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明清時期黑河流域的水神信仰探究
摘 要:甘肅河西地區黑河流域民眾的水神信仰由來已久,拋開信仰活動中的迷信成分不難發現,當地水神信仰一方面體現著人們對掩藏在水問題背后的水規律的敬畏,另一方面反映著民眾在生產生活中對維護、遵守水利秩序的需要。
關鍵詞:黑河流域;水神信仰;明清
流經甘肅和內蒙古的黑河是我國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內陸河,又名張掖河、甘州河等,黑河流域承載的水神信仰由來已久,尤其在明清兩代民眾對水神的敬拜比以往朝代都更加興盛。這一時期人們對傳統信仰中的的龍神頂禮膜拜;對道教中的“北極真武大帝”虔誠崇祀;對當地土著信仰中的“平天仙姑”也加以敬奉……當我們拋開崇祀活動中的迷信成分,對隱藏于崇祀背后的實質加以探查和分析時則不難發現:當地民眾的水神信仰一方面體現著人們對掩藏在水問題背后的水規律的敬畏,另一方面反映著民眾在生產生活中對維護、遵守水利秩序的需要。
一、黑河流域民眾對水神的信仰類型
(1)龍王信仰
黑河流域以今天的整個張掖地區為主體,明清時期黑河流域民眾的龍王信仰非常濃厚,龍王廟的分布最為廣泛。方志史書中大量的記載了黑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所分布的龍王廟。筆者檢索地方志書中記載的龍王廟統計如下:
黑河流域人們對水神的信仰除了對傳統思維中直接主管水的龍神有著虔誠敬信外,對其他與水有關的神靈也有敬奉,形成特有的文化現象。
(2)平天仙姑信仰
時至今日,在當地仍廣為流傳的“平天仙姑”就是與水有關的神靈,自從明朝侯東萊重修仙姑廟后,仙姑信仰便逐漸興盛傳遍了整個黑河流域,成為黑河流域的重要文化現象,《敕黑河龍神文》碑文載:
“咸聽朕命:昔先覺圣光菩薩哀愍此河年年暴漲,漂蕩人畜,故大慈悲興建此橋。”[8]
該碑文中提到的賢覺圣光菩薩,據《甘州府志》載就是“平天仙姑”。[9]敕文躬祭水神、龍神、等諸神,“體現出西夏統治者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臨澤板橋一代并不缺水經常發生的是水災而不是旱災……這和明清時期水源緊張,旱災頻發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0]
(3)道教水神信仰
在甘州城西北域的佑善觀中供奉的“北極真武元天上帝”,因其能掌控雨寒暑成為人們敬奉祈雨的神靈。楊榮在其元真觀記》中記載:洪熙元年(1425年),由于天旱不雨,農業有歉收之危,地方官遂帶領民眾向北極真武元天上帝祈雨,應驗后為報答神靈福佑再次擴修廟祠,并取名“元真觀”。[11]五行中,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分別對應東、西、南、北、中。因此,主掌北方的“北極真武元天上帝”,便成為司水之神,而得以受民間崇祀。
雖說黑河流域各類水神有著不同的故事來源,司職的是不同的社會功能,但在滿足民眾祈雨的需求上都是一致的,在當地民眾心目中都是以寄托興云降雨為主要目的,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對人們有利就會有廣大的信眾對其進行崇祀。
二、對黑河流域水神信仰現象的分析
1、水旱災害主要是旱災的頻發是促使人們對水神信仰強烈的主要原因,也是水神信仰得以存在的現實基礎。筆者統計了明清時期黑河流域各府縣的旱災情況:
從以上各表中記載的旱情來看,旱災發生不僅頻率高而且范圍廣,袁鈺先生說:“由于連續性的干旱,鄉民對水的依賴就表現得尤為突出。干旱使人心有余悸,因此農業社會所賴以生的生命之水被奉若神明,水神信仰也就產生于斯、滋長于斯。”這雖然說的是山西洪洞縣的情況,但用于解釋河西地區水神信仰的根源也是恰當的。
2、由于缺水,用水矛盾在所難免,因此當地民眾的水神信仰又融入人們調節用水矛盾的水規水則等日常生活當中。人們對水神往往有著較高的認可度和較強的依賴性,并對神靈的威嚴懷有自覺遵從的意識,因此地方官吏常常利用這一點來教化民眾,緩解矛盾。
3、普通民眾對水神的崇拜表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地方官對水神的祭祀表達的是保境安民的訴求,二者共同寄托了人們對安居樂業理想生活的憧憬。
現實中民眾對民間宗教的需求比當政者的提倡更具滋生的土壤,也使得龍王廟與龍神寄托起人們多重多樣的信念與愿望,使這種信仰的推廣與流傳成了各階層自發又自覺的職責意識。“而在這信仰的外衣下實現的其實是農耕文明所共有的一個美好愿望,即人―神―人在風調雨順的前提下和諧共處。”并且承載著豐富的鄉土信息。
參考文獻:
[1]張著常.創修民樂縣志・建設志・祠廟[M].劉汶等合訂校注.東樂縣志・創修民樂縣志[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第486-498頁.
[2]鐘賡起著.張志純等校點.甘州府志・藝文上[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第166頁.
[3]山丹縣水利局水利志編撰委員會編.山丹縣水利志[M].1998.第295-296頁.
[4]鐘賡起著.張志純等校點.甘州府志・藝文上[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第163頁.
[5]高季良著.張志純等校點.創修臨澤縣志?建制志?寺觀[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第100頁.
[6]黃文煒著.重修肅州新志・高臺縣・祠廟[M].張志純等校點.高臺縣志輯校[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第45頁.
[7]許家瑞著.新纂高臺縣志・祀事・廟[M].張志純等校點.高臺縣志輯校[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第228頁.
[9]鐘賡起著.張志純等校點.甘州府志・藝文上[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第169頁.
[9]鐘賡起著.張志純等校點.甘州府志・人物?仙釋[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第438頁.
[10]崔云勝.西夏建張掖龍王廟史跡考述[J].西夏學,2011,7.
[11]鐘賡起著.張志純等校點.甘州府志・藝文上[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第459頁.
[12]山丹縣縣志編纂委員會.山丹縣志・自然災害[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第99頁.
[13]甘肅省張掖市志編纂委員會.張掖市志・自然災害[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第102頁.
[14]白冊侯、余炳元.施生民校點新修張掖縣志・變異賑災志[M].張掖市志辦公室校點整理,1998.第471頁.
[15]臨澤縣縣志編纂委員會.臨澤縣志・自然災害[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第80頁.
[16]高臺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高臺縣志・自然災害[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第69頁.
【明清時期黑河流域的水神信仰探究】相關文章:
明清時期蘇州婦女的服飾追求08-26
明清時期徽州社會陋俗的特點及應對08-14
新時期檔案信息化管理探究09-08
新時期北齊文學研究綜述探究08-05
明清時期景德鎮“都幫”倫理思想探析10-23
質樸簡介的藝術式樣 典雅含蓄的建筑裝飾-淺論明清時期徽07-13
新時期中學語文教學論文寫作探究09-01
信仰的特點09-05
民間信仰與社區整合06-29
國外流域綜合管理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