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詹姆斯和貝克菜的哲學思想看實用主義對經驗主義和發展
[論文關鍵詞】實用主義 經驗主義 意義 主體性原則 實在
[論文摘要】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是西方哲學中兩個影響較大且頗有l內在淵源的流派,但以往論著對其內在聯系則有揭示。以詹姆斯和貝克萊為例,找出他們在意義理論、本體論原則和實在論方面的同異,可以清楚地揭示實用主義和驗主義之問的邏輯發展。
眾所周知,美國實用主義哲學與英國經驗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實用主義者也大多明確承認自己的經驗論立場,他們除繼承傳統經驗論的基本觀點外,還作了不少補充和發展。但這種繼承和發展又具有什么樣的內在邏輯呢?以往論著則少有揭示。本文擬以詹姆斯和貝克萊為例,通過對他們主要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力求發現實用主義對經驗主義的邏輯發展。
一、意義理論
否認物質的存在,是貝克萊哲學的核心。而他的這一論證,又是以澄清語言的意義、反對抽象觀念為邏輯前提的。這集中體現在《人類知識原理》緒論中。在貝克萊看來,作為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并不代表實存的事物,只是觀念的標記。由于人們只能感知到個別的、具體的觀念,因而抽象的、一般的觀念是不存在的。因此,作為建構起來的符號系統,語詞并不表示抽象的一般觀念,只能表示個別的、具體的觀念。換言之,克萊把語言歸結為觀念,把觀念歸結為經驗,因此,經驗便成為檢驗語言有無意義、觀念是否存在的標準。
無獨有偶,實用主義也首先表現為一種意義理論。詹姆斯對實用主義準則作了這樣的闡述:“我們思考事物時,如要把它完全弄明白,只須考慮它含有什么樣可能的實際效果,即我們從它那里會得到什么感覺,我們必須準備作什么樣的反應。我們對于這些無論是眼前的還是遙遠的效果所具有的概念,就這個概念的積極意義而論,就是我們對于這一事物所具有的全部概念!薄@樣,詹姆斯就把語言的意義與效果、行為聯系起來了。毫無疑問,效果、行為可以歸之為經驗的范圍,或者說,是對經驗的具體化。由此,詹姆斯和貝克萊的思想在意義理論上產生了交集。
正是從這個角度,詹姆斯對貝克萊的“非物質主義”思想作了一番實用主義的評述。按照貝克萊的觀點,物質是作為我們對于顏色、形態、硬度等等的感覺而被認識的,這些感覺就是“物質”這個名詞的兌現價值。物質使我們感到的差別是:因為它真實地存在,所以我們有這些感覺;它不存在,我們就沒有這些感覺。因此,這些感覺是物質的唯一意義,而現象后面的、不可感知的,作為基質和實體的物質是不存在的。對此,詹姆斯持贊同態度,并認為“貝克萊對于‘物質’的批判絕對是實用主義的.”
同時,詹姆斯認為,實用主義的這種方法并不是一種新的創造發明,絕對沒有什么新鮮之處。在他看來,“蘇格拉底是用這方法的老手。亞里士多德有系統地運用了這種方法。洛克,貝克萊,休謨用這個方法對真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把這些哲學家稱為實用主義的先驅,認為他們早已零零碎碎地使用過實用主義方法“到了我們這時代,這主義才普遍地流行了,才漸漸自覺到一個普遍的使命,敢于負起戰勝一切的使命來了。”
應注意的是,詹姆斯對貝克萊的意義理論也有較大的發展,雖然他本人沒有明確地指出這一點。貝克萊主要是從語詞有無意義、觀念是否存在的角度來談論經驗的功能的,經驗是語詞獲取使用意義、觀念享有存在權利的保證,但也僅是保證而已。至于經驗如何構成語詞的意義,他則很少談及?陀^上講,這與其否認物質存在的目的有關,因為講到這一步也就夠了。在此基礎上,詹姆斯邁出了一大步。在詹姆斯看來,僅僅從存在論的層面上指出經驗是語詞及觀念的保證是遠遠不夠的?茖W的精確性要求必須指出經驗以什么樣的具體方式構成了語詞(概念)的含義。詹姆斯指出:“要弄清思想的意義,我們只需要確定它會產生什么樣的行為。那行為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它的唯一意義。”他的這一觀點與其對實用主義準則的闡述是一致的?傊,對詹姆斯來講,效果、行為作為具體化了的經驗,構成了概念的確切含義。
