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討論學習在高職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高效執行論文
根據課時的有效性,高職教育提出將團隊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提升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以期真正實現個性學習,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實施“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更好地實現課堂的翻轉,筆者針對高職臨床醫學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并予以解決。
一、存在問題。
1、小組討論問題設置不合理。這使得小組活動缺乏實質性協作,且流于形式。如,在糖代謝教學之前設置討論題:
。1)什么是糖尿;
(2)糖尿病分哪幾型?臨床有哪些指佂?
第一個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只需通過看書就能找到答案,根本不需要討論;而對第二個問題,因為學生還沒有接觸臨床知識,以目前的知識水平學生無法解決。
2、小組討論形式自由,缺乏監督、監控機制。有的小組討論,缺乏對具體操作步驟的提示與指導,教師顯得可有可無,使得小組學習處于自由放任狀態。
3、學生參與度不均衡。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相對較強且抽象的課程,正因如此,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很多時候是小組長成了小組代言人,大多組員坐享其成,而有的學生不知如何參與討論。
二、解決方法。
1、精心設計教學課題。
在小組協作學習中,問題的設計直接影響小組協作學習的效果。設計的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有探究的渴望,小組合作才會順利地進行。設計的問題過難或過易,會使學生失去興趣,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小組合作也就難以順利展開。
2、選擇適當的協作學習時機。
為充分發揮課堂討論功能,使課堂討論成為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徑,就要在教學中把握討論的時機。
。1)要在教材的重難點處展開討論。
如,在肝生物化學中提出問題:酗酒可以引起肝功能損害,為什么?由日常生活常識討論——肝生物轉化。圍繞教材中肝生物化學的重難點,創設能引起學生產生認知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通過討論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2)在學生的疑問處展開討論。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精心設計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外,還應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在糖代謝學習中拋出問題——為什么糖吃多了會發胖?引導學生探尋糖與脂代謝的關系。在討論中及時釋疑,讓學生體驗發現一個問題會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3)在意見發生分歧處展開討論。
因思維水平的差異,同一個問題對不同學生往往產生不同的思維結果。如,氨基酸分解代謝中小組討論高血氨引起氨中毒昏迷病人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學生展開討論,有些學生只能從血氨的一個或幾個來源進行分析,而有的學生會從血氨在體內的所有代謝途徑中進行分析,最后每一個學生都能拿出急救方案。這樣,當學生處于意見分歧狀態時組織討論,會使學生在討論中相互啟發,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校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因此,在組織學生小組協作學習的時候,要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應注意的問題。
分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使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以利于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小組人數以4—6 人為宜,以利于學生的充分交流互動。小組中的角色應是動態的,且角色經常輪換,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以此增強合作意識和責任感。教師適時解答小組提出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在解決了問題后感受到快樂,或者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后獲得成就感。
四、結語。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教學不是用于從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是應該用于創造各種能夠促進人的獨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學習的條件。探討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強調學習的互動、交往與分享,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觀念,旨在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同時,更好地發揮教師引路人的作用。
有了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協作學習習慣,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協作學習的實效性,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小組討論學習在高職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高效執行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