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科微生態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論文
微生態制劑主要指的是將微生態學原理作為基本依據,運用有益于宿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成物質制備而成,具有調節或者維持微生態平衡,增進宿主健康和預防疾病作用的一種活性菌抑制劑[1]。微生態平衡通常指的是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一種生理性動態平衡狀態,由于嬰幼兒年齡較小,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再加上腸道菌群功能狀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與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所以微生態制劑被廣泛運用在兒科[2~3]。本文對兒科運用微生態制劑的臨床現狀進行綜述,現報道如下。
1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制
通常情況下,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使內毒素的來源減少;②將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激活,使人體免疫力提高;③對致病菌的繁殖和侵入進行阻止,對糖類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乳酸和醋酸,對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合成多種生物酶和維生素;④對腸道有害菌生長進行抑制,對腸道菌群進行調整;⑤對腸道有益菌進行補充,在腸黏膜形成一層“膜菌群”,使體內屏障功能增強[4]。同時,相比單一菌種,復合菌種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在人體微生態環境中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緩沖能力較強,可以對腸道微生態平衡進行有效調節[5]。
2微生態制劑的種類
在微生態制劑中,益生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將菌株的作用機制和來源作為基本依據,可以將微生態制劑分為三種,分別為真菌制劑、共生菌制劑以及原籍菌制劑,真菌制劑主要為布拉酵母菌,作用機制比較獨特;共生菌制劑中的菌株來源于人體腸道外,與人體原籍菌具有共生作用,可以對原籍菌的繁殖和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包括枯草桿菌、酪酸梭菌以及芽孢桿菌等;原籍菌中的菌株來源于人體腸道原籍菌群,能對原籍菌進行補充,比如糞鏈球菌、乳桿菌以及雙歧桿菌等[6]。在微生態制劑的臨床應用中,比較常見的是復合菌制劑和益生菌藥物,具體見表1。
3微生態制劑的臨床應用
3.1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NEC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新生兒消化道疾病,在早產兒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也是降低早產兒生存質量和危及生命安全的一種重要疾病[7]。有報道顯示,運用酪酸梭菌對100例早產兒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住院時間,NEC的發生率降低明顯,縮短了NEC病程,降低了肺部感染發生率,說明酪酸桿菌可以對腸道建立正常菌群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早產兒體重增長[8]。
3.2乳糖不耐受:通常情況下,食物中的乳糖無法被分解,容易誘發一系列臨床癥狀如腹痛、產氣增多、腸鳴以及滲透性腹瀉等。有研究發現,嗜熱鏈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中含有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對乳制品中的乳糖進行分解,使乳糖不耐受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9]。
3.3腹瀉病的預防和治療:臨床研究表明,大部分腹瀉患者往往合并腸道菌群紊亂,在各種腹瀉病的臨床治療中運用益生菌制劑,均能獲得較好的療效[10]。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益生劑(博拉德酵母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羅伊乳桿菌以及鼠李糖乳桿菌)治療急性腹瀉的效果較好,可以使病程縮短,使腹瀉的嚴重程度降低[11]。輪狀病毒性腸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兒童急性腹瀉病因,發病機制主要為腸道中的正常厭氧菌尤其是雙歧桿菌減少明顯,臨床癥狀輕重與數量減少程度呈正比關系,運用益生菌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能夠對輪狀病毒誘發的水樣瀉進行有效治療,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12]。同時,細菌性腹瀉患者往往合并菌群紊亂如腸桿菌增加、厭氧菌減少等,運用益生菌輔助治療細菌性痢疾,能夠使病程縮短,提高治療效果[13]。
3.4功能性胃腸道疾。汗δ苄晕改c道疾病是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包括兒童功能性腹瀉、嬰兒腸絞痛、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腸易激綜合征(IBS)等,益生菌制劑可以對腸道生理菌進行補充,對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進行發酵,代謝產生醋酸和乳酸,對胃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胃腸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14]。同時,有文獻報道,運用枯草桿菌、雙歧桿菌等對小兒功能性腹痛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15]。
