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熱門]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
一、課堂導入環節,借助音樂導入課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每位教師關注的重點。怎樣成功吸引學生的目光,實現優質的課堂引入,是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傳統的課堂導入環節有許多,音樂就是其中一種。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將音樂作為導入手段,可以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音樂以其獨有的屬性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心理,拓寬人的體驗領域,豐富人的感受。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聆聽優美的音樂時,更容易實現心態的平和,緩解一定的壓力。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美術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作品,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產生靈感和感悟。如,在高中美術《中國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江南春》導入,配以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將中國山水畫和花鳥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伴隨著悠揚婉轉的笛聲,教師將學生帶入這山水、鳥語花香間,進一步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獲得美的感受。結合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設置啟發性問題,其對于學生的刺激程度將超過一般的講解。以《中國畫》這一課的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在播放多媒體之前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視頻展現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花鳥畫,悠揚婉轉的笛聲將大自然中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學生仿若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壯闊秀麗,其思維會被自然而然地調動起來。學生思維活躍了,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成功的課堂導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利用音樂先聲奪人,將原本單調的教學畫面豐富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學過程中,借助音樂體會美術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樂,不僅能營造出相應的氛圍,還能使藝術作品的形象更加鮮明,促進學生的視覺感知和審美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在鑒賞中國古代繪畫時,教師可以古箏、古琴等民族樂器演奏的曲子為背景,傳統的古典音樂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可以配上《漁舟唱晚》。因為《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一幅幅生動的市井畫面,正好借用《漁舟唱晚》的幾個樂章,分別進行鑒賞。生動的畫卷在學生眼前展開,與曲子的不同部分相結合,恰似一個個故事相連接。當畫面出現繁華擁擠的市井時,可以選取樂器合奏的章節,烘托出畫面的精彩。伴隨著古箏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悠揚悅耳的旋律從學生耳邊緩緩流過,同時結合教師完美的講解,實現了中國傳統畫卷的鑒賞。古箏曲會給人帶來古風古韻的感覺,更容易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古琴一直以來就是文人騷客所喜愛的樂器,其不僅是修身養性的物件,也體現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古典音樂的創作向來追求人器合一的境界,用以抒發人的心境。在鑒賞《六君子圖》時,可以用《瀟湘水云》烘托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和作者淡泊明志的審美情趣?侦`的琴聲與簡潔清明的畫面融為一體,極大地幫助了學生理解元代山水畫的創作理念和風格特點。中國傳統畫作時常伴隨著書法文化呈現。中國書法是傳統歷史文化的承載者和發揚者,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蘊與中國的.古典音樂相得益彰,兩者具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古代書法家創作時,時常會有絲竹管弦等樂器陪伴,從而實現身心的放松,營造一種舒緩的氛圍。在行書《蘭亭序》的字里行間,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定的節奏和韻律美感,從而可以窺見作者所追求的灑脫和自由。在鑒賞此類畫作或書法作品時,可以選取《平湖秋月》或《夢江南》等古箏配樂,讓學生伴隨著旋律的起伏,感受平和細膩的詩情畫意。
三、結語
全新的教學理念為高中美術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打破固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起美術和其他藝術門類的關系,進行科學的藝術融合,可更有效地探索藝術領域。利用古典音樂提高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豐富傳統畫作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典畫作的興趣,實現高效課堂,可為學生打造一個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的高中美術課堂,從而豐富高中美術教學的形式和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2
摘 要:音樂需要學生通過欣賞來感受、鑒賞、創造,音樂不是簡單地將音符拼湊起來,而是作者內心真實感情的寄托。學生不僅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欣賞音樂,還需要自我體會音樂的情感。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欣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實踐
高中是一個緊張的學習階段,學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下課時間都在繃緊自己的神經,音樂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養。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中,勞逸結合,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高中的音樂教材會編入很多優秀的、藝術性較高的民族音樂,能夠積極地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興趣,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從音樂方面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由于高中課程比較緊張,學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接觸藝術歌曲或歌劇,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根據音樂的表現形式把音樂的內容和背景故事表達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思想、內容、感情。比如,在欣賞《長江之歌》時,有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親眼看見過長江,高中生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教師可以準備關于長江的照片或短片,讓學生欣賞過后,再欣賞音樂,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歡欣賞、學會欣賞對高中音樂的課堂效率是極其重要的。
高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是互動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位于主體地位,學生在欣賞音樂時主動聽、主動欣賞,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教師可以在指導時提出有關音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學會主動地聽,聽對音樂的欣賞是重要的。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發揮想象力,想象音樂的情境,這樣的欣賞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的欣賞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聽優秀的'音樂,才能夠使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調》,不是聽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學生可以多聆聽,了解作品的節奏、旋律、音色的變化,這樣才可以做到對音樂的最佳欣賞。
欣賞音樂是高中音樂極其重要的環節,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在音樂課堂上緩解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地參與到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感受音樂。
參考文獻:
楊碧穎。淺談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青春歲月, 20xx(16)。
李芳。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xx(65)。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3
音樂鑒賞是對音樂美的探究過程,這一過程不但包含對音樂的情緒感受(基于音響)、情感體驗(基于聯想與想象)過程,同時包含對音樂的思維、表現、創造等審美過程。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努力做到通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引導學生在生動活潑的音樂體驗、表現、創造過程中,積極自主地去探究音樂的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五類教學引導方式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
一、創作式引導
教師在音樂鑒賞課上引導學生創作是培養學生音樂思維的過程,是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需要。根據當前高中生的學情,口頭創作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達到“低入高出”的效應,在音樂鑒賞課上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音樂活動。
案例:《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沃爾塔瓦河〉》
師:如果你是個捷克人,從文學角度出發,你將如何來表達對“沃爾塔瓦河”這條母親河的愛?
如學生的回答與作者一致,教師可以說:“同學們的文學構思與作者的音樂構思不約而同地達成了一致,祝賀你們!”如學生的回答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從多種角度展示了獨特的文學構思,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構思音樂的!
教師投影作者的構思:
案例說明:交響詩本身是文學的音樂化,因此學生的文學構思為接下去的音樂鑒賞做了情感上的鋪墊,而教師的點評將使學生對音樂的內容充滿好奇心。
師:這些內容,你們覺得用什么曲式能較好地把它們組織起來?(投影)請在以下三種曲式中選擇合適的結構,并說出理由。
案例說明:學生對這三種曲式已經很熟悉,有利于課堂上小組討論,小組間的交流、質疑。教學引導看重的是學生音樂思維的過程,而不是評判出誰對誰錯。
二、懸疑式引導
懸疑式引導是在教學中設置懸念或使學生產生疑問。學生大多具有好奇心和自信心,高中學生也不例外,當他們在課堂上的自信心受到沖擊時,會出現矛盾的心態,這種矛盾心態在一定的情境中便會轉化為好奇心,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不失時機地設置一些“懸疑”,利用學生產生的好奇心催化學生的音樂情感,引導學生探究音樂。
案例:《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
師:平時大家初聽一首音樂作品,通常對音樂的旋律、節奏會有較明確的感知,這是因為兩者是構成音樂最為重要的基本要素,下面請同學們聽幾個音樂片段(只放音頻,不告訴學生曲名),說說你對音樂的旋律印象深刻,還是對音樂的節奏印象深刻。
●音樂播放順序:
1.旋律富有歌唱性的《春之歌》;
2.節奏性強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3.淡化旋律線條、無典型節奏型的《水中倒影》。
●課堂顯示:跟著第一段音樂,同學們可以把旋律線條哼唱得較清晰;跟著第二段音樂,同學們擊拍得很整齊,但對第三段音樂唱得、拍得則七零八落。不過,課堂氣氛迅速變得活躍起來。
師:同學們聽了第三段音樂后,老師觀察到你們的表情很糾結,這是老師早有預料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耳朵不行,是這類音樂的風格使得你們無所適從。這類音樂不像第一段音樂有清晰的旋律線條,也不像第二段音樂有鮮明的節奏型;它呈現出旋律上的片段性、不斷地變換性,節奏較松散、流動性強,屬于印象主義音樂。(揭示課題)
案例說明:通過教師的第一段導語,學生的注意力已集中在是對音樂的旋律印象深刻還是對音樂的'節奏印象深刻方面,第三段音樂的出現使學生感覺遇到了障礙,產生了矛盾心態。通過教師的第二段話,修復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激發了學生探究印象主義音樂的好奇心。
三、“電眼式”引導
“電眼式”引導是指使用較強吸引力的圖片或視頻吸引學生的音樂注意力,奠定學生探究音樂的情感基礎!半娧凼健币龑У耐瑫r,應設置能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情境,防止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畫面的形式上去。
案例:《鋼琴音樂的奇葩——肖邦的音樂》
●視頻一:選用克羅地亞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被譽為歐洲新古典鋼琴王子、鋼琴圣手,曾為雅典奧運會彈奏奧運會主題曲《奧林匹克之夢》)演奏的《C小調練習曲》錄像。馬克西姆英俊的形象,深邃的眼神,加上電聲樂隊、弦樂組的伴奏及閃爍的燈光,讓學生們熱血沸騰。
師:肖邦被譽為“鋼琴詩人”,你如何評價這首音樂作品的“詩境”?肖邦通過這首作品想宣泄怎樣的情感?
