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西方主要教育哲學流派師生關系認識的梳理論文

        時間:2024-09-21 18:50:21 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西方主要教育哲學流派關于師生關系認識的梳理論文

          一、西方主要教育哲學流派關于師生關系認識的梳理及啟示

        西方主要教育哲學流派關于師生關系認識的梳理論文

          從“中心”的爭議到多維的思考——西方教育哲學流派師生觀的發展

          (一)“教師中心”與“學生中論文聯盟心”的尖銳對立

          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與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派對于師生觀的看法存在著很大分歧。赫爾巴特認為“教育者要為兒童的未來著想”。

          [1]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教師重在如何將已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而杜威認為,教育要重視學生個人的價值,要為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著想,要考慮受教育者的愛好、愿望和感情傾向等,特別是要重視學生現在生活和生長的需要。

          [2]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

          [3] “從做中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爭鳴

          1、進步主義、改造主義教育派的“學生中心”主張

          進步主義教育派繼承和發展了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思想,認為應該尊重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因此,教師的職責并不是依靠權威來指揮學生學習,教師只是學習的向導,起了協助的作用。

          而自稱為進步主義教育真正繼承者的改造主義者提出教師不能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理論,對于教師所灌輸的知識,是允許學生公開辯論的。WWw.133229.COm學生對教師提出的理論是接受還是拒絕,要由學生自己來決定,但教師可以說服學生。

          2、新傳統教育派的“教師中心”主張

          新傳統教育派重申了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權在教師而不在學生,強調和重視教師的作用,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權威。永恒主義者和要素主義者都強調學習系統知識的重要性,前者注重古典的西方文明著作,學習那些具有永恒價值的知識;而后者側重自然科學方面,更強調紀律,并注重教師的權威,認為只有教師才能把人類的歷史遺產、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紹給兒童。

          3、存在主義教育派的主張

          存在主義者認為,知識應成為自我的手段,學習的內容應服務于自我設計。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要從個人的角度自主地去識別并從中選擇認為有意義的知識加以學習。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在于培養學生選擇的自由和責任感,促成人的自我完善。

          他們即便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也未貶低教師的作用,相反,十分重視教師在維護學生主體性,幫助學生走向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的作用。實際上,這也是對教師的要求有了提高,教師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4、人本主義教育派的師生觀

          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出發的人本主義派,十分強調人的潛能和價值,認為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是具有各種情感,埋藏著大量潛能的一個尚未臻于完善的人,因此需要尊重學生的個人尊嚴和價值,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的發揮,促進其人格的自我實現。

          其代表人物卡爾羅杰斯認為,傳統教育最大問題是導致學生認識與情感的分離,作為教育者必須要珍視個人的價值,對己對人都必須忠誠,做到與學生能雙方交流感情,這正是羅杰斯教育思想的基礎和核心。

          (三)從“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對立到多維視角的思考

          在人文主義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和學生是作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起一種人格平等的關系,不是異化的“工具”或“手段”。人文主義教育理念下教師要重視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價值,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與交流中給學生以啟迪。[4]

          后現代主義哲學家提倡視角的多元性,認為對現實世界的解釋不能是一元的、單向的,而應該是多元性、多維度的,歧義和多視角的。同理,在審視師生關系時也應該持一種多維度、多視角的思維方式。他們十分提倡“對話”、溝通,主張消除人我之間的對立,將人看作是一種關系的存在。

          二、啟示——新型師生關系的重構

          無論是“教師中心”還是“學生中心”的師生觀,它們的弊端在實踐中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因此,人們也開始不斷地尋求建構一個更加合理的新型的師生關系。

          (一)雙方地位的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在這個社會中,每個參與者都應有發表自己言論的自由,也只有建立在平等、信賴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對話”,達成互相的理解。因此,師生在人格上應置于對等的平臺,主客體對立的師生關系不打破,真正的對話就不可能實現。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被動地服從,這種模式并不以師生間的平等關系為基礎,教師只是單向地、獨白式地講解,最終泯滅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因此,新型關系中的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傳統的角色。傳統觀念中的教師是滿腹經綸的文化傳播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收者,一定程度上會產生對其在文化知識上的依賴感,這無形之中就會存在師生間的權力不平衡。所以,要扭轉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教師則應主動地塑造自己的民主典范形象,注重發揚教學民主。

          教師的教學應該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應該是對話式的而不應是獨白式的。[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教學方式、教材內容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與學生的發展相符,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途徑,讓他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

          (二)平等基礎上的互動

          新型師生關系應是雙向的,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師生之間應互相尊重與信任。傳統觀念中認為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非常神圣的,人們更多的是出于對教師的尊重與信任;而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則比較缺乏。受人尊重是人的一種高級心理需要,成長中的學生尤其需要重視他們的心理。因此,教師首先得把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社會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這些看似微小卻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內驅力。在這一方面,存在主義者提出的“你—我”關系在我看來非常有意義:師生之間不再是“我”和“物”的關系,而是“我”和“你”的關系,彼此是一種個人間的密切關系,是相互人格的尊重,是兩個自由體之間的相互信任。

          另一方面,師生通過互動掌握知識、增進感情、共同進步。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知識的傳播者,也不再是課堂上唯一話語權的霸占者,而要求教師更多的以激發者的角色出現。對話交流不僅僅使知識能夠通過輕松自然的方式流向學生,同時學生還可通過這種方式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表述能力等,此外通過學生的表達也能使教師從中獲取更多關于學生的信息,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

          (三)通過互動所達成的理解與合作

          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善于理解學生,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等。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適時地與他們建立一種合作關系,消除師生間的對立,讓學生感覺教師就像自己的朋友,讓他們能夠時刻感受到教師是在同他們一道學習,共同進步。

          理解與合作才能帶來互利雙贏,同樣,師生之間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交流,從而達成理解與協作的關系,這樣,對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會有著很大的幫助。

        【西方主要教育哲學流派師生關系認識的梳理論文】相關文章:

        師生關系之小學教育論文06-14

        幼兒教育中的師生關系論文10-29

        論文格式梳理06-24

        需要與中國傳統哲學內部的不同哲學流派和西方08-29

        中西方教育與素質教育探析論文07-13

        值得借鑒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教育理論論文07-15

        師生關系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育理論論文08-08

        對小學教育專業的認識論文10-26

        新型師生關系論文參考文獻05-04

        社會教育的認識論文07-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