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分析論文
1前言
2014年6月23日在京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對新時期做好高職教育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高職教育必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通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際操能力的培養,造就適應能力強、市場需求大的應用型人才。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在經貿交往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計相關專業畢業學生在我國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目前,在我國許多高職院校都設有經濟管理教學部門和會計相關專業。據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提供的數據來看,2013年全國就業率較高的50大高職高專專業中會計專業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達93.7%,且招生水平穩中有升呈現逐年走熱的態勢。這與我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化發展模式、促進新型業態發展息息有關。
作為一個傳統的專業,在大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教學方式以學做結合為主的高職教育大趨勢下,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都與實踐型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不相適應?梢哉f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是較為典型的應用型專業,它的培養目標是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各類企業會計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型專業人才。目前我國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隨著各類新型業態的出現和發展,未來對高素質會計人員的需求將呈供不應求的態勢。為滿足市場人才需求,培育出大批適應能力強,就業好的高職會計人才,對高職會計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已是勢在必行。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目前高職會計教學存在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現象,有的教學活動仍沿用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沒有從學生如何完成現實的會計核算工作去整體的設計教學活動,有的教學僅停留在使學生背會概念掌握理論和按教學大綱把相關章節上完的水平上。
由于缺乏實踐教學,學生頂崗實習遇到實際會計工作就會感到十分茫然,無從下手。為改變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現狀,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大批量會計應用型人才,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包括會計實驗實訓在內的實踐教學。
2強化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的意義
2.1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有學者認為實踐教學是一種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生產技能或工作能力的教學活動。但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大多仍沿用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需求猛增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將會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按1∶1的學時比例安排,并在學校內建好高質量的會計實訓基地,這樣不但可以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也可大大提升會計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2補充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社會實踐的不足
會計專業應用性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高。學生在學期間每學期最好能到社會各單位財務部門進行實踐學習,但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學生大多不可能隨時進入單位進行實踐學習,所以通過會計實踐教學,使學生在校內會計模擬實訓室對會計工作全流程仿真學習,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補充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社會實踐的不足,同時提高對會計知識學習的興趣。
2.3使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有機結合
培養動手能力和適應強的會計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走上社會以后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同時大大提升學校對會計人才培養的效果。
3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共性問題
3.1教學理念落后
高職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已成為共識,但在高職會計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的現象。會計教學仍停留在理論的講授和課堂教學任務的滿負荷運行上,學生究竟學了什么,未來能動手干些什么考慮的甚少。加之目前不少高職院校會計教師多是大學畢業后就走上講臺,未參與過企業全流程會計核算和會計工作社會實踐,在實踐性教學上存在短板。近年來會計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不少教師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會計相關知識陳舊、培訓和后續教育未落到實處的情況,嚴重影響著教學效果的提升和會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3.2師資隊伍建設滯后并缺乏前瞻性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對屬于管理類的會計專業重視不夠,存在師資隊伍老化,新生師資力量尚不能很好接續和站穩講臺的情況。雖然會計專業每年招生穩定,招生數呈逐年增加的態勢,但由于師資隊伍的結構問題和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影響著會計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目前的傳統的會計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注重實踐教學、注重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前瞻性的要求,必須加以改革。
3.3理論與實踐教學課時安排不科學
目前,高職會計教育仍沿用傳統學科型教育模式,理論教學安排了大量學時,學生在黑板上學做賬,在作業本上進行會計核算,理論知識雖已經夠用,但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十分薄弱。學生畢業后實踐能力很差,往往還需要回爐重新學習。
4提升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完善教學體系的對策
4.1做好會計實踐教學的學時安排
近年來,職業教育專家均提出高職實踐教學課時應占到教學總課時的一半,而大部分高職院校實踐課時數尚不到總課時三成,有的甚至更少。由于實踐課安排學時不足,致使會計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過多地致力于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造成動手能力弱、實踐能力差,對會計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鑒于以上情況,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應科學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程數量,使會計實踐教學落到實處。
4.2強化高職院校會計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會計學科“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沒有一支好的會計師資隊伍,培養大批適應能力強的應用型會計人才便無從談起。為做好會計師資隊伍建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加大對現有會計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不但要培訓新的會計制度及政策法規,還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帶薪赴企業和單位實踐提高;二是把好教師進口關,真正引進會計相關專業高學歷人才,并把是否在企事業單位完成規定時間的實習鍛煉經歷作為考核錄用的重要條件之一;三是建立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聘請企業的財務高級管理人員、審計部門會計專家到學校進行會計專題講座,并對學生實踐教學進行現場指導,也可聘請社會上一線的會計人員作為學生的實踐教學課程指導教師,承擔一定量的教學任務。
4.3完善會計實訓設施及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的學生要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充分發揮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重應用和重實踐的特點,通過完備的實驗實訓基地條件建設,充分滿足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需求。會計實訓基地必須包括進行會計全流程模擬的實訓室,供實驗教學的模擬公司,服務于財務和會計組織機構、公司資金運作流程及相關組織機構為基礎的報稅業務、結算業務等的模擬實訓場所及仿真的會計電算化軟件。
4.4優化課程體系,服務于社會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創業
課程體系是一個專業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對所有課程進行合理組織和編排而形成的結構序列。為使學生畢業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高職教育會計課程體系應圍繞市場需求促進就業,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入手進行設置。任課教師還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及時將最新的會計知識、法規穿插到教學的內容中去,使學生接受最新的會計信息和知識,以滿足未來工作需要。在學校學習期間除完成《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學》等專業主干課程的學習之外還要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因此,外語、計算機技術、演講與口才、財經應用文寫作等相關課程也應納入會計專業學生選修課范圍。為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還應采用雙證畢業制,即在取得畢業證的同時,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鼓勵學生考取初級會計職稱任職資格以及注冊會計師資格等。實踐教學是會計人才培養中的關鍵環節,只有不斷提升高職院校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效果,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就業良好,適應性強的畢業學生,也才能實現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學生美育教育分析的論文11-29
高職院校數學建模實踐教學論文12-05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分析論文11-29
試析高職院校銀行會計教學實踐教育論文11-15
高職院校師德教育論文11-28
高職院校技術創新教育實踐論文11-29
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論文11-30
關于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論文11-30
高職院校新生的入學教育解析的論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