●視頻二:選用俄羅斯古典鋼琴演奏家瓦蓮京娜(善于演奏肖邦的音樂,多次獲得國際鋼琴大賽的第一名)演奏的《C小調夜曲》錄像。演奏廳內,一盞追光燈照射在大三角鋼琴上,朦朧近似古典油畫的視頻中,一個表情惆悵且憂郁的古典美少女在琴鍵上探尋著肖邦的情感世界。
師:肖邦的夜曲浪漫而凄美,這種風格通過哪些獨特的音樂表現手法匯聚而成,融入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案例說明:音樂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是為了營造一種課堂情境,是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需要,本課選擇的兩個視頻在音樂情境上是強烈對比的,雖然學生的音樂注意力起初主要來自于令人心動的演奏者或演奏場景,但教師的引導最終卻讓所有的同學都自然地進入到了音樂情境中。伴隨音樂風格的轉換,學生在課堂上的音樂情緒也強烈轉換,這種強烈對比給予了學生較開闊的音樂思維空間,學生的探究變得熱烈而有深度。
四、探尋式引導
我在教學中時常揭示一些普遍認同的“音樂結論”,讓學生探尋這些結論的“來龍去脈”,即“音樂結論”背后的音樂表現內容、表現形式、要素組合、創作思維等。
案例:《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
師:聽了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第一樂章,老師深深體會到為什么人們把莫扎特的音樂稱之為“含著眼淚的歡笑”,下面請大家仔細聆聽樂章的呈示部,一起探尋音樂中的“眼淚與歡笑”。(播放音樂)
師:你能在音樂中感受到“含著眼淚的歡笑”這種獨特的音樂情感嗎?“歡笑”如何呈現?“眼淚”何處尋覓?
●每當發現學生的探尋出現困難時,我便給予探尋方向的提示。
●提示:請在呈示部兩個主題旋律中尋找“眼淚”,在樂隊配器與音樂的節奏中尋找“歡樂”。
案例說明:這種探尋式的引導給了學生“音樂方向感”,有助于引導學生通過一些音樂作品案例,認識音樂風格的獨特性,懂得音樂發展的規律性,在多姿多彩的音樂創造中逐漸提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年輕人喜歡探尋奧秘,這種探尋式引導讓學習小組的凝聚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音樂結論”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中能運用的機會是比較多的,例如:貝多芬成熟時期的音樂風格——“熊熊燃燒的火焰”;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所展現的悲觀主義者的形象等等。
五、熱身式引導
所謂的“熱身式引導”可以理解為大作品或較難理解的音樂作品在鑒賞之前的“投石問路”,它使教學產生“梯度”,課堂效果較好,是實現低難度向高難度跨越的一種教學策略。
案例: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鑒賞之前讓學生在其作品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中預先體驗憂傷、滄桑的音樂情感。
案例說明:《如歌的行板》在音樂的基調上與《悲愴》第四樂章較為接近,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聽這一樂章時曾流下眼淚,并說這一作品使他:“接觸到忍受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币魳分械摹翱嚯y”也為《悲愴》中“生命的熄滅”之結局埋下了伏筆!度绺璧男邪濉肥遣窨煞蛩够囊魳分辛鱾鬏^為廣泛的作品之一,很多同學對此曲有所了解。同時,樂曲ABA的結構清晰,音樂主題形象鮮明,加上旋律非常優美,再以弦樂重奏的形式演奏,較容易打動學生。
結語:教學引導說到底是課堂教學中的策略,是有效教學的表現形態。它體現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意識。高中音樂鑒賞的最終目的是審美,審美過程就是音樂探究的過程。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通過生動活潑地參與、積極自主地思考去探究音樂的美,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探索、創新。^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4
[摘要]音樂是人思想情感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高中音樂教育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幫助。本文將從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來討論高中音樂教育。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運用
音樂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精華,是人民思想情感表達的方式,是增強人們精神交流與溝通的橋梁。高中音樂教育是音樂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中學生理解音樂、欣賞音樂的主要途徑,在高中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是一個重視音樂,有著深厚音樂文化底蘊和發展史的國度,是一個尊重樂教,了解音樂價值的民族,如果沒有了自己的音樂,就仿佛沒有了國魂,沒有了構成生命意義、文化意義的高等價值。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而在當前音樂教育被邊緣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上,讓45分鐘的課堂繽紛多彩,讓音樂真正的`觸動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成了高中音樂教育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之上,因此對高中音樂教師而言,要充分發揮運音樂的教育功能,就必須制定好的教學策略。下文將對幾個常用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從精神層面著手,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如前所述,音樂是人類精神的體現,是生命的交響曲。人不能沒有音樂,音樂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徑。一個具備較高音樂素養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會以平和的心去面對各種挫折,把人生和學習的坎坷當成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當作音樂的高低音調,當作音樂那快慢、張弛有度的旋律,這是一種精神高度。同時,對于大部分高中學生而言,高考是他們人生所面臨的重大壓力,隨之而來的是家庭的壓力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在重壓之下,學生的心靈感到疲憊那就在所難免了。而音樂正是緩解人緊張情緒,是疏導人心理壓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到音樂這兩方面的作用,并抓住這一特點,從人格精神的高度對學生進音樂教育,將音樂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發揮出來。如可以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教學案例。我們都知道貝多芬是音樂天才,但是也是命運坎坷,但是憑借著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執著,他毅然面對命運的安排,以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生活的挫折。而這正是音樂教育的本質,即讓人的心靈感動,讓人的精神得到升華。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由欣賞,然后雜志音樂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諦。同時,要求學生發表個人感言,闡述自己對《命運交響曲》的理解,并談談音樂對人精神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精神層面得到很好的教育,發揮出音樂的教育功能。
二、從音樂與表演的關系著手,提高學生音樂理解能力
音樂,是拿來欣賞的。音樂是聽覺的享受,是感覺的升華。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了音樂行為。音樂,不僅僅是一個個看不見的音符,同時也是實實在在的行為。任何音樂,都是從生活出發,以生活為源泉的,沒有生活資料,也就沒有音樂內涵。因此,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欣賞音樂,還需要對音樂背后的生活內涵進行挖掘和闡釋。高中音樂教育也應該從欣賞著手,挖掘音樂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還原生活的原貌,即將音樂與表演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從音樂聲中感受到的生活場景展現出來。通過音樂與表演的聯系,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樂,更好的深入音樂,從中得到更多的體會。還是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教學案例。在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分組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體驗到的音樂內涵和精神,進行相應的表演。以《命運交響曲》為音樂背景,學生隨音樂的節奏進行舞蹈表演,將樂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為舞蹈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在進行舞蹈的同時,也可以融入音樂節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內涵。
三、從音樂與影視的關系著手,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音樂與影視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而作為高中音樂教師,為了更好的將音樂的抽象性具體化,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到音樂的精神內涵,可以通過影視片段播放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既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樂的抽象性和具體性進行結合,是教師闡述音樂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學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紹我國各地的特色音樂時,教師可以把相關的影視作為教學輔助資料,讓學生通過影視片斷中的音樂,結合影視畫面,來感受音樂的本質。如在學習高亢的西北腔時,教師可以把《黃土地》等影視片斷作為材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西北地區的音樂特質,抓住音樂的本質。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積極的引導,不能讓畫面取代了音樂,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總之,高中音樂在高中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教育也是培育學生多方面思想品質的重要途徑。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將音樂的教育功能完全發揮出來,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多種教學策略,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祁蘭敏.談談中學音樂教師的修養[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秀教育論文集[C];20xx年
[2]苗鴻信.社會音樂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5
一、新課程基本理念