3.5肝臟疾。河醒芯堪l現,肝病患者往往合并腸道菌群紊亂,尤其是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以及重癥肝炎等嚴重肝臟疾病,大多數合并內毒素血癥,經研究證實,運用益生菌如乳桿菌、雙歧桿菌等輔助治療成人嚴重肝病,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16]。在肝膽疾病中,皮膚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個表現,有報道顯示,益生菌制劑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母乳性黃疸以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其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增強肝酶活性,增加結合膽紅素;②產生大量有機酸,使腸道pH值降低,對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使膽紅素從糞便中的排泄增加;③使腸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降低,使膽紅素的腸肝循環減少;④益生劑口服可以迅速建立正常腸道菌群,積極參與膽汁代謝的生理功能,有助于膽紅素排泄[17]。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生態制劑能夠對體內微生態失調進行調節,使體內菌群保持平衡,被廣泛運用在兒科治療中,在炎癥性腸病、肝臟疾病、母乳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功能性腸病以及腹瀉病等疾病的治療中可以獲得滿意療效,但是還存在局限性,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從而提高臨床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杰,王彥榮.我院兒科門診微生態制劑臨床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11):2269-2270.
[2]王文建.國內兒科微生態制劑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19(7):557-559.
[3]JWalter,CHertel,GWTannock,CMLis,KMunro.DetectionofLactobacillus,Pediococcus,Leuconostoc,andWeissellaSpeciesinHumanFecesbyUsingGroup-SpecificPCRPrimersand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J].Applie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2011,67(6):2578-2585.
[4]梁秀安.微生態制劑預防兒科ICU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5,19(5):69-71.
[5]鄭躍杰,黃志華,劉作義,等.微生態制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2010年10月)[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12(1):20-23.
[6]高月喬,鄭紅云,劉燕.腸道菌群及其微生態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9(7):23.
[7]黎巧明,梁小麗.微生態制劑在兒科中的應用[J].亞太傳統醫藥,2012,10(19):181-182.
[8]董傳莉,謝懷珍,馬蘭.微生態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分析[J].實用全科醫學,2014,19(5):447-448.
[9]盧嘉麗.微生態制劑在兒科住院部的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廣州醫藥,2014,22(1):35-37.
[10]喻甫權.回顧性分析我院兒科微生態制劑類藥物的臨床效果及合理性[J].中國醫藥導刊,2014,17(5):867-868.
[11]王茂貴.微生態調節劑在兒科臨床應用的評價[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17(3):252-255.
[12]黃晨,諸林俏.微生態制劑兒科臨床使用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2(20):1579-1580.
[13]QLiang,WQin,MWang,SZeng,LGuo.Comparativeanalysisofclinicalcurativeeffectofbifidtripleviablebacterialtabletscombinedwithmontmorillonitepowderintreatmentofinfantiledi-arrhea[J].ChinaMedicine&Pharmacy,2016,20(9):1245-1246.
[14]周麗玉,郭新華.微生態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14,16(3):78-79.
[15]羅佳,孫智達,徐志宏,等.微生態制劑在臨床營養品中的應用及安全性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4,16(8):247-250.
[16]YSanz,ESánchez,MMarzotto,MCalabuig,STorriani.Sanz,Y.etal.DifferencesinfaecalbacterialcommunitiesincoeliacandhealthychildrenasdetectedbyPCRand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FEMSImmunol.[J]FemsImmunology&MedicalMicrobiology,2015,51(3):562-568.
[17]張功武,李宇清,錢惠.微生態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藥房,2014,23(8):1777-1778.
【兒科微生態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銀翹散在兒科臨床應用論文09-16
抗生素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論文07-10
抗生素應用兒科臨床論文09-20
抗生素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論文08-24
兒科臨床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論文10-24
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問題分析論文10-24
中醫兒科護理臨床路徑分析論文09-26
兒科臨床論文08-18
黃芪在兒科臨床的應用09-12
抗菌藥物在兒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論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