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范文(通用12篇)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一起來看看關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范文,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ㄒ唬┱n題研究的背景
古人云“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惫磐駚恚鋈魏问虑槎家v究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會事半功倍。解物理題也是這樣。而傳統的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恰恰忽略了解題方法的指導,所以學生都沒有掌握解物理題的有效方法。因此對于理科的大多數學生都覺得物理課難懂,物理題難做。其實方法是物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強調學習方法的教育對培養學生能力和優化學生素質都有較大的幫助,所以解題方法也是學習的靈魂。
這樣看來,有效的解題方法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有了一套完善的解題方法,學生不必再對物理“望而卻步”,也不必再對物理題海“望洋興嘆”,可以從繁重的物理作業中解放出來,實現真正意義的素質教育。受此啟發,我決定進行“高中物理解題方法”這一課題的研究。
。ǘ┭芯楷F狀及分析
以往對于高中物理的解題方法研究的也有很多,大多數只是研究某一類習題解法,例如,運動學問題解法,動力學問題解法,熱學問題解法,電學問題解法,講的都是大而空,只能適用于這一單一類型。也有一些單純總結解題的方法,如等效法、整體法等,但是都只是一些零星的見解,不夠全面,不夠系統。
。ㄈ┍菊n題的創新點
我們準備研究力學、電學、運動學、動力學等都適用的解題方法,從物理方法、數學方法和哲學的思維方法三大類方法入手,每大類方法中又有幾種具體方法,將每種方法細細闡述,如等效法,還要將等效法應用的各種情況作一一總結,并配典型例題來說明各種方法。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細細看來,物理解題方法也正是各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如物理中的等效法,模型法以及假設法等等。學生通過學習物理解題方法可以培養自身的科研意識,增強科研能力,為以后走上科研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物理解題方法中有好多方法就是培養創造能力的方法,如逆向思維法,極端思維法等等。有了這些方法的指導,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發思維,開拓思路,使學生建立更廣泛、更完善的'智能結構。
研究成果的推廣有利于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改變,能夠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從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哲學中聯系的觀點
馬克思哲學提出了物質世界是聯系的,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積累了很多科學的方法,這些科學的方法反過來又能指導實踐,對于高中物理解題也必定有相應的方法。馬克思哲學將辯證的思維方法分為三種方法,即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三類方法,這三類方法是統一矛盾,解決問題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普遍適用的方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當然也同樣適用。
。ǘ┢喗艿捻樆J知發展理論
同化是指個體對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的過程。也就是說,個體在感受到刺激時,把它們納入頭腦中原有的圖式之內,使其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統將營養物吸收一樣。對于各種解題方法,學生可能都感到陌生,所以我們準備找出與有關各種解題方法對應的小故事,通過小故事使學生對這一方法有個初步了解,從而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這種方法。例如,大家都知道《曹沖稱象》的故事,其實曹沖稱象的方法就是物理中的“等效法”,這樣一講,學生肯定一下子就明白了“等效法”.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2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初中英語:本課題主要以七年級全體英語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備案和學生(西安市東城一中七年級九班、十班、十一班和十二班)為研究對象。
有效性:即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效率的最大化(單位時間內學生的收益量);二是效益的最優化(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本課題的有效性范圍主要界定在效率的最大化內。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將整個研究課題化整為零:首先,分析了教學活動設計原則?偨Y出教學設計應該遵循五個原則:全面性、真實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教學才能有序、高效的進行。其次,實踐總結出教學活動設計的.方法。再次,分析教學活動設計現狀以及教學活動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舉出教學活動設計的成功案例以及評價標準。最后,結合二語習得理論提出有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傊,本課題研究兩大問題:1.針對初中英語學習特點分析發現初中英語課堂低效的原因;2.針對造成課堂效率低下的瓶頸因素再結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提出解決瓶頸的方法策略。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例如研讀編寫教材和課程標準、老師之間相互學習聽課評課、公開課展示、學生個案研究、聽取學生反饋信息、研討備課、教師技能評比、教學活動設計研討會、教學活動設計實踐等方法分析造成由于課堂活動設計不合理造成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掌握語言技能和提高學習語言的能力以及他們的綜合素質。
本選題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主要任務是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學習有關文獻資料,了解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信息及成果,確立課題實驗的理論依據,分析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及預期目標。教師教學方面,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學生學習方面,分析初中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特征和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習得的特征。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由于課堂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做調查分析,寫出分析報告。具體實施方面包括組建課題組、確定課題;和小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和方法;申報立項并填寫課題申報表;擬定開題報告并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和開題答辯。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11年4月-2011年11月),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教學實踐經驗總結、教學設計研討的信息及成果,撰寫論文。把課題模塊把具體任務分配到小組成員,各成員按部就班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研究任務并且分析研究報告信息,撰寫分課題研究成果。小組成員通過研討學習以及課堂教學觀察,收集、整理各種信息資料,歸納和提升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將總結提煉出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進行反復驗證和完善,撰研究報告,做好課題結題準備,發表初步成果,大家互相交流意見,確定論文終稿。
第三階段(2011年12月):課題結題階段,主要任務是分析、整理課題信息資料,形成課題研究成果,專家評審。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為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提倡課堂教學要注重有效性。而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性,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有效教學是在新課改改革提倡英語課堂教學應該轉變成體驗課堂,師生共同探究新知,形成能力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2提倡高效課堂理念的需要。效益是課堂的永恒追求。對學生而言,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些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科學理論的教學情景是非常有意義?茖W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科學教學質量最重要的一環。
3教師專業技能提高的需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該著眼于教學的設計和引導。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
4充實和發展“二語習得與中國外語教學”研究的需要。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二語習得理論介紹的國內以來,許多專家學者比如胡文仲、戴煒棟、束定芳、胡壯麟、王初明等致力于中國二語習得研究,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作為一門新的交叉學科,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本論文研究成果將充實發展國人對二語習得的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為為主件和附件
主件:論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研究》
附件:1.七年級英語備課組備案研究分析報告
2.課堂活動設計課件以及反思
3.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活動調差反饋表
4.成功教學活動設計案例
5.七年級英語備課組經驗討論報告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3
古典文學中常見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為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
綜述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刹捎谜涫交蛘问教峋V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4
。ㄒ唬┱n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最后就是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這是課題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決的重要問題與提出的背景間有著必然的、照應的聯系,不能游離或架空。
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一位高中化學老師在課題開題報告中對其課題意義是這樣寫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xx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同學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ǘ﹪鴥韧馔谎芯款I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系和區別
闡述這部分內容必須采用文獻資料研究的方法,通過查閱資料、搜索發現國內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課題研究的歷史、現狀與趨勢。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們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評述,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闡述本課題與之聯系及區別,力求表現出自己課題研究的個性及特色。這一部分的內容應力求精當,力求體現自身研究的價值。
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ㄈ┱n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指向操作層面,即通過課題研究對學校、老師、同學的可持續發展有什么促進,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好處。它的闡述是通過假設關系,勾勒出通過研究可能會或一定會產生的實踐效果。
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在理論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可能比較匱乏,但也不可否認,通過研究,可能達到了對某一相關理論的細化和補充,對某一理論進行了具體闡述與充實,或許還會產生賦予全新內涵的實用理論。這部分內容有就寫,無則免。
。ㄋ模┱n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義,課題界定,即對課題的詮釋,對課題的核心概念進行說明。采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論、整合文獻知識等,以分段或標題陳述的形式確定概念及其內涵與外延,采用分總的方法,對課題中的研究對象、范疇、方法,抽取出本質屬性分別給予概括,最終形成對整個研究課題名稱的科學界定。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5
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老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老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老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筑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
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老師由于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老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老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老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老師提供一點啟示。
