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藝術歷史傳統分析論文
我們在從事一些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其后進行實踐活動時,會碰到一些問題,比如我為什么這么設計?我為什么這么畫?一個好的東西它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僅僅是我從一些圖冊上、一些歷史圖片和一些畫冊上搬搬抄抄湊合而成的嗎?或者是來自于內心呢?創作的源泉究竟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這是很多同學在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我在南京大學授課時,許多同學也在問我這個問題:丁老師你畫的一些形象是怎么來的?說是寫生的似乎不太像,說完全是想象的它又是具象的、來自于生活的,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嗎?我告訴他們,我在觀察生活、觀察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同時,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內在心象,它是一種存活于心靈深處的形象,不會隨時光的變化而衰退。這種形象蘊含著人性的理想與希望,具有一種價值的方向,因為人類文明史告訴我們,人永遠要往上走,向高處去。記得我的導師(蘇天賜先生)的老師林風眠先生講過一句很重要的話:“第一點,藝術是永遠引導人們向上走的,第二點,藝術一定要以自然之美為源泉”。蘇老師說他一輩子都記住這句話,我也同樣一直銘記在心,因為它道出了藝術的本質規律和永恒的評價標準。
不管我們的時尚怎么變,潮流和趣味怎么變,上述原則不會變,因為它是所有原則中的本源。關于服裝的意義,我認為它有多方面的價值體現,比如功能方面的價值,歷史、人文的價值,以及精神價值。我認為后者往往容易被忽視。精神價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給人以品位,給人以尊嚴。人究竟在萬物世界中是一個什么位置?從生物成長史來的視角來看,他是從脊椎動物中的靈長類——靈性生物中慢慢發展而來的,人的自身的性質,是兩種對立矛盾因素的有機結合,一是他的生物性——動物性本能,二是人的靈性,這種靈性成為人類的知識、美感、智慧、道德、倫理、品行的源泉。這是人類區別于其它動物的地方,所以人類有服裝的追求,而動物則不需要。就人的生物性本能來講,人在生物界中不僅不占優勢,而且呈現退化狀態。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抵御寒冷和適應野生環境的能力都遠遠弱于其它動物。
但是為什么人類現在成長得如此強大,乃至于過頭了?這是因為人有智慧、有思想。這種智慧和思想一方面體現在人類通過發展科技,制造各種產品——甚至能制造人都無法控制的一些高尖端的東西,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智慧、靈性更應該向藝術、向超出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具有提升人性功能的美的方向發展。如果說人世間有幸福的話,這就是人在塵世可以追求的最長久的幸福。我剛才說,人本身是一種靈性(精神性)和生物性(生物本能)的矛盾統一體,服裝便是這個矛盾統一體的產物。服裝可以遮蔽我們的低級感官,并呈露我們的高級感官。為什么我們的眼睛、耳朵等這些高級感官需要暴露在外,而我們的低級感官則必須要擋起來?這是早就規定好的。如果問是誰規定,應該是神規定的,因為生命的起源屬于上帝的秘密,科學無法萬能,也不應該萬能。在服裝的審美方面如果要追溯其源頭、樹立其標準,只能有四個字:符合人性。
我這里所說的人性,不同于一般社會學層面上的人性,而是一種體現了某個偉大的原則的人性,這一原則是“中庸之道”。我們可以注意到,古代圣賢的所有偉大的學說,無論是佛教或者是波斯瑣羅亞斯的祆教,或者是古希臘的先哲以及中國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都是強調中庸之道,凡事取一個中,公平,正義,用現在的話來說,既不要把人性過分放大,也不能使人性過于壓抑。如同佛陀在河畔悟出生命真諦,從而堅守“八正道”;孔子在《中庸》第一章中宣示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古希臘德爾菲神諭銘刻的四則圭臬——“至美即正義”、“遵守界限”、“勿驕傲自大”、“毋放縱過度”。更為重要的是,德爾菲神諭的守護神是阿波羅,因此他就是美的化身,因此,《眺望的阿波羅》雕像的服飾是最美的,這種美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美,而具有精神之美的永恒價值。
