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識觀的變遷與高校人文教育的回歸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不斷發生著演變。這種演變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古代、現代和后現代;谥R觀的角度探索其演變對高校人文教育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古代知識觀;現代知識觀;后現代知識觀;高校人文教育
教育的發展不僅受到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的影響,還具有一定知識論的基礎。然而,大部分的教育改革偏重社會政治、經濟的因素以及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很少顧及知識的變化。教育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項關于知識的活動,人們對知識的不同態度與觀點勢必會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本文從知識觀的角度探索其演變對高校人文教育的影響。
什么是人文教育,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被世人公認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人文教育進行了具體的解讀。筆者在閱讀了這些不同的釋義之后認為,人文教育應該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創造人文示范、開展人文實踐等途徑使其內化為學生的人格、氣質、修養等,從而達到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感、樹立學生的人文精神、喚醒學生的人文理性的目的。
一、古代知識觀的演變與高校人文教育
古代的知識觀大約萌芽于原始社會末期,形成于整個奴隸制社會,并在封建社會中得以完善。由于受到當時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結構的影響,古代的知識觀展現出了自己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對當時人文教育的興盛起到了推動作用。
1.古代知識觀
古代知識觀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知識的探討主要集中于尋找知識的起源上,以揭示世界“本體”的知識為真正的知識。在古希臘,哲學家們認為世界是由“火”、“水”、“數”等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組成的;在中國古代,思想家們也致力于沉思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或根本原因,提出了“天”、“地”、“仁”等主張。(2)在知識的獲得上,理性方法得到強調,認為知識是人們排除干擾的思維成果。蘇格拉底通過“產婆術”引導人們發現真理。柏拉圖提出“知識即回憶”的學說,認為一切學習都不過是回憶而已。亞里士多德則把“沉思”作為理智活動的美德。(3)在知識的價值上,關注知識的人文價值,重視知識對于道德完善、思維發展的功能。蘇格拉底在與美諾的對話中得出了“美德即知識”的結論,確信知識的學習有助于養成至善的性格。柏拉圖則相信知識使人洞察實在,趨向真理,有助于優秀公民的培養。在我國,六經的教育價值備受推崇,教育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六經的道德教化、政治作用展開了深入的闡述。
2.古代知識觀下人文教育的興盛
西方的人文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社會,當時以“自由七藝”(即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為教育內容,目的是培養自我完善的人。到了中世紀,歐洲處于基督神學的統治之下,當時許多大學受教會的控制,以神學課程為主。然而一些世俗大學,嘗試著在神學之外增設人文學科,并且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強調學習古典文獻,這些大學是以人文教育作為辦學基礎的。之后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西方高等教育為了體現人文主義精神而把人文教育放在了核心地位。高校普遍設置了語言學、修辭學、歷史、哲學、法律,尤其是設置了研讀古希臘、羅馬文化典籍的課程,以此使學生獲得心性的純潔與智慧的高揚。在中國古代,由于受到人貴物賤、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響,自孔子起,中國歷代思想家都特別重視人文教育。尤其是創建于宋代的書院教育更是把人文教育放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此種教育威力體現以德育人的人文精神,而把“明道”、“傳道”置于教育的首位。
二、現代知識觀的演變與高校人文教育
現代知識觀的建構起源于17世紀,但主要是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驗主義、理性主義以及實用主義是其理論基礎。雖然這些理論在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上存在不同,有時看上去其觀點是截然相反的,但它們都將知識與真理聯系在一起,而與謬誤、假象、偏見等相區別。求真是它們知識觀的核心追求。正是這種過分的求真、過分的追求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而導致了人文教育出現了衰落的現象。
1.現代知識觀
現代知識觀以知識的客觀、普遍性為基礎,認為知識是中立性的知識、等級化的知識以及積累性的知識。(1)知識的客觀、普遍性。真正的知識必須是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鏡面”反映,這種反映不以時間、地點為轉移;也不以個人的興趣、愛好、價值觀等為轉移。這種知識的陳述也是超越各種社會和個人條件限制,是可以被普遍證實和接納的。(2)知識的中立性。中立性又稱為“價值中立”,即知識來源于純粹的經驗和理智,只與認識對象的客觀性和認識主體的認識能力有關,而對認識主體的性別、種族、意識形態等不予考慮并對其進行擱置。(3)知識的等級化。等級化是指在整個現代知識領域中,不同的知識按照其本身價值的大小被劃分成三六九等,構成了一個具有等級化的知識價值體系。在現代社會中,什么樣的知識可以傳授給世人是由這種知識的價值來決定的。(4)知識的累積性。累積性是從增長方式的角度對知識進行分析的,這是一種線性的增長方式,主要靠學科知識的積累,等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產生突破,從而促進知識的發展。
2.現代知識觀影響下的高校人文教育的衰微