詹姆斯之后,實用主義者大多堅持了他的這~立場。在把實用主義納入經驗主義傳統的同時,蒯因更是從語言哲學的角度把經驗主義在I8—20世紀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劃分的標準便是意義理論的演變。
二、主體性原則
近代哲學主要是圍繞著認識論問題展開的。在貝克萊之前,哲學家大都認為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人的心靈只能在認識中起到較小的作用洛克的“白板說”便是典型的代表。貝克萊韻主要貢獻在于強調指出了人的認識主體地位和在認識中的主觀能動性。在貝克萊看來,知識的對象是觀念,而“觀念是不活動的、迅速變幻的(易于消逝的情感)、有依賴性的東西,而且它們不能獨立自存,必須為人心或精神的實體所支撐而存在于其中!薄А杏X或觀念的本質就在于被感知;而且一個觀念只能同一個觀念相似,并不能同別的東西相似!庇腥烁鶕惪巳R的闡述總結出,觀念之于認識主體或心靈的關系都遵循以下三條共同的原則:“首先是差別性(Distinciton)原則,就是說,心靈和觀念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其次是內在性(Inherence)原則,指觀念只存在于心靈中;第三是同一性(Indentity)原則,即觀念是不能與對他們的感知相分離的!彼慕Y論是觀念由上帝產生。靠人心來認知;物質不能成為觀念的原因,相反,“物是觀念的集合”。這充分體現了主體、精神的能動作用。人心作為精神實體之一種,是實在之為可感物和認識對象的先決條件,它雖然“被動地”接受上帝創造的觀念。但它“主動地”構成了現實的人的感官對象。因此,沒有主體,沒有人的心靈,對象、觀念都是不可理解的。這樣,貝克萊就以唯心的方式在認識論上突出強調了主體性原則?档略炎约宏P于主體對于客體的能動作用的思想,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其實,這場革命早在貝克萊那里,就已經發生過,至少是部分地發生過了。在詹姆斯哲學中,這一原則得到了繼承、發展和超越。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詹姆斯對貝克萊主體性原則的繼承和發展。貝克萊認為,觀念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感覺觀念,一類是反省觀念,還有一類是想象觀念。感覺觀念是由上帝在人心中引起,由上帝印入人的感官的。它不依賴于人的意志,是上帝對人所使用的語言。反省觀念和想象觀念則是由人的意志在自己心中產生的。這樣,貝克萊雖然否認了物質實體的存在,但卻以上帝為保證,肯定了感覺觀念存在的客觀性,而且指出,對這些感覺觀念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自然哲學者的正當任務,正是在于研究和了解上帝所造的那些標記(或那種語言),而不在于以有形體的原因來解釋各種事物!币虼耍惪巳R只是從認識客體相對于認識主體而存在的意義上肯定了主體性原則,而對于認識主體的興趣、需要、愿望等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則沒有論述。而且,按照他的思路。由于感覺觀念或可感事物的存在最終是由上帝保證的,其實在性雖然由人們的感知來體現,但歸根到底是人們無法改變的,故而,事實與價值是兩個無涉的領域。休謨就是沿著貝克萊的思路明確地提出了這一點。對此,詹姆斯表示了不同意見。詹姆斯指出:“從我這個角度講,我無法避免一個時時刻刻迫臨在我面前的思考:認知者不僅僅是一面鏡子,不僅僅是無根之萍,被動地反映他恰巧碰到并發現存在的命令。認知者是行動者,一方面是真理的協同因素,另一方面認知者對他所協同產生的真理具有表述作用。心靈的興趣假設、推斷,只要它們是人類行為——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一一的基礎,它們就在他們所宣揚的真理的產生過程中起協助作用。”[1訓在詹姆斯眼中,我們相信某一事物為真的理由,也就是該事物之為真的理由。我們的興趣、信念等是我們處理新經驗的出發點。它們隱伏在我們的選擇之中,制約著我們的提問和對問題的解答。正如美國實用主義研究者威斯特所說:“對詹姆斯來說,真理不是獨立于人的興趣、需要、愿望的與價值無關的概念,而是滲透著特殊的興趣、需要或愿望的充滿了價值的概念!
