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黑木耳林地仿野生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 介紹了黑木耳的栽培習性、室內接種發菌技術,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以期為黑木耳的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黑木耳;仿野生;林耳間作;栽培技術
早春在北方三至五年生樹林內生產黑木耳,可實現樹木與黑木耳間的優勢互補,既節約了耕地,又可比傳統大田栽培和蔭棚栽培具有更高的生物學效率。
1黑木耳的栽培習性
1.1營養
黑木耳生長對養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為主,還需要少量的無機鹽類。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果樹、楊樹等闊葉類樹木的鋸末或其他農作物下腳料,含氮物質主要來自麩皮,另外還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鉀等,以滿足黑木耳生長發育對營養的需要。
1.2溫度
黑木耳屬中溫型菌類,具有耐寒怕熱的特性,對溫度反應敏感。其菌絲適宜溫度22~26℃,子實體最適溫度15~25℃。適宜范圍內溫度越低生長發育越慢,但子實體色深、健壯、肉厚、產量高、質量好;溫度越高生長發育越快,但菌絲細弱,子實體顏色淡、肉薄、產量低,并易流耳,感染雜菌。
1.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絲體和子實體在生長發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5%左右,在子實體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保持在90%~95%。
1.4光照
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照,但子實體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壯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陽、7分陰”,促使子實體迅速發育成長。
1.5氧氣
黑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在菌絲體和子實體的形成、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斷進行著有氧呼吸。因此,要經常保持培養室的空氣流通,以保證黑木耳生長發育對氧氣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樹木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氣,因而比大田栽培和蔭棚栽培具備充足的新鮮氧氣,可以實現穩產高產。
1.6酸堿性
黑木耳菌絲體生長適宜偏酸的環境,但易生長霉菌,導致菌袋污染率上升。為此,在配方中要適當提高pH值,使之達到偏堿的環境,降低污染率。
2黑木耳室內接種發菌技術
2.1品種選擇
根據市場需要和消費習慣,北方主要栽培的黑木耳應選顏色深、肉厚、高產、抗逆性強的廣溫型菌株。
2.2培養基的配置
2.2.1配方。適應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原料很多,常見配方有:①闊葉雜木鋸末80%,麥麩4%,稻糠10%,玉米面3%,豆餅2%,生石灰1%;②棉子皮90%,麥麩8%,石灰1%,石膏粉1%;③棉子殼78%,鋸末20%,生石灰1%,石膏1%。
2.2.2拌料。一般選擇在水泥地面上進行拌料與裝袋。將料充分拌勻,含水量達60%~65%。拌的料要當天拌當天使用,否則容易變酸發臭。
2.3裝袋與滅菌
2.3.1裝袋。塑料袋的選擇非常重要,高壓滅菌應選擇聚丙烯塑料袋,常壓滅菌要選擇聚乙烯塑料袋,我們一般是常壓滅菌,所以選擇聚乙烯塑料袋,規格17cm×35cm比較適宜,也可以選擇17cm×55cm的塑料袋。裝袋時要松緊適宜,過多過實,易造成塑料袋破裂;裝料過松,菌絲纖弱無力。袋裝好后,用直徑2cm的圓木棒從中間打眼,打到底,再旋轉拔除,然后套上頸圈。
2.3.2滅菌。裝好袋后要及時裝鍋滅菌,防止變酸。裝鍋時要注意留出蒸汽循環的通道,不能形成死角。常壓滅菌時當料溫達100℃,開始記時,保持8~9h,燜鍋1~2h后開鍋,待鍋內溫度降到60℃以下時趁熱出鍋。
2.4接種與發菌
2.4.1接種。接種在接種箱內進行,用接種鉤(匙、鏟)沿瓶壁挖出黃豆粒至花生粒大小的菌種,接入袋內培養基孔內,每棒2~3塊,隨后扎口。
2.4.2發菌。將接好菌的菌袋及時放入培養室培養,室溫控制在25~28℃。一般接種5~7d后,菌絲往下生長,這時檢查菌袋內有無雜菌,發現后及時挑出;接菌15d后,菌種已全部覆蓋料面,這時將溫度降到20℃左右,后期培養溫度寧低勿高,低溫養菌雖然生長發育慢,培養期長,但菌絲粗壯,生命力強,產量高。在養菌期,培養室要經常開門或用換氣扇換氣,保證室內有足夠的氧氣,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
3黑木耳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
3.1選擇適宜栽培時間和場所
3.1.1時間。仿野生栽培,需要在10~12月制作菌棒,3月中旬排棒催耳,4~5月出耳。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早春自然環境和氣溫,實現仿野生栽培。
3.1.2場所。選擇光照適度、離水源較近,但不積水、通風好
的林地。北方實行林耳間作,以樹齡3~5年為宜。樹齡過小,起不到遮蔭的作用;樹齡過大,套種行內光照不足,不利子實體生長發育。子實體生長階段常以“3分陽、7分陰”為光照強度界限,確定是否加蓋遮陽網。
3.2整地做床
先在栽培場地四周挖好排水溝,清除地面雜物。在3~5年樹齡的樹林行間進行整地做畦,采取南北或順坡方向,做寬1.0~1.5m、深20cm、長度不限的淺畦,畦底壓實。畦間留0.5m寬的作業道(雨季可作排水溝),畦內棒間行距和間距均為20cm。排15萬棒/hm2。擺棒前,順著畦面鋪蓋厚約3cm左右的稻草、麥秸或干凈沙子,以防畦田內水分蒸發和將來木耳沾上泥土,降低品質。然后,撒1層石灰粉或驅蟲劑殺蟲,灌1遍透水。
3.3菌棒畦床出耳管理
3.3.1開洞排棒。選擇早晚或雨后的晴天開洞。在畦床邊開洞,邊排棒,邊蓋濕潤草簾。割口刀片用刮臉刀片或手術刀片,17cm×33cm的菌袋,每棒均勻割8~12個洞,“品”字型排列,要割“V”型口,角度45°,邊長1cm,深度0.5cm,見淺層菌絲割斷,適宜菌絲扭結形成原基!癡”型口如同一個小門簾,防止澆水進入棒內引起污染。劃完口的棒立即排于畦床上,棒與棒間隔3cm,蓋上濕潤草簾(如氣溫低,可蓋塑料膜,但應注意定時通風),進行催耳。
3.3.2催耳。春耳劃口后,常因早春氣溫低、空氣干燥,造成原基形成慢、出耳不齊等現象,延長出耳期,影響產量。床內溫度15~25℃,溫差8~10℃,相對濕度保持80%~90%時,適合原基形成。如溫度低,可在草簾上
【淺析黑木耳林地仿野生高產栽培技術】相關文章:
談蘆筍高產優質栽培技術05-29
談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05-29
探討西瓜套種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06-13
談水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論文(通用6篇)05-31
談新陸早33號棉花高產栽培技術08-22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05-27
淺談梔子豐產栽培技術05-27
論北方辣根栽培技術05-27
淺談丹東地區藍莓栽培技術05-27
大棚西瓜春提早栽培技術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