在現代知識觀的指導下,人們一致認為只有科學知識才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特點,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而對于人文知識而言,人們認為它們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是客觀的知識,是不可以得到證實的知識,是沒有實際用途的知識,因此,以科學知識為核心內容的科學教育占據了高校教育的主體地位,而人文教育出現了衰落的態勢。人文教育的衰落并不指人文教育失去了影響,而是指人文教育不再作為高校教育的主流而存在。這種衰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人文學科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下降。隨著科學對社會進步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巨大,科學知識的教育迅速占據了高校的主導地位,人文學科的比重不斷下降。在高校中,有些人文學科如大學語文只對文科的學生才開設,理工科的學生根本就接觸不到這些學科。隨著所設人文學科的選修課的增加,學生接觸人文知識的機會逐漸增多了,但這些又受到學分的制約,因此學生很難把自己真正融入到人文知識的學習中去,更談不上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精神的提高。(2)重視專業教育甚于人文教育,以致人文學科教育的專業性甚于人文性。高等教育毋庸置疑是專業教育,但過度強調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忽視了高等教育同樣也是寬口徑的素質教育,以致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對于人文學科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以為將來就業做準備,而忽視了人文教育價值,使學生們在人格、精神和德行上出現了很大缺陷。(3)教授人文學科的教師處于尷尬境地。這些老師的人文課程研究經費短缺,薪水與科學學科的老師比也處于劣勢,并且在學校的地位也越來越低。
三、后現代知識觀的演變與高校人文教育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學者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以及中立性提出質疑,并進行反思與批判,認為這種現代知識觀本身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這種缺陷所造成的消極的社會影響也越來越顯著。因此,學者們轉向了一種新的知識觀,即后現代知識觀。這種知識觀的出現給人文教育的復歸帶來了指導和希望。
1.后現代知識觀
后現代知識觀強調知識的文化、境域性以及價值性,認為知識應該是類型化的知識、批判性的知識。(1)知識的文化、境域性。知識不再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不再是對世界的純粹的客觀反映,而是內化于人的,是由人基于自己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自己的經驗而建構起來的,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假設或假說。所有的知識都產生于一定的時間、空間,都會受到相應的理論范式、價值體系、語言符號等文化因素的影響。(2)知識的價值性。隨著知識文化、境域性的凸顯,知識的中立性也遭到了質疑。后現代主義者認為知識具有“價值性”,所有知識的產生都是一定價值的體現,尤其是社會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產生。因為這兩種知識是由價值建構的事實,是在一定價值立場指引下的觀察,是在一定歷史文化中形成的獨特概念和范疇。(3)知識的類型化。這是指人們不再按價值的等級來評判知識,是對知識等級化的解構與廢除,而強調按知識的類型來判斷知識,不同類型的知識之間具有同等的價值,因此具有同等的地位。(4)知識的批判性。這一點是從知識的增長方式上來說的,是一種非線性的增長。它雖以學科知識的積累為基礎,但它更強調對知識的懷疑、猜測、爭鳴與反駁,借此深化問題,促進知識的發展。
2.后現代知識觀下高校人文教育的回歸
從上述后現代知識觀的特點可以知道,這種新的知識觀批判并解構了知識的客觀性,使人們認識到人文知識并不是“次一級的知識”或“不成熟的知識”,而是一種有著不同認識對象、認識方式、表達方式以及人生與社會價值的知識。這種知識重視的是人內在的理解與塑造。與此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實用主義以及功利主義在社會中的大肆蔓延以及人類缺乏應有的人文精神,從而使社會陷入了困境,如出現了倫理觀念、道德意識的滑坡;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使生態失衡。面對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學者們紛紛開始重新審視人與社會的關系,并大聲疾呼人文精神的回歸、塑造完整的人格。如永恒主義者認為真理存在于西方偉大文化傳統中,這些文化精粹是造就完善人性、培養理性的最好素材。因此,他們特別推崇西方歷代尤其是古希臘和羅馬偉大思想家的偉大著作,極力倡導閱讀古典名著;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家們也高揚人的“自我完善”,認為凡有助于人的自我生存和解放的知識才最有價值,強調開展人文學科教育,反對教育的過分專門化。依此,人文教育的回歸成了高校進行改革的必然措施之一。
當今,人文教育的回歸首先出現在發達國家高校,然后逐漸形成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在美國大學教育中,通常采取通識課程的設置來加強人文教育。哈佛大學通識課程的設置最具有代表性。它的兩所本科生院校的課程涵蓋了歷史研究、文學藝術、科學、外國文化、倫理思辨、社會分析等六大領域,其中人文課程(美術、音樂、英文、古典作品、語言和文學、哲學、宗教等)占全部課程總數的40%,社會科學課程(經濟、政治、區域研究、歷史、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占全部課程總數的31%。在該校,即使是理工科的學生也要按照學位計劃修習占總學分25%的人文學科課程。②與此同時,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也紛紛進行通識教育,加大人文學科在學校課程的比例。在我國,各高校也積極探索如何加強人文教育。例如,山東大學把構建“文化素質”與“民族精神”一體化教育的大學公共課程體系作為實施人文教育的一個切入點,召開相應研討會,編寫《中華民族精神概論》等教材,并開設相關課程。武漢大學自2000年8月實現合校重組后,通識教育,特別是通識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顯得格外重要。先后開設了50多門通識教育指導選修課和200多門通識教育任意選修課,并創辦了國學實驗班和中西比較哲學實驗班來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四、反思與結語
縱觀知識觀的演變以及高校人文教育的歷史發展不難看出,人文教育的回歸已經成了高校改革的必然趨勢,并且當今人文教育的發展應該有別于傳統人文教育。當今的人文教育并非排斥科學教育,而是與科學教育處于平等地位,并與科學教育相融合,使科學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體現著人文精神、人文關懷。
【知識觀的變遷與高校人文教育的回歸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論文12-06
人文教育醫學教育論文02-15
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觀的思辨與探究論文03-15
人文教育與語文教育探析論文02-18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論文01-05
高校校園人文景觀設計問題探索論文02-26
大學英語人文教育教學論文模板12-03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論文03-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