高中音樂課程新課程標準主要注重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提高審美能力,重視學生道德品質和價值觀的養成,提升音樂文化素養。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前提下,音樂課程教學要求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注重學生自身的個性培養,教學設計在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同時,要把學生個性教學內容融入到里邊,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尊重多元化,開闊視野。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掌握基本的音樂素養和基本技能知識、培養對音樂的感情,實施美育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音樂的美的價值。因此,現階段音樂教學內容應該多以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參與性為主,強調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體驗性,注重個性發展,面向全體學生,音樂教學要創造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既要學生普遍參與,又要發展學生的不同個性,引導學生在綜合藝術教學中體會音樂的`無限魅力。
二、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改革探討
(一)利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知識的重要性
教師應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設計好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所設計的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中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利用學校教學設施、音像資料、多媒體設施、各類樂器,成為實踐教學的有效輔助設施。組織同學到學校的圖書閱覽室查詢資料,自主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進行學習。并且,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設計組織課外教學活動,通過課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參與度,使學生能夠有興趣主動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討論設計課外活動,在充分聽取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設計出可行的、生動有趣的活動方案。開闊學生音樂視野,形成發散思維,鍛煉審美意識與綜合學習素養。
。ǘ┨岣呓處熥陨韺I素養,優化教學行為
教師自身應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并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等現代化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用于音樂知識的講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用多媒體播放跟當堂教學內容有關的音樂,或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創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內容之后讓學生自己查找感興趣的音樂知識,進行小演講,提高學生參與度。還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一些關于音樂知識的作業,例如學唱一首喜歡的歌曲、分析歌詞內容、介紹音樂故事背景、介紹音樂名人生平事跡等。通過新穎科學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樂理教學,強化學生綜合音樂素養
新課標規定高中音樂教學應以樂理知識為核心。讓學生學習識譜。掌握樂理知識,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但樂理知識比較晦澀難懂,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盡可能的簡化講解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梢詫防碇R編成順口溜或小故事,便于記憶和學習。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同時,教師也應注重業務學習,經常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身音樂修養,增強專業能力,從而推進科學教學方法的發展。
。ㄋ模╅_展審美教育,豐富學生審美素養
高中新課程下的音樂教學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就是體會美、認知美的過程,審美教學也就是美感培養。教師應全面注重多層面的感知能力鍛煉培養,令學生真正體驗音樂學習的樂趣,提升實踐感悟技能,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感受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陶冶情操。在學習感受中提高對美的欣賞水平,增強創造力。
。ㄎ澹┙M織創建校園音樂社團,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積極組織創建校園音樂社團,為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水平的平臺,讓更多有天賦、有興趣的學生在這里得到更專業、更具體的鍛煉。學校應為校園音樂社團開綠燈,支持社團舉辦的各種活動,為社團購置鋼琴、吉他、鼓、管弦樂器等各類型的樂器,為學生多元化發展提供幫助。同時,各類藝考生也可在社團獲得更加專業的訓練,以便將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考入理想的院校。此外,高中音樂教師還應該開闊思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擴充學生的發展成才之路。以因材施教為基本原則,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進步。
。┮虿氖┙,有效科學訓練
高中音樂教師應把因材施教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通過讓學生填寫調查問卷、課間與學生聊天等方式初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并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遵循先相才,而后施教的原則,不能操之過急。隨著課程的開展,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并隨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水平,契合新課標標準要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通過深挖教育資源、豐富開展多元化教育手段等方式,令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水平,獲取全面發展與提升。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6
摘要:參照高中音樂課程基本理念,當前的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性值得關注。注意引導學生對欣賞課的正確態度,讓學生真正享受音樂,給他們以想象的機會,讓他們在多樣的課堂形式中增加欣賞的積極性,可以提升老師”教”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有效教學
高中音樂欣賞課多年來一直在發展與改進,但身處備戰高考氛圍極濃的高中教育條件下,能否實現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教學,真正實現其課程目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簡單地說,高中音樂有效教學其實就是要解決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才能更好地實現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的問題。本文想結合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重點談談“老師如何更好地教”的問題。
一、有效課堂的起點:學生的課程意向性
就一般的教學規律而言,教學行為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學生對一門課的意向性成為影響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高中音樂欣賞課,很多學生因為它不是高考科目,心理上輕視、行為上漠視,甚至拒斥。這些反應和態度如果不加以改變,會使音樂欣賞教學變成“空談”,逞論教學效果?所以,有效教學的第一步,我覺得應該從調查、分析、轉化學生的學習意向做起。每當接手新的班級,我部會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帶生對音樂欣賞的態度,然后歸類總結。我發現,學生之所以對音樂欣賞課有一些不正確的態i="",生活環境、生活閱歷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學生們對音樂欣賞的認知也有片面性;家長人為的負面影響也會加劇這種態勢。了解了這些問題,我會利用課余時間分別和存在不同態度的同學交流看法,盡量引導他們改變對音樂欣賞課的看法。無論效果如何,了解學生對這門課的態度,傾聽他們的心聲,引導他們的行為,是實現音樂欣賞課有效性的前提。
二、有效課堂的實踐:是“享受”音樂,而不是“聽講”
音樂高中音樂欣賞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讓學生“享受”音樂,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歡樂和激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的音樂欣賞課堂,不是讓學生去欣賞、享受音樂本身,而是在匆匆地聽了一遍兩遍后,立即轉人長篇大論式的對于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大意、曲式結構、音樂風格等等的講述。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于是音樂欣賞課從一種享受活動,變成了一種“聽講”活動。精要的“講”固然必要,但從教3的有效性角度去看,大量學院式的繁瑣講解,不僅不會促進學生欣賞能為的提高,反而會讓音樂欣賞課變得面口可憎 r嚴重影響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對音樂的享受_絕對不是老師講出來,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聆聽豐富的音樂午品過程中紹養起來的。所以,沒有真正的音樂砂賞實踐,是培養不了音水欣賞能力的。
三、有效課堂的手段 : 多媒體課件的適當使用與學步的解象機會
目前的高中音樂欣賞課老師仁J都喜歡用夕媒沐鋪助教學。多媒體聲、光、圖、色俱佳,可以使學生人情人境,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但是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我覺得i}的問題在于:過于頻繁fi.用多謀體l果件救學,對課件不加選擇,不做適板性改動,套路化或者商業化的畫面和演繹方式,可能會束縛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我們鼓勵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音樂作品產生具有個人風格的獨特想象;我們應該利用音樂欣賞為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所以,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趨同化的感覺體驗將不利于課程標準中設計的.相關目標的達成,更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審美能力的發展。所以對于生活積累比較單純的高中生,我們似乎應該注意課堂上“留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音樂想象機會,而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的“狂轟濫炸”。
四、有效課堂的形式: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促進欣賞課的有效教學
在新課改精神下,作為一門不參加高考的科目,音樂欣賞課更應該在課堂模式上有改革的力度。但現實情況并不總是如此。我們大部分情況下只是滿足于讓學生聽歌、唱歌、看視頻、看表演,或者分析作品,練習發聲等等。
