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服飾審美思想
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原始社會。《鑒略.三皇紀》:“襲葉為衣裳”;《物原·衣原第十一》:“有巢氏[1]始衣皮”;人類最早用樹葉、動物毛皮做成衣服,服飾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發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服飾審美思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服飾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貫穿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歷史。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歷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審美意識的嬗變。無論是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漢的“凝重”,還是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審美設計傾向和思想內涵。但某一時期的審美設計傾向、審美意識也并非憑空產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時代,在紛亂復雜的社會現實生活中,只有將這種特定的審美意識放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見其原貌。
一、中國古人的服飾審美意識深受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兩大家都認可并采納的哲學觀,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深遠的本質之源,這種觀念產生了一個獨特的設計觀,即把各種藝術品都看作整個大自然的產物,從綜合的,整體的觀點去看待工藝品的設計,服飾亦不例外。這種設計觀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工藝學著作《考工記》中就已記載,《考工記》說:“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痹缭趦汕Ф嗄昵暗闹袊そ尘鸵岩庾R到,任何工藝設計的生產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行為,而是在自然界這個大系統中各方面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天時乃季節氣候條件,地氣則指地理條件,材有美為工藝材料的性能條件,而工有巧,則指制作工藝條件。對服裝而言,則指服裝的著裝季節,著裝環境,及衣料的質地和剪裁手法,只有這四者和諧統一,才有精妙設計。
《周易》中肯定了人與自然的統一性,肯定了人與自然的交融性,即人不僅是自然產物,人的一切活動從道德修養到功利實踐,都必須遵循自然的啟示,受自然規律的制約,而且自然中也透著人的因素。自然本身往往具有社會道德的啟迪意義,在這里人與自然間往往不存在絕對隔離的鴻溝,二者互相影響滲透,人與自然遵循統一的法則,天地自然也具有人的社會屬性,同時又包含了與人事有關的倫理道德,表現在審美情感上就是偏感性的。在中國古代哲人看來,人是形和神的統一,即肉體與精神的統一,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不論道、儒都主張精神與肉體兼并,美與善合壁,而服裝正是體現人和物之間的審美和諧和自然表現形式的外化,這種審美情感意識傾向外露于服裝也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夫己外飾,蓋自然”(《厚道》語)“吐納英華,莫非情性”。(《體性》語),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放蕩不羈的形骸,重神理而遺形骸,所以表現在服裝上往往不拘禮法,不論形跡,常常袒胸露臍衣著十分隨便!妒勒f新語任誕》載:“劉伶嘗著袒服而乘鹿車,縱酒放蕩”。
二、一定經濟基礎上形成的意識形態直接影響到服裝的審美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由于七雄爭霸,各自為政,造成了百家爭鳴學術論戰,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以及墨、法等各學派,從而不同派別的意識形態滲透到服飾美學思想中產生了不同的審美主張。如儒家倡“約之以禮”,墨家倡“節用”,“食之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法家韓非子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時,提倡服裝要崇尚自然,反對修飾!痘茨献佑[冥訓》載“晚世之時,七國異族,諸侯制法,各殊習俗!庇涗浟水敃r論爭紛紜,各國自治的特殊時期的真實情況。
魏晉時期是最富個性審美意識的朝代:“褒之博帶”是魏晉南北朝時的普遍服飾,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魏晉時期是歷史上經濟、政治最為混亂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卻是極自由解放,最熱情的年代。文人意欲進賢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脫,除沉迷于酒樂之外,便在服飾上尋找宣泄,以傲世為榮,故而寬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晉時期,倡談玄學之風,認為天地萬物以無為本,強調返本歸真,一任自然。最有名的竹林七賢,主張道家的“自然主義思想,抨擊虛偽的儒家名教,還以蔑視朝廷,不入仕途為瀟灑超脫之舉”。表現在裝束上則是袒胸露臂,披發跣足,以示不拘禮法!段簳x記》載:“謝鯤與王澄之徒摹竹林諸人,散首披發,裸袒箕踞,謂之八達!薄端焉碛洝穼懀簳x元康中,貴游子弟,相與為散發裸身之飲。文人群效之尚清談,不拘禮教,行為放蕩,這種人格上的自然主義和個性主義擺脫了漢代儒教的禮法束縛,人們都直接欣賞人格個性的美,尊重個人價值!妒勒f新語》中關于“斐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己人”的記載,生動了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意識。