一、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
科研課題開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ㄒ唬┱n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同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同學,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準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一目了然了?傊,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如培養同學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ǘ┱n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并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
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
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2001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同學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ㄈ┱n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同學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促進實驗學校老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ㄋ模┱n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6
這一學期的時間快過去了,自己的課題研究雖然比較淺顯,但經過我自己認真分析調查研究,收集材料,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課題實驗方案,順利而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和課題研究的階段工作。在理論的指導下,扎實地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的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就這近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1、本學期課題研究的內容為“學會欣賞與寬容,學會總結與評價”,在課題實施之前,我積極主動的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通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于科學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飛躍。同時我還在收集有關合作學習中如何讓學生學會欣賞與寬容,總結與評價的資料,為在科學課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而鋪路。
2、為了使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地實施,首先,我力求做細課堂教學,認認真真地備好每堂課,認認真真地上好每堂課。課前、課中、課后及時做好反思,寫好隨筆。遇到問題及時與課題組的其他成員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了收獲及時與同組成員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課中大膽進行實驗,并主動邀請課題組的其他教師深入課堂,進行聽課指導。
二、在本學期取得的一點成績:
1、使學生學會寬容他人、欣賞他人,合理的總結與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學會贊美別人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教育學生對成功者不要吝惜贊美之詞,這樣在相互鼓勵中可以增強學生信心和力量。
我首先在小組合作匯報時做好示范評價。如“你們組闡述的觀點基本正確,舉例恰當。”“每個人都有新的想法,回答有創意!焙髞碚埻瑢W模仿著評價小組的發言。但學生們的想法總是有差異,他們急于表達自己組的意見時,就打斷他組發言,迫不及待的要說。我教育學生要尊重他人意見,尤其是小組4個人的意見更要尊重,并建議:評價他組發言時,最好先肯定優點再指出不足。這就要求學生要認真傾聽他人完整的發言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來評價。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能有如下發言“你們組說的我們組也想到了,只是還有一點補充”,“我們組的意見和你們組不同,……請大家參與意見!
我認為只有組內的交流還很不夠,更重要的是形成組際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在檢查別人的發言時,也修正自己的想法。課堂上形成相互研究、探討,取長補短的合作氣氛。由于采取一分為二的評價方式,促進了全體學生積極向上,激勵了學生的發明創造。
2、自己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使教學方法得以改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得對加強,還原了科學課堂原有的生動、多彩。
三、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1、在課題實驗過程中,雖然好的想法很多但是不注意記錄。形成的文字材料比較少,很少將自己的觀點轉寫成論文形成理論進行交流,同時子課題實施過程中,自己反思的比較少,以上這些方面要注意該正。
2、雖然本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夠。有很多實踐性、研究性的工作還不夠深入。所取得的成績也不是很大。在今后的課題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開拓創新,促進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地實施、推進,為圓滿完成課題研究實驗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斷地努力、奮斗!
1.建立青年教師協作組,抓好教學基本功
首先,成立各部門參與的青年教師協作組,制定培訓方案,使青年教師在最短時間里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第二,組織青年教師全員參與的板書、教學設計、教案書寫比賽以及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語言、板書設計“教學五項”競賽活動,以賽促練,快速提升教師基本功。第三,聘請教學骨干及有經驗的`教師做“如何備好課”和“如何進行考試質量分析”的專題講座。同時,學校根據教學工作的每一環節,及時對新教師進行考前復習、考后質量分析、教學經驗交流等相應的指導,使青年教師受益匪淺。
2.以學科課題研究活動為基礎,提升教師適應能力
學校采取“聽、說、讀、寫”的方式,全方位引導青年教師開展教與學的研究,通過研究課、說課、聽課、評課,使新教師盡快駕馭課堂;學校通過各種途徑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和幫助,選擇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以師徒結對的方式,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設定“教學示范崗”“義務輔導崗”等崗位使青年黨員教師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3.分層管理,從解決身邊具體問題入手
具有研究意識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基礎。但是,青年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對他們的培養也需要分層實施。我們打破教齡的界限,將青年教師按能力劃分三類,即優秀教師、一般教師和薄弱教師。吸收優秀教師參與教學科研,確定個人的科研專題;一般教師以具體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材使用研究為主,確定自己的課題研究專題;薄弱教師不承擔課題,以備課組活動和學校青年教師培訓活動為主,促進基礎能力提升。
4.以科研課題為導向,引領課題研究活動
以科研為導向,以課題研究為基礎,是學校教學研究工作所遵循的原則。注重校本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是教學研究工作的總體思路。學校倡導青年教師樹立“我的問題,我面對,我解決”的理念,注重過程,注重成效,在研究課題中把申請的大課題具體細化為方便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小課題,切實突出課題研究的有效性。在校本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注意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引導教師關注日常教學實踐,經常與自我對話,促成自我反思的經;。第二,引導教師關注案例與課例的研究,在研究分析過程中,讀懂別人,弄清自己;在借鑒別人時,生成教育智慧,發展自己。第三,引導教師開展系列化的專題研究,提煉實踐研究中的問題,形成有價值的課題,開展系列研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快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學校提升辦學水平的核心。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中,學校將充分發揮教師主體作用,以“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為準則,為教師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鋪路搭橋,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銳意進取的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7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本課題的研究背景
1、傳統教學的弊端呼喚探究教學
主要對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諸要素中不符合探究式學習的方面進行分析。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師準備上課,教師給學生講解新課,教師幫助學生鞏固復習,一切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不過,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教師事先確定的目標。
學生的學習沒有納入正式管理的視野,對學生學習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布置練習作業題,檢查作業題的完成情況。
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并且以高考考試考綱規定的內容為準繩,對考綱不要求的教材內容,教師課內不講,讓學生課外自己看;學生則認為教師不教,高考不考,提不起興致去看。這樣一來,本來是為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學生理解,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興趣的教材內容,被無情地拋棄了。教材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對學生閱讀教材指導不力,學生因為缺少對教材的通讀、精讀,導致對教材內容不熟悉,對教材結構不清楚,對教材布局謀篇的意圖更無從理解,字里行間的意思聞所未聞。部分學生高中畢業時,沒有完整地通讀一遍教材,精讀、鉆研更加無從談起。部分學生盡管做了許多題目,但僅僅一知半解。教材中表格內列舉的各種科學技術數據沒有引起學生和許多教師的重視。把數據作為證據,利用實際數據進行解釋的意識淡薄。由于沒有詳細的科學技術數據作為理解概念的基礎,也沒有親自動手進行探究,許多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知識條目,記了忘,忘了再記,時間一長,沒忘的又混淆了,遷移能力無從談起。
教材中的實驗沒有得到足夠的應有的重視。學生分組實驗、課堂演示實驗在相當一部分中學沒有得到落實。用黑板、媒體實驗代替實際實驗以應付考試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的課余小制作、小實驗成了一塊荒蕪的田野,極少有人在那里辛勤耕作。
教學方式以多輪反復講授為主,高中三年的教學內容趕在二年半內上完了,擠出來的時間就是做題目、講題目,以求得在高考中取得分數上的優勢。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被唯一地解釋為考上大學,考上更好一些的大學。由于過多地迎合了家長的需要,而不顧及國家的需要,學校被社會異化為升學機器,升學率高,就是好學校。只從結果評價教師,班平均分高的教師就是好教師,不管該平均分取得的綜合因素。由于升學率成了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費事費時的探究式學習受到教師、教學計劃、教學時間、教學評價、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制約。
解題一般采用“題型+方法”的訓練方法。這種以應付考試為主要目的的解題訓練,缺少實際生活的基礎,雖使得一部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強化,但更多的一部分學生則做過的題目會解,沒做過的不會做,還有一部分則純粹是套公式,公式套對了,則對,套錯了,則錯,根本沒有建立依據物理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這使得一部分學生認為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根本沒用。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沒有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只是給學生一堆僵化的知識,而沒有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也沒有學以致用,沒有極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因而產生了這種學習無用的思想。
新世紀需要新的人才,培養新的人才要求新的教育,新的教育要求新的課程,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需要在新的探究教學的過程中形成。因此必須對高中物理探究教學過程進行理論研究。
2、深化物理探究教學變革
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學方式的變革,提倡科學探究教學,但我們發現在當前中學物理探究教學研究和實踐中存在如下問題。
、湃狈Ω咧形锢硖骄拷虒W過程的系統研究
較多教師對探究教學的認識是零散的、不系統的,造成在教學實踐中處于模仿和被動理解狀態。
⑵物理探究教學實施策略和途徑的匱乏
首先,缺少對高中學生的探究技能現狀的調查,不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必要的探究技能技能進行訓練;第二,對如何實施物理探究教學的策略缺乏深度探索,致使探究教學形式化,比較膚淺。第三,在實施探究教學時,只注重通過新課教學這一途徑進行探究,而沒有從物理教學其他途徑(實驗教學、課外實踐活動、習題教學等方面)實施探究教學。同時對教材可以實施探究教學的探究點缺乏系統研究,造成對探究點的把握不準。
3、我校實施本研究課題已經具備了基礎條件
我校的物理實驗室條件已經達到市先進水平。我校辦公室電腦全部開通局域寬帶網,校園內外采用光纜連接,市教育局批準我校為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我們物理組由物理教師和信息技術教師組成。許多年輕同志已掌握了計算機軟件Matlab、Excel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傳感器與計算機數據處理的技術。
(二)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能提高教師的課程素養,革新傳統的課堂教學,落實新課程理念。
