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骶髂關節半脫位75例誤診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討骶髂關節半脫位臨床誤診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75例骶髂關節半脫位誤診病例的臨床資料。結果 217例門診病人中有75例誤診,誤診率為34.6%。原因主要是骶髂關節半脫位無特異癥狀、無明確的影像學診斷標準以及醫生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不詳細、鑒別診斷不全面。結論 通過回顧性分析,以提高對骶髂關節半脫位診斷及治療的認識。
[關鍵詞] 骶髂關節;脫位;誤診
骶髂關節半脫位在臨床中并不少見,由于其無特異癥狀,又無明確的影像學診斷標準,因此容易因誤診而延誤治療時機,F將對我科近10年來收治的誤診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我科1995~2005年門診收治骶髂關節半脫位病人共217例,首診于外院且誤診而最終由我科確診的患者75例,其中骶髂關節前脫位3例,骶髂關節后脫位72例,年齡21~63歲,平均46.2歲。以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75例誤診患者的診治經過。
2 結果
2.1 誤診病例的病例資料
2.1.1 病史 誤診患者的病程1個月~26年,均以骶部痛、一側下肢脹痛或酸重麻木、腰部活動和患肢行走功能受限為主訴。其中23例既往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史,7例伴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1例伴有強直性脊柱炎病史。
2.1.2 癥狀 疼痛部位在骶髂關節處,伴下肢脹痛或酸重麻木;彎腰、行走受限,尤以下蹲站起受限為著;發生嵌頓時疼痛和功能障礙均較重;久坐站起或晨起時癥狀明顯,稍有活動癥狀可減輕,活動過多則癥狀加重;前脫位者癥狀和功能障礙均較后脫位重。
2.1.3 體征 不與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時,直腿抬高試驗、加強試驗均為陰性;骨盆擠壓分離試驗均為陰性;患側“4”字試驗陽性且疼痛在骶髂關節處;患側床邊試驗陽性;患側骶髂關節叩痛陽性、壓痛陽性。前脫位者,患側下肢較健側長0.5~1.0cm。后脫位者,患側下肢較健側短0.5~1.0cm。
2.1.4 影像學表現 骨盆正位X線片可見兩側骶髂關節不對稱,表現為關節間隙不等或兩髂骨的弓狀線相對于第一對骶骨孔上緣的弧形線的位置關系不對稱;13例女性經產患者兩側恥骨支輕度不等高。1例伴有強直性脊柱炎病史者,患側骶髂關節在畸形位關節融合。
2.2 誤診誤治情況 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65例,腰椎牽引、按摩、理療后癥狀加重;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7例,誤診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2例,誤診為強直性脊柱炎1例,對癥治療無效。
2.3 預后 除1例伴有強直性脊柱炎病史且患側骶髂關節在畸形位關節融合者無法治療外,其余74例均經手法正骨復位[1]治愈。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