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辦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實習前培訓
我國民辦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當前培訓的現狀是:對臨床實習和實習前培訓的重要性缺乏理解和重視;實習前培訓教育內容的篩選與編排沒有統一的標準;"雙師型"教師人才缺乏;實習前培訓的效果評價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我國民辦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當前培訓的現狀是:對臨床實習和實習前培訓的重要性缺乏理解和重視;實習前培訓教育內容的篩選與編排沒有統一的標準;“雙師型”教師人才缺乏;實習前培訓的效果評價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應對與思考:加強對臨床實習和實習前培訓的重要性認識;根據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培訓教學計劃,編寫實習前培訓教材;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根據民辦醫學院校特點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民辦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實習前培訓;現狀;應對
臨床醫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目前我國普遍的醫學教育模式,以五年制本科為例,即在校期間,前四年教師和學生均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各種醫學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最后一年進入臨床實習,才真正接觸到醫療環境和醫學實踐。學生從學校環境直接進入醫院工作環境,在此之前,往往對真正的醫療工作和環境缺少清晰的概念,對于未來的職業定位及醫療服務真正的含義是倉促迷惘的,面臨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各種緊急、復雜的狀況,往往無所適從,臨床帶教老師由于繁重的工作壓力無暇一一顧及眾多實習學生,更沒有時間系統統一進行臨床技能的培訓,沒有掌握扎實的臨床實踐技能的實習學生,如果直接接觸患者,甚至在患者身上進行檢查操作,都可能存在嚴重的醫療安全隱患。而且,作為民辦醫學院校,學生有很多獨特性,例如,相對缺少自我約束力、學習主動性較差、依賴性強〔1〕等,內在和外在的因素均要求我們針對學生的特點,進一步加強實習前培訓的改革。
1民辦醫學院校實習前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對臨床實習和實習前培訓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理解和重視
1.1.1醫學高等教育是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其特殊性在于有著突出顯著的實踐性,隨著教育模式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作為民辦醫學院校,尤其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注重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性人才。眾所周知,醫學科學艱苦、細致,高風險,人才的培養周期長。1999年開始我國實行并逐步規范臨床醫師的準入制度,但每年臨床醫學畢業生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僅維持在23%-25%之間;另一方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醫改政策研究專家透露近幾年,我國每年培養的醫學畢業生都在60萬人以上,然而最終從事醫療工作的只有約六分之一,巨大的培養成本被白白浪費;探究根本原因,與重基礎輕臨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培養模式不無關聯,也與長期忽視臨床實習及培訓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1.1.2上至管理者,下至教師及學生自身對于這種重要性均沒有深刻的理解認識。醫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深奧高超的藝術,融合了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嚴謹自律的態度、行為和哲學、倫理學等基礎理論,靈活的溝通技能、扎實的臨床技能、及開闊的群體健康、公共信息、批判性思維和研究理念等。只有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學生才有可能適應并真正進入到一種新鮮而完全陌生的狀態。臨床實習及實習前培訓是強化上述學習領域、培養合格醫學生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目前對于這種重要性的認識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管理者和教師學生對于實習的概念模糊和倉促,通常對于未來的職業懷有不正確的心理預期,實習期過后,很多學生不能順利完成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變,沒有建立起對于醫療工作具體的理解,長期游離于職業角色之外,無法適應醫療工作的繁瑣、細致、單一和相對封閉,無法建立職業榮譽感自豪感,從而造成大量人才流失、醫學人才隊伍培養的斷層和整體素質質量的下降。
1.2實習前培訓教育內容的篩選與編排沒有統一的標準
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和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IME)制定的本科醫學教育質量改進全球標準(2012年修訂版)和“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個宏觀的教學結果和能力領域:①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②醫學科學基礎知識;③溝通技能;④臨床技能;⑤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維和研究。包含合格的醫學畢業生應當具備的各方面領域的知識〔2〕,從我國當前醫學院校進行實習前培訓的內容看,培訓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沒有做嚴格統一的要求。多數學校由于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僅把臨床技能訓練作為實習前培訓的內容,缺少職業素養、醫學倫理學、醫學人文教育、醫療法律法規相關的內容,因此,容易把實習前培訓當做是有關臨床技能課的重復,而在臨床技能訓練部分,只是將診斷學中的體格檢查部分作為重點,并沒有強化臨床上各個科室最常見及常用的知識技能訓練,例如穿刺訓練、內科問診、病歷書寫規范、外科無菌術、縫合、心肺復蘇、兒科生長發育、婦科檢查等,內容的局限,不利于學生更全面了解醫院的環境和各個科室的區別特點,也無法形成正確的臨床思維概念。
1.3“雙師型”教師人才缺乏“雙師型”教師的概念
最早提出是源于我國職業教育的理念,其初衷是改變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偏重于理論而忽視實踐能力培養的狀況,旨在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注重理論與實踐在教學中有機結合。具體到醫學教育范疇,“雙師型”教師不僅應當具備深厚的醫學專業理論知識和扎實的教學科研功底,還應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既可從事專業理論課的講授和課題研究,又能勝任臨床診療工作,指導學生進行臨床實習〔3〕。但目前的現狀是,我國的民辦醫學院校及高職高專學校普遍缺少“雙師型”教師,這些學校教師多數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任教,沒有從事臨床工作的經歷,經驗和實踐能力不足,在教學中也無法突出學生的能力培養。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專職教師數量相對不足,在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加之學校管理者沒有真正認識到“雙師型”教師的內涵,不能為教師提供深造進修的機會。相當數量的民辦醫學院校和高職高專不具備附屬醫院這樣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平臺,構成“雙師型”教師的發展的瓶頸。
1.4實習前培訓的效果評價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