(2)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樹立學生的探究意識,訓練學生的探究技能。
在高中物理中施行探究教學的.意義在于:能夠有效地鼓勵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思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宏揚質疑精神;保護好奇心,練就獲取新知能力;掌握物理知識,培養探究技能;鼓勵合作學習,具備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熏陶科學精神。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
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既承擔了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任務,又承擔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雙重任務。通過此課題研究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一)通過對國內外探究教學發展的研究,將構建出適合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過程,來指導開展高中物理探究教學。
(二)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高中生的探究技能現狀,探索適合高中生認知水平的探究技能訓練項目。
(三)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和行動研究,提出適合高中學生認知水平的“實驗—理性”探究方法,并提供操作策略與案例。探索出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探究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并能提供操作策略與案例。
(四)以物理新教材(必修模塊物理1、2,選修3-1、3-2)為基本材料,研究其中適宜探究學習的知識點、實驗、習題,并且開發設計探究學習的教學案例。
(五)通過課題研究,提升課題組教師的科研水平,積累一定數量的具有學術價值的教學案例,發表一定數量的課題研究論文。
三、預期創新點
預期在本課題研究中,對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實踐進行有益的探索和總結,對高中物理探究教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發展策略進行具體的闡述和歸納。預期在本課題研究中獲得大量的實踐性素材,對教學反思中積累的典型案例、課例、反思日記、教學敘事、教師專業成長記錄、教研活動記錄等進行分析和闡述,形成具有參考價值的實踐性教學反思報告,同時也可能對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理論進行拓展和深化。
四、研究方法和步驟
(一)課題的實施概況
1、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
①在課題組組長鄒茂全老師的組織下,課題組成員查閱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確立了課題并完成開題報告。并邀請了教研員對該課題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诒菊n題組成員鄒茂全老師對該課題作了總體的設計,并對該課題作了申報工作。
、壅n題組組長完成了國內外探究教學發展概述。
2、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對本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的部分學生進行了“高中生探究學習情況”問卷調查,并撰寫了調查報告。
學校課務安排上每周有3~5節物理課,1節物理活動課。教學上安排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每學期每位教師都要上好一節探究性的評議課。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結合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具體研究,廣泛收集案例,認真分析案例,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教學設計和實施,總結經驗,積累具體研究資料和成果。
3、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課題組全面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分析總結課題研究情況,匯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編印論文專集,進行課題結題鑒定匯報活動等。
4、經驗推廣階段對修改課標后的高一年級進行新課程探究教學實踐。
五、成果呈現形式
結題報告;教師成長記錄;教師作品(教學設計案例、課堂實錄、論文、教學反思筆記、教學敘事等)
六、條件保障。
人員保障:參加該課題研究的是薌城中學物理學科教研組成員,其中負責課題研究的組長鄒茂全老師是市級研究型名師,具有較強的課題研究意識和教學實踐經驗,可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中提供較多的試驗素材,本組其他成員均是中學一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善于總結和反思。
時空保障:該課題試驗時間為三年,在這三年里,可通過大量的實踐和反思,總結科學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和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發展的策略,擴大了校本教研的空間。
制度保障:以學校教研活動和各級別的校外教研活動為開展課題研究的平臺,以學校教研制度的建設為保證,使課題順利實施,同時也需要學校的相應資金支持。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8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要解決的問題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課程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由接受性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主動學習對新課程的實施具有極其重要作用。然而,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狀況并不容樂觀。
2.我校教學實踐的需要。
根據實際,我校提出了“綠色教育”的課改設想,所以構建“綠色課堂”成為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和諧、高效、可持續”的課堂教學發展方向,向我們提出了教學過程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新性質,這也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智慧、潛能迸發出來,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與創造者,這樣才能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得踏實。如果學生的學習建立在此基礎上,將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學習和探究知識,并將此種意識形成為一種具有長期性特征的學習品質,就能提高學習的效果,提高教育的質量,最終促進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
基于上述情況我提出了“自主學習三步走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這一課題,旨在認真研究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的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智慧、潛能迸發出來,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與創造者,將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學習和探究知識,并將此種意識形成為一種具有長期性特征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習的效果,為今后持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ǘ┮鉀Q的主要問題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圖解決以下問題: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使參與、自主、探究的理念落在實處,探索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用新的教學模式來引領教學。使我校教師的素質有一個整體的提升。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切實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知識需求與心理需求展開,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滿足每個學生的知識需求和心理需求。從而培養要功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優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設計。使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優化對學生的評價方法。重視對學習學習過程、參與程度、合作態度、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學習結果的評價。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研究的創新之處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的《學會生存》提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皩W生是學習的主體”或“學生主動學習”是世界性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題,并在理論上取得進展。20世紀60年代美國北海卡羅萊那大學的.約翰?卡羅爾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的布盧姆加以發展完善,提出了以“為掌握而教,為掌握
而學”為主要思想的學校教學理論。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的《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文指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把精神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魏書生在長期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傳統教學,不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為此,他不斷總結教學實踐,創造出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六步教學法。洋思中學和杜郎口中學通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由普遍厭學到樂學愿學,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ǘ┭芯縿撔轮
本課題的研究,能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意識,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同時與我校正在進行的“綠色”課堂教學研究相結合,充分體現其“和諧、高效、可持續”的課堂教學特色,使教學過程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新性質,使課堂教學煥發出靈動的異彩。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還可以培養后進生的自學能力,一旦自學能力形成了,他們進步的幅度就會加快,就會在較短的時間趕上班內的中游學生。使課堂成為每位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讓陽光布滿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ㄒ唬⿲嵺`意義
研究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夠開拓學生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習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進行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逐步達到離開教師會學習,離開教室會學習,離開學校會學習,養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感。
2.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對中學生滲透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傳統的偏重單項灌輸知識的教育轉變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上來,滲透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保證。由于課堂教學自身的局限性,學生不可能只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課堂教學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開展。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它表現為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認真聽課、主動識別老師的教學目的與內容、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老師、參與各種活動、取得最大程度的輸入和內化。
。ǘ┱n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1.科研價值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選擇和探究最佳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學情的師生共同成長的實踐策略,構建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流程。
2.育人價值
建立平等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創新精神。
3.工作價值
通過實驗研究,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培養出一批富有創新和科研型的中青年教師骨干,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發展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同時使減負增效落到實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遵循的原則
