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跳動的舞蹈史
舞蹈作為是一門肢體,是靠舞者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所想表達的一切。而舞蹈史論,雖作為一門理論課我想它也不能例外,它也要動起來,跳起來,活起來。其實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理論和史料轉化成編創舞蹈的動機和素材,并將它加以修飾整合,最終編創成作品,呈現在舞蹈上。這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課堂走向舞臺。舞蹈史;改革;課堂;舞臺.課程教學特色
1.1課程簡介。古代舞蹈史論課,是中國舞表演專業的必修課程,是舞蹈教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課程的設計是根據高職高專的教學特點以培養學生實操技術能力為主導,結合具體的舞蹈表演專業的需要,進行必要的理論歸納和闡述,其教學重點并不是一味的去讓學生了解歷史,摸清歷史,進行學術研究,而是為了豐富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拓寬學生藝術視野,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進行實踐創作。我們學習《舞蹈史論》是為了更好的繼承和中國的舞蹈文化,我們學史最終目的是為了古為今用,為了能更進一步深入了解我們的過去,繼承弘揚我們祖先所留下來的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為學生更好的分析、理解、創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石。
1.2課程作用。通過中國古代舞蹈史論的講授,讓學生了解我國燦爛悠久的舞蹈歷史和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其愛國主義思想,宏揚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幫助他們樹立起為祖國舞蹈事業獻身的信念。同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中國舞蹈產生、發展的狀況及各歷史階段的審美特征、藝術風范,以便能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認識舞蹈、感受舞蹈、傳播舞蹈,并讓學生通過舞蹈史的學習,以其中的歷史資料作為編創元素,進行編創,開闊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鍛煉學生藝術創造能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吨袊糯璧甘氛摗氛n是舞蹈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前期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本課程中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起著指導作用。它與舞蹈技能課之間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系,為學生能更好的學習技能課起了理論指導作用。
1.3課程改革。
1.3.1一定打破以往的理論教學模式,“照本宣科”。不管學生接不接受,學沒學懂,師生每人拿一本教科書,老師在上面說,學生極沒興趣的拿著筆在書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吃力的劃著。其次,不要讓學生一味的讓學生死記硬背,“啃書本”而是通過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思辨能力。再其次,在理論教學中,增開實踐教學部分,并加大實踐教學課量,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1.3.2此舞蹈史是在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其教學重點是不是一味的去讓學生去搞懂歷史,進行學術研究,而是為了豐富學生理論知識,開闊學生藝術視野,我們學習《舞蹈史》是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中國的舞蹈文化,為歷史上有益的經驗,為更好的分析、理解、創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石。
1.3.3讓學生通過舞蹈史的學習,以其中的歷史理論資料作為編創元素,進行編創,開闊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鍛煉學生藝術創造能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教授學生如何從一個帶鮮明風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和整體的動態、靜態舞姿比較分析,找出舞姿的來源特色,和藝術風格,并以其中的元素進行創作,分三個步驟(舞詞、舞句、舞段)最后形成舞蹈作品,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
2.改革措施與方法
2.1理論教學
2.1.1課前閱讀大量資料、教案做仔細,做到每一個教學點都有大量實際例證給學生觀看。藝術類教學是一門培養觀察方法、思考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學科,其教學方式不能死板,而且課程本身就是一門舞蹈理論學科,進行理論教學,不能讓課堂教學枯燥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備課,翻閱大量的書籍資料,做好大量的課前資料收集(、圖片、視頻)必須就每一個歷史環節進行展開,盡量深入,做到每個歷史朝代都有史來依,有圖可看,有教學視頻來觀看。
2.1.2講究授課技巧。在課堂上根據教案展開,不讀死教案,采取人性化教學方式。有了詳細的電子教案之后,接下去就是互動教學了。如果只是把備好的教案誦讀出來,那么完全起不到真正教學的目的。首先,老師要有語言組織能力,重視說話的邏輯性以及條理性,語言要精辟要做到點到即止,不要有太過于繁瑣啰嗦。有時候更善用一些恰當的比喻和實例及親身所感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舉證,這樣老師的課堂就會比較生動,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學生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經常和學生產生互動,可以使他們更深刻地記住所學的內容。其次,在課堂上老師應注重勞逸結合,有節奏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出現聽覺疲勞或者視覺疲勞的現象,就采用比較有趣的例子提高他們的興致,或者就是采用提問的方式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力。
2.1.3不同的課程與不同的教學對象采取不同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同學歷史興致高,有些同學興致低。
做為老師要應該分別對待,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去引導學生,去帶動學生。堅決不主張強迫填壓式教學,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主。
2.1.4每個教學點都會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這樣可以讓學生課后去思辨。每次學生交作業后要進行公開的講評,這樣可以使學生看到其他學生的作業,有相互間的交流,做到舉一反理論課的學習切忌不要讓學生形成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而是要培養開拓學生的思辨能力,活學活用。尤其是在公開講評思考題時,學生最好能各抒己見,發表個人的看法和觀點,甚至為了一個問題討論起來,最后老師再進行深一步的分析與點評。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在短時期里有快速的提高。 2.2實踐教學
2.2.1要讓課堂動起來。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以往學習理論,枯燥的學習的氛圍,讓課堂活躍起來。通過豐富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必須就每一個歷史環節進行展開,盡量深入,做到每個歷史朝代都有史來依,有圖可看,有舞蹈視頻來觀賞。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在每章節的學習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受,始終保持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每章節的學習中,我都會根據自己多年的舞蹈史論學習,說一些有關的歷史典故及野史的內容,來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里從中加一些思考問題來詢問學生,啟發學生思辨能力。這樣課堂就不會那么死氣沉沉。有一次上課,說到有關舞蹈起源的問題,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非常活躍,甚至有的同學為了一個觀點與我爭的面紅耳赤。我不怪她,反而覺得這很好,因為說明她有在思考,有自己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也是我最終的教學目的,課堂互動教學,鍛煉學生實踐動腦思辨能力。
2.2.2要讓學生動起來。
(1)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作的欲望。這也是本課程改革的宗旨--實踐創作。我把實踐創作部分納入理論教學,就是想要把“死”的歷史,讓它“活”起來。此教學部分我叫它歷史舞蹈創編,是古代舞蹈史論的實踐教學。其開設的目的是為了豐富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實踐部分,是嘗試著對舞蹈史論的教學體系做一個補充。我始終認為我們學史最終目的是為了古為今用,為了能更進一步深入了解我們的過去,繼承弘揚我們祖先所留下來的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歷史舞蹈創編課不是復古它是一種新的嘗試,是創新。它是用人的現代觀點,比如說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經過仔細揣摩,研究分析去看待歷史、解構歷史。讓學生根據前段時間所學的歷史理論和對舞蹈文物的,并進行課堂實踐分析,對歷史舞蹈文物中的靜、動造型進行摹擬,并從中找到其運動和連接方式,領會掌握各歷史朝代舞蹈的風格特點,對當時的舞蹈
【跳動的舞蹈史】相關文章:
讀《拓跋史探》05-30
淺談醫學史的概念04-25
魏晉玄學發展史05-09
什么是舞蹈08-15
“素心”與“史德”歷史論文06-04
舞蹈形象剖析06-27
體育舞蹈的開題報告06-17
舞蹈本科論文致謝04-26
舞蹈藝術的特征研究10-26
淺談體育舞蹈的論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