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
論文摘要:確立合理的評價原則是科學、公正地評價體育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證。在對體育科學研究成果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分析了現有體育社會科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原則:1)社會效益優先,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社會意義和作用;2)重視創新,將鼓勵創新和重視原創性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貫穿于整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體系之中;3)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4)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區別;5)科研部門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
論文關鍵詞:體育社會科學;成果;評價原則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一個多目標、多層次、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評價的對象、評價的內容、評價標準的層次、評價的時間等。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社會科學成果鑒定和評獎的重要環節;是調動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積極性與創造性以保證社會科學人才成長的重要措施;也是社會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如何科學、客觀、公正地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一直是學術界和管理部門思考和探討而沒有很好地解決的問題。體育社會科學有著自身的諸多特點,使得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尤為復雜和困難。不論是從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現狀還是近幾年學術界的觀點來看,我國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已成為學術發展的瓶頸,不科學、不合理的評價已催生了一些學術不端現象,同時阻礙了體育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其中的一個癥結在于沒有合理的方式來評價體育學者的學術水準和學術貢獻。因此,構建科學和公正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是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而合理的評價原則是整個體系構架的基礎之一。
1當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省市有關部門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上不僅標準不同,規則不一致,而且具體運作過程也不相同,總的狀況是存在某些不統一、不規范、不公開、不公平的現象,下面是我國當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評價標準不統一 首先是論文評價標準不統一,什么是國家級學術論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學術論文。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的結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評價中的“馬太效應” 在評審過程中來自名;蛎说奈恼、課題、獎勵申報往往受到重視,來自一般學校、一般人的文章、課題申請、獎勵申報往往不能得到同樣的待遇。
1.3評價中缺乏回避機制 在學術評獎、課題評審、職稱評定的過程中,有的人自己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1.4評價中的暗箱操作 表現在學術評獎、課題評審、職稱評定的過程不公開、不透明。評定的標準是仲么,評審的過程怎樣,評委的權利是什么,評委的責任是什么,評委的召集人是誰,參評者的情況怎樣,參評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評價機制缺乏監督機構、投訴機構和復議機構。
建立起一套科學、公平的評價標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開、公平、公正的學術評價機制至關重要,因為科研成果的評價問題,不僅牽動著千萬個單位和學者的心,而且影響著社會發展諸多方面。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說,今天的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一種勞動產品和物質產品一樣需要有評價和鑒定機制,否則,如何確定知識產品或科研成果的價值呢?知識的評價標準或科研成果的評價標準代表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它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發展的方向。
2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為本文的研究內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要作為一個獨立的術語來使用,必須作進一步說明和界定。
2.1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范圍 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難以明確區分,二者都與人類的教養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關。其區別在于人文科學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強調人的主觀、文化生活等個性方面;社會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性、關系性、組織性、協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體育科學體系中,體育人文科學與體育社會科學之間雖存在差異,但二者之間有著非常鮮明的、需要強調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們充分肯定體育人文科學與體育社會科學的差異和區別,不過在本研究中,我們更為強調的則是體育人文科學與體育社會科學的相似性、共通性、統一性,強調在人文與社會、體育人文科學與體育社會科學之間保持張力,將之合稱體育社會科學。
體育科學的研究對象為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體育社會現象,其研究主要范圍包括:群眾體育學、體育、體育管、體育學、奧林匹克研究、體育史學、體育學、競技體育學、體育學、體育信息學、體育、傳統體育研究、體育社會研究、比較體育、體育學、體育、體育學、體育、體育人類學等。在現階段,開展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主要目標是積極推進我國經濟條件下體育社會科學理論的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把體育社會現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研究出來。
2.2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界定 通過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方面的文獻綜述表明,描述和論證社會科學成果特征的文獻多集中在國內。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認為評估的對象是社會科學的成果,但何為“社會科學成果”,卻眾說不一。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認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說明它是“成果”,判斷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實質內容。我們對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義內容的資料做了一個初步,主要選取了20種相關的資料文獻,具體篇目可參見參考文獻(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獻在“成果”的定義中提及了“創造性”,這是一項成果被確定為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核心標志,還有的文獻將創造性界定為:“新思想、新結論、新觀點、新事實、新、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論、新概念、新發現”等。研究者進一步強調說:“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界定標準的核心是:創新性——理論不新則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則要觀點新,觀點不新則要資料新,資料不新則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則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則要視角新”。“那種一無新觀念、二無新資料、三無新方法的東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從知識的新舊聯系出發,將這種有新意的東西概括為“運用己有的知識,研究創造的新知識”。總之,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中“創造性結果”己經被認為是一個普遍的發展趨勢。“具有價值的”、“科學的或正確的”和“廣泛占有資料”等因素也被認為是必要的。