。ㄒ唬├碚撘罁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的創始人,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授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師作用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2.課標強調:“課堂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圍繞學生的發展展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3.德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說過;"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又說:"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英國的斯賓塞也說過:"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現的過程,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自已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認為:"學校中的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已獲得知識的方法。"
4.系統科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動態系統,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等進行綜合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二)課題研究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處于指導的地位,教師的教代替不了學生的學,只有通過自主性學習,才能把知識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經驗體系。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原則,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實踐、發展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整體性原則。實驗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監控等方面的培養。要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個學科中全面展開。
3.實踐性原則。這一原則的提出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和探究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豐富多彩的探究發現,個體各異的實踐體驗,能夠克服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中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為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開辟渠道。
4.興趣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并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中要實現教學形式的轉變,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5.反饋性原則。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活動過程,存在著反饋的機制。對學生來說,反饋能使他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行為進行調控、修正。對教師來說,反饋可了解教與學的效果,對教學過程不斷做出調整,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效能。
6.科學性原則。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現代教學理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在問題的設計中,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一定的坡度,形成不同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另外,評價性的標準的設置上也要注重層次性,從而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教育部在基礎教育階段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實驗和改革,提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更新了教育理念和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倡導建構的學習,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所有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現實指導作用。
2.我校教育科研氣氛較濃,有一支科研能力極強的教師隊伍。主管教學副校長任課題組負責人,課題組成員中有1位自治區級骨干教師,2位市級骨干教師。他們在學科中都經過錘煉,是一支工作認真踏實,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教師群體,這樣的結構有利于課題方案在校內實施。
3.課題組將定期聘請專家、教研員來校作理論講座,并指導實驗研究工作。
4.建立有效的課題研究制度。課題組成員明確分工,研究的具體情況進入教師的工作業績考核,做為教師晉級評優的依據,保證課題的研究有效開展。
5.對于本課題的研究,學校提供資金保障,加大課題立項與研究的獎勵制度,鼓勵教師積極進行課題研究,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必要開支,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因為有了以上條件,我們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任務!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9
一、課題的內涵概要
所謂“多元評價”是指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建立的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化學的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所謂“高效教學”,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單位時間內,即在課堂40分鐘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教學”這種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但是,“高效教學”不應該僅僅是指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增進,而且還應該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其顯性標志應該是:課堂教學既要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還要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更要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說,“高效教學”的課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觸及人格與靈魂。
二、課題研究預期并已基本解決的問題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基本解決了以下主要問題:
1、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化學學習的自信心;
2、通過實踐,使課堂變得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3、研究解決相應學科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用客觀、準確、科學的評估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4、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自己在研究中學會研究,更新了教育觀念,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化學教學,做到學用結合,學用同步,注重實效,結合學校自身優勢,不斷進行改革嘗試,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加快教學方式和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項不斷地發現價值、判斷價值和提升課堂教學價值的活動;是完整的教學過程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時對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也有很大意義。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多種功能,比如導向、激勵、預測、鑒定、診斷、改進、考核、管理功能等。通過本課題研究我們一方面了解了我校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在課堂教學高效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研究解決化學學科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用客觀、準確、科學的評估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根據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我校未來幾年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通過對我校課堂教學高效化發展的研究,結合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去粗取糧、取長補短,可以更好地促進全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教育和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政策或理論依據
1、新課程的評價理念
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也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化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化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2、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
該理論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簡單的講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原則強調設計輕松有意義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該理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應具備建構性教學理念,通過教建構促進學生學建構,通過建構性教引導學生建構性學,在建構性教與學的偶聯中,謀求教學效果的高效益。
3、多元智能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的發展中有七種智能必須受到關注,而且同等重要,即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化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每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只有一種智能達到輝煌境界,而事實上幾乎具有任何程度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的組合來解決實際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因此,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而不是只擁有單一的、用紙與筆可以測出的解答問題能力的個體,顯得十分重要。
(3)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
、佟坝行Ы虒W”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凇坝行Ы虒W”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邸坝行Ы虒W”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
、堋坝行Ы虒W”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五、課題研究過程
。ㄒ唬┭芯坎襟E:
1、前期工作(20xx年6月—20xx年9月)
選定研究課題,搜集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學習和調查研究,摸清了教情與學情,撰寫了課題研究方案。
2、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并付諸實踐,總結經驗,。同時,開展課題研討課及教學反思的交流活動,并撰寫可以研究相關論文。
3、成果總結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二)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研究
通過上階段的研究,我們認為應考慮在以下五個維度上構建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1)教學目標;
(2)教學策略與方法;
。3)教師角色;
(4)學生角色;
。5)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預先想要達到的結果。它是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正確處理《標準》、教材以及學生實際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從知識、能力以及情感與態度這三方面作出統一的考慮。作為化學教師,要善于將教學單元的總目標恰當地分解為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具體評價標準如下: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標準》要求。
。2)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要求恰如其分。
2、教學策略與方法
同樣的教學內容,經由不同的老師講授,達到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這就是教學策略和方法重要性的體現。由于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在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鬧思考,動口交流等多種感官參與下,完成對知識的主動構建,所以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就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結果,而且要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行為,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體驗等。教學策略因勢利導,照顧到學生的差異,為不同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給予充分的指導。
3、教師角色
對教師角色這一課堂教學評價內容的思考,我們認為:教師在一節課中所承擔的某種角色往往決定這節課的成敗好壞。許多專家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有多種:
。1)教師是學生的親密伙伴,扮演合作人的角色,幫助學生訪問和處理信息;
(2)教師扮演“總設計師”、“舞臺總導演”的角色,為學生的登臺表演作準備。