其次,讓我們看一下詹姆斯對貝克萊主體性原則的超越。從感覺的主體性角度說,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題揭示了這樣一個思想:一切被人感知到的東西都依存于心靈。但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那樣,這無疑是一個重復推論。由此,貝克萊也深陷所謂“自我中心困境”之中,即:由于每個人的知識都要受到自己經驗的限制,因此個人無法超越自己的經驗范圍取得新的知識。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矛盾,根源在于貝克萊本人主客體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下,客體如何進人主體始終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也是近代哲學包括經驗主義在內的一個難題。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詹姆斯提出了“徹底的經驗主義學說,著重探討了“純粹經驗”這個概念。所謂純粹經驗,他指的是一切事物由以構成的那種原始的素材和質料,它是原始的、混沌的、變化不定的、沒有任何確定性的。詹姆斯強調純粹經驗這個概念,是為了表明有一種原始的、中立而模糊的存在狀態存在于主體與客體的區分之前。他說:“我的論點是:如果我們首先假定世界上只有一種原始素材或質料,一切事物都由這種素材構成,如果我們把這種素材叫做‘純粹經驗’,那么我們就不難把認知作用解釋成為純粹經驗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之間可以發生的一種特殊關系。這種關系本身就是純粹經驗的一部分;它的一端變成知識的主體或擔負者,知者,另一端變成所知的客體!薄2J既然物質和意識、認識對象和認識者、客觀和主觀都屬于純粹經驗,因此,它們之間只有機能上的區別,而沒有本體論上的區別。這樣,“徹底的經驗主義的立場將首先把我們從知者和所知之間的關系的一種人為的觀點這大陷阱里挽救出來”。無疑,當他這樣論證時主體性原則得剄了揚棄,雖然他的純粹經驗已是一個本體論的概念。
詹姆斯關于真理和經驗的理論受到了歷代實用主義者的推崇。與詹姆斯的“純粹經驗極其相似,杜威挺出“原始經驗”的概念,可以說是對前者的繼承和發展。當代實用主義者普特南則極力維護詹姆斯的真理理論,并明確提出“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的崩潰”。
三、實體或實在論
從巴門尼德起,西方哲學一直有一個將本體與現象、實在與虛幻割裂開來的傳統。到了近代,科學的突飛猛進依然沒有消除這種差別。無論是理性派盼翦卡爾、斯賓諾莎,還是經驗派的洛克等,雖然都承認可感現象的存在,但都認為,實體則是與現象不同的更根本、更真實的存在。貝克萊首先發現了這分離,并且認為它是導致懷疑主義和一切矛盾、錯誤和謬論的總根源。基于這種分析,他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題,借以克服本體與現象、實在與對象的分離。這一命題指出.我們對事物的經驗就是事物本身,其實質是從主體與客體,即感知和被感知的相互聯系中,或者說,從認識論的角度規窟事物的實在性。在此基礎上。他否定了物質的存在,肯定了精神實體和觀念的存在。因此可以說。貝克萊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完成了本體論的證明。事實上,貝克萊的努力開辟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新方向。這一轉變的意義是重大的。貝克萊之后.無論是休謨的懷疑論、孔德的實證主義,還是馬赫主義、邏輯實證主義,以及現象學運動,無不是這樣來看待和解釋世界的。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反對超驗本體的存在。實用主義也是這樣。
在本體論方面,詹姆斯主要討論了實在概念。他認為實在不過是認識的對象,它隨著人的認識的變化而變化,實在并非完全獨立于人,而是與人的興趣、認識、活動等等密切相連,是被人們創造出來的,離不開人的認識與活動。他說:“實在的實在,由它自己;實在是什么,卻憑取景;而取景如何則隨我們。實在的感覺部分和關系部分全是啞的,它們根本不能為自己說話,而要我們代它們說話。”又說:“如果說人的思維以外還有什么‘獨立’的實在,這種實在是很難找到的。這只能指某種剛進入經驗而尚未定名的東西,或者是我們對它還沒有產生任何信念,人的概念還沒有適用于以前經驗里某種想象的原始之物。這種所謂實在,絕對是啞的。虛幻的,不過是我們想象的極限!备边@樣,他就把實在嚴格限制在了認識論的范圍內。
要注意的是,在這一問題上,詹姆斯和貝克萊之間也有較大的區別:
首先,貝克萊認為意識是獨立的實體,詹姆斯則否認意識的存在。當貝克萊得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題時,他無疑是以意識的存在為前提的。但在詹姆斯看來,意識的存在并不具有在先性。他認為,經驗本身無所謂主觀或客觀,但從經驗間的組合結構中既可導出主觀的東西,又可導出客觀的東西。他說:“我認為一部分既定的、未定的經驗,在一套聯合著的組織結構里扮演知者的角色,精神狀態的角色,‘意識’的角色;然而在另一套結構里,這同一段未分的經驗卻扮演一個所知的物的角色,一個客觀的‘內容’的角色!薄н@樣他把意識融化在經驗中,否定了意識的獨立存在。
其次,他們對抽象觀念是否具有實在性的理解不同。前面已經指出,貝克萊是否認抽象觀念的存在的。這也體現出其狹隘的經驗論立場。與貝克萊相比,詹姆斯從認識論角度,肯定了抽象觀念的實在性。他說:“因此,實在或指具體的事實,或指各種抽象的事物以及它們之間可被直觀感知的關系。實在的進一步也就是第三種的含義,作為我們的新觀念所必須加以重視的。是指我們已經擁有的所有其他的真理。”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被貝克萊否定掉的抽象觀念一樣構成了詹姆斯本體論的素材,而詹姆斯關于真理也是實在的論述無疑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講的。
詹姆斯之后,實用主義者也大多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談論實在問題的。與傳統實在論相比,現代實用主義者對“實在”概念的理解更為寬泛。在實用主義者中,除羅蒂明確表明自己“反實在論”的立場外,大多數人對實在論都持一種默認的態度。當今美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動向,就是實用主義實在論的興起!
【從詹姆斯和貝克菜的哲學思想看主義對經驗主義和發展】相關文章:
經驗主義、實在論和因果知識09-13
基于邏輯經驗主義對命題的分析06-23
功能主義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發展和演變09-30
民間美術的傳統和發展06-05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發展07-12
EVA:回顧、發展和展望05-05
彈性生產、全球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改革05-20
氣象短信的發展\編輯和創新09-12
金融發展和貿易結構優化10-30
淺論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發展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