如果說魏晉南北朝時期“褒之博帶”是一種內在精神的釋放,是一種個性標準,厭華服,而重自然,而唐朝的服飾則是對美的釋放,對美的大膽追求,其服飾色彩之華麗,重裝飾,女子衣裝之開放是歷代沒有的,即使是現代人也為之驚嘆不已,望塵莫及。周詩:“慣束羅裙半露胸”,即似描繪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裝束中最為大膽的一種,足見唐人思想開放的程度。唐代出現追隨時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時間最長,可見《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條皆崩云,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兒女染紅裙!卑矘饭鞯陌嬴B裙為中國織繡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異獸,搜山蕩谷,掃地無遺,充分顯示了當時時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飾風格是與現實分不開的,唐朝經濟繁榮,手工藝發達,對外交流頻繁,博采眾長,建立國度之多,堪稱中國古代的“巴黎”。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審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審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現、客觀,重神形轉移到后期的重表現主觀、意韻、陰柔之美,體現了魏晉六朝審美意識的沉淀。唐代前期轉向后期的歷史過程中,人們社會意識和精神狀態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原來那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激情,漸漸被老成持重,憂患重重的顧慮所取代,先前那種能動的對外在世界的探索與感受漸漸地轉變為被動的對內在精神世界的感受與體驗。從而使審美中那種大刀闊斧,真率奔放的陽剛之氣不得不讓位于細膩含蓄朦朧的陰柔之韻”,(引自《六朝美學》)此種審美傾向的轉變,是與當時唐朝由盛轉衰的經濟和舉國上下興頌佛法這一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時,宋人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焚金飾,簡紋衣,以取純樸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飾華麗異常,重裝飾。這是因為明朝已進入封建社會后期,封建意識趨于專制,趨向于崇尚繁麗華美,趨向于追求粉飾太平和吉祥祝福。因此,明朝在服裝上盛行繡吉祥圖案。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發達的手工業和頻繁的對外交流,使其服飾從質料到色彩到圖案追求艷麗,形成了奢華的風氣,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西洋文化逐漸東漸,留學生脫長袍馬褂,換西裝革履,也都與當時所處社會的意識形態變化有密切聯系。
中國服飾的演變之路
在中國,遠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人們以獸骨為針,把幾塊獸皮連接起來,做成可以御寒的粗陋衣服。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居住的洞穴里就發現了縫制獸皮的骨針。大約到了五六千年以前的黃帝時代,出現了農業和紡織,人們開始用麻布縫制衣服。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上衣的衣領開向右邊,和今天紐扣或拉鏈在中間的大多數衣服不同。古人的裁剪縫制技術遠不如今天發達,無法像今天的服飾那樣做到腰部、臀部等的立體裁剪。所以,當時的衣服都很寬大,于是人們就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
此外,肚圍前再下垂一條“蔽膝”,也叫做“被”,用來遮蔽膝蓋。這是古代華夏族服飾的基本特點。衣服的顏色則多為“上玄下黃”,就是上面是黑色的,下面是黃色的。黑色表示天亮以前的顏色,黃色表示土地的顏色。因為在人們的心里,天和地是兩個至高無上的神,可見當時的服飾是中國人對天地崇拜的表現。春秋戰國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長衫,把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這種衣服叫“深衣”。西周時宗法制度形成,貴族的服飾形成尊卑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著裝都不同。最為高貴的服飾叫做冕服,是皇帝和大官上朝時穿著的。
戰國后期,西域少數民族的服飾“胡服”在中原流行起來。“胡服”和華夏族寬大的衣服不同,上身為筒袖窄上衣,下身為褲,腰間系皮帶,這種服飾便于少數民族騎射。而漢族人也覺得穿起來活動方便,所以它便在中原流行起來。這是中國服飾史上第一次有意義的革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綠袍,一般庶人穿白袍。漢朝的衣服主要有袍、直身的單衣、襦和裙。漢代織繡工業很發達,有錢人家都穿綾羅綢緞織成的漂亮的衣服,一般人鄱家則穿粗布的短衣長褲。漢朝婦女的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大量西域的少數民族搬到中原居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袖褲均窄,漢族人穿著時則依據自己的習慣把袖褲加寬。同時,當少數民族的服飾因為便于生活起居而在漢族百姓中間成為時尚時,少數民族的帝王貴族卻鐘愛起漢族統治者的冠冕朝服,因為它的繁復、寬大體現了王者的風范。隋唐時期是中國服飾發展的盛期。那時的首都長安是個國際大都市,云集著大批外國和少數民族商人、使臣、留學生,所以服飾吸收了不少外來影響。
隋代女子穿窄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再配上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系著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披肩。婦女們習慣將衫的下擺束在裙腰里面,裙子自胸部以下一直拖到地面,這樣顯得身材修長。衣服的領子比較低,前胸外露,再配上一條隨風飄盈的披肩。這樣的穿著,在今天還是很時髦吧。服裝的顏色方面,皇帝穿黃袍衫,老百姓只能穿白色的衣服。