。3)教師的“服務者”角色,所謂服務者是指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訪問信息的多種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我們通過對周圍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經過分析,發現當前教師特別一些老教師在對教師角色這一問題沒有很好的把握,延續著以往教師作為課堂主宰,絕對權威的角色,課堂中教師怎樣講,學生就怎樣聽。教師的這一角色使自己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忽視了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教師的這一角色定位注定了整堂課教學的失敗。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正確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條件。
4、學生角色
課堂教學評價內容中的學生角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何種身份,以怎樣的形式來獲取知識的。根據對部分教師的了解,他們對學生在課堂中以怎樣的角色出現都有著較正確的認識,都認為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負有責任,也就是說學生應把學習當作一種內在的需要,而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動的加以學習的,他們是主動的知識尋求者,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有獲取知識,重新建構知識的需求和能力,他們有著對知識的自我理解,是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體。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些老師認識歸認識,實際課堂教學中卻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儲存知識的“容器”,學生很少以其原有的真正角色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搞請學生的角色,忽視學生的主體角色,將會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5、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主要指通過教學過程的反饋信息檢驗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一堂課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教學效果,即“講求實效”。具體評價標準如下:
(1)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好。
。2)學生思維活躍,信息交流暢通;學生會學,學習主動,課堂氣氛好。
(3)學生應答面廣、質量高。
。4)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課內練習正確率高。
。5)使學生在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二)構建化學課堂評價方法
做了前面的基礎工作之后,著重分析當前學生在學習化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平時上課忘帶書,不認真聽講,討論時趁時講話,分析時不注意傾聽,作業經常忘做諸多現象,而教師方面則存在著課堂教學評價目的單一,缺乏情境化和規范性,根據以上情況初步制定了化學學科學生評價體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改進,現基本已形成一個模式。
1、教師重新認識評價目的
不少教師認為評價目的無非是將學生分為好、中、差三等級或選拔人才。這些認識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并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下的評價目的是什么?“促進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評價觀的精髓。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檢測學生學到了什么?學到何種程度?以及判斷教學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若沒有達到,具體的原因在哪里?有沒有加以調整的可能必要等等。由此可見,評價起著診斷、反饋及促進的作用,是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要全面認識評價的作用,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領會并在新課程理念下大膽創新,如此,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擺脫條條框框的限制,才能如魚得水地掌握屬于自己的課堂教學。
2、結果與過程并重。
以往過分強調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主要看課堂上學生學會了什么。而現在提出的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過程,并不是不要學習的結果。相反,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所涉及的內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廣泛的要求。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能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之中,運用一定的方法,經歷化學知識的探究過程,更好的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說,結果與過程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它們并不是一對矛盾,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沒有學生的情感的積極投入,沒有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有效參與,只專注結果,只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重走題海戰術之路;而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到下課學生卻一無所獲的過程,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投入到化學學習之中,長此以往,沒有深厚的知識底蘊,三維目標的落實只能成為一句空談,因此,我們強調在教學中應該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教學的首位,是要使學生經歷真正的認知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評價中不忘賞識每一個“主體”
多元化評價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人”的位置上,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評價和為他人評價的主體作用。我們知道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因此,評價應以激勵為主,應注意情感效應。例如,當學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夠清楚,教師可以說“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師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說得更明確些,那么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試試看!比绻麑W生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也應用委婉的口氣說:“看得出,你正在積極思考,但這種結論是錯誤的,沒關系,再想想!比绻械膶W生的想法出乎老師的預料,但很有道理,教師可以欣喜地說:“好!有創新,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碑斎患畹恼Z言要注意恰到好處。千萬不要言過其實,給人帶來虛假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單調枯燥,總是把一些套語進行機械重復,如“你真棒!”“好的!”“很好!”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只有相互交流、彼此溝通,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而課堂上的提問、回答、評價,則是相互交流的最好時機。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應是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和鼓勵性。
可見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給學生以鼓勵為主的評價,要表達出對學生的充分信任,而且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對學生有獨特見解和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回答,甚至有的學生對老師或教材有不同的看法,要敢于放下架子,尊重學生的見解,給予高度的贊賞,使學生在教師的贊賞性評價中獲得自信,感受自我價值的存在。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被贊美、被鼓勵的需求。作為教師與家長在評價過程中,我們強調“多在學生的位置上想一想”的想法,“寬容學生的失誤,鼓勵學生的成功”,能多元化、多角度地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樹立對學習、生活的自信。
4、評價不忘家校的溝通
在教學中通過問卷調查、家長進課堂、主題家長會等活動的開展,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更愛自己的父母,讓老師更能夠公正客觀的評價學生的表現。
家長對學生,對學校以及對整個教育都會經常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并直接對子女做出經常性的評價。讓家長記錄孩子回家化學學習的情況,做到化學教學向家庭與課外的延伸,架起了家長和老師的橋梁,讓彼此都了解到孩子另一面的學習表現,能讓我們及時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我們將家長評價可在“個體自評”的基礎上穿插于“小組互評”和“教師導評”的過程中,或在之后進行。家長在評價之后,可以寫簡要的評語,也可以寫意見或建議。“家長評價”主要側重于評價學生在家庭的表現,讓學生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增強了,體驗到點滴的成功感,而且還逐步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5、學生對學生的評價
、偶ぐl學生參與學習評價的興趣
在實驗的初始階段,我們盡量采用實物演示、動畫演示、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在學生初步嘗試評價的時候,要求教師多采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對發言流利、聲音響亮的同學給予表揚,由此建立起他們評價的信心。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評價的方法后,我們多采用小組競賽、對組合作、大組交流等多種活動形式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交往中主動發言,積極交流。
⑵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
要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就必須發揮“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評價的方向,點撥他們評價的方法和要領,我們主要采取三方面做法教會學生評價的方法:
、俳⒃u價的常規
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建立一套完整的課堂評價常規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掌握參與評價的步驟。課堂評價常規包括“聽”、“想”、“評”、“聽”!奥牎笔侵嘎犌宄䦟Ψ降陌l言,這是做好評價的前提!跋搿笔歉鶕⻊e人發言內容進行思考,組織好評價的語言!霸u”也就是以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最后的“聽”是虛心地傾聽別人的反饋意見。課堂上建立了評價常規,學生評價的內容就更具體充實,更具有針對性。
、谡莆赵u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評價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果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劃分,有自我評價、同桌評價、小組評價、對組評價、全班評價、師生評價等六種評價形式。如果從課堂教學的方法上劃分,評價又可以分為以下的七項:多項評價,即讓學生圍繞問題,從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比較評價,即當問題的答案出現兩種不同意見時,讓學生進行比較。補充評價,即在聽取別人的發言后,在贊同的同時,補充自己的意見。建議性評價,即對解決某些問題提供參考意見,或針對不足提出解決方法。爭議性評價,即對問題的答案提出異議,據理力爭。贊賞性評價,即贊同別人的意見,并說明自己贊同的理由。創造性評價,即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6、評價中做到因人而異
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制約,其身體發育或個性發展都有差異。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因人而異,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對學生在課堂上制作的作品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對那些制作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及時的指導,并做出相應的縱向評價。
六、課題研究的結果
1、評價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從學生方面分析。新的評價方案的實施不僅讓學生成為了評價的主人,同時也真實地記錄了學生學習化學全過程的表現和成果,學生得到更多的是表揚和鞭策。學生可以大膽地發表見解,創新精神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個性得到了張揚,自主、合作和課外探究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由于創設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興趣盎然、熱情參與、較好地解決了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問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由原來被動的接受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在學生開始能主動地收集、處理和發布信息資料,懂得自己做知識歸納小結,自己給自己評價,能主動參與合作和交流,也敢于上臺表演和展示自我。
2、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念。
自我批評的創新人格,而且使教師懂得了應當以全體學生為主體,從學科學習入手,通過主課堂主渠道的教育教學、科技創新活動,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各方面素養得到全面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科學訓練。有教師總結說“生命在評價活動中豐富,課堂在評價活動中生動,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發展,教師在評價活動中成長,課程在評價活動中回歸!