高中音樂欣賞課確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為每個高中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如果說我們做足了“聽”和“唱”的功夫,還應該做好學生“想”、“說”、“做”的功夫音樂欣賞不僅僅要讓學生喜歡欣賞,還要讓學生能欣賞、會欣賞,進而棄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平時的課堂上,為什么不能因時因地制宜,采用討論式教學、表演式教Z創作式教學等教學形式呢?討論式教學是一種民主的教學方式,它能活雙 r" i ::}堂氣氛,深層次調動學生欣賞的}N ty }}。通過討論,鼓勵學生盡可能地思專、表達他們對音樂的體驗、理解,從而分享、深化音樂欣賞的經驗。與討論式教學相比,表演式教學更有利于調動學生“想”、“說”、“做”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思考,以表演的形式創造性地連釋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更深人地思考音樂和生活的意義。如果說前兩種形式較為容易的話,對于高中生而言,音樂創作可能是最難的。但是如能適當地引人簡單的音樂創作,讓學生有挑戰的快感,這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不無裨益。
當然,這并不是要求學生去創作一首完整的歌曲,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在欣賞的各個環節中加人創作的因素,比如可在學生的即興表演中要求創新,也可以在理解作品時創作小標題等等。
總之,音樂欣賞是高中音樂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組成部分。要提高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課程標準為準繩,大膽創新,努力激發學生的欣賞積極性,并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去了解音樂,感受音樂,享受音樂。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7
音樂作為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實現情感的表達以及文化的交流。鋼琴表演是眾多音樂表現形式中的一項非常高雅的藝術,一些高中生除了保證正常的文化課學習之外,也會參與鋼琴的學習。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的特點,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要滿足學生的需求,還要及時發現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及時進行糾正,不斷提高學生的鋼琴技術以及表現能力。
1培養音樂感,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
音樂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在高中音樂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除了基本的鋼琴知識教學外,也要認識到鋼琴演奏屬于藝術表演,學生可以在掌握一定的鋼琴技巧之后,通過鋼琴展示自己的性格以及情感。利用音樂的語言可以展示出自己內心的世界,而且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引起觀眾的共鳴,讓大家一同感受鋼琴演奏的魅力。高中音樂鋼琴的教學,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在教學的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指點和改變可以讓學生們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比如教學中需要強調的是情感表達、美感呈現、音樂思維等內容。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為了完成一個表演而演奏,而是要真正的融入當時的環境,充分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感。高中音樂中鋼琴屬于最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形式之一,因此學生需要掌握表演曲目的內容,對于創作者有充分的認識,明確一些曲目的具體創作背景,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等,這樣才能在此作品的基礎上展示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讓學生主動查找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對一些曲目的資料有了足夠的認識以后再進行細節教學,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展示出不同的音樂魅力。比如,在進行肖邦的《革命練習曲》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整理肖邦的所有資料,結合這一曲目的創作背景進行分析,了解肖邦的愛國主義情感等。當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作者的情感表述,就可以帶著這種心情去進行學習和演奏,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感[1]。
2重視學生的實踐訓練
鋼琴演奏要求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能夠熟練的進行表演。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重視實踐訓練的作用。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主要是可以分為連奏、斷奏等內容,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階、弦等內容,所以要求學生打好基礎,然后再進行提高。實踐訓練不僅是一些基礎知識的實踐,重要的是完成整個表演的訓練,尤其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表現能力存在差異,教師需要因材施教,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加以指點,讓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更上一層。一些高中學生有鋼琴基礎,但是也容易出現細節上的失誤,比如單指等情況,會影響鋼琴演奏的整體效果,在實踐訓練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示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將自己的演奏和教師的演奏進行對比,完善自己的表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打節拍,主要是對整個曲目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學生也要注意唱出曲目中的每個音,保證可以分清楚斷奏的段音等,提高演奏的準確性。學生在進行實踐訓練時,容易遇到一些較難訓練的動作,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使用右手進行練習,從易到難,逐步掌握所有的彈奏方法。在分步驟練習之后,學生就可以更加熟練的進行演奏。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節奏以及韻律,可以根據音樂的高低起伏進行調整,學生可以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最后學會整個表演,也可以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在今后的表演中展示自己的風采[2]。
3創設情境,重視學生的情感滲透
高中音樂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領悟鋼琴曲目表達的含義以及需要表現出來的意境。對于不同的'教學曲目,教師應該進行仔細的分析,從鋼琴曲目的實際內容和作者的創作心情進行研究,根據一些基礎資料創設符合學生要求的情境,教師可以采用講述故事或者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電影和圖片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以及當時的心情。學生在觀看一些視頻時,可以感受到創作者的悲傷、喜悅、憤怒等情感,這種情境下,學生再進行鋼琴曲目的學習和表演就能夠更有目標,同時學生也會對這些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學生也會在這種情境中加深思考,融入自己的理解,實現情感的滲透。比如在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引導的方式為學生描述一個生動的場景,也可以結合視頻以及圖片將月光皎潔的畫面呈現給學生,學生在感受月光如水的畫面時,教師可以播放鋼琴曲,通過動態的情景展示和音樂的配合,學生就可以身臨其境,理解貝多芬當時的感受,在寂靜的環境下,聽到了音樂聲,最后看見了燭光下美麗的女子正在彈奏,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也會帶著這種心情,所以能夠呈現出更好的表演[3]。
4帶著問題思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學生學習鋼琴不能只是盲目的訓練,需要根據自己演奏的曲目進行思考,獲得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問題,圍繞了具體的曲目進行提問,每種音樂以及音樂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美,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包括對一些情感表達以及作曲者的人生觀等進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鋼琴曲目,才能不斷的提高教學的效果。學生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雖然個人的經歷存在差異,但是對于同一個問題的思考可能會產生相同的見解,所以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可以對一些音樂問題展開討論,然后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高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知識儲備不足以及生活閱歷較少等原因,有時無法真正理解作曲者要表達的含義,所以教師需要耐心的進行講解和回答問題,設置問題也要從簡單到復雜,避免學生因為不理解導致失去學習鋼琴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提問的方式,比如隨機提問,在示范的過程中,結合音樂基礎知識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讓學生想象作曲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曲目的。學生只有在主動參與思考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更多的啟發,并且將這些情感表達更充分的展示給觀眾。
5結語
高中生學習鋼琴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會因為社會閱歷不足導致對鋼琴曲目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師需要在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的引導,同時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和音樂素養,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思考和實踐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鋼琴技術,同時也要重視表演過程中的情感表達,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鋼琴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景然.高中鋼琴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滲透[J/OL].音樂時空,20xx(10):127-128.
[2]董敏.淺談提升高中鋼琴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J].音樂時空,20xx(12):69.
