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生臨床實習調查分析
【論文摘要】為提高臨床實習質量,選取臨床本科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圍繞實習生的醫學人文素質、實習質量及影響因素、對出科考核和臨床技能訓練的看法等6部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改革后的出科考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但在教師、學生臨床思維和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論文關鍵詞】問卷 教學質量
醫學生臨床實習是教學的重點環節,是鞏固課堂知識并用之于實踐的必要手段。實習生是f臨床醫學的主體,他們在實習中的感受、看法和建議,可為教師和附屬醫院教學管理者提高實習教學質量提供參考。為提高臨床實習質量,我們對臨床醫學專業66名學生臨床實習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完成內科實習的66名醫學本科生。
1.2調查內容
結合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特點,根據影響實習效果的可能因素制定相關調查問卷,共66項內容。
1.3調查方法
以班會形式召集學生,統一講解填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不記名方式現場填表、收集問卷。
1.4分析
每份調查表均錄人Excel2003,采用百分率進行統計。
2、結果與分析
回收問卷66份,其中漏填項目在5個以上或所有選擇都相同者被視為無效問卷。按實習生的學習態度、醫學人文素質、實習質量及影響因素、對臨床教學管理的看法、對出科考核的看法、對臨床技能訓練的看法6部分進行匯總。
2.1學習態度
66.7%的學生認為實習的好壞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很大影響;77.3%注重個人能力的培養,能主動學習;92.4%進人臨床科室實習前會預習該科的常見病、多發病;93.9%在實習結束后會復習;68.2%實習中能虛心求教?傮w說,實習生的學習態度積極端正。學習態度是導致實習生學習成績和實踐工作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積極進步的學習態度能提供學習動力。
2.2人文素質
90.9%的學生認為應加強對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說明我院醫學生已意識到僅學好專業課不能適應醫學發展和的需要;他們希望接受的人文素質內容包括醫患溝通技巧、醫學學、醫學等。68.2%的學生認為與患者溝通有困難且影響到工作。引起與患者溝通困難的原因有缺乏醫患溝通技巧(69.7%),醫患雙方不信任(60.6%),、方言等差異無法理解患者的描述(53.O%)等。84.8%的學生能辨識醫德醫風行為的對錯且自覺遵守;78.8%對病人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在醫德培養中若得到恰當引導、培養,最終將使治病救人的職業觀念形成道德習慣。
2.3質量及影響因素
78.8%的學生認為已輪轉科室相關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基本達到實習大綱要求;經過輪轉實習,對于該科常見病、多發病,10.6%能獨立處理且處理較好,51.5%認為處理能力一般,37.9%尚需教師;影響實習質量的因素依次是教師水平(83.3%)、考研準備(57.6%)、學校和醫院的制度(31.8%)及醫患關系(28.8%),還有少生認為是個人自律性等。53.0%的學生認為在內科實習接觸的常見病病種和大綱要求掌握的不大一致,部分疾病上接觸不到。引起不一致的原因依次是科室特色醫療的影響(56.1%)、醫院對收治住院病人的限制(36.4%)及疾病譜的變化(36.4%)。影響實習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過深人、客觀這些影響實習的負面因素,才能對癥下地制定政策、疏導矛盾。
2.4對臨床教學管理的看法
64.5%的學生認為內科臨床輪轉實習的管理很好,14.3%和21.2%的認為一般和不夠嚴格;59.1%的學生對醫院對I臨床實習帶教教師的考核管理滿意,但37.9%的認為不夠嚴格,應加強管理。提示在強化學生管理和考核的同時更應加強針對教師的考評管理。學生對教師的建議是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尊重關心實習生、主動講授知識介紹經驗。
2.5對出科考核的看法
63.6%的學生重視臨床實習中的階段性小出科考核;66.7%認為小出科考核的形式合理;68.2%認為小出科考核有利于促進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幫助最大的依次是體格檢查技能(75.8%)、臨床思維能力(68.2%)、總結分析歸納病史(66.7%)、醫學理論知識(60.6%)。84.8%的學生希望實踐技能考核中引入標準化病人(SP)。
2.6對臨床技能訓練的看法
學生對在實習中病歷采集書寫能力、基本操作技能、體格檢查、醫患溝通能力、臨床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的滿意度分別為54.5%、48.5%、45.5%、43.9%及42.4%;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比率分別是22.7%、42.4%、53.0%、60.6%及63.6%。滿意度和加強訓練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學生對臨床思維、醫患溝通能力、體格檢查和動手操作能力訓練的滿意度低,有待進一步加強。59.1%的學生對實習中臨床病例討論的次數及質量滿意,15.2%的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是認為次數少。
