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分析
一要論述一個國家現代化實現程度,首先需要明確現代化定義。本文給現代化下的定義是:現代化是指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的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這一歷史過程是以科學與技術革命作為推動力,在實現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同時對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進而引起社會組織與社會行為的深刻變革的歷史發展進程。
現代化上述定義包含了以下含義:
一是現代化實質就是工業化,但現代化又遠不能等同工業化,F代化過程的結束是通過工業化來實現的,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現代化就是工業化。但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兩者是不同的。工業化指的是由于技術和應用科學研究所產生的經濟變遷,而現代化則是伴隨著工業化進程而產生的經濟、政治、社會和人自身的變遷,其核心內容是工業化由此導致的經濟增長的同時,在政治、社會、文化、福利、價值觀念等方面都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化,才稱得上是實現現代化。也就是說,工業化只是現代化的經濟內容,現代化還包括大量非經濟內容。但盡管如此,工業化畢竟是現代化核心,其舉足輕重不可替代。工業化是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工業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工業化意味著人類控制自然和社會的能力大大增強,工業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人類的生活方式,工業化推動了政治發展,為自由民主提供了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是現代化的與時俱進特征受一定歷史時期限制。現代化這一概念中的“現代”不是“當代”的泛稱,不是單純的時間概念。因為現代是相對而言的時間概念,所有具體的時間規定相對過去都是現代,但不是所有的“現代”時態都能代表現代化。比如,仍處在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國家,雖然正處在現代化過程中,但還不能稱為現代化。已經結束現代化過程正在向后現代社會轉變的國家,雖然也處在現代,但他們的現代化過程已經結束。既然現代化指的是一個發展過程,自然應當把現代化理解為是一個動態的與時俱進的概念。但由于現代化僅是指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這樣一個特定歷史時代,因而現代化這一概念的動態性、與時俱進的特征又是受一定的歷史時期限制。也就是說,現代化與時俱進特征只是限定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當一個國家順利實現了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就意味著這一國家現代化過程的完成或結束。比如,當今世界,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順利實現了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也就意味著這些國家的現代化過程的完成或結束。雖然這些國家本身仍在發展,但這種發展已經超出了現代化這一歷史時期,不能把這些已經完成現代化過程的國家仍看作是仍處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國家。如果那樣,現代化也就永遠沒有結束之說。
三是現代化實現目標可理解為描準“固定靶”,而非“移動靶”。學術界對現代化的理解,有“移動靶”還是“固定靶”之爭。把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現代化等同于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國家水平,這種認識實際就是“移動靶”。
從純理論角度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制定趕超目標時,當然應當以“移動靶”作為趕超目標,而不應是“固定靶”。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接近和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不然,以“固定靶”作為趕超目標,當達到這一發展目標時,別的國家也在前進,已經不在原先“固定靶”的水平,就難以達到趕超目的。但問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要實現現代化,并不等同于就要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兩者是絕然不同的。而現代化本身有著明確規定性,因而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實現現代化,其發展目標只應是“固定靶”,而非“移動靶”。所謂“固定靶”,就是根據對現代化概念的理解,對現代化結束時的國家或地區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進行分析,確定現代化完成時的標準,并以此標準作為現代化實現的目標。本文持“固定靶”觀點,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國家水平。
二
中國現代化進程到底處在怎樣水平,這是一切關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人想要搞清楚的問題。
近年來,國內研究現代化的專家學者對中國現代化進程都做了大量分析。主要有:
——中國社會科學院朱慶芳、吳寒光應用英克爾斯指標所作的計算,主要資料來源于世界銀行出版的〈2000年發展報告〉和聯合國教科文年鑒、勞工年鑒等重要文獻,結論是1998年,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為81.9%,居世界第66位。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根據英克爾斯標準所做的計算,認為1998年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為72.3%。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認為,2000年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為76%,世界排名第64位。
本文認為,上述一些專家對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的計算,都有高估之嫌。之所以產生這一現象,是因為英克爾斯的標準明顯偏低。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所謂的英克爾斯的標準,實際上不是一個現代化結束或完成時的標準,至多只能看作現代化發展中期的標準。離基本現代化標準也還有一定距離。
從嚴格意義上說,現代化進程是很難通過數據計算出來的,因為指標之間沒有多少可比性。但如果對未來現代化進程作一預測分析,判斷今后趨勢,通過各指標加權計算,可能反映出一般發展走勢。本書依據對現代化概念理解,根據2001年統計資料,對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作了測算,下表是所設計的標準值與現代化實現程度之間的比較。
表1 2001年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
附圖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按照基本現代化標準,只實現了61.6%;按照現代化標準,僅完成了47.9%;說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沒有進入工業化中期,要實現現代化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印度是與中國在很多方面類似的國家。為便于比較,本文也對印度的現代化實現程度作了分析。通過與表2比較后可以看出,印度除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兩個指標領先于中國外,其他指標均不如中國。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而當時印度是57美元,中國不及印度的一半。而到2000年,印度的人均GDP不足中國的2/3。從總體看,印度的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為45.7%,現代化實現程度為32.4%,分別比中國低15.9和15.5個百分點。應該說明的是,在測算印度現代化實現程度時由于無法獲得最新數據,一部分數據是90年代的數據,所以實際差距較之表2反映出的差距應當小一些。
表2 印度現代化實現程度
附圖
三
結合表1,可以看出中國現代化進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人均發展水平低于下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從人均GDP看,2001年已達到7500元,比1978年的379元增加了7121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近5倍。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均發展水平明顯偏低。目前世界人均GDP已超過5100美元,高收入國家更是在28000美元之上,而中國2001年僅為907美元(按美元與人民幣1∶8.27計算),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1/30,甚至低于下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1200美元,
【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分析】相關文章:
實現審計技術現代化-審計軟件綜述12-07
數字圖像水印的分析與實現11-23
內部審計外部化實現途徑分析03-27
滬深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分析03-24
試析對中國現代化目標內涵的思考03-18
中國法律文化現代化略論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