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業重構期貨業結構優化影響研究
本論文主要從相關理論和文獻綜述;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與績效的相關性分析;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優化的建議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經營產品特殊、競爭關系特殊、行為與績效的不確定性、數據來源、模型設定及變量定義、回歸結果及分析、持續優化股東背景、推動現有公司積極并購、拓展經營業務范圍等。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期貨業市場競爭的獨特性,即經營產品特殊、競爭關系特殊以及行為與績效不確定,進而采用2002-2006年我國期貨業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文章驗證了SCP假說在我國期貨業的適用性,并提出了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優化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期貨業 市場結構 優化
由于預期金融期貨的推出會給期貨業帶來巨大利潤,自2007年以來,許多證券公司和大型企業陸續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入這一行業,促使該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截至2008年底,全行業已有91家期貨經紀公司實施增資擴股,其中51家期貨公司被證券公司控股;全行業期貨公司注冊資本實現快速增長,有43家期貨公司注冊資本達到或超過1億元人民幣。在此行業重構背景下,研究分析期貨業市場結構優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理論和文獻綜述
所謂市場結構是指特定行業中企業的數量、規模、份額的關系以及由此決定的競爭形式(趙旭等,2001),市場結構是產業經濟研究的起點,而市場績效則是研究的落腳點。以新古典理論為基礎的SCP框架,即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和市場績效(Performance),是傳統產業組織結構分析的經典范式(Bain,1951),這一框架認為集中度高的市場將導致不完全競爭,降低大企業間的共謀成本,使其能運用市場力量來獲取超額利潤。該理論強調一個行業的績效取決于企業的行為,而企業的行為則取決于企業的市場結構。
對于以上假說在金融行業的檢驗,目前主要集中于銀行業(趙旭等,2001;秦宛順和歐陽俊,2001)、保險業(彭雪梅,2001;庹國柱,2002)以及證券業(杜煊君,2001)市場結構與績效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而對于金融體系重要組成部門的期貨業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況。本文擬首先分析期貨業行業競爭的獨特性,再通過計量分析的方法對我國期貨業的市場結構與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進而結合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的現狀提出優化的方向和途徑。
期貨業行業競爭的獨特性
期貨公司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機構,其行業競爭除具有一般行業的特點以外,還具有以下獨特性:
(一)經營產品特殊
期貨公司經營產品的特殊性在于期貨公司作為金融中介機構,僅僅是構成期貨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代理交易產品是由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品種決定的。只有這個品種在交易所上市,期貨公司才有可能經營。雖然期貨公司在這方面可能有一些話語權,但本質上沒有決定權。與一般工商業公司可以根據自身對市場需求的判斷和把握不斷創新、推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不同,期貨公司在經營產品方面更多的只有有限的選擇權,而沒有自主開發權,因此在這方面期貨公司比一般工商業公司要被動很多。
(二)競爭關系特殊
從一般意義上講,期貨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具有一般工商業公司同行業競爭的基本特點,基本可以采用現有衡量行業競爭程度的指標方法衡量期貨公司的競爭程度。但是從產品差異化的角度看,因為其提供不同交易品種的代理服務,不同的期貨公司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并不完全是同質競爭。具體而言,經營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期貨公司之間在理論上應該是一種完全競爭關系,但是在經營不同期貨品種的期貨公司之間,實際上并不構成直接的競爭。
(三)行為與績效的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期貨公司業績的最大影響因素是交易量,交易量又受到投資者數量、保證金規模、價格波動和投資者交易意愿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投資者交易意愿又受到交易盈虧和市場時機的影響,而這兩方面都是期貨公司不能最終決定的。這說明期貨行業與其他工商業行業不同,期貨公司的主動行為對績效的影響可能相對弱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傳統產業組織分析的SCP框架是否適合于期貨業尚存疑問,因此,較為集中的市場結構能否提高期貨公司經營業績需要相關的實證分析進行確定。
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與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6年度我國期貨全行業公司687份樣本數據。數據來自于中國期貨業協會以及監管部門發布的數據。這也是目前能夠收集到的最新和最完整的行業數據。
(二)模型設定及變量定義
目前對于市場結構與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經典的計量模型是由Berger(1995)發展而來的,該模型的基本形式為:
π=β0+β1MS+β2CR+β3X+ε