3、建議與思考
3.1經驗,完善出科考核工作
考試是反應教學質量的客觀指標,多年來一貫注重理論考試,高分低能,與強調實踐性不吻合【”。醫學生期間需在不同科室輪轉,出科考試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有著積極的作用。為了評價學生以能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并對臨床教學進行反饋、改進,特對出科考試進行了改革。每結束一個科室的輪轉都進行嚴格的階段性出科考核,內容除包括理論筆試外,還涵蓋床邊問診和查體、病例答辯、病歷書寫等:教師挑選一典型病人,讓實習生模擬接診這位病人從問診到提出初步診療方案的全過程,教師根據病例提問學生;整個過程教師現場打分并點評。各科輪轉完后再增加胸穿、腹穿等臨床操作及綜合病例分析。這樣,既達到了臨床綜合素質考核的目的,學生又得到了教師的指導。
3.2解決問題,提高臨床實習教學水平
3.2.1提高帶教積極性,平衡師生關系
顯示,對教師的有超過1/3的學生認為不夠嚴格。學生普遍認為教師水平對實習質量影響最大。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提高教師的素質和積極眭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近年來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各教學醫院教師的業務能力難以有效保障,他們身兼醫療、教學多種職能,實習教學活動難以嚴格落實的情況時有發生l2I31。教師應在教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強化理論水平,規范臨床操作,同時擴展知識面,了解相關領域新技術、新進展。這樣不但使學生受益,也有助于自我提高。有些科室盡管在組織業務學習方面得到了學生認可,但“科室氣氛緊張”、“等級觀念強”、“師生交流少”。師生關系失衡自然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帶教過程中應尊重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議醫院建立與學生良好的溝通渠道;由學生給每位帶教教師評分,作為其年終評優及發放教學津貼的參考指標,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3.2.2加強臨床基本技能培訓
醫學理論學習后進人臨床實習,將書本知識感性化并盡可能多地接觸病例,是我國當前醫學生培養的基本模式。調查顯示學生對臨床技能培訓的滿意率不高,體格檢查技能、醫患溝通能力及對臨床思維能力培訓的滿意率均不到50%。這與近年來醫療的變革有關。由于患者對醫療效果的要求增高,保護疾病隱私的要求增高,醫療糾紛明顯增多,所以體格檢查和醫療操作方面的訓練,學生多以觀摩或在模擬人身上操作為主。實習接觸的病種也很有限。sP的引入可以克服這些問題,通過對臨床環境的逼真模擬和教學指導途徑,能起到病人、教師和評估者的作用。臨床思維能力是臨床能力的核心,臨床教學應以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中心。建議各臨床科室保證每周1一2次教學查房,增加疑難病例討論的次數,向學生傳授臨床診治中科學的思維方法,啟發引導學生,讓他們廣開思路,交流討論,通過現有資料綜合分析,得出合理準確的結論。文獻顯示,P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醫學思維方法,提高綜合能力和醫學素質。今年已在臨床教學中引入這種教學方法,其效果尚待評估。
3.2-3加強人文素質培養
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是時代和發展的需要。醫學生不僅應具有專業知識技能,還應有厚重的人文素養,從生物、、社會因素多角度對待患者和處理疾病。必須考慮醫學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整合,追求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的融合,需要采取措施以培養和提高生的醫學人文素質,真正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構筑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l7l。顯示學生對“醫學人文素質”內涵的理解僅限于醫患溝通、醫德等方面,缺乏醫患溝通技巧也給工作帶來困難,說明課程內容及方法有待改革;需要加強人文課的建設,尤其是心理、類課程的教學。臨床實習是醫學生正式接觸病人的開始,是醫德習慣形成階段閻。這時,學生可能會受到來自不同渠道和負面功利色彩的影響,這是醫學人文教育面臨最大挑戰的階段。教師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術外,更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醫學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尊重患者情感體驗、尊重患者意愿的醫學人文精神,把這種意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并經過日積月累成為一種職業習慣。如在臨床示教前,對參加示教的患者講解實習的意義和內容,根據知情同意的原則,得到患者同意。建議組織醫學專家、杰出校友和實習生座談,強化榜樣的激勵和感染作用。
【醫學生臨床實習調查分析】相關文章:
重復異位妊娠臨床分析03-02
五年制臨床醫學生身體形態分析03-29
探討丹毒的診治方法與臨床分析03-06
產后出血120例臨床分析03-06
肝內鈣化灶的臨床分析03-18
臨床醫學課改分析03-14
胎兒腎盂積水102例臨床分析11-22
水中分娩260例臨床分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