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論文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百姓生活對水資源量與質量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由于長期不重視河道的生態保護,我國水污染極其嚴重,已經影響到百姓的安全用水。為保證百姓的用水安全,做好河道治理工程意義重大。生態水利作為以生態環境保護與構建為基礎的水利工程建設理念,對河道治理工程的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1 生態水利對河道治理的積極作用
1.1 生態水利能夠實現水資源污染治理 目前,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如何實現對水資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已成為我國水利事業的首要目標。生態水利作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水利工程建設,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能改變河道的生態環境,最終達到河道治理的目的。相比其他河道治理方法,生態水利具有天然、環保的優勢,其所達到的效果,也正是河道治理效果的最佳目標,目前,尚未有一種河道治理方法能達到生態水利對河道治理的效果,這也是為何很多河道治理方法都要輔之以生態水利的原因。
1.2 生態水利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生活對水資源需求的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大規模水利工程得以建設,其對水力資源的利用也趨向綜合性,水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實現多元化。生態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自然環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傳統水利工程無法達到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效果,反之卻帶來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河道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以生態水利為基礎的河道治理,能夠在實現河道治理目標的同時,最大限度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變為現實,這對人類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符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1.3 生態水利是實現生態系統循環的途徑 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內容,支持著世間萬物的生存與繁衍。在實際生活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是確保社會環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使生態系統始終保持這種良性循環狀態,就必須控制好影響生態環境的關鍵因素。水作為萬物之源,其在生態環境系統當中的作用性無可比擬,做好對其的保護就是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所以,以生態水利為基礎的河道治理是實現生態系統循環的重要途徑。
2 生態水利河道治理途徑
2.1 生態河堤的建設 生態河堤是指通過對自然河堤進行人工恢復和人工護岸,使其能在保持河床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兼顧河道與河岸之間的相互作用性,充分保障河流與河岸之間的水分交換與調解功能,在實現對河道有效治理的同時,達到抗洪防澇和水土保持的目的。
2.1.1 生態河堤類型 根據目前我國水利部門的實際技術水平與工作效果來看,生態河堤主要有3大類型。1)自然原型護岸。此類河堤是指通過人工作用,實現對河提自然原型的恢復,并以此實現對河道的治理與生態保護,具體栽植物種有蘆葦、水楊、柳樹等。2)自然型護岸。自然型護岸與自然原型護岸基本相同,但相比于自然原型護岸,其又增加了天然材料進行護底,以確保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效果。3)人工自然型護岸。此類護岸完全依靠人工對河岸實際生態環境的研究、調查,而為河道構建起最接近自然狀態的護岸類型。
2.1.2 生態河堤建設原則 生態河堤建設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1)自然性原則。在進行生態河堤建設時,需盡量選用自然材料,以避免2次污染的出現。2)親水性原則。生態河堤作為以河道為基礎的岸堤建設,其必須要保證岸堤植物的親水性,才能保證植物的成活率,進而達到生態河堤建設效果。3)協調性原則。生態河堤是以河道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為基礎的'護岸建設,為保證其與河道及周圍環境之間的融合性,必須要確保生態河堤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4)經濟性原則。在任何工程建設中,經濟性原則都非常重要,如何在達到建設效果的基礎上,實現對建設成本的最大化控制,是生態河堤建設的基本原則。
2.2 自然化河流建設 自然化河流建設是指河流治理既要體現相關水系功能,又要滿足河流原始自然風情與生態環境的構造。
2.2.1 自然化河流建設原則 自然化河流建設以自然為主,因此其并沒有絕對固定的建設原則。需要注意的就是自然化河流的建設要盡量順應自然環境,利用自然動力來對河道進行治理,讓河道形態盡可能的接近原生態。
2.2.2 自然化河流建設方法 從河道組成部分角度分析,自然化河流建設方法主要有河道治理和護岸治理兩種。其中,河道治理主要是通過對河道流路、河床物理特性等方面的改善,實現對自然河流狀態的構建,使河流既有淺灘又有深潭,保證河床的多孔化表現,確保水體流動的多樣性,從而使河道及其周圍的生物物種多樣化發展,達到真正的自然化表現狀態。護岸治理是選用生態水利方案來構造自然型生態護岸,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河道及其周邊環境的生態化建設,為河道的自然生態發展打下基礎。
3 總結
生態水利作為以水利資源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水利工程理念,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為百姓帶來的不僅是用水質量和安全性的提升,更是河
【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