綜上所述,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為:創造性的認識結果;具有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用科學方法產生的。在借鑒這些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界定為:科研人員運用科學方法,收集、加工、研究與體育社會科學有關的信息而生產出的具有新的價值的認識結果。
3體育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現狀簡析
目前,由于還沒有建立全國性的學術質量評價體制、機構以及科學的評價方法,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一般都采用自我評價、專家鑒定驗收、成果評獎、專家直接評審等方式,以定性分析為主的評價方法。但是由于學科專業的局限、學術觀點的制約等因素,在成果評價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極的影響。
實踐表明,單純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產生標準難以掌握、浮動的偏離程度大和易于受傳統觀念、人情關系的影響等弊端。近年來,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者正在積極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評價研究成果。譬如,將科研成果的創造性、難易復雜程度、成果的“時間效應”、對決策的作用等方面進行分別評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權數,得出該成果的分值;有的則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種不同類型的科研成果,分別提出了直接或間接評價指標體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4年的數據,對我國體育學研究領域里有較大影響的學術期刊、學者、學術機構和地區以及各類基金資助項目進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該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觀量化數據,通過量化分析評價。這些定量分析的評價方法,對于改變單純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評價方法,減少專家直接評審產生的消極影響,無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還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如,這種方法顯然不適宜用于那些不宜公開發表,但已被有關部門采用,而且取得了明顯、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
4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原則的提出
評價是主體對客體價值的認識活動。按照價值論觀點,價值是客觀的,但評價不同于對客體的認識,而是對主體需要及其與客觀屬性關系的反映。評價原則是一定實踐經驗的,需要轉化為利益,主體需要的豐富性就轉化為主體利益的豐富性,形成了主體的評價原則。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達到準確、公正的評價目標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確定科學可行的評價原則,方可指望奏效。這里根據評價學的基礎理論、以往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研究和本人的課題管理工作實踐經驗,提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原則,并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
4.1社會效益優先 體育社會科學的作用是認識體育、創新理論、與服務社會,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社會意義和作用。盡管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效益具有間接性和滯后性,但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決不能置社會效益于不顧。我們可以通過價值量的大小來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壞,對于難以量化且表現復雜的成果,可以通過其影響面、宣傳面的大小以及貢獻加以評判。
一般說來,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質量是通過直接評價體現出來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效益則是通過間接評價體現出來的。因而,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必須堅持直接評價與間接評價標準相結合。
4.2重視創新 體育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是由多方面的標準、規則和內容組成的,其對學術成果進行評價、認可、獎勵的依據和標準等,對于引導科研人員如何做學問,對于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是至關重要的。必須把創新作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最高理念,將鼓勵創新和重視原創性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貫穿于整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體系之中。這樣才能有利地促進整個學術研究沿著鼓勵創新、崇尚創新的正確方向前進,才能真正體現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意義。
4.3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定性評價方法是以評價者的主觀判斷為基礎的一種評價方法,強調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認識”,評價者依據個體的經驗與學識水平對評價對象的學術價值、水平給出直接的判斷。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別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標,然后再以該指標的量值來客觀表征原來難以量化的“量的差別”。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標包括成果被引證、論文收錄轉載、獲獎和成果發表的刊物級別等,體現為“間接測量”。
由于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單純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準確、客觀地評價社科成果。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標準相結合,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相結合。
4.4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區別 體育社會科學中的理論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這類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觀點、思想、理論和學說,或者對傳統理論進行質疑、補缺、完善,或者在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創新方面有新的設想和進展,或者選題有特別重大意義,研究難度大,填補了某項專業的空白,在理論上具有開拓性創見等等。這種成果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學術論文和專著。應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科學的認識功能、功能、宣傳功能以及參考功能,將各學科的基本理論應用于社會實踐,進而取得的成果。理論研究常常耗時巨大,其價值也是潛在的;應用研究則常常是立竿見影,效益是顯在的。對這兩種性質迥然不同的研究,評價標準與方法顯然是不同的。
4.5科研部門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 使用定量指標所進行的客觀評價,只牽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門兩方,僅僅依靠就可以完成評價工作,適用于對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評價;同行專家用定性指標進行的主觀評價,需要由一定數量的專家組成評價委員會,牽涉人數多,過程復雜,適用于對重大成果的評價。因此,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評價不同的成果。無論是專家評價還是科研管理部門評價,要達到評價的預期目的,前提就是要保證評議的公正性。
建立一個較為全面、完善、公正、科學的體育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從方法論上逐步解決現行體育社會研究成果評價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錯誤導向,有利于對學術研究者、學術評議人、學術管理者進行有效的監督,推動體育社會科學的發展。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相關文章:
論學校體育教學評價02-25
論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價值問題11-23
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評價探究01-14
實在論的社會科學思想研究論文提綱03-27
論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教育11-22
國外體育社會科學發展狀況的分析11-20
論拓展訓練與學校體育02-24
論幼師學校體育教學11-21
論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11-21
- 相關推薦