏相對優
        勢。我們用區位熵② 方法來計算這個指標。因為這個指標自1940 年代以來通常被經濟地理學者或區域
        經濟學者用于描述一地區的生產專業化程度。[5]
        現有的研究文獻分別從這兩個緯度做過有關衡量產業結構變動的實證研究, 但是, 沒有把這兩個緯
        度結合起來加以研究與分析。我們認為, 單純一個緯度的分析都不能完整地回答一個在本地具有較高的
        相對生產率行業是否在更大范圍內也具有相對優勢。如果在本地可能具有較高的相對生產率, 但是, 在
        全國范圍內并不具有相對優勢, 那么, 把這種產業打造成具有全國性競爭力的產業可能就需要花費更多
        的力量與成本。所以, 我們把兩個緯度結合起來, 就可以觀察到使用單一指標所無法同步觀察到的地區
        工業結構變動的多樣性, 進而也可以看出地區結構調整的多種可能性。
        兩個緯度的組合可以把一個地區的工業數量分為四種類型: 一是相對生產率和相對優勢都大于1 的
        產業, 這表明某一種產業不僅與該地區其它產業相對具有優勢, 而且在全國范圍內也具有相對優勢。二
        是相對生產率與比較優勢都小于1 的行業, 這意味著這類行業基于兩個緯度的觀察都缺乏競爭力。三是
        相對生產率大于1 而相對優勢低于1 的行業, 這表明這類行業在全國范圍內缺乏比較優勢, 但在本地區
        內仍然具有較高的相對生產率, 換句話說, 這類行業具有本地化的比較優勢。這往往是由本地區的資源
        結構與市場需求偏好所決定的。四是相對生產率小于1 而相對優勢大于1 的行業, 這種行業在本地區可
        能缺乏相對生產效率, 但在全國范圍內仍然有競爭力。這是由本地區與全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由此
        帶來的行業相對價格變化引起的。
        考察這四種類型產業與地區發展之間的聯系可以有靜態與動態兩個視角。靜態視角主要是分析一個
        地區的工業部門數量在這四種類型中的分布情況。如果一個地區工業部門在相對生產率與相對優勢都大
        于1 的象限中占大量, 或占較大比重, 那么, 這個地區的工業從總體上看是具有現實競爭力的, 相反亦
        然。所以工業部門在這四個類型中的分布結構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產業的現實競爭力狀況。從動態角度可
        以觀察到一個地區在四個類型中在一定時期內的產業變動情況, 這種變動不僅可以觀察一個地區產業競
        爭力程度, 比如說, 從一個地區在兩個指標都大于1 的產業增加或減少的數量和產值比重可以看出該地
        區產業競爭力的變化, 而且, 也可以分析該地區產業競爭力取向的變動, 這種取向主要指一個地區的多
        樣化與專業化程度, 又比如說, 一個地區在兩個指標都大于1 的產業數量雖然減少了, 但是這些行業在
        全國范圍內中的產值比重都大幅度提高了, 這意味著該地區強化了產業專業化的程度。
        下面我們用這兩個緯度形成的產業分布組合從兩個視角來考察1997-2006 年間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
        的分布與變動。
        三、數據分析
        按照相對生產率與相對優勢的理論方法, 我們計算了1997-2006 年間珠三角地區39 個行業部門的
        相對生產率與相對優勢, 如表1 所示。根據上述分類, 我們這39 個行業分為四個象限, 為了便于分析,
        我們把兩個指標都大于1 的象限作為Ⅰ類, 把相對生產率大于1 而相對優勢小于1 的象限作為Ⅱ類, 相
        對生產率小于1 而相對優勢大于1 的象限作為Ⅲ類, 兩個指標都小于1 的象限是Ⅳ類。圖1 是1997 年
        珠三角地區工業部門的分布結構, 圖2 是2006 年該地區工業部門的分布結構。
        首先, 在1997 年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分布中, Ⅰ類聚集了14 個行業, 占了整個行業的35.9%, 這
        類行業范圍是十分廣泛的, 除了電力、煤氣與水等提供本地市場需求的公共性行業部門之外, 還包括了
        輕紡工業、機械裝備以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
        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
        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辦公用機械制造業
        等部門。Ⅱ類產業占了30.8%, 這類工業部門主
        要分布在食品、木材加工和煙草等輕紡行業以及
        石油冶煉、化工、金屬加工等資本密集型行業等。
        Ⅲ類工業部門占了12.8%, 這主要集中在家具、
        服裝、制鞋和皮革等傳統工業部門; Ⅳ類工業部
        