(2)強化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
教師是具有專業知識、能力、訓練、組織、倫理、自主、服務、成長的專業專業人員。教師是持續發展的主體——生理已成熟、但心智上仍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教育的發展與創新都必須與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并進。教師既是學習者和研究者——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自我引導”的結果。教師始終是一個持續的學習者。教師有能力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加以思考、研究、改進。由教師來研究改進自己專業的實際問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我培訓方式。
七、研究體會與思考
1、觀念需要更新。在教師中或多或少還存在著陳舊的評價和考試觀念,以及對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進程的疑慮。
2、方法需要掌握。教師對新的評價體系還了解不深,在評價操作上還沒有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要求。
3、影響需要擴大。家長、社會對課程改革、新課程評價標準、內容、方法,知之甚少,理解力缺乏,因此需要我們多加宣傳、擴大影響,取得家長、社會對課改的理解與支持。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0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由于教師觀念、教學理論、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夠,歷史課堂教學依舊不能脫離陳舊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如下的問題。如:
1、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舊沒有得到真正確立,課堂上還是以老師講為主。
2、教學內容與學生脫節,課堂上只見內容不見學生。
3、課堂上或是學生沒有生成,或是老師對于學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點水、束手無策。
4、課堂還僅僅停留在預設的忠實落實上,沒有學生的生成,教師把預設的完成作為評價課成功性的唯一標準。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師生教與學的熱情,從而使初中歷史教育的時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如何讓教學中的教師更多一些創造性,讓歷史課堂充滿智慧,真正把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角色落在實處,葉瀾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學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學即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不斷產發新的資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動教學的進程。生成性教學使得教學更加原生態,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從而大大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具有以下特征:
1、課堂的生動可變性!吧伞币辉~的提出是相對于課前“預設”來說的,以往我們的課堂教學強調的是詳盡的課前預設,和課堂上對教案的圓滿落實。而生成性教學則強調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思想動向,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重視課堂上的新生成的資源并給以有效利用。顯然生成性教學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課堂教學的鮮活真實性。這是由生動可變性導致的,我們雖然不否認教學的規律性,但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課堂現實中卻充滿著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預測性,這是由知識差異、性格、習慣不同所決定的,我們只有正視這種差異,展現這種差異,還原學習的本來面目,才能更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成長。生成性教學的提倡就是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使課堂呈現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學模式。
二、課題的界定
生成是相對于預設來說的,所謂預設,就是“事先籌劃”,即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的預先的設計和籌劃。而生成,是指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中,獲得積極的課堂體驗,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噴射出涌動的靈感。
生成性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是對以往強調過程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的一個重要補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學是指教學過程表現出適度自主和開放,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在預設的教學設計基礎上,根據課堂教學過程的實際進展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并且引導學生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
初中歷史課堂生成性教學教師結合歷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初中學生勇于參與的特點設置恰當的教學目標、內容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生成,并且使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前預設,而是依照師生的活動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使學生體驗歷史,感知生活,使歷史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國家課程標準》指出:我們的教學應當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新的基本理念說明: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而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又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導致了課堂教學過程的發展有多種可能性的存在,鑒于多種可能性的存在,在課堂教學前設計一些生成性的目標、內容、方式等,能使新的形態不斷生成,并影響下一步的過程。
2、建構主義的理論觀點。瑞士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生成性課堂教學設計能使學生把外部環境中的有關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同時又可以使認知結構發生重組與改造,產生新的生成。
3、“新基礎教育理論”。葉瀾認為新基礎教育并不是要強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滿內在生機的教育,從被傳統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狀態”,重新轉回到“綠洲”的本真狀態。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是教育的“生態工程”,是教育的返樸歸真。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教學理論認識,促使教學觀念的徹底改變,使教師真正能做到成為學生心聲的傾聽者,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2、通過研究小組的共同努力使教師能夠設計出有利于課堂生成的教案,為生動可變的課堂提供可行性預設
3、通過研究營造適合歷史學科特點的.課堂氛圍,使課堂真正被學生喜歡,成為學生探究社會變遷,提高學生心智的愉快殿堂。
4、通過研究與實踐使學生在課堂上自覺的不斷生成新的教育資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課題研究策略
1、做好具有生成性潛力的預設
①、預設生成性的教學目標。構建開放性、生成性的目標,隨時根據教育對象的變化生成新的目標,隨時準備兼容新的信息,加入新的內容,注入新的要求。
、谶x擇生成性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組織、呈現學習內容,從學生的經驗入手,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達到促進課堂生成性的目的;貧w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把握教材中的生成點。在教材的空白處,看似矛盾處,重復處等等,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引導學生在與教學環境、教學文本、教師以及同學的平等對話中、思維碰撞中,產生新的思想和言語
、墼O計生成性的教學過程板塊式教學設計。該設計是在對知識外延和內涵充分理解及對學生思維必要預測的基礎上,將各知識點的教學設計成若干內容板塊,分布在教學各環節中,視學生課堂實際反映進行“塊移動”,教師愿意去傾聽學生的“發現”,并根據學生的思維實際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從而為生成教學提供保證。
2、組織生成性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生命、關注發展,所以我們組織的學習方式必須是“開放式”、“民主式”的,我們的生成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①、合作式!昂献魇健笔菐熒、生生情感交流、培養“合作意識”的一種教學形式,我們將依據學生的需求,對于需要合作學習才能更好理解的課文內容,從互補性出發設計合作學習。
、凇①|疑式!百|疑式”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必要形式,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為學生開辟質疑的時空,把學生的“質疑”融化到每個歷史教學環節之中,讓學生在質疑中拓展思維空間。
、邸Ⅲw驗式。體驗性學習是重視學習主體的直接經驗,我們通過實地參觀影視劇的觀看,通過體驗促進深層次的生成。
④、討論式。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探討,以求得知識的深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鋒中促進語文課堂的生成。
3、提高教師的課堂上的引領策略。
生成性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是老師的引領,如何把這些原生資源轉化為更為有價值的資源,源于老師的引領策略。我們計劃從以下兩個反面進行研究實踐:
①、能夠對生成的資源進行有效選擇。來自學生的生成往往是原生的、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這就需要老師有所甄別、有所選擇,把那些有利于目標完成的、有利于學生養成認真學習習慣的,有利于學生生活實踐的選擇出來。
、、能對信息進行整合轉化,把個別學生有價值的生成資源轉化為大家的資源,把特殊問題轉化為普遍存在的問題,使課堂在老師的引領下呈現生機勃勃的師生互動的場面。
六、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通過對身邊教育情況的觀察反思,設計有關生成性教學狀況的問題,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現狀調查,來發現情況,提出問題,找到研究的切入口。
文獻法:文獻法是一種利用教育文獻研究教育現象,深化教育認識,解決教育問題的非接觸性方法。文獻法的操作方式是收集、閱讀、整理、記錄、分析。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要查找各種國內外對于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及關于支持本課題的理論知識。
觀察法:研究者在比較自然的條件下通過感官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進行的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現象的方法。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將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觀察法,觀察學生的生成情況來反思我們的教學設計。
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的基礎是探討與某人、某事或某種情況有關的各個方面。在本課題中,主要是研究某一個課堂實例的設計、實施及實效。
行動研究法:是指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善社會行為的目的。本課題研究主要側重培訓階段和日常教學過程中,杷本課題研究策略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使研究策略為教學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敘事研究法:通過對歷史生成性課堂的教學研究,及時積累教學案例,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竭力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七、研究步驟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