[3]吳雨華.對高中鋼琴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幾點探討[J].藝術科技,201629(02):376.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8
一、平等對待學生,是對話式教學的基礎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作為教育行為實施者的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一方面,需在人格方面平等對待學生,維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不是把學生視為灌輸的對象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更不可因學習暫時的落后而貶低學生。另一方面,需在知識方面平等對待學生,承認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能借助圖書館、互聯網等增長音樂方面的知識。實際上,在運用對話式教學的過程中,平等對待學生更多時候需體現為一種行動,即教師從不把自己關于音樂方面的意見和觀點強加給學生,從不因自己掌握著系統的知識與理論而高高在上,不以自己為課堂教學的中心。
二、愛學生,是創造對話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愛,是一種情感,是平等對待學生的延伸,可以為師生順利對話創造條件,把對話引向深入,提高教學實效。在高中音樂教學實際中,教師應當滿懷對學生的愛。一方面,愛學生的表達,不因學生就音樂發表“幼稚”的看法而阻止,不因學生發表不同看法而批評,而應當鼓勵學生表達對音樂的體驗。只有鼓勵學生表達,才能打破音樂課堂上教師的“獨白”,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對話意識,而非常規的機械的師生問答。另一方面,愛學生的天真。學生的天真與生俱來,不曾受到社會風氣的浸染,這樣一種天真對理解音樂、體驗音樂、提升音樂鑒賞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當愛學生的天真,維護這樣一種天真,讓學生在純潔的對話場景中把握音樂、理解音樂?梢哉f,愛學生為高中音樂教學注入了人性化因素,為對話式教學提供了靈魂,也為師生的音樂體驗注入了生命,沒有這樣一種情感,音樂教學就變成了純粹的音樂符號的演繹,不僅音樂失去了魅力,教學也會失去魅力。此外,在實施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寬容那些音樂知識和技能相對薄弱的學生,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課前指導、課后輔導等方式幫助其在音樂學習方面不斷進步。
三、信任學生,是對話式教學的必備條件
信任,意味著對對話者的確認與肯定。這是對話式教學運用于高中音樂教學必不可少的,也是愛學生的具體體現。一方面,信任學生的自主性,即信任學生能主動接受音樂,理解樂理,能主動提升音樂鑒賞能力,能基于生活實際不斷增加音樂體驗。以此為基礎,音樂的對話式教學能更好地拓展師生對話的場域,深化師生的.對話。另一方面,信任學生的體驗。實際上,不管是樂理還是音樂本身,都有著極大的闡釋空間,師生在音樂體驗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但這樣的差異絕非對與錯可衡量,這就要求教師信任學生的體驗,而不能存在體驗的差異而否認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在實施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一些音樂作品交由學生預習、自學、體驗,并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體驗與感悟,而教師則應當對之進行肯定與表揚。另外,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教學,不僅鼓勵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教學情境、環節的設計,而且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講解樂理、鑒賞音樂作品,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教學反饋、對改進音樂課堂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引導學生批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這是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乃至形成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這是信任學生的結果,也是對話式教學運用于音樂的重要目的。音樂教師作為具有系統知識和豐富社會閱歷的主體,必須借助課堂,引導學生對相關樂理、音樂作品和社會現實作出批判。一方面,引導學生批判社會現實,因為音樂作品來源現實,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引導學生批判社會現實,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本質,理解音樂表達的情感和美。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批判,這主要是對一些不健康的音樂作品進行批判,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這些音樂作品產生的背景和負面影響,還要讓學生明白產生這些音樂產品的社會根源、文化根源。這與對優秀音樂作品的的鑒賞與體驗并不矛盾,相反,借助對不健康的音樂作品的批判,則更有利于引導學生對優秀音樂作品的鑒賞與理解。現如今,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為許多音樂作品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其中不乏“非主流”音樂作品。在教學實際中,音樂教師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具有這些作品,與學生一起剖析、批判,以免學生受到這些作品的誤導。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對相關樂理進行批判性學習和吸收,就相關樂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引導學生批判,并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致力于幫助學生養成批判性思維,培養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讓學生在對美的追尋中得到成長。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9
互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摘要]互動式音樂教學模式,通過師生、生生、生本間的交流互動,有效提高了音樂欣賞教學的效率,活躍了課堂氛圍,使課堂氛圍更加和諧,實現了音樂知識的共享與發展,促進了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音樂 ;互動教學 ;教學策略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是實施藝術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教學更強調教與學的互動統一,通過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共同進步、發展。因此,教師應加強音樂教學模式的探索,促進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有效提升高中音樂教學質效。
一、注重音樂情境中互動
高中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時,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并指導學生運用所學音樂專業知識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在音樂鑒賞中養成和發展自己的藝術水平,提高學生的自主音樂欣賞能力。如在欣賞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獅子》時,教師可在大屏幕上用藝術體寫出獅子二字,看到這兩字后,學生的腦海中頓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獅子形象、神態——慈祥的、威武的、兇猛的……教師接著引導學生仔細聆聽作品的節奏變化,樂器演奏表現的音色、音區,然后想象下此時獅子的形象是什么?它在做什么?并鼓勵學生扮演成獅子,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而律動,實現感官刺激到情感體驗的飛躍。在初步理解作品后,教師接著幫助學生掌握音樂欣賞的規律,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在這首曲子中當“主旋律:6333|4323|176712|7-|”一出現時,聆聽者仿佛能從互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運用策略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錢曉慧音樂的節拍和大提琴的低沉、渾厚的音樂中,可感受到獅子威武、雄壯地走出來的形象;從低音區半音階的快速彈奏中,似乎聽到了森林之王的吼叫。再結合音樂作品的狂歡兩字,想象獅子的行為表現,當旋律6333一出現時,就可感受到獅子是在跳舞,而吼叫聲就轉換想象為歌唱,作品中××××的節奏逼真展現了獅子在興奮地抖動頭上的長毛。從而將作品的欣賞水平引向了更高層次,掌握了音樂作品欣賞規律,提升了學生的音樂欣賞素質。
二、重視師、生、文本間互動
音樂課堂互動往往是通過師生間的對話來實現的。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創新,多想多問多說,使學生全身心參與到音樂欣賞中,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養成具有鮮明個性的思維特征。如在欣賞看圖式標題的音樂作品《百鳥朝鳳》、情節性強的音樂作品《龜兔賽跑》、情感體驗式的音樂作品《二泉映月》等時,教師應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對話交流,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作品的表現技巧,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還有教學中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體驗音樂,讓學生通過眼、腦、手、耳等多種器官來感受作品,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提高對作品的理解深度。這種互動、平等、尊重式的音樂欣賞教學,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抽象的音樂教學轉換為形象、有趣的情感體驗活動。既提高了音樂欣賞教學效果,也培養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三、強化音樂探究中互動