        圖1 1997 年珠三角地區工業部門相對生產率與相對優勢
        圖2 2006 年珠三角地區工業部門相對生產率與相對優勢
        - 13 -
        注: 1. 1997 年統計范圍為獨立核算工業企業, 2006
        年統計范圍為全部國有工業及年主營業務收入500 萬元以
        上非國有工業企業。2. 2006 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沒有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其他礦采選業兩個行業的統計; 由于
        從2003 年開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變化, 取消了木材及
        竹材采運業, 新增了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石
        油加工及煉焦業變更為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由于統計口徑變動不大, 本文依然將1997 年的石油加工
        及煉焦業和2006 年的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相
        對照。
        資料來源: 根據1998、2007 年《廣東省統計年鑒》;
        1998、2007 年《中國統計年鑒》有關數據整理。
        門主要是采礦、橡膠、煤炭等資源型工業部門, 占了20.5%。這種結構分布表明了1997 年珠三角地區
        兩個指標都大于1 的工業部門是占大量的, 同時這種占大量的工業部門是多樣化的。
        其次, 在2006 年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分布中, Ⅰ類聚集了10 個行業, 占整個工業部門的25.6%,
        除了電力、煤氣和水等公共服務部門和機械裝備以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器機
        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辦公用機械制造業等部門沒有明顯的變化之外, 主要
        是減少了塑料、食品等輕紡行業的數量。Ⅱ類增加到了16 個工業部門, 占了整個工業部門的41.1%,
        這個象限變成了工業部門分布最多的一個類型, 包括了食品、飲料、農副產品加工等輕紡產品和有色金
        屬、化工、醫藥以及通用設備等重化工業部門。Ⅲ類聚集了8 個工業部門, 大部分屬于傳統的輕紡工業
        部門, 諸如服裝、家具、塑料、皮革、工藝制品以及文教體育用品等, 這部分占了20.5%。最后一類剩
        下了三個行業, 即紡織業、木材加工以及橡膠等, 這部分所占的份額最低, 僅占7.7%。
        最后, 圖1 和圖2 相比較, 可以發現珠三角地區在這10 年中的工業結構變動特征, 這種變動包括
        了兩個方面: 一是工業部門的數量變動, 這可以直接反映在每個象限中的工業部門數量上; 二是工業部
        門的價值變動, 這可以通過兩個方面的指標反映出來, 一個指標是每個象限中的工業部門增加值占整個
        工業總增加值的比重, 這說明工業部門伴隨著每個象限的數量變化而引起的價值變動。我們用每個象限
        中的工業部門附加值占工業總附加值的比重來反映這種價值變動。另一個指標是區位熵指標, 如果把1
        看成是平均水平, 那么, 大于1 的程度越高, 就表明這種優勢就越明顯; 相反, 在低于1 中, 偏離得越
        遠, 這個地區的這類產業劣勢就越明顯。
        我們先比較一下兩個圖中的工業結構數量的變動, 1997 至2006 年間, 在Ⅰ類中, 工業部門數量從
        14 個減少了到了10 個, 這意味著在本地區具有較高相對生產率和在全國具有相對優勢的工業部門數量
        減少了; 在Ⅱ類中, 工業部門的數量從12 個增加到了16 個, 這表明了在全國缺乏相對優勢而在本地具
        有較高生產率的工業部門數量增加了; 在Ⅲ類中, 工業部門數量從5 個變成了8 個, 這意味著在國內具
        有相對優勢, 但是在本地缺乏生產效率的行業增加了; 最明顯的變化發生在Ⅳ類中, 即工業部門數量從
        8 個減少到了3 個, 這表明了既缺乏相對生產率又缺乏相對優勢的工業部門數量的下降。
        僅僅觀察每個象限的工業部門數量變動還是不夠的, 我們用上述所說的兩個指標看一下伴隨著工業
        部門數量變動而引起的價值變動。
        如表2 所示, 1997-2006 年間, Ⅰ類工業部門附加值所占的份額從61.6%下降了59.4%, 在國內的
        相對優勢也從2.01 減弱到了1.87。這表明了珠三角地區具有相對優勢也成為支撐力量的產業競爭力都
        有所減弱。Ⅱ類的工業部門附加值所占份額從22.5%也降低至20.2%, 相對優勢也從0.61 降至0.49。Ⅲ
        類工業部門附加值所占比重則有明顯上升, 從11.6%升至16.8%, 但是, 這類工業部門在國內具有的相
        對優勢卻有所下降, 從2.25 降至了1.84。在最后一類的Ⅳ類群中, 工業部門附加值所占比重從4.4%降
        至3.6%, 而相對優勢則從0.42 升至0.65, 這表明了本地一些不具有相對優勢的行業卻向著國內的平均
        水平靠近了一些。
        概括地說, 經過了10 年的發展, 珠三角地區工
        業結構變動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 一是規;臄U
        張, 二是專業化的提升。從前者看, 圖1、圖2 中
        的第Ⅲ和第Ⅳ類工業部門都是相對生產率小于1 的
        行業, 第Ⅰ和第Ⅱ類工業部門都是相對生產率大于
        1 的行業, 我們從相對生產率發生了變化的具體工
        業部門的特征來看, 相對勞動生產率降低的部門有
        從Ⅰ類移至Ⅲ類的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和印刷
        業以及從Ⅱ類移至Ⅳ類的紡織業均屬于勞動力密集