成立課題組,進行課題設計,撰寫開題報告;
(二)開題論證階段
舉行開題會,接受領導論證,完善開題報告;
(三)全面實施階段
圍繞開題報告,加強過程管理,重視資料積累,邊計劃,邊實施,邊研究,邊小結;
(四)總結評價階段
完成課題研究,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結題,總結推廣。
八、預期研究成果
時間成果形式責任人
20XX年1—12月生成性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課堂實錄《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
課堂實錄《第一次世界大戰》陳淑芳楊常剛劉磊
九、本課題的研究基礎與保證條件
邢臺市第二十五中是一所普通學校,課題研究的成果也會帶有普遍性,易于推廣;初中實行小班教學(50人左右)也有利于搞科研研究的開展;學校校園網與互聯網相通,便利了我們課題組查找資料,了解國內外最近的研究成果,和與其他相近課題研究小組的交流。學校校長閻增國非常重視教學研究,在理論及實踐中對我們都能有很好的指導與幫助,教務主任苗淑梅除了領導工作,依舊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還承擔著其他的課題研究,是一位勤于鉆研的研究型領導。
本研究組成員都是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中年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青年教師有著極大的工作熱忱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中青年相結合必會使本次研究深入開展下去,取得預期成果。
本課題成員曾經在20XX年承擔過學校研究課題:教師指導下的歷史學科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20XX年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領導下把這個課題進行了擴充成為市級課題“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試驗”繼續開展。負責人陳淑芳,歷史教育本科畢業,中教一級級職稱,37歲,熱愛教育事業,勇于教學研究,曾榮獲河北省錄像課比賽初中組一等獎、“省說課比賽中歷史學科二等獎”,并獲得各種市級榮譽;《讓網絡為我們插上成長的翅膀》、《初中歷史教師遭遇的尷尬》、《更新歷史課的教學觀念》、《教學三得》、《與青年教師探討的幾個問題》、《中近史巧記速記》、《科技革命中考試題回顧與展望》《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等多篇論文在省、市中獲獎,多篇文章在《中學文科》、煤炭普通教研室發行的《基礎教育研究》上和《邢臺教育》、《少年智力開發報》《新課程》上被發表。
通過努力前一階段我們已經搜集了大量關于生成性教學的資料,完成了理論學習階段,并且通過對現有理論的學習,成員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并對彈性預設和教師的引領策略方面做了有效實踐,這些都為下邊進一步的研究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生成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也必將伴隨我們的研究過程,使研究在不斷生成中逐漸完善和改進。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1
一、課題名稱:
《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
二、課題性質:
課題是應用型研究課題
三、課題定義:
所謂開放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努力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個人或小組積極討論、研究、發現,還學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想干就干,想寫就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或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它以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紐帶,以訓練為主線,學生主動,教師主導,活動點撥,反饋矯正,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四、課題的提出:
開放對應于封閉,生成對應于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的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傳統教學則過分強調預設和封,。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能搞活,開放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
而多年來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學大多屬于封閉式教學,機械地讓學生聽,一算一練缺少創新教育的環境。學生由此在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科學的能力培養及開發創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如何尋求一種開放式課堂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就成了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課題。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數學教學要從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新課標這一理念是針對長期以來的封閉式教學而提出來的,其實質是要實行開放性教學,開式教學首先是教學觀念的開放,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內容,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習方式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學情境的開放、教學評價的開放。
1、開放教學內容
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數學內容是數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有效地進行開放性教學,就要在認真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編擬出具有較高思維價值的開放性教學內容。
2、開放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機械的聽講為主的,我們開放式的學生學習方式體現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是師生、生生間多邊互動的活動,具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又分為三個小環節:(1)試一試;(2)議一議;(3)辯一辯。
3、開放教學過程
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教學過程。動態的教學過程是指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的發展、適時變化的,而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需求則成為調整教學過程的指揮棒。動態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內外互動的`過程。
4、開放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設置開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新知背景中,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理趨向,產生自發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創設情境方式是多樣的,如: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謎語情境、兒歌情境、比賽情境?傊,創設情境應有較強的指向性,應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或能理解的生活實例或數學材料。
5、開放教學評價
我們在研究開放式教學評價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及個性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方式應是多元的,又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校共評為主。在評價時,我們將考慮以下三點:
(1)注意保護學生的探索心理;
(2)重視對學生的信任;
(3)養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課題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是從學生的終身發展角度出發而考慮的課題。此課題涵蓋面較大,又可以分解為五個子課題:《開放數學教學內容研究》、《開放數學學習方式研究》、《開放數學教學過程研究》、《開放數學教學情境研究》、《開放數學教學評價研究》。
由于該課題的研究范圍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及學校、社會、家庭各個方面,既利于教師根據本校情況選擇子課題及小課題,又利于全組的合作研究。
六、國內外同課題的研究狀況:
對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國內外各種媒體均有報道。其中遼寧、江西及我省牡丹江等地方深入較早,研究比較系統、扎實,效果顯著。其經驗及成果可操作性較強,對于我校此課題研究有一定借鑒作用。但我市范圍內對此課題研究不夠廣泛,作法不夠深入。所以對此課題研究對我校及至全市數學教學將是有益的舉措。
七、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課題的研究有利于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并將其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中。通過課題研究,能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質。教師的教育行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陳舊的教育理念嚴重影響教學工作。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有利于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它,教師看得更高,更遠,有更多時間學習現代理論,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同時對推動我校教學改革,實現素質教育跨越式發展教有著極大的影響。通過此課題的研究還將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幫助教師走進科研工作的陽光大道,對于提升教師群體素質和促進各校區域間的整體和諧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開放式教學研究中,每節課都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同時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課堂教學應成為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這是開放式教學的根本目的。
八、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課題的研究以理論研討、實踐探究法為主,通過示范課、交流會等形成進行深化和推進。
九、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數學,是基礎工具學科,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技能。此課題的研究將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將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其效果將立竿見影。對此研究,我們要求全員參加,認真確立子課題,由小至大,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力求實效。研究方法以實踐探究法為主,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預計五年完成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2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常常反省日常的音樂課堂教學存在什么問題,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究,我發現許多音樂課堂教學往往片面地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其它方面素養的培育。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我想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這一尷尬大家可能都曾遇到過。
究其原因,自然很多。
“我喜歡流行音樂,書上的歌曲太老土!薄耙魳氛n紀律太吵,我不喜歡!庇械耐瑢W干脆說:“我唱歌不好聽,所以不喜歡唱歌!焙芏鄬W校到了期中考試,音樂課干脆變成了語文、數學課……總之,原因很多,但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事都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