師生互動音樂欣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交流互動能力,教師切不可大包大攬,要為學生創造互動、探究的時空,激發學生勤動手、多思考、重實踐意識,鼓勵學生多合作交流,積極主動地加強生生、師生間互動。從而優化音樂欣賞教學,提升欣賞教學質量。如在欣賞《勞動號子》時,首先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談起,勞動號子是我國民族歌曲中一種獨特的、瑰麗的藝術形式,主要是表現人們的勞動行為:如船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為了激發學生對這一古老藝術形式的探索欲望,教師可布置以下作業:收集我國民歌中優秀的勞動號子曲目,考察本地的民間勞動號子;并學唱一首,感悟勞動號子的藝術表現特點。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應及時關注探究進度,了解學生遇到的各種疑難,并加以點撥、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探究任務,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激情。指導學生學會整理、加工、分析搜集到的資料,并開展不同形式的互動交流。如組織勞動號子音樂藝術交流會,讓學生在交流會上自由闡述自己的探究心得,對這一藝術形式的歌詞、節奏、旋律、情感、表現形式等特點進行深入、有趣的探討;或組織勞動號子賽歌會,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學唱一首勞動號子,制作演唱道具,邀請音樂教師當評委,對賽歌活動進行全程觀摩與點評,最后評選出冠軍。通過這一類的教學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增強了學生的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加工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互動交流、團結合作的意識?傊咧幸魳沸蕾p教學互動模式可創設和諧、富有生機的課堂氛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熱情。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感悟中,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理解層次,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角。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0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教師要深入認識流行音樂并加強對流行音樂教學的重視,將流行音樂作品巧妙融入到音樂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發揮流行音樂多層面作用,引領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音樂課程知識,在發展音樂思維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學促進綜合素質發展,提升音樂教學革新成效。
一、結合學生音樂興趣點,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
將學生作為學科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新課標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轉變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結合班級學生音樂興趣點,科學選擇并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為音樂課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開流行音樂教學,借助流行音樂作品,點燃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增強音樂課堂參與程度,為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埋下伏筆。以“描寫母親的歌曲”為例,在音樂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利用多樣化路徑,深入了解班級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準確把握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歌曲旋律、節拍、內容、風格、主題等,結合班級學生興趣點,科學選擇適宜的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有機整合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懂你》,詞作者黃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滿文軍,用真摯的語言和旋律,訴說了對母親的熱望。包括《母親》《常回家看看》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現代技術將《懂你》等同主題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在圖片、動畫、聲像等相互作用過程中巧設音樂課堂問題,比如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和《懂你》現代流行歌曲的區別,包括毛阿敏《燭光里的媽媽》、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媽媽》、周杰倫《聽媽媽的話》等,引導學生有目的性地聆聽、欣賞這些歌曲,在對比賞析過程中把握各自內容、主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不同層次探討、交流,巧借引入課堂的流行歌曲,科學探究課堂問題,在分析、解決過程中對課堂內外以“母親”主題的歌曲都有新的認識,準確把握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親自詮釋,在具體化歌唱實踐中,點燃音樂課堂教學興趣的同時學會珍視親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學任務中實現有效流行音樂教學。
二、深挖音樂教材歌曲內容,形成良好個性品質
流行音樂有著獨特的魅力,內容與形式多樣化,這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都適合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新課標為出發點,深挖音樂教材中歌曲內容,在把握主要內容、主題過程中將“積極、向上、健康”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促使學生在欣賞課堂內外歌曲過程中獲取音樂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以“描寫愛情的歌曲”為例,在這類型音樂歌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方面入手,深挖音樂教材中愛國思想歌曲具體內容,準確解讀歌曲主題,并將表達愛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思念》詞作者喬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優美的語言和深沉的旋律表達了人生離別的思念、惆悵之情。教師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內容、主題等基礎上,科學整合音樂教材中“描寫愛情的歌曲”教學內容,促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促使學生準確理解、掌握教材音樂內容過程中詮釋愛情題材的歌曲,在層次化實踐中形成良好個性品質。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多種可行的教學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深化課堂音樂教學方法與內容,打造高效流行音樂課堂教學,解讀《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時將同主題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進一步深化以愛情為主題的音樂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有效聆聽的同時賞析并準確理解歌曲內涵、主題,在分角色詮釋歌曲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愛情觀,包括音樂感知力、音樂鑒賞力等,讓學生在流行音樂作用下的音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完善音樂知識結構體系,發展自身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有機銜接課堂內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標背景下,學生全面發展是高中音樂教育教學強調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機銜接課堂內外,借助課外拓展延伸課內,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音樂教學實踐平臺,在詮釋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樂理論知識,在完成音樂實踐任務過程中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同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以“描寫朋友的歌曲”為例,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科學銜接音樂課堂內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內容的過程中合理選擇課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漢歌》,歌曲粗獷、豪放,生動表現“梁山好漢們”豪爽不羈、講義氣的性格,曲調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將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樣描寫朋友的歌曲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喜歡的其他以“朋友”為主題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費玉清《一生朋友》、龐龍《朋友抱一下》、周華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寫朋友的'歌曲”內容有機融合,聯系課堂內外,巧設課堂教學問題。教師要科學引導、啟發學生,在探索、思考、解決音樂課堂問題中準確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題,還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感染教育,讓學生學會真誠對待朋友,學會珍視友誼,正確處理和朋友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友情觀。以“教材中青春為主題的歌曲”為例,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我們的紀念冊》《友誼天場地久》等同主題流行歌曲引入課堂中,還可以把當下電視劇或者電影中以青春為主題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電影《芳華》的片尾曲——《絨花》,收錄于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情深意篤、感人肺腑。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電影精彩片段,在課堂內外多層面結合中引領學生學習教材中以青春為主題的歌曲,在把握旋律、節奏中學唱歌曲并進行詮釋,對“青春”有全新的認識,珍惜匆匆青春歲月。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與流行歌曲的同時,開展同主題的教學實踐活動,順利拓展延伸課堂教學,引領班級學生進行不同層次音樂實踐,在互動、交流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提升音樂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使新課標背景下的流行音樂教學更加有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站在新課標的角度,準確把握深受高中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作用,結合音樂課程教學情況,以學生為切入點,科學選擇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樂作品,在理論、實踐兩個層次科學銜接中,實現有效的流行音樂教學,科學引領學生感知音樂作品旋律、節奏、內容等,在實踐中科學培養音樂“感知、鑒賞、表現”等方面能力,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同時更好地張揚個性,客觀呈現新課標背景下流行音樂教學亮點。
參考文獻
[1]屈乾偉.淺談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xx(07):181.
[2]李子軍.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峰.淺析新課標下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教學中[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14):177.
