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譯簡史》述評
《中西翻譯簡史》為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專業選修課教材。全書共十五章,內容系統全面,既有對中西翻譯史三大發展階段的宏觀描述,又有對重大翻譯事件、主要代表人物的具體闡釋,可以幫助學習者在掌握中西翻譯史發展脈絡的同時,對中西譯學觀念的演變、建立翻譯學學科的歷史必然性等有深刻的認識。
摘要:本文對謝天振等人所著《中西翻譯簡史》中有關國內外翻譯的歷史做一述評。其分為三部分,首先概述本文作者選取本書為研究對象的目的及對本書相關信息的簡介,然后對書中內容作出簡要概括,最后是本文作者對《中西翻譯簡史》這本書的體會和評價。
關鍵詞:中西翻譯簡史;述評
《中國翻譯簡史》是由謝天振等人共同編纂的一部有關中西方翻譯史的著作。它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2009年10月第一次出版,是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系列教材之一。本文作者之所以選此文本,是因為在與其它同類著作進行對比后發現,所有文本都只是單方面地談論中國或者西方的翻譯發展史,而只有《中西方翻譯簡史》是將兩種不同文化的翻譯發展史以平行式的結構呈現。因此,本文作者認為將它們進行對比學習,成果會更加突出。
一、內容簡介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指出翻譯的作用和意義,提出翻譯研究的必要性,進而說明翻譯史對翻譯研究的作用,更新對翻譯的觀念。
第二章提出作者以歷史上主流翻譯對象的變化為依據,將中西方翻譯史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即宗教翻譯階段、文學翻譯階段和非文學翻譯。
從第三章至第十三章這十二章的內容以平行交互式結構進行論述。
第三、四、五章回顧了中西方宗教典籍的翻譯。第三章講述中國的佛教典籍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以及隋唐北宋時期三個階段的翻譯活動。第四章主要講述早期圣經翻譯與基督教的傳播及其權威地位的建立;宗教改革和圣經翻譯以及圣經譯本隨時代的需要不斷涌現。第五章梳理了圣經中譯的發展,包括不同時期翻譯特點、譯名之爭、圣經的官話和合譯本三項內容。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別探討了中國和西方在不同時期的的科技文獻翻譯。第六章首先論述了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等人的翻譯對西方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然后提到中世紀巴格達翻譯中心對阿拉伯文獻的翻譯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重要因素。第九章主要提及明末清初徐光啟等人和意大利的利瑪竇通過翻譯將西方科學技術傳入我國。此外,清末民初洋務派和五四運動時期的一些進步知識分子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別闡述翻譯對近代歐洲各國民族語形成的'影響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第八章首先提出翻譯對英語發展的影響;其次,德語的發展受拉丁語和許多歐洲語言的影響。一些歐洲民族語,如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等的形成和發展多受拉丁語的影響。第九章則提到佛教典籍翻譯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漢語。一系列外國文學作品的中譯改變了中國社會對西方思想文化的態度和觀念。
第十章和十一章聚焦到文化價值的傳遞這一主題上。前一章主要介紹歐洲各國在不同時期對古希臘典籍的翻譯活動;后一章則講述我國對西方社科經典在不同時期的翻譯,這使得西方的不同文化價值在中國得到了快速傳播。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講到翻譯與各國文化的交流。第十二章提出西方各國人士,如:傳教士、在華殖民圈和西方學術機構對中國古代文化、古代文學名著以及現當代文學的翻譯。作者側重介紹了西方各國對中國文學名著以及現當代作品的翻譯。十三章則介紹了我國新時期以來對外國文學的翻譯體現在對西方現代派文學、西方通俗文學及世界文學經典名著的翻譯領域。
第十四章從宏觀角度對中西方翻譯思想和理論的演變進行歷時梳理。第一節介紹了西方不同時期的翻譯思想及其各自代表人物的翻譯觀。第二節則介紹了支謙,鳩摩羅什的“文出樸話”、彥琮的“八備”,玄奘的“五不翻”到嚴復的“信、達、雅”,傅雷的“神似說”以及錢鐘書的“化境說”。第三節則介紹了現當代西方翻譯思想的進展。
第十五章介紹了二戰以后世界各國翻譯的職業化趨勢對國內及國外翻譯發展的影響,作者分析了翻譯教學的特點和翻譯學科建設以及機器翻譯與網絡翻譯。
二、體會及評價
此書的寫作手法新穎獨特。首先,本文采用共時展現的平行敘述為主、同時輔以歷時梳理的編寫方法,也即通過幾個大的共同的主題把中西翻譯史的發展脈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平行交互式的結構設計使讀者對兩種文化的翻譯發展史一目了然。在同類教材編寫領域可謂是一次嶄新的、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其次,本書作者對中西翻譯史發展階段的劃分也與以往翻譯史書不同。例如譚載喜按西方通常的歷史分期與翻譯活動相結合的方法,把西方翻譯發展階段分為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及近現代時期。而本書作者則另辟蹊徑,認為主流翻譯對象對譯學觀念具有制約作用,從這一角度出發,將中西翻譯發展史劃分為宗教翻譯、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這一劃分手法能夠為翻譯史的研究角度提供出新的突破點。此外,它將翻譯的職業化、規范化以及網絡翻譯等當今生活的翻譯事件和現象編入翻譯史教材內,縮短翻譯了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盡管本文作者讀完此書后收獲頗豐,但讀過之余仍然不乏稍許缺憾。從本文作者的角度看,本書還有待完善之處在于,沒有在本書正文前面或后面部分以圖表形式分別將中西方翻譯史在不同時期發展的活動及代表人物等作出簡要歸納,除此之除此之外,本書不失為一本獨具研究價值的翻譯史書,尤其是翻譯專業的學生會從中收獲頗豐。
參考文獻:
[1]謝天振,等.中西翻譯簡史[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2]羅新章,陳應年.翻譯論集[M].商務印書館,2009.
[3]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商務印書館,2008.
【《中西翻譯簡史》述評】相關文章:
7.生產管理發展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