宋代的婦女們流行纏腳,她們用長長的布裹住腳,不讓它長大,這種小腳叫做“三寸金蓮”。腳上的鞋子則流行三角形的小鞋。這種纏腳之風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明代的貴族婦女多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則平日常穿短衫/朝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顏色方面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大的顏色。男裝方面,讀書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一般平民穿短衣。明朝的官服在袍服上繡花紋,以區別官品。這個花紋稱為“補子”。文官用鳥,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等;武官用獸,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等。
清朝是滿族人統治中國的時代,百姓中有滿漢兩種著裝,統治者極力推行滿族服飾打扮。滿族婦女一般都穿長度到腳的寬長袍,外面再罩一件“坎肩”,也叫“馬甲”。因為滿族人又叫做“旗人”,所以她們的袍子就叫做“旗袍”。但是這和后來成為中國傳統女裝代表的“旗袍”并不相同,當時的旗袍是寬寬大大的,后來才變得有腰身,又經過了很多改良,再加入西方女裙的設計影響,才成為今天的“旗袍”。漢族婦女的穿著則多沿襲明朝款式,上身穿襖、衫,下身著裙、褲。
男裝方面,長袍馬褂是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飾,滿族和漢族都穿。馬褂是穿在長袍外面的短褂子,長度到腰際,本來是北方人在騎馬時穿的,滿人統一中國后,漸漸在全國流行起來。民國時期,中國出現了一種叫做“中山裝”的男裝,并普及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山裝誕生于1923年,其創始人是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它的造型方方正正,衣服上有四個大貼袋,曾被稱為中國的“國服”,是中國近代服裝的代表。它的創制成了近代中國服飾史上的一大變革,20世紀80年代中山裝開始淡出男裝舞臺。
中國服飾文化的基本特征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觀察也日益發展,向著廣度和深度展開。比如古書就有很多關于服飾觀念起源的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易經系辭下》)顯然,自然界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景色,不但直接給予了當時人們審美感受,也啟發了當時人們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采(同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虞書益稷》)這些記載說明,中華民族的服飾從一開始就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僅制作服飾的材料取之于自然,裁制的款式、選用的色彩、裝飾的紋樣等等也都與人們不斷觀察自然,利用自然有關。服飾在滿足人們使用目的的同時,也產生了同大自然一樣多姿多彩的美學效果。這種以自然為美的服飾追求,始終貫穿于中國古代服飾美學效果的各個方面。
中華民族的服飾
從最初受鳥獸冠角的啟發而出現的男冠女髻,到風靡宋、明、清三個朝代的“花冠”、“鳳冠”;從被古代女子視為美容佳品的“胭脂”,到被文人墨客贊美不已的“石榴裙”、“百鳥裙”、“孔雀裘”等等,都無不反映出中國古代先民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來美化自身的聰明才智,以及以自然為美的服飾時尚。這種情況與古希臘那種使服裝緊緊地貼在皮膚和肢體上,使人看到人體,以表現人體美、特別是以曲線美為特征的服飾穿著效果形成鮮明對照,表現了東西方服飾迥然不同的審美心態和民族觀念。盡管古希臘在服飾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以自然物質為美的情況,但是,從總體來看,表現人體之美,在其服飾美學觀念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東西方服飾迥然不同
而中國古代則始終將大自然豐富的色彩和物質形態作為美化服飾的根本源泉,以自然界的美來點染、修飾和完善服飾,進而達到間接美化人體的作用。但是,應該指出的是,中國古代服飾的自然美,是與社會倫理觀念緊密相聯的,服飾的形制、色彩、紋樣、質地盡管都取之于自然,然而這些并不是完全都能隨人而用,而是根據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來決定的,強調自然美與人的精神面貌的和諧統一。自然美主要是為人的社會觀念服務的!熬, 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皆有威儀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這種建立在等級制度基礎上的“威儀”,與注重自然美的服飾傳統相結合,便形成了中國古代服飾既井然有序又色彩紛呈的獨特風格。
中國古代服飾的自然美
用色彩來美化服裝,原本出自人們對于自然萬物的喜愛之情。但是,在中國古代倫理文化氛圍中,色彩從來就是與等級制度聯系在一起的,這是顯示尊卑貴賤的標志。比如黃色只有帝王的服飾才能使用;紅、紫、綠、緋等暖色多用于王公貴族的官服,而平民百姓則只能以冷色或麻布的本色為衣,這種區分顯然有悖于服飾的根本意義。然而,如果剔除掉封建等級制度中的糟粕,從服飾美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情況,我們就不難發現,以社會倫理標準利用自然美化服飾的做法,反映了中國古代既以自然為用,更注意自然對人具有“正德”這樣一種精神的意義,即將自然規律與人倫規律相統一,這就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念所起的作用。
【中國古代服飾審美思想】相關文章:
論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及審美意蘊04-19
網絡藝術的后審美范式11-18
舞蹈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03-28
魏晉審美意識對后世的影響04-20
夏代青銅器的審美特征04-14
濕地公園水景觀審美分析06-02
劉禹錫詩歌理論的獨特審美價值探析06-21
聲樂藝術的審美表現探討論文05-28
當代審美實踐與文學本體論的構建05-24
論審美文化中的當代情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