[4]張舟.淺談流行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J].北方文學(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xx(02):90-91.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1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改進,高中音樂的教學形式也在進行不斷的創新,通過不斷的創新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的效果。在應試教育中,往往只注重語文數學等科目的發展,忽略了音樂課程的教育培養。本篇論文就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高中音樂的教學進行分析,力求能夠通過對音樂的創新與改造,使高中音樂課程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同時也希望能夠為高中音樂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音樂教學;創新路徑
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式下,高中的音樂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的來臨,要想高中音樂教學發展的更好,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進。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不斷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逐漸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自身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下,要讓學生成為音樂的主體,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方式的應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不斷進行教學創新的同時實現獨特的教學模式,要加強對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的分析,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一、目前音樂教學的現狀
。ㄒ唬┮魳方虒W過于傳統
現在的音樂的教學基本還是以傳統的聲樂和民族歌曲為主,高中還包括一些勵志或者愛國歌曲,有時還會教一些曲譜等專業性的音樂知識。但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音樂放松自己,調節自己的學習疲勞,培養更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慢慢增加對音樂的欣賞力。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更多人愿意接受的是流行音樂,能夠反應時代潮流的音樂,對于音樂教師教給大家的傳統音樂來說,更多人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這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去發揮音樂的主要目的,不僅沒能為學生調節心里壓力,反而讓學生更加排斥傳統的音樂教學。
。ǘ⿲σ魳氛n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對于高中生來說,家長和老師灌輸的更多思想是要參加高考,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備考上面,對于音樂的學習是一種時間浪費,在家長和老師的不斷熏陶下,養成了一種以學習為重的思維,對學習以外的事物漠不關心,他們不得不放棄對音樂的喜愛,在音樂課堂上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音樂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更加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沒辦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更加疏忽對音樂的學習,從而使傳統的音樂教學寸步難行。[1]
二、新課程改革下學習音樂的創新方式
。ㄒ唬┰鎏斫虒W內容,增加課堂學習豐富性
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高中音樂鑒賞來說,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提高自身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室應該注重教學質量,可以根據一定的情境創設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慢慢提高學生的興趣,在音樂鑒賞的課程中適當的增添新的教學內容,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之中。對于高中音樂來說,教師選材要注重課本的實用性,考慮到教材對整個教學質量的影響,要重視教材的使用和挖掘,全面考慮教材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中,要想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就要不斷去進行創新,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去讓學生去感受每節課的不同,不斷提升學習的豐富性。
。ǘ└淖儌鹘y教學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已經開始應用到教學之中,并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于高中教學來說,多媒體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形象的展示豐富的音樂知識,或者是模擬音樂的專業性知識,通過幻燈片展示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音樂鑒賞的豐富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的教學模式下,要注重多角度去分析音樂本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欣賞的同時不忘去主動參與到其中,不斷提高自身鑒賞能力。[2]
(三)進行形體教學,鍛煉學生膽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人文和素質教育,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嚴格的要求。對于高中的教學來學,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就需要對之前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不要只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應該學會將形體教學應用到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形體教學來鍛煉學生的膽量,讓膽小的學生得到身體和心理的放松。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內在和外在都進行素質教育,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塑造更加優秀的學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為以后的發展提供很大的便利。
。ㄋ模┴S富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學習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我們的音樂教學了,對于現在音樂的主要分析,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發揮更大的優勢,讓整個音樂教學能夠對學生有更大的作用,不要只局限于應試教育,要努力發揮更加具有創新意義的新教學。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合現在課程改革后的教育,所以改變是必須要經歷的,要有新的創作思路,去一步一步的改變傳統思想,更加優秀的去創造出新的高中音樂教學,讓整個音樂教學發揮它最大的優勢,讓接受教育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完整的教育。[3]
三、結語
總體來說,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的音樂教學需要花費精力去克服創新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明確音樂鑒賞的意義,做到系統全面的教育方式。對音樂老師的要求就是在教育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愿意接受,不斷的去創新,不斷的去尋找新的教學方式,讓整個音樂教學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邢軍.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元文化的作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xx.
[2]靳琴琴.新課標下創新高中音樂教學方法相關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xx.
[3]李鍛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思考[J].網絡財富,20xx.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2
【摘要】音樂是最能打動人類心靈的聽覺藝術形式,在現在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發揮著德育教育、審美教育、藝術教育、人文教育功能。通過音樂教學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音樂知識,培養學生正確音樂審美取向,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但實際上,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現狀并不理想,很多時候難以獲得預期教學效益,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勢在必行。因此,本文針對合作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教育;合作教學;音樂教學;教學方法;教改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音樂能用旋律治療人的脾氣和情欲!蓖ㄟ^優美音樂藝術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能提升學生品格,凈化學生心靈。但音樂屬于相對抽象的藝術,在學習中對學生認知能力有一定要求,若沿襲傳統教學方式方法難以獲得理想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合作教學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知識抽象性的削弱,更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產生學習動力。合作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合作教學法的基本理論
合作教學法最早提出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世界公認最有效教學方法之一[1]。該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優秀學生帶動基礎薄弱的學生,通過學生合作學習方式彌補教學不足。合作教學法的`應用能幫助學生突破個人學習困境,實現了一種互助性的學習,屬于典型幫教式學習模式。
二、合作教學融入高中音樂教學的作用
音樂教育不僅能發揮藝術教育作用,更有助于文化課教育,貝費里奇曾說過:“音樂有助于思考!钡咧猩魳坊A、認知條件、學習能力都有所差異,傳統教學方式方法所能取得的教學效益非常有限。在傳統高中音樂教學模式中,一些學生由于跟不上課堂節奏,便會漸漸失去學習興趣,放棄音樂學習,課堂上敷衍了事。而在合作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小組成員可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在小組的幫助下學習效率更高,并且在小組學習氛圍影響下,更容易產生學習動力[2]。另一方面,合作教學法的應用更培養了學生社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強化了音樂教學實效性和有效性。
三、合作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思路。合作教學在教學思路上與傳統教學有一定差異,若想實施合作教學教師自身就要先轉變教學思路,認清自身職能的變化。以往教學模式中,學生通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模仿教師學習。而合作教學更多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關注學生個體,突出“學”的重要性,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了學生的引導者。因此,教學計劃設計中,應以學生為中心。
。ǘ┛茖W分組。由于合作教學過程中,學生要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因此,分組是否科學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若分組缺乏科學性,便無法取得預期教學效益,甚至影響整體教學計劃實施。為保障分組科學性,在分組前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進行測試和考查。盡可能將不同性格、不同音樂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從而實現小組成員間的互補,讓音樂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得到其他小組成員的幫助。
。ㄈ⿲W習任務布置。合作教學實施中,學習任務布置非常重要,要考慮到合作教學需求和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學習任務布置前,應對合作教學進行說明,使學生了解教學意圖,配合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對于不同小組,教師可因材施教,布置不同標準的學習任務。在學習任務布置后,教師要采取差異化教學引導手段,對每組進行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四)合理教學評價。合理的教學評價能提升教學有效性,檢驗教學質量,確認學生的學習狀態。且通過教學評價,教師能了解到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從而強化教學針對性。但合作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評價也應做出合理調整;诤献鹘虒W的教學評價不僅要有個人評價,更要有小組評價。小組評價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結束語:音樂教育發揮著重要教育職能,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但通過正文分析可知道,基于傳統教學的音樂教學難以實現預期教學效益。而合作教學為高中音樂教學改革提供了途徑,基于合作教學的音樂教學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突破個人學習困境,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彌補了傳統音樂教學缺陷,非常值得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張貞.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徑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xx,13(29):155+157.
[2]趙冰.普通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xx,34(02):88-95.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3
摘要: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當前高中課時緊張,學生思緒總是被高度繃緊,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應試教育教學體系下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緩解學生壓力,教師應該在學生音樂審美、鑒賞方面多下功夫,幫助學生建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態。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培養;審美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學習壓力大,這時如果學生對于音樂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環節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綜合水平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應該在音樂課堂要積極實行一些有利于學生積極心態塑造的情境,讓學生在怡然自得、無壓的環境中充分的釋放自己。
1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使之充分體會音樂情感
音樂類型至繁多,要想讓學生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感知審美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分類較為熟悉,從學生對音樂認識方面著手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為純音樂和有歌詞的音樂,向來學生比較樂意傾聽有歌詞的音樂,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上來看,教師應該授予學生正確認識音樂的觀念。音樂教育的本質是鍛煉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鑒賞能力,以期能與音樂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以便達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師從純音樂中逐步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組成,如:節奏、樂器和旋律等,讓學生在不摻雜其他外圍因素的前提下不斷的具備對音樂的感知審美能力,同時對純音樂的選擇應該具有可高度審美鑒賞的特點,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淋漓盡致地達到共鳴。讓學生在領會了音樂的形式和組成的前提下,教師在再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觸角引入到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領域,讓學生在傳統的古典音樂中尋求一些歷史典故,從音樂中豐富中國的文化思想。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于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進行一個對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臺》進行對比,從而沖擊學生對音樂認識的層面,為整個音樂體系的鑒賞奠定審美的基礎。
2注重音樂課題導入,豐富學生審美角度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滲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當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重音樂課題導入,全面豐富學生審美角度。好的音樂課題導入是將學生思維順利牽扯到本節課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能夠將思緒充分的融入到當前的音樂氛圍,才能進一步的培養學生高壓的審美情操,對于塑造學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養成具有顯著功效。首先對與課題引入的音樂要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歐洲民間音樂》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相關的歐洲民間場景的音樂,其畫面要與此音樂盡可能表達的感情要切合,同時畫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這樣首先可以在視覺和淺聽覺上可以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應該傳輸學生關于歐洲國家一些音樂的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音樂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此音樂的認識,讓學生能夠在對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和力度上進行充分的把握,從而呼喚起學生對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學習《碼頭工人歌》時,教師應該尋找一段關于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音樂背景資料,讓學生對于音樂描繪的場景具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學生在了解相關背景條件下能夠深刻體會人們當時手的壓迫和反抗斗爭的情感,不斷啟發學生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切入點。
3培養學生鑒賞能力,提升聯想想象能力
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而聯想是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生活體驗或者見過的生活場景,幫助學生與作者所表達出的感情達到共鳴。經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鑒賞能力,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音樂所具有的構成形式,如歐美音樂、音樂主義、交響曲、合唱、浪漫曲等,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挖掘教材音樂的獨特感染氣質,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具體的曲目去培養學生對音樂場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便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格羅菲的《大峽谷》一曲,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對于學生聽覺上具有怎樣的沖擊,學生很容易感受到音樂的旋律中充斥著電閃雷鳴、風雨漂泊的景象,教師指導學生意識到強弱剛勁有力的對比,對于整曲音樂的表達方式上具有怎樣的作用,通過這樣對學生聯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悶雷滾動聲交織而成的風聲雨聲,豐富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能力。通過聯想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學生能夠在音樂的音色、力度上不斷感受作者在制作時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學生對音樂鑒賞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夠充分通過想象來體會欣賞,從而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在學生對于音樂的精神美過程不要過多的干預,讓學生的情感能夠自由流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教育體系的必要組成也是素實施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觀念,讓學生能夠在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情況下有效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張永芳.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xx.