        表2 工業部門增加值比重和比較優勢
        資料來源: 在表1 的基礎上根據1998、2007 年
        《廣東省統計年鑒》; 1998型的行業, 保留在Ⅰ類中的工業部門基本上都屬于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部門; 發生了勞動生產率提高
        的行業有從Ⅱ類群轉移至Ⅳ類群的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和非金屬礦
        物制品業, 表明了采礦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在珠三角地區生產方式從勞動力密集向資本密集的轉變。
        顯然, 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退出相對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第Ⅰ類和第Ⅱ類工業部門、相對勞動生產率
        高的行業趨于集中在基本密集型行業的過程, 從而引起了基于資本投入的規;瘮U張。從后者看, 10
        年來, 相對生產率和相對優勢都大于1 的第Ⅰ類行業的數量從1997 年的14 個減少到2006 年的10 個。
        而增加值比重則僅從61.6%減少至59.4%, 平均每個產業的增加值比重從4.4%增加至5.9%; 具有相對
        優勢的第Ⅰ、Ⅱ類行業的數量合計從1997 年的19 個減少到2006 年的18 個, 增加值比重則從73.2%增
        加到76.2%, 平均每個行業的比重從3.85%增加到4.23%。這表明珠三角地區雖然具有相對優勢的工業
        數量減少了, 但是這些行業在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卻增加了, 這可以看成是專業化程
        度提高的結果。
        四、變動解釋
        為什么在這10 年中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會發生這樣的變動呢? 我們認為, 這主要是三個因素共同
        作用的結果。
        第一, 由以輕紡工業為主向以重化工業為主的轉變力量。1997- 2006 年間是珠三角地區發生工業化
        階段轉換的時期, 這種轉換一方面來自于持續增長了20 多年的輕紡產業對原有的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改
        造的發展需要, 另一方面來自基于地方政府主導的引入大量重化工業項目的推動, 諸如汽車、化工、能
        源、鋼鐵以及重型設備等大部分是在這個時期紛紛落戶珠三角地區的, 這使得工業結構轉型成為可能。
        當工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轉向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時, 相對生產率大于1 的工業部門必然向
        資本密集型行業集中, 隨著這種集中的趨勢, 產業規;瘍瀯菀矔玫斤@現和加強。因此, 一些傳統的
        輕紡行業如塑料、金屬加工和印刷依然在國內具有比較優勢, 但是, 在本地的相對生產率已經從大于1
        轉變為小于1。
        第二, 國內一些地區在輕紡工業發展中形成的后發優勢對珠三角地區的同類產品產生了一定的替代
        效應。雖然珠三角地區得改革開放之先而率先建立了以日常工業制品和耐用消費品為主的輕紡工業體
        系, 但是, 這類行業的國外技術已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同時模仿生產的技術門檻也較低, 因此, 在
        走向全面開放的20 世紀90 年代中后期, 內地的許多省份都建立了類似的輕紡產業體系, 加上這類新建
        的工業部門往往具有技術設備新、產品設計新以及用料的技術含量多等特點, 地方保護主義因素以及以
        引進技術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在這類產業升級方面的能力有限等等, 因而珠三角地區生產的這類產品越來
        越大程度地被成長起來的內地產品所替代, 這就是一些傳統的比較優勢行業, 諸如“珠江水、廣東糧、
        粵家電、嶺南裝” 等食品、飲料以及醫藥制品等從Ⅰ類群向Ⅱ類群轉變的根源所在。
        第三, 地區之間的貿易擴展與市場一體化程度推進深化了珠三角地區的專業化程度。20 世紀90 年
        代以來, 隨著我國經濟向市場體制的轉軌, 國內市場整合程度也在曲折地向前推進。我們之所以使用
        “曲折” 這個概念, 是因為基于財政分權的地方政府保護行為所導致的市場分割及地方壁壘等因素確實
        阻礙了我國市場一體化的進程, 但是, 這種阻力并沒有也不可能阻止這種市場整合的進程。越來越多的
        有關中國市場走向整合的實證研究提供了肯定性的證據。[6] [7] 事實上, 珠三角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部