總之,中庸之道是一種真善美的統一,它一定是全面的,不存在只有真,沒有善和美,或者是只強調美,另外兩個缺席,這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真義。剛才提到的《眺望的阿波羅》是希臘化時期的雕像藝術,實際在這之前好幾三百年,希臘人就已經發展出一種堪稱典范的藝術形式了,它以一種具有普世的性質的美感作為造型基礎。這種美感來自于希臘人的“世界主義”觀念,他們堅信存在一種超越民族、地理和文化界限的美——一種具有普遍價值的美,希臘人的責任就是將這種美表現出來。
若有機會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德爾菲,我們能看到很多奉獻給神的柱子,它的造型非常美,來自早期希臘先民對于少女形體的認識,并抽象演繹出石頭雕成的柱子,面對那些柱子,你會強烈地感到一種修長麗質、亭亭玉立的美,盡管它們是花崗巖,是無機物。這些柱子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盛期演變為多種柱式,如多立克、愛奧尼亞以及科林斯等柱式,柱子上的凹槽將服飾的因素糅合入人體,形成一種新的“人性之美”的價值形態。以后它們在歐洲又形成各種變體,最終構筑了以文藝復興為標志的輝煌建筑景觀。你們可注意一下,東方的古代建筑中就沒有這樣的柱子,最接近希臘柱式的是波斯波利斯的大流士王宮的立柱和阿育王法敕石柱,東方世界——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都沒有像希臘那樣的柱子。這種柱子來自于對人體的認識與理解。2004年我們看到的點燃雅典奧運會圣火的女祭司的服裝,其中蘊含有深刻的道理,她們的服飾的線條,包括那些柱式的條紋,是來自于古代地中海世界流行的亞麻長袍的垂懸線條,使用這些服裝不是出于簡單的復古目的,而是為了讓古代的服飾在當代莊嚴的儀式中重獲新的意義。
在雅典考古博物館里,古希臘雕刻家對服飾的各種感覺,線條隨著人的形體披落而下,突起的部分貼的很緊,堅實而飽滿,虛的部分又是非常的飄逸,給人一種生命的偉大與尊嚴感。很難用具體的語言描述,這是一種靈性的體驗。關于中國的服飾,我個人認為高峰應該在先秦和漢唐,因為那時服裝的樣式非常舒展自由,其材質以絲綢和織錦為主,其材質感覺非常貼體,具有高度的和人性化特征乃至于當時的絲綢之路在鼎盛時期,羅馬帝國的貴族們穿了絲綢服飾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脫掉。史學界認為,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絲綢的過度消費而導致大量的`貴重金屬流向東方,也就是說羅馬帝國沒錢了。史書記載,曾經有一位羅馬帝國的執政官發表過一篇著名演講,懇求羅馬貴婦們不要再迷戀東方的絲綢,否則“偉大的帝國將毀于一旦”,這太迷人了。另外一方面,魏晉時期的雕塑中體現的“褒衣博帶”服飾風格,看起來好像沒什么用,還有浪費材料之嫌,但這種以流暢線條勾勒出人體的動勢,以高昂的形態表征出人的品位格調,是中國古代服飾體現精神價值的最好范例。
“蘭亭雅集、曲水流觴”作為魏晉時代的文化高峰,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是當時文人們作出的四十三首玄言詩或是寫的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一氣呵成的《蘭亭序》中,都貫通了一股氣,它恰恰與當時人們的服飾形成某種內在的呼應關系。當今世界是一個追逐新奇的社會,在大家都在追求時尚的熱火頭上,我從一個注重人文歷史傳統的角度提出兩點忠告,一方面,時尚要以民族傳統(乃至于符合普遍人性的美的傳統)作為一個參照的標準,不要偏離太遠。另一方面,時尚的追求也要適當避免由于資本驅動所形成的一種過度追求。由于現代商業的追求——不是內在的需要而是外在的驅使,這種時候產生的作品往往就會有矯飾的傾向,一旦過頭就會迷失人性的方向。當然,人性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永遠需要追求“新”和“奇”,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但我們需要記住,在追求新、奇的同時不要與傳統割裂,盡量跟傳統發生某種關聯。這樣一方面會使你的作品的內涵變得深厚,有一種超越歷史時空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可使我們的作品能夠在古代圣賢所倡導的“中庸之道”的觀念上完成某種現代轉換。
【人文藝術歷史傳統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