[2]王夢雨.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xx.
[3]陳寧.淺談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xx,01:168.
[4]崔宏.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考試周刊,20xx,63:170.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4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意義就在于為學生和教師展現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尊重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音樂教學
隨著我國音樂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音樂課程的改革正在進行之中,廣大音樂教師對音樂新課程展開了積極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也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就這四個方面進行現狀分析。
一、現狀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課堂教學對學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夠,缺乏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作品脫離實際,教學目標不明確;而且,音樂教學沒有升學考試的外界動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便成為他們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沒有興趣的音樂課,則形同虛設。
2、對教學內容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繁、難、多、舊,有些教學內容出現過雜、太亂、知識無序的情況,沒有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科之間缺乏綜合性。
3、對教學方法的現狀分析。在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單純的灌輸音樂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與形式過于外在和花哨,與教學內容相脫節。而音樂的學習過程則是一種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探究和創造的過程,這些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人們往往采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視教師的講授,輕視學生的參與體驗;重視教學的結果,輕視教學的愉悅過程;重視知識技能的教學,輕視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好。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可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
4、對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評價與其他學科教學的`評價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重分數,輕素質,不僅教學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課業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評價單一,基本以書本知識為核心,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多“以智商式思維”為理論依據,以紙筆測驗為唯一方法的學校評價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為指導的高中音樂教學對策
教學是學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教育形態,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也將進入新的階段。由于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面對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指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1、在教學目標方面。高中音樂課程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本質意義也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是:促進學生全面地、有個性的發展。
2、在教學內容方面。普通高中音樂課的內容應該體現多樣化及可能性的特點,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為理解而教。因為,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多種智能的發展;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可以發展某種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較廣的知識面,(論文范文 )學校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覺地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音樂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充分體現課堂教學多元化。培養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師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的“學”的方法。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現。多元智能課程的方法就是一種努力發展每個學生的智力強項的方法!斑\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的“藝術推進項目”認為:“當我們把音樂當作一種智能來看的時候,我們所進行的音樂教育就和音樂教育課或音樂技能訓練有所不同了。我們應該本著全面發展的原則,通過表演、欣賞、創作及思考等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態度,并理解音樂和學習的關系,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倍嘣悄芙虒W是通過盡可能豐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開啟學生的多種智能,已達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學目的。
4、在教學評價方面。課堂教學評價是指依據教育方針、一定的教學目標,利用可能的評價技術,對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等做出價值上的判斷,以期改進教學工作。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它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起著日益顯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評價中非常重視真實測驗。加德納指出,我們測試學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觀察學生如何運用每項智能的符號系統。
三、結束語
多元智能理論是我國近年來關注的國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納把智能定位為我
們今天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我國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的新支點;同時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我們的教育觀應該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呼喚我們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 ,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而隨之變化。
總之,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指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應該立足于我國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與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融合,創造出適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們學生的教學實際,突出音樂學科特點,而服務于我們的音樂教育改革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5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視聽氛圍
比如《長江之歌》主要描寫了長江波瀾壯闊的奔騰景像,它是我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一首經典之作。對于遠離長江的學生來說,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長江的壯美廣闊,對于歌曲所營造的氛圍也感觸不夠真切。而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有關這首曲目視頻,則可以將旋律激昂、宏達的意境展現給學生,把學生帶入更加開闊的想象空間,以更加靈動的音樂韻味喚起他們心靈的悸動,在這份奔騰中的音樂氛圍內享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視聽審美
開展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民眾的音樂素質,其中,審美能力是構成音樂素質的重要組成,它包含音樂感知、音樂興趣和音樂情感等多個方面,學生在接受音樂教育的過程,就是在接受特殊音樂審美活動的過程,借助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將音樂審美教育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由此可見,通過音樂多媒體教學,大幅度的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既有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知識的記憶,又能夠促進他們音樂審美的進一步升華。親情永遠是對學生開展音樂德育滲透的最好素材,也是開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首選內容。因此,在讓學生欣賞《懂你》這樣題材的佳作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首先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展示一組組母親辛勞忙碌的場景,然后配上《懂你》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感受歌詞中關于“母愛如山”的.演唱意境,讓學生打開情感的大門,從內心深處去感恩母親,感恩生活。依托多媒體聲像,更加形象的展示了歌曲內容,引領學生去感知歌曲傳達出來的真摯感情,從而改善高中音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強烈的視覺體驗,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自新課改推行以來,現代教育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習的主動性,這也已經成為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同樣的,在高中音樂多媒體教學中,也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使得學生在欣賞同一首音樂作品時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闡述相同的觀念。毫無疑問,多媒體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美妙的視覺藝術,以試聽符號為媒介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會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在這種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中,可以釋放學生的音樂天性和個性,確保學生學會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思維和情緒,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也起到了積極影響。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播放《草原放牧》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時,引導學生對這兩首音樂作品進行鑒賞,使學生形成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和藝術作用的基礎上,深入思考音樂和人生之間的聯系,然后各抒己見發表不同的觀點,并對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琵琶”的寬廣悠長,與西方古典弦樂器的悲壯激情進行對比,從而更好的理解不同種類音樂的深刻,以不同的視聽體驗形成不同的音樂認知和個性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有目共睹,多媒體教學融聲匯色,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熱愛音樂的幸福天堂,它是一種完美應用現代化技術的卓越教學手段,在拓寬學生音樂眼界、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進行德育滲透等方面,有著突出的功效。只需要恰當科學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夠為高中音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與改變,為學生徜徉于音樂的海洋以及感受音樂的魅力奠定了堅實基
作者:盧艷 單位:魚臺縣第二中學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0-18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5篇10-19
高中音樂教學論文1200字12-05
高中音樂與戲劇表演教學初探論文11-21
音樂教學論文11-03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5-29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26
高中音樂教育論文06-20
音樂教學論文怎么寫?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