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客觀原因固然存在,但從主觀方面來看,我們每一位音樂教師是否思考過在目前現有的條件下,如何努力爭取上好每節音樂課,也讓學生真誠地說一句“我喜歡音樂課”呢?郭聲健教授在《音樂教育論》這本書中提到,學科綜合是解決音樂課堂教學片面強調知識技能傳授的最佳途徑。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課要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在教學中,學科綜合應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的有機聯系,在綜合過程中對不同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進行比較,拓展學生藝術視野,深化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理解。
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藝術元素,會給音樂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活力,舞蹈能夠幫助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豐富情感,幫助學生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的目標。
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二、立論依據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早在1900年,瑞士的達爾克洛茲提出的“體態律動學”就是把音樂與身體的感應和運動緊密結合起來。
通過節奏的因素,向學生介紹音樂、語言、舞蹈和表演,使他們能夠掌握一種音樂和表演的即興性,并且帶有一種自己的獨特的創造性。
達爾克洛茲認為,學生身體的各部分都是他們進行體態律動訓練的工具。
他把孩子們的身體形象的比作一個管弦樂隊,身體的各部分代表樂隊中的各種不同樂器。
手指、腳趾、手、手臂、腳、足跟等就好比是樂隊中的小提琴、大提琴、長笛、單簧管、小號等樂器,可以分開獨奏也可以一起合奏。
經過訓練,孩子們都可以指出哪種工具表達哪種節奏效果最好。
在我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知識體系的不斷進步,教育工作同樣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兩難局面。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懂得:社會的發展應“不法先王之法”因為“事異時移”,而墨守成規的“守法弗變則!薄
那么今天,同樣面臨著知識更迭大潮的沖擊和嚴峻的社會形勢,音樂教育如何發展、如何與時俱進、如何在傳承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汲取外來藝術的滋養,更是值得每一個音樂教育者深入研究的課題。
當前,由于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目前社會上用人制度相對的不成熟,客觀上造成了各學校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學校要創牌子,升學率必須抓上去,主課成績就必須提高。
于是出現了學校教師和家長都去抓學生主課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生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豐富自己的音樂素養。
音樂課成了其它主課的“附屬品”。
同時學校對音樂教育的投入與學生素質增長的需求相比也明顯滯后。
然而“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音樂的重要性在于音樂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生活,更重要的是音樂滲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是很多知識的載體。
它可以潛移默化的活躍思維開發智力,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如何努力爭取上好每節音樂課,是我們每一個音樂教師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一下子給音教園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從《課程標準》新理念的確立,到教材內容的重新選編;從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到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都圍繞著激發興趣轟轟烈烈地展開著,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收獲。
在藝術教育中,音樂和舞蹈在藝術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者在藝術教育中也是不可分離的,舞蹈是看得見的音樂,音樂是看得見舞蹈。
舞蹈這種直觀性的藝術,非常符合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等生理心理特點。
《樂記,師乙篇》記載:“故歌之為言也……磋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說的是唱歌到激動時,不知不覺手也舞起來,腳也跳起來了。
由此可見,舞蹈是唱歌時感情的升華。
舞蹈是以發展學生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中學生在伴隨音樂進行舞蹈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活動。
(二)理論依據
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實踐活動。
隨著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音樂教育日益走向綜合,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質。
而舞蹈作為一門綜合藝術,集美術、音樂、表演、服飾、文學等一身,被人們稱之為看得見的音樂,流動的音樂。
舞蹈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舞蹈也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藝術和舞蹈藝術從感知方式的角度劃分,前者屬于聽覺藝術,后者屬于視覺藝術。
然而二者又相互結合,水融。
舞蹈借助于節奏,通過人體動作表現情感。
而人通過欣賞舞蹈畫面或親身參與舞蹈實踐表演,則更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情感意境的理解。
三、研究內容
1、用舞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2、用各類的舞蹈律動學習歌曲。
3、用形象的舞蹈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歌詞。
4、用即興的舞蹈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搜集、利用相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為課題研究走捷徑、求實效。
2、行動研究法。
強調規范性系統性,創設音樂學習的情境,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所描繪的世界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審美體驗,加強舞蹈成品賞析,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3、調查研究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問答的方式,收集各研究階段的學生反映。
4、個案分析與經驗總結法。
不斷反思自己的典型課例及相關教學細節,從中發掘和提煉有效的實施舉措。
注意收集積累和總結課題研究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通過撰寫論文、教學反思等形式,進行總結和提煉。
5、考核法。
采用公開課形式進行,檢查各研究階段取得的效果。
五、研究計劃
第一階段(20**年12月-20**年1月):規劃設計階段。
主要工作:確定實驗對象為七年級學生;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對目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確定學習的歌曲和舞蹈;設計課題研究計劃、方案,確定研究目標、內容、措施、方法等。
第二階段(20**年2月—20**年5月):開題研究階段。
主要工作:
1、對研究方案進行學習,明確此次微型課題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目的。
2、分別制定整體方案和階段性方案。
根據自己的研究工作,定期匯總,定期考核。
3、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問答的形式,摸清七年級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對音樂的理解;統計調查問卷;根據摸底調查結果。
分析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并對階段性實施方案進行細化;按階段性方案開展研究工作。
4、收集網絡視頻資料;整理收集到的資料;按階段性計劃,匯總資料,整理實施過程資料。
5、撰寫階段性考核總結。
第三階段(20**年6月):研究深化階段。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做好結題工作。
六、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創新點
沃爾特.特里說:“通過舞蹈訓練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改進動作協調性,提高動作的韻律感、節奏感,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培養正確的基本姿態。
在情感方面,舞蹈對學生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紀律都有幫助,對學生個人言行舉止、表情達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身體和感情并用,顯然還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體按照規定的形式舞動,一定要提高警覺,訓練有素敏捷過人!北姸嗟隆⒅、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因為接受舞蹈教育而進入一種良性循環:思想活躍、動作敏捷、成績優良。
中小學音樂課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重視學生的體驗,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的需要為基礎,以學生的審美發展為中心,以學生主動探索為特征,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的發展。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高級情感服務的,它通過以術來表現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生命情調,展示生命的內在活力。
它既可以美化學生的形體氣質,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愉悅學生身心健康,更能增進學生的合作體驗,拓展學生的想象創新。
從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獲得美的體驗,使學生在終身的工作和學習中變的更富有情趣,更富創造性。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實施音舞結合之教學,加深“舞與唱”、“舞與樂”、“舞與說”等內容的教學,通過動作探索練習和音樂即興練習,有益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點在于研究的角度新穎,研究方法理論聯系實際。
從自身的音樂課堂出發,以學生為本,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挖掘出音樂課堂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豐富自己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從中受益。
七、研究保障
1、專業支持:研究者有較為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十多年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并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進展,與本校及所在縣區同專業的同仁進行了交流與探討,邀請了前輩進行專業指導。
2、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著作,搜集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調研、分析工作開展比較順利。
3、保障條件:研究者有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敬業精神,所在學校予以大力支持。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3-05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目標06-25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例模板03-26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精選14篇)03-11
中學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10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撰寫要求03-11
音樂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1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及要求12-1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5篇11-15
中專的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