由于實習前培訓開展的時間不長,目前對于培訓效果尚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甚至沒有進行正式的考核評價。學校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往往重復臨床技能課的考核方法,即由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行為進行考核評分,從可信度與科學性來看,這個分數單一、簡單〔4〕,有局限性,無法全面反映出培訓的效果。因此規范嚴謹的綜合評價體系仍需要完善和改進。
2應對與思考
2.1加強對臨床實習和實習前培訓的重要性認識
學校的領導層管理者都應當認識到實習階段對于每個學生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從政策上積極支持實習前培訓工作的開展,制度上建立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實習前培訓工作,在各個專業建立起規范的實習前培訓制度,加強實習前培訓的組織和領導。倡導教學的各級領導和教師積極地參與實習前培訓的各環節和過程,在培訓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提高和完善,積累經驗,使培訓的質量得以不斷地提高。
2.2根據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培訓教學計劃,編寫實習前培訓教材
民辦高校的學生具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在培訓的具體內容和方法中應不能完全照搬公立院校,因而應當在選擇編排培訓內容和方法時,充分考慮到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由于這些學生普遍存在缺乏人際交往,不善與人溝通、有較強的求知欲望但學習主動性差、家庭條件良好依懶性強等特性,對真正進入臨床實習后往往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因此,在實習前的培訓中,不僅從臨床技能上加強訓練,更需要增加有關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療法律法規、醫患溝通、醫保制度及職業道德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臨床觀念,理解臨床醫療工作的真正含義,做好艱苦、冗長、細致瑣碎的心理準備,一方面,將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統一,注重學生心靈的潛移默化和人格培養,另一方面,對學校所學的繁雜凌亂和孤立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和篩選,有所側重,并能夠將書本知識與現實工作聯系在一起。民辦醫學院校及高職高專可以依據自身的特點,編纂各具特色的實習前培訓教材,使培訓更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
2.3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遵循吳階平教授提出的,沒有臨床實踐,就沒有臨床思維,重視臨床實踐、重視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醫學教育思想〔5〕,深刻理解“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充分利用學,F有的條件,拓展“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途徑,尤其對于新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可以通過學校自身的附屬醫院、臨床實訓基地,或者依托國家教育部已建立的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或者脫產到醫療衛生機構進修服務、頂崗實踐,促進新教師實踐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借鑒“雙師型”教師培訓工作的先進經驗,例如有些高校將頂崗實踐經歷將作為教師職稱晉升和崗位聘任的必備條件,保證學校各級職稱教師在任職期內,實踐時間平均每年不少于2-6個月。有些高校則鼓勵臨床醫學專業教師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借此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理論水平。提高“雙師”資格證教師(即教師資格證和執業醫師資格證)占教師總數的百分比。也可通過積極引進既有豐富臨床經驗、又有教學能力的高學歷人才,優化教師隊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2.4根據民辦醫學院校特點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應當能夠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學業水平、綜合素質等方面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在臨床技能考核部分,可以參照《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制定出標準評分細則,以小組抽簽的方法進行單項操作、綜合操作及相關理論的考核,以百分制形式記分。除了考核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針對民辦院校學生溝通不良、缺少人際交往、過度依賴等特點,在培訓內容上增加醫學生的使命、醫學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醫德醫風教育、新頒布的醫療事故條例、醫療安全知識講座等內容〔6〕,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針對學生自覺性不強、學習主動性差的特點,在評價考核體系中有意識地加入出勤分數和完成任務分數;評價體系中還應包括學生對培訓的反饋,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等形式,設計調查問卷,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培訓過程。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有目的進行追蹤調查,對學生在實習期間從相關理論、基本技能、綜合能力方面做出綜合評價?傊,實習前培訓教育的意義還應該得到進一步重視,臨床實習是介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是醫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于臨床的階段,也是醫學生向醫師角色轉變的階段,更是職業觀形成的重要階段〔7〕,培訓能夠引導并幫助學生順利熟悉并融入陌生的環境和工作狀態,避免因適應不良而引起的挫敗感,對今后的職業性質形成正確的理解認識,并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習慣,規范的實習前培訓將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沈寧,遲昊婷.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及教育策略探尋〔J〕.青年與社會,2014(16):183-184.
〔2〕王莉英,賴雁妮,鐘春玖,等.對臨床醫學生開展實習前規范化臨床技能培訓的初步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8):88-89.
〔3〕韋思明,戴玉英,蔣建平,等.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47-48.
〔4〕李永康.我國高職院校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5,(2):57-59.
〔5〕王文獻,高加蓉,鄒利光,等.臨床實習在醫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1):1398-1400.
〔6〕粟萱.民辦高職醫學院校學生實習前護理技能強化培訓的現狀與對策〔J〕.華人時刊,2014,8(下):240-241.
〔7〕于杰,潘月麗.醫學生實習前教育培訓內容探索〔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3,5(2):108-110.
【民辦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實習前培訓】相關文章:
臨床醫學專業論文精選06-23
臨床醫學專業開題報告范文08-04
臨床醫學專業論文范文05-20
臨床醫學專業論文寫作技巧05-25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模板05-20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疼痛知識的掌握07-30
臨床醫學專業口腔科學教學論文08-21
臨床醫學專業新型合作模式構建思考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