        門數量的減少表明, 在改革開放初期所形成的多數工業部門在國內都有相對優勢的格局已被打破了, 然
        而, 剩下的一些工業部門所具有的附加值份額的相對優勢卻有強化的趨勢, 這意味著專業化優勢得以不
        斷地顯現。對于珠三角地區來說, 由多樣化優勢轉向專業化優勢應該說是國內市場一體化推進的結果。
        在經濟開放程度一定下, 缺乏國內市場整合程度的推進, 就難以深化一個地區產業的專業化程度。
        五、結論與政策含義
        本文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兩點: 一是在方法上把以往被學者們經常單獨使用的兩個指標, 即相對生產
        率與比較優勢整合起來, 由此將現有的產業分布在四種類型中。按照這個分類, 分析和把握一個地區工
        業結構分布與變動的多種可能性, 這有利于突破以單一指標觀察結構變動的線性思維的認知局限。二是
        把這個組合方法應用于珠三角地區工業結構分布與變動, 我們發現, 在1997-2006 年間珠三角地區同時
        發生著兩個方面的結構變化, 即規;瘍瀯莸臄U展與專業化優勢的強化, 這是本地區結構升級與國內市
        場整合程度深化所共同推動的結果。
        隨著生產要素成本的不斷提升與國內市場一體化的推進, 珠三角地區在未來的工業結構仍然會朝著
        規;c專業化方向變動。因此, 我們認為, 第一, 現行的結構政策不應建立在改革開放前20 多年因
        珠三角地區先行一步而形成的工業部門全面領先的多樣化優勢理念基礎上, 而應放在加速國內市場整合
        程度和經濟國際化程度的基礎上, 從而推進該地區的產業專業化水平與優勢。第二, 在該地區的資本密
        集型產業份額不斷上升的同時, 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密集型產業鏈條長的優勢, 加強中小企業配套與集群
        性發展, 給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 從而減少該地區產業轉移所帶來的“陣痛”。第三, 加大該
        地區內部市場整合的力度, 通過多邊協調機制來減少各地市地方對經濟活動的干預, 為專業化與規;
        優勢在該地區內部得以充分擴展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 Miller, M. M., L. J. Gibson, and N. G. Wright (1991) . Location Quotient: A Basic Too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sis [J] .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9 (2).
        [2] 波特(M.Porter). 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 [M] . 李明軒, 邱美如譯.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7.
        [3] 西蒙·庫茲涅茨(S. Kuznets). 各國的經濟增長(中文版) [M] . 常勛等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9.
        [4] 王. “中國制造”: 特征、影響與升級[J] . 學術研究, 2007, (12).
        [5] 白重恩, 杜穎娟, 陶志剛, 全月婷.地方保護主義及產業地區集中度的決定因素和變動趨勢[J] . 經濟研究,
        2004, (4).
        [6] 陳敏, 桂琦寒, 陸銘, 陳釗. 經濟開放與國內市場一體化進程———來自中國經濟轉型的證據[C] . 載自Ross.
        Garanut, 宋立剛主編. 中國市場化與經濟增長[M] .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

        【基于效率與優勢的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動研究】相關文章:

        基于活動結構的供給鏈本錢研究03-21

        淺談基于博弈分析的證券監管效率研究11-16

        基于CRM理念的銷售管理系統結構研究03-23

        研究聚類分析的甘肅省工業行業結構03-03

        中國經濟的結構變動與就業增長12-05

        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協同提升研究03-21

        信息結構的企業組織效率探討03-18

        基于三層C/S結構的在線簽名認證系統的研究03-07

        基于動態資源分配的WDM-PON結構研究基于動態資源分配的WDM-PON結03-0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