其中,π為企業績效變量,MS為企業的市場份額變量,CR表示市場集中度變量,X則表示其它一系列控制變量。在本模型中,如果市場集中度變量CR表現出對企業績效變量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那么傳統的SCP假說就得到證實,即市場集中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績效水平。
在變量選擇上,以傳統的利潤指標ROA和ROE來衡量期貨公司總的績效;市場份額MS則以該期貨公司在總資產、客戶保證金、手續費收入以及代理交易額四個方面占市場份額的中值表示;市場集中度CR同樣分別取以上四個方面指標的CR8和H指數的中值來表示;控制變量從期貨公司以及市場兩個角度共選取四個變量:期貨公司變量分別選取資產規模(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IZE)以及客戶保證金/總資產(RISK),市場變量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GDP)以及期貨市場總體交易額的增長率(GAT)來分別表示總體經濟增長以及期貨市場發展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三)回歸結果及分析
將所得樣本數據帶入模型,用相關分析軟件對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在回歸之前考察了各個解釋變量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發現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都在0.5以下,且在1%的水平下基本都不顯著;此外每個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值都在5以下,因而可以認為模型中基本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考慮到樣本的特點在于各主要解釋變量如集中度以及GDP增長率等在截面間的變化不大,而主要是在時間之間的變化,模型可能出現時期之間的異方差,因此在回歸方法上采用時期加權的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對方程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參見表1。
從回歸結果來看,對于我國期貨業來說,無論是以CR8還是以H指數為市場集中度的度量變量,二者都會顯著地提高企業的ROA以及ROE水平,這表明期貨業的集中度越高,企業的績效水平表現越好,證實了SCP假說在我國期貨業的適用性。
其它變量中,企業的市場份額變量MS分別表現出對ROA和ROE的不同影響,市場份額的增加會顯著降低企業的ROA但卻不會引起ROE的顯著變化,盡管從系數來看后者的影響要大于前者;企業規模變量與ROA以及ROE都成顯著的正相關,這表明期貨業是規模經濟的行業,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市場集中度的提高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績效水平;期貨公司客戶保證金占總資產的比例能夠提高企業的 ROA但卻會降低ROE水平,這可能與度量方法有關;但是,外在的經濟發展水平變量GDP表現出了與績效水平顯著的負相關關系,且從系數來看這種影響較大,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期貨公司的業績主要與股市行情相一致,而2002-2006間雖然GDP有較大增加,但股市卻是相對低迷的狀態,因此才出現了期貨公司業績與總體GDP負相關關系的出現;總體期貨交易額變量GAT表現出與績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符合一般假設。
我國期貨業市場結構優化的建議
(一) 持續優化股東背景
應鼓勵有志于參與期貨市場的實力企業繼續參股、控股期貨公司,以擴大公司規模、提高公司質地。雖然券商控股期貨公司使得行業公司注冊資本與抗風險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期貨市場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作為市場主體的期貨公司規模及抗風險能力必須不斷得到加強。目前各期貨公司自身盈利水平仍然較低,依靠自我積累尚難以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應引導和鼓勵大型券商或者具有現貨背景的大型企業持續增資期貨公司,使其成為期貨市場新生力量。
(二) 推動現有公司積極并購
業內已經有部分期貨公司具備一定的規模實力,但整體而言仍顯弱小。應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現有優勢期貨公司通過兼并重組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力爭形成一批業內影響大、市場份額高、信譽品牌好的龍頭期貨公司。在途徑上,既可以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以強并弱”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上,既可以進行吸收合并,又可以進行股權控制。通過兼并重組,組建一批大型實力公司,淘汰一批沒有競爭力的弱小公司,進而減少公司數量,提高行業集中度。
(三) 拓展經營業務范圍
在業務范圍上,監管部門應逐步允許具備一定條件的公司適度開展“經紀”以外的期貨業務,如境外期貨代理、有償信息咨詢等;逐步允許質地優良的公司有限度地開展代客理財、自營的試點,以此拓展期貨公司業務領域,讓期貨公司實行差異化定位,改變其延續多年的單一盈利模式。同時,不同期貨公司應結合自身特色和專業優勢,引導客戶專攻某一或某些交易品種,以此優化不同交易產品的市場競爭結構。
【行業重構期貨業結構優化影響研究】相關文章:
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思考09-19
金屬基復合材料性能及優化研究08-11
教授對大學組織學習力的影響研究提綱08-16
民族文化對服飾文化的影響研究論文06-05
論博士后制度與高校師資隊伍結構優化的關系08-18
農民工城市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提綱08-23
試論信息產品對國際貿易及其理論的影響研究06-12
研究生英語教學系統結構錯位現象08-16
探究保險企業員工忠誠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